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笑容微敛,眼底多了几分漆黑的凝重:“哦?这话怎么是不把朕的天威放在眼中了?”
如懿垂首谨慎道:“舒妃宫中失火,后宫上下皆知是她思念十阿哥,伤心过甚,才会一时烛火不慎惹起大火,也折损了自己。谁又敢胡言舒妃自焚?妃嫔自裁本是大罪,何况是烧宫且活生生烧死了自己?这样胡嚼舌根的话传出去,旁人还当皇上的后宫是个什么逼死人的地方呢。”如懿说到此处,不免抬头看了眼皇帝,见他只是以沉默相对,眼中却多了几分薄而透的凛冽,仿佛细碎的冰屑,微微扎着肌肤。她垂下眼眸,一脸自责,“何况臣妾虽喜爱舒妃,但也是因为她侍奉皇上多年,心中唯有皇上一人,又诞育了十阿哥。平时虽然不与宫中姐妹多亲热,但也是个知道分寸、言行不得罪人的。若论臣妾与舒妃亲近,哪比得上舒妃多年来得皇上宠爱关怀,所以皇上听来的这些话,明里指着臣妾纵容舒妃,岂不知是暗指皇上宠爱舒妃才娇纵出焚宫的祸事。这样大不敬冒犯皇上的话,臣妾如何敢入耳呢?”
皇帝静了片刻,似是在审视如懿,但见她神色坦荡,并无半分矫饰之意,眼中是寒冰亦化作了三月的绿水宁和,伸手笑着扶起如懿道:“皇后的话入情入理。朕不过也是一句听来的闲话而已。”
御座旁边放置了黄底万寿海水纹大瓮,上头供着雕刻成玲珑亭台楼阁的冰雕,因着放得久了,那冰雕慢慢融化,再美的雕刻也渐渐成了面目全非,只听得水滴声缓缓一落,一落,如敲打在心间。
如懿屈膝久了,膝盖似被虫蚁咬啮着,一阵阵酸痛发痒,顺势扶着皇帝的手臂站起身来,盈盈一笑,转而正色道:“皇上说得是。只是皇上可以把这样的话当玩笑当闲话,臣妾却不敢。舒妃虽死,到底是后宫姐妹一场。她尸骨未寒,又有皇上和臣妾为平息奴才们的胡乱揣测,反复言说舒妃宫中失火只是意外,为何还有这样昏聩的话说出来。臣妾细细想来,不觉心惊,能说出这样糊涂话来的,不仅没把一同伺候皇上的情分算进去,更是把臣妾与皇上的嘱咐当作耳边风了。”她抬眼看着皇帝的神色,旋即如常道,“自然了。臣妾想,这样没心智的话,能说出来也只能是底下伺候的糊涂奴才罢了,必不会是嫔妃宫眷。待臣妾回去,一定命人严查,看谁的舌头这么不安分,臣妾必定狠狠惩治!”
如懿素来神色清冷,即便一笑亦有几分月淡霜浓的意味。此刻窗外蓬勃的艳阳透过明媚的花树妍影,无遮无拦照进来,映在她微微苍白的脸上,越显得她肤色如霜华澹澹。
皇帝的脸色微微一沉,很快笑着欣慰地拍拍如懿的手,神色和悦如九月金澄澄的暖阳:“有皇后在,朕自然放心。”
如懿莞尔一笑,似是与皇帝亲密无间,但唯有她自己知道,方才皇帝必定是听信了金玉妍的言语来试探于她,却是如何让她汗湿了重衣,仿佛芒刺在背。当真是一步也轻易不得。然而,她亦不能不心惊,永珹日渐得皇帝器重,他毕竟在诸位皇子中年纪颇长,永璂年幼尚不知事,永琪出身不如永珹,暂时只得韬光养晦。母凭子贵,金玉妍的一言一行在皇帝心中分量日重,如懿自己便是由着贵妃、皇贵妃之位一步步登上后位的,如何能不介意。想到此节,如懿暗暗攥紧了手中的绢子,那绢子上的金丝八宝缨子细细地摩着掌心,被冷汗洇湿了,痒痒地发刺。她只得愈加用力攥住了,才能屏住脸上气定神闲的温柔笑意。
殿中关闭得久了,有些微微地气闷。如懿伸手推开后窗,但见午后的阳光安静地铺满朱红碧翠宫苑的每一个角落,一树一树红白紫薇簌簌当风开得正盛,衬着日色浓淡相宜。日光洒过窗外宫殿飞翘的棱角投下影来,在室中缓缓移动,风姿绰绰,好似涟漪轻漾,恍然生出了一种相对无言的忧郁和惆怅。偶尔有凉风徐徐贯入,拂来殿中一脉清透。隔着远远的山水泼墨透纱屏风,吹动帷帘下素银镂花香球微击有声,像是夜半雨霖铃。满室都是这样空茫的风声与雨声,倒不像是在酷热的日子里了。
如懿从泥金花瓣匣里取了几片新鲜刮辣的薄荷叶放进青铜顶球麒麟香炉里,那浓郁至甜腻的百合香亦多了几分清醒的气息。她做完这一切,方从带来的红竹食盒里取出一碗莲子百合红豆羹来,柔婉笑道:“一早冰着的甜羹,怕太冰了伤胃。此刻凉凉的,正好喝呢。”
皇帝瞧了一眼,不觉笑着刮了刮如懿的脸颊道:“红豆生南国,最是相思物。皇后有心。”
如懿轻巧侧首一避,笑道:“百年和好,莲子通心,皇上怎的只看见红豆了?”
皇帝舀了一口,闭目品味道:“是用莲花上的露水熬的羹汤,有清甜的气味。一碗甜羹,皇后也用心至此么?”
如懿的笑如同一位痴痴望着夫君的妻子,温婉而满足:“臣妾再用心也不过这些小巧而已,不比永珹和永琪能干,能为皇上分忧。”
皇帝道:“来时碰到永珹与嘉贵妃了?”
如懿替皇帝揉着肩膀,缓声道:“嘉贵妃教子有方,不只永珹,以后永璇和永瑆也能学着哥哥的样子呢。”
皇帝倒是对永珹颇为赞许:“嘉贵妃虽然拔尖儿要强,有些轻浮不大稳重,但永珹却是极好的。上次木兰围场之事后,朕实在对他刮目相看,又比永琪更机灵好胜。男儿家嘛,好胜也不是坏事。”
如懿俨然是一副慈母情怀,接口道:“最难得的是兄友弟恭,不骄不矜,还口口声声说要提携五阿哥呢。也是愉妃出身寒微,不能与嘉贵妃相较。难得嘉贵妃有这份心,这般教导孩儿重视手足之情。”
皇帝的脸色登时有几分不豫:“他们是兄弟,即便愉妃出身差些,伺候朕的时候不多,但也说不上要永珹提携永琪,都是庶子罢了。何况永琪还养在皇后你的膝下,有半个嫡子的名分在。”
“什么嫡子庶子!”如懿蕴了三分笑意,“在臣妾心里,能为皇上分忧的,才是好孩子。”她半是叹半是赞,“到底是永珹能干,小小年纪,也能在河运钱粮上为皇上分担了。可见得这些事,还是自己的孩子来办妥当。有句话嘉贵妃说得对,高斌是做事做老成了的,却也不济事了。”
皇帝剑眉一扬,已含了几分不满,声线亦提高:“这样的话是嘉贵妃说的?她身为嫔妃,怎可妄言政事!这几日她陪永珹进来,朕但凡与永珹论及南河侵亏案时,也只许她在侧殿候着。可见这样的话,必是永珹说与他额娘听的!”
如懿有些战战兢兢,忙看了一眼皇帝,欠身谢罪道:“皇上恕罪,嘉贵妃是永珹的生母,永珹说些给他额娘听,也不算大罪啊!”她一脸的谨小慎微,“何况皇上偶尔也会和臣妾提起几句政事,臣妾无知应答几句,看来是臣妾悖妄了。”
皇帝含怒叹息道:“如懿,你便不知了。朕是皇帝,你是皇后,有些话朕可以说,你可以听。但永珹刚涉政事,朕愿意听听他的见解,也叮嘱过他,身为皇子,凡事不可轻易对人言,喜恶不可轻易为人知,连对身边至亲之人亦如是。”他摇头,“不想他一转身,还是忘了朕的叮嘱。”
小说推荐
- 后宫如懿传(I、II、III)
- 《后宫如懿传(I、II、III》作者:流潋紫后宫之中,权位高低一向与皇帝的恩宠挂钩。妃嫔之间的明争暗斗,恰如那寒冷的冬季,一直冷到人的心底。四爷弘历登基,后宫权势大变。乌拉那拉氏的身份曾经为侧福晋青樱带来无上的荣耀与地位,如今却让她如芒在背。当日在潜邸时的尊贵、恩宠早已是过眼云烟。种种疑问、委屈只有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67章
- 后宫如懿传4
- 《后宫如懿传4》作者:流潋紫后宫之中,权位高低一向与皇帝的恩宠挂钩。妃嫔之间的明争暗斗,恰如那寒冷的冬季,一直冷到人的心底。四爷弘历登基,后宫权势大变。乌拉那拉氏的身份曾经为侧福晋青樱带来无上的荣耀与地位,如今却让她如芒在背。当日在潜邸时的尊贵、恩宠早已是过眼云烟。种种疑问、委屈只有埋葬在无尽的深宫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0章
- 后宫·如懿传5
- 要是说没有后宫佳丽的争斗,但是如果说有一个的话,那这个可就酸味其他女子了。而且一般的后宫除了争斗,挣钱是多少,就挣多少,他娘的,这还一下在全国范围内火起来了,真的是不简单呢。后宫小说始祖、热播剧《甄嬛传》续篇。后宫争斗甚嚣尘上,天山旷绝女子登场,精彩大结局前瞻编辑推荐:后宫争斗甚嚣尘上,看如懿笑傲风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0章
- 后宫如懿传大结局
- 这偌大的紫禁城,金瓦红墙围起了四方的天 琅嬅、晞月、玉妍、海兰、绿筠、婉茵、蕊姬、意欢、嬿婉、香见…如流水价的女人,一生最好的年岁,便在这长街上迂回,谁理会她们各自心事凋落 有个乌拉那拉氏的女子,一路颠沛走来,得到后位,得到荣光,以为年少渴盼的真心相许,已然得到,却是镜花水月,明明成空,却懵然不知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79章
- 大明后宫懿安秘史
- 大明后宫懿安秘史作者:孙秦明熹宗皇后张嫣,开封人氏。天启元年册封中宫。正义严直,刚正不阿。主持后宫正义,与客魏斗争七载。七年,天启病逝。张嫣扶助信王由检即位,次年,改元崇祯。张嫣因在天启年间的所作所为深得民心,册封为懿安皇后。本文,以容妃的视角,再现张嫣的前半生 作者:所写的《大明后宫懿安秘史》无弹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2章
- 重生孝懿仁皇后之涅凤
- 被困异境,眼睁睁的看着丈夫和儿子走向绝境 重来一世,佟佳尔淳还会让这些事情发生吗 丈夫,是用来白头偕老的,儿子是用来全心疼爱的 尔淳表示,凭什么她的丈夫和儿子就要为这大清江山累死累活,你们就可以逍遥自在 这个,咳咳,因为迷上了这位皇后,然后发现写孝懿仁皇后的文好少哦,几经纠结还是自己开了一篇 这个,
- 穿越架空金家小瑶瑶完本
- 最新章:88 番外六·胤禛[四八]
- 懿安皇后
- 十五岁的张嫣,貌可倾国,不苟言笑,人称“道学先生 十六岁的天启帝,面庞乖巧,行为乖戾,人皆谓之“混世魔王 她端庄贞静;他放荡不羁 她立志成为一名贤后;他却是个昏君 她面对他,疾言厉色;他应对她,撒娇打滚 冷与热碰撞,情与理摩擦,当太阳与月亮相逢,是太阳燃烧了月光,还是月光清冷了日光,抑或一同携手,笑
- 穿越架空微雨细细完本
- 最新章:134 尾声(二)
- 大清的太后:懿贵妃
- “杏贞 那年杏花开了,这是父亲给她的名字“玉兰 象征着九龙至尊的那个人,正亲切地呼唤着他给她取的名字“老佛爷 精致的珠帘外,一群戴着花翎的男人对她唯命是从,大气不敢出 73年的人生,记慈禧太后的12岁到73岁 作者:致童所写的《大清的太后:懿贵妃》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致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2章 第二十三出 白茸
- 司马懿吃三国
- 他善于审时度势,面对明主如曹操、曹丕,便尽心竭力成为治世能臣,而对幼主庸臣,便默默积蓄力量,努力独揽大权;他度量深沉,面对强敌宁愿受辱装病,也不贸然出击;他又老谋深算,静如处子,动若脱兔,一旦出招就必然成功 他可怕,因为他几乎算无遗策,心狠手辣;他可敬,因为他能忍人所不能忍,成人所不能成;他又会让人
- 历史军事2002102834836完本
- 最新章:60三国归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