缭乱君心

485数罪并罚


    众人立刻就知道皇上接下来要说什么了。
    新皇登基,按例应选秀。不少朝臣上书,其中蒋钦叫得最欢,回回引经据典,吐沫横飞。
    其实大家都知道,他就是想把自己的女儿送入后宫,也过一把皇亲国戚的瘾。
    皇上只接了他们的折子,既不批阅,也不驳回,此刻提起,怕是……
    “天昊自古后宫不得干政,从今以后,朝臣也不得干预后宫之事,尤其外戚,违令者……斩!”
    时过正午,殿外骄阳似火,殿内冷气森森。
    那高坐在宝座上的人俯视如履薄冰的众臣,唇角微勾,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
    宣昌元年八月十五,宫中摆宴。
    淑妃代行皇后职,邀内命妇于怡月殿赏月欢宴,文武大臣则随宣昌帝在醴泉殿饮酒开怀。
    酒至半酣之际,内侍匆匆跑进来,结结巴巴的说淑妃出事了。
    皇上忙移驾怡月殿。
    其时,淑妃呈半昏迷状态,在皇上一迭连声的呼唤声中悠悠苏醒,抽泣着说了几句。
    众人还没听明白怎么回事,就见皇上脸色一变,命侍卫将烈王府女眷全数羁押。
    众皆大惊,而烈王则异常冷静,令人生疑。
    三日后,旨意下。
    烈王府众女眷恃宠而骄,逾规越矩,冲撞淑妃,除烈王妃外,全部处死。烈王妃管教不严,有错在先,然念其服侍烈王多年,亦算克尽己责,今除王妃封号,废为庶人,禁于王府希宜阁。一切衣物饮食皆与平民无异,若有违者,按欺君论处。
    此意一发,一些人就看出门道了。
    烈王府,岂非清宁王妃的娘家?据说这位亲王妃和母亲幼年极受府中女眷欺压,几度生死,皇上此举莫不是……
    再说,烈王府的女眷就算有出身低微者,然而身在王府也非一时半日,怎么就会“坏了规矩”?还是集体“冲撞”?而在此前,皇上非常开恩的将烈王府女眷全部册封,大家还以为是因了烈王劳苦功高……在当年的煜王与清宁王之间始终未偏帮任一方,苏穆风又是皇上伴读,所以特开的恩例,原来是想弄到宫里一网打尽,省时省力。
    怪不得烈王那么冷静,怕是早就料到今日,而苏穆风将军则情绪低落,郁郁良久。
    至于淑妃为什么会如此配合……夏饶现在虽是回家致仕,可是命还在皇上手心里攥着呢,而且皇上已经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朝堂,后宫这些个妃嫔如今无依无靠,是废是立全在皇上一念之间,还不是皇上说什么,就乖乖的做什么?
    宣昌帝时不时就来这么一个大手笔不由让人胆战心惊。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众人不禁纷纷回想自己当年是否对那小宫女有所不敬,只害怕灾难有一天突然降到自己头上。
    于是在京留任的官员忽的生出请求外任的强烈念头……到时皇上看不到自己,是不是就离灾难远一点?否则这夜夜惊梦实在受不住啊。
    不过,得罪皇上最深的可不是他们,而是……
    是谁跪了一天一夜昏倒在地简直是以性命相逼请上赐婚?是谁与王妃恩爱非常众口|交赞?是谁在踏平奉仙教的那一日拿剑指着煜王的颈子说:“放开她,她是我的女人!”
    皇上的记性很好,非常好。
    可是那个人一向最会为人处世,行事滴水不漏,朝野上下皆有赞誉,就连文人士子亦是仰慕非常,人称贤王,即便现在足不出府,那也是蜚声内外,皇上就是想动,却又如何动得?
    然而皇上偏偏就动了。
    宣昌元年九月初九,重阳节。
    此日本该休沐,可是皇上上了朝,再次下旨请清宁亲王出任要职,并当场让内侍去传旨了。
    大约一个时辰后,内侍回来了。
    一看那垂头丧气的模样,就知道清宁亲王再次拒绝了皇上的美意。
    众人也不知清宁亲王是怎么了,就算自己没有坐上皇帝的宝座,也不该如此愤世嫉俗,这让皇上颜面何存?况也对自己不利。
    现在的形势难道还没看明白吗?就算再怎么受人推崇,天下可是掌握在另一人手中,而且那手段……
    只是依清宁亲王的性情……他本不是不识时务之人,屡次推辞莫非别有隐情?
    大家即便不抬头也知道皇上脸色难看。
    今日特意在众臣面前下旨,看来是要大开杀戒了。
    尽管事不关己,可是大家依旧两股战战,冷汗涔涔。
    良久,宣昌帝缓缓开口,只吐出两个字:“拟旨……”
    众皆以为皇上不计前嫌,实乃宽容大度之举,然而……
    “清宁亲王身为皇族成员,朝廷大臣,却不思进取,好逸恶劳,罔顾朝政,藐视天子,从即日起,革除亲王封号……”
    众人松了口气……皇上果然还是顾念兄弟情谊的,不就是个封号吗?可接下来,皇上又金口微开,飘出个“另”……
    现在众人都怕皇上拿这“另”字把语气一转。
    “清宁王不顾手足之情,于景元三十二年设计陷害襄王,逼国大将军常项谋反,陷百姓于水火,令朝廷劳兵伤财,远征洛城。却纵逃叛逆,以致景元三十五年常项另立朝堂,战火又起,军民死伤无数。清宁王虽平叛成功,然损失惨重。若无因,也无果。过大于功,此一罪。”
    “景元三十三年九月,清宁王受命安排祭天事宜,然而华云山上,先帝遇刺受惊,虽经查证,是前太子宇文玄晟暗中勾结奉仙教人为非作歹,可是清宁王身在其位,却没有恪职尽责,致使先皇重伤,此一罪。”
    “景元三十四年正月,宇文玄晟私置龙袍,谋逆犯上,罪现潜逃。先皇令诸王留守天栾城,共查前太子行踪。期间,清宁王尝违背旨意,擅离职守,目的不明,行踪不清,此一罪。”
    “景元三十六年二月,清宁王于宴请各国使节之席上不告而别。如此傲慢不尊,有失体统,又令朝廷于众属国前尽失颜面,此一罪。事后不经先皇允许私自离京,令先皇倍感担忧。行此不孝之举,此一罪。且无缘无故,外出远游,不知欲行何举,此一罪。”
    “景元三十七年二月,奉仙教强掳皇家女眷……”
    众人注意到,皇上在提及此事时,没有言明此女眷便是清宁王妃,可见……
    “清宁王顾私情,失大义,几度延误甚至推脱朝廷政事。不遵皇命,不顾民生,此一罪。”
    “……暗藏并私纵奉仙教余孽,此一罪。”
    “清宁王一直以来以‘命中注定’一说蒙骗众人,欺君罔上,此一罪。”
    ……
    宣昌帝的声音低沉和缓,却是冷意森森,令这个尚带着几分柔暖秋意的大殿仿若化作寒冬冰窖,而每个人的后背都是湿嗒嗒的,更添寒意。
    他不紧不慢条分缕析的历数宇文玄逸的罪名,竟有许多是众人所不知的,却无一人敢于质疑。因为依他们的了解,但凡宣昌帝能宣诸于人前的,定是证据确凿,不容抵赖,他们若是敢在此时为清宁王辩解,不仅自身不保,还会引皇上震怒,而清宁王更会罪加一等。
    他们已数不清清宁王到底犯了多少罪,只是这罪状若再一层层的加上,怕是……
    “早在先帝一朝,清宁王便结党营私,图谋不轨,现依然收买人心,是何居心?”
    目前尚侥幸留在朝堂的官员思及日前自己曾往清宁王府跑得勤快,不觉更弯了腰,然而依然觉得那高高在上之人的目光就冷冷的盯在他背上。
    “究竟是何人与之私交过密,朕不打算追究。对于始作俑者,朕本敬他是个人才,数次欲委以重任,可是他只重一时之得失,而置国家大事于不顾。朕不能姑息养奸,而今数罪并罚,以儆效尤!然念其先朝曾数立战功,故暂留其清宁王的封号,但名下封邑、私产皆收归朝廷,俸禄减半,且无诏不得外出!”
    从表面上看,皇上是顾念兄弟情义,留了宇文玄逸一条命,因为上述任一罪状,只要略有发挥,便是杀头之罪。然而即便留了一条命,对于那个心性极高一身傲骨的人怕也是个致命的打击,毕竟是……唉,十几载的出生入死,就凭了这一道圣旨,没了。
    成者王侯败者寇,只差一步啊!
    自古帝王登基,骨肉兄弟多是惨遭贬谪或是杀戮,如今,怕是只开了个头吧。只是皇上这般作为,究竟是单纯的惩处还是另有所图,便不得而知了。
    金风过,满殿菊香,却不知,那个清风流云般俊逸的人面对这重阳美景,那似是永远笑若春风的唇角以后是否能依然挑着云淡风轻……
    ————————————————————
    星月流辉,静静的点在湖面上,恍若碎晶遍洒。
    风吹皱了湖水,拂过了树梢,携着满园的菊香,悄悄的攀上高高的假山,卷了亭边的帘幔,现出一个清隽的人影。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