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真周杰

第11章


我对他们说我不要你们的钱,你们这样欺骗我,我不能接受。后来我说如果你们一定问我要如何办,你们就当场捐两万块钱给希望工程吧!当着所有观众的面宣布,我来监督,他们说在现场没钱,回头再捐,说实话录那次节目,我真的气坏了”。   
  拿哪份钱,爱哪份累   
  演员天生就是带着光环与人接触的,他们的一举一动都逃不出大家的视线,不为别的,就因为他们是公众人物,他们和一般的老百姓不同。 
  一个演员在承受着演戏的压力时,其他方面的压力同样源源不断地向他们涌来,收入就是最敏感的一个话题。 
  演员是累,可他们的收入也多啊!常会听到身边的人这样去评价演员。我问周杰,听到这样的话,他的心情,周杰的回答很直白。 
  “老百姓通常会羡慕演员的收入如何如何,其实演员的花销特别大,首先老百姓不需要花那么多钱做秀。天气热,大家可以光着膀子,穿个大背心,演员不行,尤其是有名的演员,更不可以这样,就是一天都溜光水滑儿的,还可能背上不注意公众形象的恶名呢,更别说别的了,其实就一句话,演员是吃形象这碗饭的”。 
  他为演员抱不平,他认为外面很多人都说演员有很多的钱,其实演员的收入提高也才是近几年的事,大概是从1998年以后才开始的,1999年演员的身价开始上涨,这和国际、香港接轨有一定的关系,演员的花销和一般老百姓真的差太多了,做为普通人大家根本不用天天都打电话,而只电话费一项,一个月有时候一个演员就要有几千元的花费,联系这个剧组,联系那个导演,反正一天没有一刻是闲着的,在行头上的花销就更大了,因为有时候摄制组的经费有限,根本不能完全满足你在戏中角色的服装,如果你恰恰又是主角,你就要拿出一些自己的衣服来应对,这使得演员一般都要有一些名牌的衣服,能够以备不时之需,此外出席一些重要的场合,如参加电影首映之类的,任何演员都不可能只穿一件T恤上阵,还有拍照片宣传的费用,花销太多。 
  他说没钱时想想能吃得好一些,能有一些多余的积蓄就很知足了,现在钱多了,开销也多了,反倒是更攒不下钱了,他现在的花销很大,他也希望能多赚些钱,不过他并不是金钱的奴力,有饭吃,吃得还不错,有衣穿,穿得还不错的,他绝不会奢望去买军舰、大炮、游艇。 
  说到这儿,周杰有些动情,他说其实演员也并非都是风光的,也有很惨的演员,半年没戏拍的演员也有。他就认识好多,男孩子,女孩子没戏拍,甚至连一个群众的角色都没有。想想整个影视圈里头,真正算得上有名一点的演员,也超不过一百人,而全中国有好几百万演员,这些还不算那些漂着的,改行的呢,想想每行都有每行的不易,演员也是如此。 
  有时他觉得他们多的一些费用就像是一种补贴,就象一位矿工,在高温下做业,一定会得到相应的防暑费什么的,他们也是如此。   
  明星就是演员中的劳模   
  娱乐圈是个名利场,这一点就连圈外的人都清楚,作为圈中的人周杰更明白这其中的缘由,可演了这么多年的戏了,他仍要说,演员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本份,对于成名他一直认为那根本就是一种偶然。 
  “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一直觉得明星其实就是演员中所谓的劳模,可能有一些演员真是冲着当这个明星劳模来生活、工作的,可也有一些演员不是,是他们做出了成绩后被 
  发现的,我想我不是那种为了当明星劳模而演戏的演员,换句话说,即使你当了明星劳模,又有什么了不起呢! 
  “有一次有一个朋友聚会,席间有人顺嘴说了一句,现在的人啊!如果名和利是分开的,恐怕没有人愿意做事了,所有的人都是看着名后面的利才做事的,我当时听得心里就不是很舒服,这或许代表了一部分人的思想吧!但绝对不会是全部,那些真正搞艺术的人在意的是艺术的生命,和名啊、利啊的根本拉不上关系,即使不在这个圈子也是一样,我一直认为如果一个人真正地喜欢做一件事,并想真的做好它,那么这个人并不会为这件事会让它成为什么,改变什么而在意,恰恰相反,他会更加在意如何才能更好地做好它,在意这个过程。因为凡事都要一个结果,所以许多人会忽视了过程中的快乐,我是一个在意过程的人,结果只是在我快乐地进行式中的一个符号”。     
  第六章 认真生活   
  一切从“头”开始   
  圈子里的人都知道周杰爱漂亮,可他自己却不这样认为,他认为他穿着整洁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一些正式场合,他总是会选一些由国际著名设计师设计的衣服,主调定为黑色,偶尔再搭配一些蓝,得体是他的要求。而那整齐得不能再整齐的发型也是他的一大标志,他喜欢短发,显得人清爽且格外精神,除了演戏,他很少换发型,“我不会刻意地追求另类,我喜欢短发,最起码他让我感觉舒服”。虽然四处拍戏,可购物的时间却不是很多,他总是在有机会购物时买来一大堆衣服,然后分门别类地将它们设计好,用于不时之需。屋内的整 
  洁的程度常会让去他家做客的哑然,与印象中独身小伙子那狼籍一片的家绝对是天壤之别。所有的东西都那么有条不紊地摆放着,而那不知从何处传来的淡淡的花香更是沁人心脾。或许这就是周杰的生活态度。   
  “洁癖”从何说起   
  在上戏上大学时,他的宿舍有6个人。所有到他们宿舍做客的人,一进门都对着他对面的那张床问:“你们这床空着的啊!”,这时总会有人得意地向对方解释说那是我们‘标兵’的床,一年四季他的床上从来没有被子,冬天铺一条很薄很薄的小褥子,夏天就是一张凉席,他的床边有一个小烟纸箱,衣服一件件整齐地放在里面,洁癖之名不易而走,对于同学们说他有洁癖,他却笑着说,要看和谁比了。 
  “我们有个同学,胳膊上的汗毛特别长,像个老外。夏天,蚊子嗡嗡地飞过来,落在他身上,就被架在汗毛上面,费了半天事,怎么叮也叮不进去,最后只得无奈地嗡嗡地又飞走了。他很不爱洗澡,洗一次要隔三个月,要和他比谁都有洁癖了”。   
  渴望简单快乐的生活   
  周杰喜欢个人传记,喜欢这些东西的原因就是他想从各行各业,不同人的人生里看到一些很珍贵的东西。张学良、周恩来等等许多人的传记都让他爱不释手。 
  “我喜欢研究他们的内心世界,我是一个演员,生活本身就是个好素材,我喜欢从不同的方面来摄取养料。” 
  有时间他也会去唱歌,但很少,他说唱歌对他来说是一种发泄的好方式。他也在他拍过的戏中唱过几次歌,都是《还珠格格》的,《还珠格格》第二部中有两首歌。第三部《天上人间》他也唱了一首。 
  作为一个演员,他说每天都在诠释着别人,他也有自己想做的事,首先是让自己快乐,其次能有更多的力量来帮助那些不如他的人。至少尽其所能。 
  周杰说如果他这么说,一定会有人觉得他是在唱高调,可事实上却并非如此,他就是这么想的,从另方面来讲,也许正是这样想的人太少了,大家才会觉得有些奇怪。 
  “其实我说帮别人也不一定是什么大事,比如说当我遇到一位老人,我能帮他抬抬东西,他需要买什么东西时我能帮他去买;没有孩子去尽孝的人,我能帮他们过生日;一个孤苦伶仃的人,我能陪他聊聊天,帮他买买日用品。没事去看看他;能给一些需要帮助的孩子尽一点自己的力量,给他们讲讲课,给他们买一些学习文具,多给他们讲一些道理,用我的行为去影响他;帮一些还没解决温饱的孩子们他们需要的食物,只要他们需要帮助,我就想帮,其他的事都没有什么概念。这些人是陌生的人也行,熟悉的人也行这些点点滴滴的事,如果有一天能让我去做,哪只有一天,那也将是我最快乐的一天,这不是虚伪,这是属于我的真诚”。 
  他问我相不相信他的话,我真诚地告诉他我相信,因为他的眼神告诉我,他说的是真的。 
  他笑了一下,露出那股子真诚劲儿,说也不知是不是常想这样的事,有一段时间经常会做梦时会梦到他帮到了一位老人,一个小朋友,有时在梦里会笑醒,我说:“朋友们都说你有爱心还真不假”,他说希望人们身处的环境是一个充满爱的环境。因为长年一个人在外拼搏,他更知道孤单、脆弱的滋味。   
  路见“不平”   
  为了换一下轻松的话题,我提到了他多年前那次“打抱不平”的经历,他笑了,很开心。 
  “那是两三年前的事了,有一天我开车开到地安门百货商场门口,突然马路上横过来一辆小面包车,也没挂警灯,只是车牌挂着京。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没下车。一个穿着警服的男人从小面包上下来,衣服大敞着怀,帽子也没带,走到我跟前。我坐在车上把车窗摇 
  下来。他气哼哼地说,‘嘿,憋我?’我看了一眼他,他气哼哼地说:‘哎哟,怎么着,不服呀?’我的犟脾气就上来了我说:‘你呀,先扣好衣扣。你是警察吗?扣子也不扣,帽子也不带。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