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大明的铁路大部分都是民间资本参与进行建设与运营的。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达和路引制度的取消,再加上铁路运输的安全性与快速性,使得大明百姓无论是进行贸易活动还是出现都很热衷于乘坐这种交通工具。
但是,这些民间资本修建的铁路大部分都是人口稠密和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区。
这些地方利润高且修建成本相对降低,使得这些地方在短短数年内就通了数条铁路线甚至铺开成了密集的铁路网。
但是,对于大明帝国而言,铁路的价值不仅仅是给予民经商和生活方便,修建铁路是具有战略价值的。
很多时候,越是往贫穷落后的地方修建铁路,对帝国疆域的稳固越是有利。
而这些地方,因为获取利润空间小,民间资本不愿意参与,只能由帝国朝廷即国家资本出钱修建和运营铁路线。
譬如现在的西南和西北地区的铁路线。
只能是大明朝廷自己出钱来修建这样的铁路线,但往西南和西北修铁路不仅仅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还需要更好的技术。
西部地区气候多变且地形又复杂,需要帝国更多的投入才能完成。
这些投入用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需要更多资金投入,只要钱砸够了,技术难题和工程进度比较慢的问题都能得以解决。
所以内阁不仅仅要筹集资金准备对交趾的作战,还得筹集自己准备对西部地区的铁路建设。
这也就意味着大明的商税依旧不会降低,依旧要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而偏偏在咨议院设立后,杨名深提出的第一提案便是减少商税,理由是帝国自崇祯十七年加高商税以来,商税一直维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准,当时是因为驱除鞑虏和重振大明而不得不聚财于国而统一天下,但现在帝国承平已久,理应与民休息,加富于民。
尽管杨名深自己已经不在乎税赋的多寡,但他作为资本集团的代表得为大多数资本家考虑。
而这个减税提案也的确得到了许多资本家的支持。
不仅仅是资本家,还有底层商户与手工业者也是支持的,他们都希望帝国能减轻赋税。
工人和农民虽然不怎么积极支持但也不反对,毕竟减轻赋税对他们而言似乎关系不大,但他们也希望资本家们能将承担赋税的成本拿来支付给他们更多的薪酬。
于是,这个提案很顺利的得到大明中央咨议院和众议院的通过,且还传递到了内阁。
内阁首辅张煌言刚刚组织工业部与交通部完成了关于修建兰成铁路与宝成铁路的议会,正听取了底下关于打通隧道技术的报告而想着如何筹集更多的钱来完成这两条铁路干线的建设时,却收到了这么一份提案。
“减税?本官都在想要不要加税呢,这两院居然还想着让我们内阁减税了,难道他们不知道帝国这些年虽然对外积累了不少财富,但也花出去了不少吗,转达给他们,内阁否决其减税提案,如果两院有兴趣参与政务,可考虑提出加税提案。”
……
“什么!内阁否决了我们的提案!还让我们考虑提出加税提案,拿我们两院当什么,当他内阁下属的执行机构吗!”
杨名深怒不可遏地找到了自己好友东阁大学士王家勤:
“这是为何,内阁为何要否决,他有什么权力否决,两院通过的提案,内阁凭什么能否决!”
“杨兄,你先别急,中央朝廷不是地方,你是地方待久了忘记了我当时给你说的了,中央朝廷和你们地方不一样,内阁首辅是有一票否决权和最后决定权的,你们两院通过的任何提案,他是可以直接拒绝的,甚至内阁下达的政令,你们也是不能驳回和制止的。”
东阁大学士王家勤说道。
“那成立两院干什么,做摆设吗!”杨名深勃然大怒。
“让你们发表意见的啊!”
东阁大学士王家勤说道。
“发表意见,可发表了意见有什么用,内阁想不理睬就不理睬,我们千里迢迢的进京买房子置地,做了这么个议员,就只能耍耍嘴皮子有什么意思!”
杨名深愤懑地拍桌子说道。
“怎么,你们还想真的管控内阁不成,是不是最后还要管控朕这个皇帝”。
朱由检这时候出现在了文华殿王家勤值班的地方,看着杨名深就哼了一声。
杨名深即便有想管崇祯帝朱由检的心,也不敢有管崇祯帝朱由检的胆,他也知道天下人依旧是十分尊崇皇帝朱由检的,甚至包括他自己都对朱由检始终还有敬畏之心。
毕竟他杨名深等富商有今天也是皇帝朱由检赐予他们的,而不是落得晋商那样的下场。
因而此时杨名深一见崇祯帝朱由检出现也就乖乖地熄了火:“微臣不敢。”
“知道不敢就好!这天下可不是你们商民一家人的,大明帝国各地发展不均衡,天下不只是江南一块,还有关内关外其他地方,这些地方需要朝廷用钱粮和优惠政策和开发来稳固这些地方的统治,而商人们重利自然不肯为朝廷承担这些花销;
如果没有内阁从中协调,你以为你们能安心做生意?那就是打错了主意!
大明现在大部分人从事的还是耕作之业,他们一旦没了活路造起反来,你们这些商民也逃不了被劫掠,即便他们没造起反,还有四周未被消灭的鞑虏们,你们就能保证他们有朝一日不会卷土重来吗?还有西洋番和各地土著。
朝廷要是没有一个内阁从中平衡协调,弄得天下大乱了,谁来负责?
朕知道你们的心思,巴不得少交税多赚钱,朕也想少交税多赚钱,可这是不可能的事,你们不想被管着,朕也不想被管着,可天下本身就没有绝对的自由,如果你们能保证四五百年内天下绝对太平,朕不介意你们来做大明的主人!”
“可是陛下,也不能让内阁操纵整个大明的大权啊,首先他内阁首辅不是我大明皇上,没这个资格,其次,他们若肆无忌惮地随意加征,我们也无法抵制。”
杨名深反驳道。
(本章完)
小说推荐
- 大明:家父崇祯,千古一帝
- 家父朱由检,大明崇祯帝!他,高瞻远瞩,励精图治。开放海禁、鼓励商贾;发展基建、重视科研;逐鹿塞外、拓疆扩土;剿灭倭寇、威服四海;八方来贺、万国来朝…文治武功,史称千古一帝…励志成为纨绔藩王的四皇子朱慈炤,总算望父成龙,如愿以偿地做起了太平盛世逍遥王爷 从此游山玩水、调戏良家,全心全意糟蹋国库,心满意
- 穿越架空米缸同学连载中
- 最新章:018:罪大恶极,应诛尽诛
- 大明武帝崇祯
- 下载客户端,查看完整作品简介 作者:不到黄河不死心所写的《大明武帝崇祯》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玄幻小说不到黄河不死心连载中
- 最新章:第1008章 化门弟子归顺朝廷(二更)
- 大明之我崇祯绝不上吊
- 重生到明末时期,成为崇祯皇帝,即将上吊?上吊是不可能上吊的,开启签到系统,绝地反击 神将吕布率领并州铁骑,征战草原!武神赵子龙单枪匹马诛杀李自成“陷阵之志,有死无生”八百陷阵营怒吼道 作者:剑寺所写的《大明之我崇祯绝不上吊》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剑寺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三百零三章 司法部
- 崇祯之军火大明
- 武器学博士朱友健穿越到上吊后的崇祯身上,面对内忧外患,他训练军队,研发武器,打土豪,分田地,兴科技,一步步将大明打造成世界灯塔 作者:一纸凤冠所写的《崇祯之军火大明》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一纸凤冠连载中
- 最新章:第331章 就到这吧
-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 张斌意外魂穿明末,附身一个年轻的县令 不愿做亡国奴的他决心拯救大明 但是,一个县令,要救大明,貌似很难 因为,权力太小,没人鸟 在明末,怎么快速上位,手掌大权呢 根据史料记载,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吹 学圆嘟嘟,学东林党,使劲吹 要想一步登天,先得把自己吹上天 张斌:我一年就能平定东南匪患 皇上:擢张斌
- 穿越架空星辰玖连载中
- 最新章:完本感言
- 崇祯大明
- 本是后山人,偶作前堂客,崇真的一生是赶鸭子上架的一生,也是悲催的是一生,明末说是乱世,却没有乱世的英雄,哪怕秦皇汉武,三国隋唐,来一位名人也能吊打一切不服的奇葩阶段 且看此时的崇祯,又会有如何波澜壮阔的人生 作者:春秋各半所写的《崇祯大明》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春秋各半连载中
- 最新章:第六百九十一章一双手套(全书完)
- 大明:崇祯的人生模拟器
- 崇祯三年 这一年,袁崇焕假拟圣旨斩了毛文龙,后金从此再无后顾之忧 这一年,后金首次攻入北京,直捣这泱泱大国心脏,袁崇焕曾经许下的豪情诺言破灭,崇祯付出的全部信任和一百万两白银内帑付诸东流 这一年,朝堂上要求增加民赋的声音越来越大,延续两百多年的大明开始摇摇欲坠 朱由检瘫坐在金黄龙椅上,不到二十岁的他
- 穿越架空窗外新雨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百零五章 试题
-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 崇祯十七年乙巳,贼犯京师,京营兵溃。丙午,日晡,外城陷。是夕,皇后周氏崩 丁未,昧爽,内城陷。帝崩于万岁山,王承恩从死。御书衣襟曰: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诸臣皆误朕 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 自大学士范景文以下死者数十人 作者:寂寞剑客所写的《崇祯大明:从煤山开
- 穿越架空寂寞剑客连载中
- 最新章:新书已经上传!
- 大明:开局剧透崇祯,重振河山
- 996社畜意外穿越来到明末,成了崇祯的便宜女婿周显。大厦将倾,闯贼就在城外,怎么玩啊 周显却不知,他的便宜岳父崇祯偷听到了他的心声【崇祯虽节俭,但大臣们却是肥的流油啊,杀几个以儆效尤,顺便抄家弄些银子,启动资金就有了【吴三桂这个反骨仔,一定要看紧咯 作者:明月几时亮所写的《大明:开局剧透崇祯,重振河
- 穿越架空明月几时亮连载中
- 最新章:第390章 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