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正在泼洒着的鲜血,隔着重重秦岭,未曾影响到汉中郡。
汉中郡这两年来,日益重要,位于巍巍秦岭间的汉中平原,随着国策的改变,城市的大开发,整个汉中平原都是日新月异。
汉主的龙兴之地,绵阳固然有着水利的方便,但是区区大江的支流自然比不上大江主脉之一的汉江了。
少府所属的工坊逐渐北迁,随着汉帝国的战略方向转移,蜀地将转向为炎汉的粮食基地,大量工坊都会迁移到汉中。
其实汉中这个地域也不太适合做为工业基地,只是炎汉如今所能选择的地域并不多,关中还没拿到手,拿到手之后,关中的水系也不如汉中。
汉中还可以逐渐向东扩展,若是拿下襄阳郡,那么东三郡就成了大后方。
一直不停的修筑着山道,汉中通往东三郡,链接蜀地,通往凉州的山道,被不断的加宽,路基也在不断的被压实,这里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商业运转中心。
码头左近的市场中,寻常些的商贩,已经错三落五地搭起席棚,不远处的集市上,耍把式,测字卜卦,喧闹连天,还有一声声叫卖声,各地的零嘴美食,逗引得客人留步驻足。
这会是晌午时分,雨过天晴,北城临近码头处的一条街道,多家酒楼上已开始生意繁忙。
战火蔓延不来,商业自然渐渐繁荣。
只见一处酒楼,门口有着两个店小二不间断的招呼、内部雅致的一座三层楼上,同样正是人来人往的时候。
酒香、饭菜香气,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三楼一处临窗的雅座上。
桌上摆放着几样小菜和一盏酒,一些菜式,都是经过极为精心烹制,味道鲜美,价格也昂贵。
这桌只有二人,此时正在对坐着品酒食菜,正是陶基和范长生两人。
陶基显是在想着事,悠哉执杯淡饮,目光悠远的望着窗外。
范长生坐于对面,此时正闭目,不知在想些什么。
“范兄弟,你看,已经过来了。”这时,一直望着窗外的陶基忽然开口说着。
同时,仿佛是为应和他这番话一样,外面就是一阵喧哗。
“又一支吗?”范长生闻言,手上顿时一顿,将手中杯盏放置于桌上,扭头便向外面看去。
因所处位置极佳,只是向下一望,就可将街道上景致一览无余。
本来行人往来的街道上,此时却已被一队士卒肃清,路中央一片空阔,在一阵呵斥声中,行人都纷纷避往两面。
不远处,马蹄声和脚步声,渐渐声音响亮起来。
再次入目的,就是行进而过的将士。
只见一队陌刀兵列阵,人人神情严肃,将陌刀持靠在肩上,腰板挺直,目不斜视,踏步而行,又身着乌黑的板甲,在阳光下威风凛凛,惹得围观百姓轻呼。
后面一队是刀盾兵,同样腰板挺直,目不斜视,踏步而行,只听脚步整齐,丝毫不乱。
从酒楼上看去,一片将士,每百人一屯,每屯有屯将领着,有将旗,此时看来,可所谓旗帜连绵,旗帜下,密密麻麻的将兵,足足有着百队穿城而过,可谓是兵过一万,无边无沿。
这些是从蜀地调拨来的又一支精锐,陌刀兵本来就是汉军中少有的精锐,自然是非同小可,首尾相连,一眼望不到底。
显然,对炎汉强军,有着此威风,百姓还是极为欣慰及自豪,不时发出欢呼。
陶基和范长生站在城楼上远远眺望,队伍中,有将军受到拥戴,纵马行过,看了一会,却未见到统军大将,他们都知道这一支军是汉家勋贵的家底,赵、关、张三家为首,马、黄、法、诸葛等家也都有出力。
只是统军大帅不知是谁,不过也出不了那几人,不是勋贵就是宗预了。
不过看着眼下情形,这是保密之事,显然不会轻易暴露在众人面前,二人不再刻意搜寻。
这时,同样有着许多人,在各个要点,也有魏吴两国的探子凝视着这又一支滚滚前进的大军。
陶基仔细看着旗号,良久,出声说着:“前番的十万大军已经出动,这几日,霍都督、罗使君的三万援军也相继北上,加上今日的这一万五千强军,看来陛下北伐之意甚是坚决!”
如今蜀地各部,是空前的虚弱,也幸亏已经过了农忙时节,劳力几乎全被抽调,此时若是吴国倾力来伐,罗宪在巴州不知能挡住多久?
“兄长,这次若是失败,那么就失去了占据关中的大好良机,对炎汉来说,绝对是一场灾难,陛下怎么可能会留力?”范长生继续端起杯盏品过一口,说着:“就不知道这次胜负如何了。”
陶基抚着自己胡须,有些担忧的说着:“吾也在关注,魏军举战兵二十万,虽然兵甲不及我炎汉,只是我方前线战兵,只有十万,两倍之敌,情况不知道怎么样。”
这情况有识之士都明白,必须经历一场恶战,死伤定然不少,但只要获得胜利,这牺牲是必须,慈不掌兵,很简单的道理。
陶家和天师道都参与到了这次的情报搜集,只是搜集情报,至于战略战术如何,就不是他们所能参与的,不过他们心中甚是清楚,这潼关已经丢失,那么魏人二十万大军到了长安城下,钟会统领的长安城,恐怕也支撑不了多少时日了。
对于钟会和汉主之间可能会达成的协议,他们并不清楚,不过相对于杨伊此次势力可能会有的增长,二人其实更关心,却是这次决战的胜负,这才是至关重要。
这决定着,他们还要出多少力,下不下死力为炎汉效力。
“人数上,魏军的确多了一些,但魏军和钟会部互相消耗,久战损失也很大,陛下统率的炎汉强军实力甚是强悍,或许,这一次,炎汉真的再兴有望吧!”
他们两人的年纪,其实相差并不大,都还曾记忆着当年炎汉基业初创时的一些情况,那时,也曾有如今这般声势,只是如昙花一现,就再也不见。
之后,炎汉先丞相诸葛亮,呕心沥血,方才维持了这天下三分之势,至如今,炎汉天下三兴有望,
陶基想的更久远些:“是了,如今看来,炎汉国主果是一代英豪,只几年时间,将这炎汉上下经营的铁桶一样,又吞噬了凉州和东三郡,怎么看也是基业稳固,若是此战晚上一年,此战结果也不会如此令人揪心。
这次战役,若无意外,最多是不胜不败之局,更要告诫陶家上下,收起其它任何心思,只管一门心思辅助于她,有此雄主,我陶家未来未必不会搏得公侯之位?”中原书吧
他如此想着,此时范长生看他一脸犹豫,问着:“兄长是否在担心两位公子?我看过两位公子的气运,皆有长运,兄长大可不必担心。”
“陶璜陶濬那边,我自是令人放心的,只是……”陶基此时却是幽幽的叹一口气。
范长生和他交流久了,却是猜出了他几分意思,叹的说着:“两位陶公子的房内也都被波及,兄长的确是也该为两位公子再择贤淑闺秀结亲,兄长可托人打探一番,看一看蜀地有无可与两位公子相配之女子。”
这个时代,世家强盛,一是看才干,而就是看子女了,本身若是才干不足,那么子女众多也可,所以老人就会早早为子多娶些妻妾,多生些子孙,早早开始培养下一代。
陶家这下一代可是损失不小,男子都被吴王砍了,女子自然也不会有好待遇,贬为奴也是常事,只能等以后有机会救回来了。
“陛下已经在陈仓了!”
两人正说着话,此时有人匆匆上来,给了两人这个消息,两人一听,却是同时都松了一口气。
这入关中,固然有几条道,但是那几条道过偏师可以,大军进攻,还得走大散关入陈仓这条道。
八百里秦川也称关中,这关中是指四关之内,这四关是指武关、萧关、潼关,以及大散关,所谓东潼关、西散关、南武关和北萧关。
大散关作为关中的四关之一,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处,见证了太多的历史,所谓金戈铁马,所谓血雨腥风,都在大散关留下太多不可磨灭的印迹。
大散关原属于周朝的散国,所以称之为散关,是秦岭西端与陇山分界处,是嘉陵水上游的低谷地带,是秦岭西部南北往来的天然通道,地势非常险要。
大散关即在此通道的北端依险而立,曹孟德曾有诗云:“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
大散关的关口下面的深谷非常陡峭,两侧有崖壁对峙,号称“一线天”,易守难攻,堪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有这么一句话,叫做“北不得散关,无以图汉中、巴、蜀;南不得散关,无以图关中。”
站在蜀地的角度,不控制大散关就不能北上进取关中。站在关中的角度,南不得大散关,就不能打开南下取汉中、巴、蜀的门户,由此可见大散关的位置之重要。
本来以为这散关会成为一道难题的,可是竟然在不知不觉间,就这么被轻易的解决,倒是让陶基和范长生既惊且喜了。
……
眉县中,远方的地平线腾起浓密的烟尘。
钟会任命的虎烈将军庞会此时正立在城墙的高处,向下看去,只见一片骑兵向着眉县城奔来,这些骑兵身着盔甲,举着一个猎猎飞舞的旗帜大旗。
骑兵到了城外,巡查片刻,就肃然列阵,又有数骑回报,过了片刻,只见一片片红色的旗帜不断云集,每旗是一部,五部一营,营旗更是高昂。
只见号角不断响起,不断有着营卫列阵而行,缓缓向城头逼来,又在不远处集中,已经有数道营旗竖立。
如此威势,庞会也不由变色,可以听到身旁将官们粗重的喘气声。
军队在距县城约三百米处停下,这时,一块块方阵已经密密麻麻,勉强费力清点,就知道绝对在万人以上,无边无际,却是谁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了,旁边不远处的渭水之上,也有不少的船只呼应声势。
城下最显眼的自然是汉天子旌旗了,分外吸引人。
从城头看去,旗帜下,密密麻麻全是身着各色甲的精锐之兵,闪亮的兵刃在阳光的射映下发出夺目的光芒。
数万大军,就算此时庞会立在这眉县的最高处,也看不见尾处在哪里。
庞会站在城楼上眺望,看到巨大的汉天子旌旗,就知道是汉天子刘伊亲自率兵亲征了。
此时,在杨伊的身前,众将肃立,都在左右。
在这些人的身后,又是密密麻麻的精锐护卫。
众将一起凝视着县城,仔细看着上面的旗号。
良久,杨伊出声说着:“钟辿何在?”
这时,钟辿也只能无奈的出列,说着:“将军,外臣在。”
“钟士季既已请朕救援,这县就当是朕所有,你快快去持信劝说,立刻出来见礼,不然,一炷香后,朕就命大军攻伐了。”
“是,陛下,外臣这就去。”钟辿在这等威势下,一片惶惶,只能听令了,片刻后,到了城前喊话。
“庞将军,现在是战是和?”这时,扶风郡守田续低声对着庞会问着,庞会却是冷哼了一声,他有多么忠心那也不可能,不然可不会投了曹氏,又投司马氏,再投钟氏。
而且这城中,也不由他全部做主,他这个将军的权位可不大,身边的田续看似以他为主,但是在这眉县中,田续也能和他分庭抗礼。
听着田续的问话,这时庞会冷哼了一声,凝神再向下看去。
庞会身披重甲,年约四十五岁左右,顾盼之间满是煞气。
周围是数个身材壮实的牙兵,他们稳稳在周围巡查着,身上的铁甲叶在阳光下闪着冰冷的光。
只见数里大营,密密麻麻,下面又有着自己名义上主君的侄子为信使,庞会想了想冷笑一声,又露出了凝重的神态,终于说着:“开门出城吧!”
周围也就田续此时哀叹了一声,这一开门,大军涌入,那么他们可就身不由己了。
“哎,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钟帅已经抽去了我们的一半部属,这城里只有两千人,就算这些时日又募得三千壮丁,可是这五千人,如何是眼前这至少五万人的对手?
若是城被攻破,追究下来,我们也是违抗主君的命令,断无生路。”
庞会叹息一声,就这么投降,他语气里也带着不甘,给身边众人解释着。
片刻之后,只见城门大开,一行人涌了出来,为首的,就是庞会和田续两人。
看见这样的情况,无论是钟辿,还是杨伊,都是舒了口气。
小说推荐
- 江湖,江湖
- 有马,有剑,有女人,有酒喝,这才是江湖。有恩,有怨,有朋友,有人杀,这才是江湖 听说了吗?最近江湖中忽然冒出了这么一号人,一个自称道士的和尚,没有人知道他是哪里来的,叫什么名字,天天扛着柄大剑,身边带着一条狗,一只鸡,到处生事,杀人之前还给诵经,砍死了还顺带着超度,你说这人是不是个疯子 作者:豆子沙
- 武侠小说豆子沙弥连载中
- 最新章:第十九章铁面判官
- 江湖风云之喋血江湖
- 江南四大世家:慕容、上官、白家和霍家,杭州仙居门,湘西青衣门,湖广岳阳楼,川中西门,福建名剑山庄,中原风月楼,南直隶铁手门,北直隶燕山派等掀起了一场江湖血雨腥风,被灭门的白虎堂少堂主何去何从 又是谁制造了江湖混乱?是曹府还是公孙?是四大神剑的主人?还是西域老怪 作者:郸枫所写的《江湖风云之喋血江湖》
- 武侠小说郸枫连载中
- 最新章:第六十三章:血染码头
- 江湖人的江湖事
- 主要讲述了大乾王朝与周边各国的江湖争斗、各国纷争,以及各种混迹于江湖中的人与事 江湖不是一个人的江湖,有江有湖,才是江湖 作者:画船枕酒眠所写的《江湖人的江湖事》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武侠小说画船枕酒眠连载中
- 最新章:第六十二章 隐藏在黑暗中的阴谋
- 江湖游侠之拱垂仙侠录
- 蓝九明,隐藏在现代都市的绝顶高手,将再次踏入曾经学艺的地方,他永远不会知道自己要面对什么 作者:塞北清秋所写的《江湖游侠之拱垂仙侠录》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武侠小说塞北清秋连载中
- 最新章:正文 第七十六章 梁子结下了
- 女侠不在江湖
- “小姑娘,我看你骨骼清奇,不如跟随我在这里拜师学艺,我保你衣食无忧,还不会有人再欺负你“什么?不愿意“老人家,我一个女孩子家还是好好学学刺绣、厨艺、插花,就不来您这江湖凑热闹了“那就由不得你了”我这是倒了几辈子的霉啊,被逼着学艺还不能露出女儿身,隐性埋名,从此世界上就少了我这么一个温婉贤淑的大家闺秀
- 都市言情低头吃莲子连载中
- 最新章:缘分
- 在江湖群侠传里挨打
- 作为一名武侠爱好者的李虑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己躺在新手村的床上,从此开启了在这款名为《江湖群侠传》的游戏里的练功之路,天赋 不存在的,学尽天下武学,自成天下第一。一个周目不行,那就两个 只是,这个游戏中的世界,似乎还有别的玩家 作者:螺旋棒棒鸡所写的《在江湖群侠传里挨打》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
- 网游小说螺旋棒棒鸡连载中
- 最新章:第32章 高山仰止(求评论)
- 江湖三女侠
- 梁羽生全集作品之《江湖三女侠》第01回 赠宝收徒 孪生怜玉女 飞头滴血 一剑探知交第02回 血溅荒村 十年完伯约 案牵大内 午夜出征骑第03回 诡计多端 奸徒欺寡妇 奇能各显 四侠斗双魔第04回 风急天高 荒山腾剑气 月明林下 一女敬凶顽第05回 铁掌神弹 武师传绝技 纵情使气 玉女肆娇嗔第06回
- 武侠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75章
- 江湖有福~侠女缉
- 《江湖有福~侠女缉夫(童养夫之二)作者:金萱她邵蝶儿是江湖上颇负盛名的“邵家堡”的宝贝,从小身子骨就虚弱,汤药照三餐喝外加宵夜一顿,坊间名医都断言她活不过十岁,可看看她现在已十八岁了,不仅活跳跳的,还能在江湖上随便乱走,这都得归功“医圣”之徒青龙哥哥的照料,谁知青龙哥哥小时和她定了亲,来年分离后就音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1章
- 江湖侠女泪
- 杀人残酷,拼杀惨烈,在胶东留下不可替代的千古血腥恐怖。英雄恶魔,血雨战场,尸骨鬼吟,这就是骇人听闻山东人都知道发生在明朝永乐扫北的真实惨烈。江湖拼杀,血泪传说,八仙再显,红秀女五女的形象,揭开了农民抗击明军屠村江湖惨杀的序幕。洪家庄外滔天杀声惨烈,英俊的小将率军东行,情女与小将与之恋化泪水 称霸江湖
- 武侠小说安奇趣记完本
- 最新章:七十六幕——八十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