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碧丛是皇帝夏日避暑理政之地。皇帝素爱江南园林以石做“瘦、漏、透”之美,庭中便置太湖石层峦奇岫,林立错落,引水至顶倾泻而下,玉瀑飞空,翠竹掩映。风吹时,便有凤尾森森、龙吟细细的凉爽宜人。穿过曲折的抄手游廊,一路是绿绿的阔大芭蕉,被小太监们用清水新洗过,绿得要滴出水来一般。如懿伸手轻拂,仿佛还闻得到青叶末子的香。园中深处还养着几只丹顶鹤,在石间花丛中剔翎摆翅,悠然自乐。檐下的精致雀笼里亦挂了一排各色珍奇鸟儿,不时发出清脆悦耳的悠悠鸣声。
李玉正领着小太监们用粘竿粘了树上恣意鸣叫的蝉儿,见了如懿,忙迎了上来,轻声道:“皇后娘娘怎么来了?您小心身子。”
如懿轻婉一笑,望着殿内道:“皇上还在议事么?”
李玉悄悄儿道:“几位大人半个时辰前走的,皇上刚刚睡下。这几日,皇上是累着了,眼睛都熬红了。”
如懿思忖片刻道:“那本宫不便进去了?”
李玉抿嘴笑得乖觉:“旁人便罢了,您自然不会。皇上这些日子虽忙,却总惦记着您和您腹中的孩子呢,还一直说不得空儿去看看十二阿哥。”
或许是“孩子”二字挑动了如懿犹豫不定的神经,她终于敛衣整肃,缓声道:“那引本宫去见见皇上吧。”
从芳碧丛出来之时,已经是暮色沉沉的时分。她与皇帝说了什么,自然只有她自己与皇帝知。但是她明白,她说的话,还是打动了皇帝。
夕阳西坠,碎金色的余晖像是红金的颜料一样浓墨重彩地流淌。暮霭中微黄的云彩时卷时舒,幻化出变幻莫测的形状,让人生出一种随波逐流的无力。有清风在琼楼玉宇间流动,微皱的湖面上泛出金光粼粼的波纹,好似幽幽明灭的一湖心事。
容珮扶着她自后湖便沿着九曲廊桥回去,贴心道:“今日之事是叫娘娘为难,可娘娘为什么还是去劝皇上了?”
如懿将被风吹得松散的发丝抿好,正一正发髻边的一支佛手纹镶珊瑚珠栀子钗,轻声道:“你也觉得本宫犯不上?”
容珮想一想,低眉顺目道:“有时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娘娘现下事事安稳,稳坐后宫,何必去蹚这摊浑水呢。”她有些担心,“万一惹恼了皇上……”
如懿淡然道:“皇上和太后到底是母子,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总是要见的。”
“可舒妃和庆嫔是太后的人,太后不用她们,而用娘娘您,这件事便不好办……自然娘娘是能办好的,只是太冒险了些,何况太后昔年到底对乌拉那拉皇后太狠辣了。”
如懿凝望着红河日下,巨大而无所不在的余晖将圆明园中的一切都笼罩其下,染上一抹金紫色的暗光。
“太阳总会下山,就如花总会凋谢。不为过去的恩怨,也不为眼前的得失,只为来日。”如懿的语中带了一分冷静至极的无奈,“来日,本宫总有花残粉褪、红颜衰老的时刻。彼时若因本宫失宠而连累自己的孩子,那么太后还可以是最后一重依靠。哪怕没有权势,太后终究还是太后。本宫没有母族可以依靠,若连自己都靠不住,那么今日帮太后一把,便是帮来日的自己一把了。”
容珮忙伸手掩住她的口,急急道:“娘娘正当盛宠,又接连有孕,怎会如此呢?”
如懿眼中是一片清明的了然:“有盛,便有盛极而衰的时候。谁也逃不过。”
容珮微微颔首,忽然道:“若是乌拉那拉皇后在世,不知会作何感想?”
如懿笑着戳了戳她:“以姑母的明智,一定不会如本宫这般犹疑,而是立刻便会答应了。”
到了晚膳时分,皇帝便急急进了长春仙馆。皇帝进了殿,见侍奉的宫人们一应退下了,连太后最信任的福珈亦不在身边,便知太后是有要紧的话要说,忙恭恭敬敬请了安,坐在下首。
为怕烟火气息灼热,殿中烛火点得不多,有些沉浊偏暗。初夏傍晚的暑意被殿中银盆里蓄着的积雪冲淡,那凉意缓缓如水,透骨袭来。手边一盏玉色嵌螺钿云龙纹盖碗里泡着上好的碧螺春,第二开滚水冲泡之后的翠绿叶面都已经尽情舒展开来,衬着玉色茶盏色泽更加绿润莹透。
皇帝眼看着太后沉着脸,周身散发出微沉而凛冽的气息,心底便隐隐有些不安。名为母子这么些年,皇帝自十余岁时便养在太后膝下,从未见过太后有这般隐怒沉沉的时候,便是昔年乌拉那拉皇后步步紧逼之时,太后亦是笑容恬淡,不露一毫声色。
这样的女子,也有沉不住气的时候?
皇帝默默想着,在惊诧之余,亦多了一分平和从容。原来再睿智机谋的女子,亦不过逃不脱儿女柔肠。
这样想着,他的神色便松弛了不少,口吻愈加温和孝谨:“皇额娘急召儿子来此,不知为何?若是天气炎热,宫人侍奉不周,皇额娘尽管告知儿子就是。”
太后的脸色被耳畔郁蓝的嵌东珠点翠金耳坠掩映得有些肃然发青:“宫人伺候不周,哀家自然可以告诉皇帝。若哀家自己的儿子不孝,哀家又能告诉谁去?”
皇帝闻得此言,遽然起身道:“皇额娘的话,儿子不敢承受。”
太后冷然目视片刻,沉沉道:“皇帝不敢?国事要紧,哀家不敢计较皇帝晨昏定省的礼节,只是有一句话,不得不问问皇帝。”她深深吸一口气,“自达瓦齐求亲以来已有十日,皇帝如何定夺自己亲妹的来日?”
皇帝垂眸片刻,温和地一字一字道:“端淑妹妹自幼为先帝掌上明珠,朕怎肯让妹妹孤老终身。达瓦齐骁勇善战,刚毅有谋,是可以托付终身的男子。”
太后几乎倒吸一口凉气,双唇颤颤良久,方说得出话来:“皇帝的意思是……”
皇帝和缓地笑:“妹妹嫁与准噶尔许久,与多尔札一直不睦,未曾生养。如今天意如此,要妹妹再嫁一位合意郎君。儿子这个做兄长的,岂有不成全的?想来皇额娘得知,也一定为得佳婿而欣慰。”
太后震颤须臾,厉声道:“端淑初嫁不睦,哀家不能怪皇帝。当时先帝病重垂危,端淑虽然年幼,但先帝再无年长的亲女,为保社稷安定,为保皇帝安然顺遂登基,哀家再不舍也只能遂了皇帝的心意,让她下嫁准噶尔。可如今她夫君已死,准噶尔内乱,皇帝身为兄长,身为人君,不接回身处动乱之中的妹妹,还要她再度出嫁,还是嫁与手刃夫君的仇人,这置孔孟之道于何地?置皇家颜面于何地?”
皇帝不惊不恼,含着笃然的笑意,垂眸以示恭顺:“皇额娘放心。皇家的颜面就是公主再嫁嫁得风光体面,保住一方安宁。孔孟之道朕虽然尊崇,但那到底是汉人的礼节,咱们满蒙之人不必事事遵从。否则,当年顺治爷娶弟妇董鄂皇贵妃,岂非要成为千夫所指,让儿臣这个为人子孙的,也要站出来谴责么?”
太后目光坚定,毫无退让之意:“顺治爷娶弟妇董鄂皇贵妃之时,是我大清刚刚入关未顺民俗之时。可如今我大清开国百年,难道还要学关外那些未开化之时的遗俗,让百姓们在背后讥笑咱们还是关外的蛮子,睡在京城的地界上还留着满洲帐篷和地窖子里的习气?!”
皇帝俊秀的面容上笼上了一层薄薄的笑容,带着薄薄若飞霜的肃然:“皇额娘不必动气,儿臣何尝不想迎回妹妹?但如今达瓦齐在准噶尔颇得人心,深得亲贵拥戴。朕若强行用兵,一来边境不宁;二来不啻与整个准噶尔为敌,更为艰难;三来,天山一带的大小和卓隐隐有蠢蠢欲动之势,朕若让他们连成一片,必会成为心腹大患。”
太后的面容在烛火的映耀下显得阴晴不定,冷笑道:“皇帝到底是以江山为要,嫡亲妹妹亦可弃之不顾啊!果然是个好皇帝,好皇帝!”
皇帝脸色渐渐不豫,仍极力勉强着口吻上的恭顺:“皇额娘指责儿子,儿子无话可回。但皇额娘可曾想过,即便朕即刻发兵前往准噶尔平息达瓦齐,但端淑妹妹身在准噶尔早已被软禁,若达瓦齐恼羞成怒,一时毁了妹妹名节,或不顾一切杀了妹妹,皇额娘是否又要怪罪儿子不孝?这样的结果,皇额娘可曾想过?与其如此,不如顺水推舟,将妹妹嫁与达瓦齐,便也无事了。也当是妹妹初婚不慎,多尔札对妹妹不甚爱重,如今天意所在,要让妹妹得个一心想娶她的好夫君吧!”
太后像受不住寒冷似的,浑身栗栗发颤,良久,朗然笑道:“好!好!好!皇帝这般思虑周全,倒是哀家这个老婆子多操心了。”她缓缓地站起身,那目光仿佛最锋利的宝剑一样凝固着凌杀之意,直锥到皇帝心底,“其实皇帝最怕的,是达瓦齐要用你妹妹的性命来要挟皇帝付出其他的东西吧。如今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就平息了准噶尔的叛乱,皇帝你自然是肯的。”她仰起脸长笑不已,“宫里的女人啊,哪怕是贵为公主,还是逃不掉受人摆布的命运。真是天可怜见儿!”
烛火在皇帝眉心跃跃跳动,皇帝十分镇定,慢慢啜了口茶,道:“皇额娘不必过于担心。孝贤皇后是儿子的结发妻子,当年蒙古求娶孝贤皇后的嫡女和敬公主,她亦能深明大义啊。”
“皇帝有此贤妻,真是皇帝的好福气。”她颓然含笑,脸上多了几许无能为力的苍老,“哀家无用,这辈子只得两个公主,帮不了皇帝的千秋江山多少。如今啊,你的皇后又怀了身孕,皇帝你已经有那么多阿哥了,若是得个公主多好,来日一个个替你和亲远嫁,平定江山,可胜过百万雄兵呢。”
皇帝脸上的肌肉微微一搐,有冷冽的怒意划过眼底,旋即含了不动声色的笑意道:“皇额娘说得极是。女子倾城一笑,有时更胜男子孔武之力。当年孝庄皇太后为力保顺治爷的江山,不惜以一身牵制摄政王多尔衮。”他将这一抹笑意化作深深一揖,“自然了。儿子不会那么不孝,舍出自己的亲额娘去。自然会为皇额娘颐养天年,以尽人子孝道。”
太后一怔,跌坐至九凤宝座之内,伸出手颤颤指着皇帝道:“你……你……皇帝,你好!你好!”
皇帝含笑,恭谨道:“有皇额娘调教多年,儿子自然不敢不好。夜深,皇额娘早些睡吧。不日端淑长公主大婚,一切礼仪,还得皇额娘主持呢。这样,妹妹才好嫁得风风光光啊!”
太后看着皇帝萧然离去,怔怔地落下泪来,向着帘后转出的福珈道:“福珈!福珈!这就是哀家当年选出的好儿子!他……他竟是这样任性执妄,听不得旁人半句啊!”
福珈默然落泪,说不出一句安慰的言语,只得紧紧拥住太后,任由她伤心欲绝。
鎏金青兽烛台上的烛火跳跃几下,被从长窗灌入的凉风忽地扑灭,只袅袅升起一缕乳白轻烟,仿似最无奈的一声叹息,幽幽化作深宫里一抹凄微的苍凉。
小说推荐
- 后宫如懿传(I、II、III)
- 《后宫如懿传(I、II、III》作者:流潋紫后宫之中,权位高低一向与皇帝的恩宠挂钩。妃嫔之间的明争暗斗,恰如那寒冷的冬季,一直冷到人的心底。四爷弘历登基,后宫权势大变。乌拉那拉氏的身份曾经为侧福晋青樱带来无上的荣耀与地位,如今却让她如芒在背。当日在潜邸时的尊贵、恩宠早已是过眼云烟。种种疑问、委屈只有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67章
- 后宫如懿传4
- 《后宫如懿传4》作者:流潋紫后宫之中,权位高低一向与皇帝的恩宠挂钩。妃嫔之间的明争暗斗,恰如那寒冷的冬季,一直冷到人的心底。四爷弘历登基,后宫权势大变。乌拉那拉氏的身份曾经为侧福晋青樱带来无上的荣耀与地位,如今却让她如芒在背。当日在潜邸时的尊贵、恩宠早已是过眼云烟。种种疑问、委屈只有埋葬在无尽的深宫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0章
- 后宫·如懿传5
- 要是说没有后宫佳丽的争斗,但是如果说有一个的话,那这个可就酸味其他女子了。而且一般的后宫除了争斗,挣钱是多少,就挣多少,他娘的,这还一下在全国范围内火起来了,真的是不简单呢。后宫小说始祖、热播剧《甄嬛传》续篇。后宫争斗甚嚣尘上,天山旷绝女子登场,精彩大结局前瞻编辑推荐:后宫争斗甚嚣尘上,看如懿笑傲风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0章
- 后宫如懿传大结局
- 这偌大的紫禁城,金瓦红墙围起了四方的天 琅嬅、晞月、玉妍、海兰、绿筠、婉茵、蕊姬、意欢、嬿婉、香见…如流水价的女人,一生最好的年岁,便在这长街上迂回,谁理会她们各自心事凋落 有个乌拉那拉氏的女子,一路颠沛走来,得到后位,得到荣光,以为年少渴盼的真心相许,已然得到,却是镜花水月,明明成空,却懵然不知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79章
- 大明后宫懿安秘史
- 大明后宫懿安秘史作者:孙秦明熹宗皇后张嫣,开封人氏。天启元年册封中宫。正义严直,刚正不阿。主持后宫正义,与客魏斗争七载。七年,天启病逝。张嫣扶助信王由检即位,次年,改元崇祯。张嫣因在天启年间的所作所为深得民心,册封为懿安皇后。本文,以容妃的视角,再现张嫣的前半生 作者:所写的《大明后宫懿安秘史》无弹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2章
- 重生孝懿仁皇后之涅凤
- 被困异境,眼睁睁的看着丈夫和儿子走向绝境 重来一世,佟佳尔淳还会让这些事情发生吗 丈夫,是用来白头偕老的,儿子是用来全心疼爱的 尔淳表示,凭什么她的丈夫和儿子就要为这大清江山累死累活,你们就可以逍遥自在 这个,咳咳,因为迷上了这位皇后,然后发现写孝懿仁皇后的文好少哦,几经纠结还是自己开了一篇 这个,
- 穿越架空金家小瑶瑶完本
- 最新章:88 番外六·胤禛[四八]
- 懿安皇后
- 十五岁的张嫣,貌可倾国,不苟言笑,人称“道学先生 十六岁的天启帝,面庞乖巧,行为乖戾,人皆谓之“混世魔王 她端庄贞静;他放荡不羁 她立志成为一名贤后;他却是个昏君 她面对他,疾言厉色;他应对她,撒娇打滚 冷与热碰撞,情与理摩擦,当太阳与月亮相逢,是太阳燃烧了月光,还是月光清冷了日光,抑或一同携手,笑
- 穿越架空微雨细细完本
- 最新章:134 尾声(二)
- 大清的太后:懿贵妃
- “杏贞 那年杏花开了,这是父亲给她的名字“玉兰 象征着九龙至尊的那个人,正亲切地呼唤着他给她取的名字“老佛爷 精致的珠帘外,一群戴着花翎的男人对她唯命是从,大气不敢出 73年的人生,记慈禧太后的12岁到73岁 作者:致童所写的《大清的太后:懿贵妃》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致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2章 第二十三出 白茸
- 司马懿吃三国
- 他善于审时度势,面对明主如曹操、曹丕,便尽心竭力成为治世能臣,而对幼主庸臣,便默默积蓄力量,努力独揽大权;他度量深沉,面对强敌宁愿受辱装病,也不贸然出击;他又老谋深算,静如处子,动若脱兔,一旦出招就必然成功 他可怕,因为他几乎算无遗策,心狠手辣;他可敬,因为他能忍人所不能忍,成人所不能成;他又会让人
- 历史军事2002102834836完本
- 最新章:60三国归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