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楚歌,对于魏军来说,如今已经到了这等惨境,求援人马已经派出几十波了,可是一点用也没有。
派出去的求援人马,走哪里都不行,河东已经被占了,黄河和华山,都是天险,魏军还没有船,没有水军。
潼关的汉军,布下坚固的营垒,又有储备,就是有魏军来援,也打不破这座雄关。
杨伊已经把围困的人马在逐渐减少,分兵回凉州、巴州等地,十五万人,已经走了有四万了。
魏军基本也到了该投降的时候,杨伊已经命人开始做准备了,这俘虏的魏军,皆是精锐,挑选其中已经归属汉国州郡籍贯的,募为战兵,其余的自然是要劳动改造了。
大雨此时落下,魏军缺衣少食,汉军自有储备,这士气上也就自然有了差距。
“钟卿,你乃天下雄才,为朕督率一方也是足够的。”
此时杨伊正带着众臣将视察军营防务,正在雨中行走着,身边有内卫撑伞。
风雨点点,却是解了酷暑,让人舒爽,望着这一片被雨滴着的水幕,杨伊说着:“卿之才,朕也领略了,如今这天下烽烟处处,朕有意以重将重臣牧四方边地,如交趾三郡、河湟四郡、西域诸郡,以王爵封之,永镇此地,与国同休。
交趾朕意在霍氏,河湟朕意在姜氏,西域朕意在卿家,西域通西番诸国,虽然地多贫瘠,但地域广阔,卿之意如何?”
钟会此时跟着,走在这雨中的世界里,也是有些恍惚,不知身在何处,他自然知道世事变迁,自己已经俯首了,怎么处置,就任由宰割了,此时听着这些话,却是浑身一颤,想了想,说着:“臣安敢陛下如此盛赞,真是折杀我了,臣以为,我大汉只需要安然积蓄数年,天下残敌都已经不足为患,就是魏国,陛下稍等一些时日,等司马昭一死,就可取弘农、南阳诸郡,扎实根基,待时日,以取天下。
臣奉旨观制礼部,观诸科取仕,陛下募名士为吏,收纳四民,安抚降官,天下无忧矣!”
“卿说的没有错,最近有不少人投靠,有的还是名士之流,朕只有一个宗旨,这些名士,就要从乡亭小吏作起,当然事也不是绝对,比如说河东郡太守出降,朕就不能免他的官,调为中枢平职,等以后还免不了他一个太守。”
汉制此时尚且可以统治到基层,县以下的行政单位还有乡、亭、里,大体是百户为一里,十里为一停,十亭为一乡。
乡的长官为秩、啬夫,令有游徼掌治安、乡佐收税、三老掌教化;亭设亭长主管治安,另有亭侯、亭卒;里的长官为里魁。
“不过宗旨却是定下来了,家世、人才卓绝者可为乡秩,接近百姓,连这官也不想当,直接想作威作福,朕这里还真不敢要。”说到这里,杨伊的声音中却满是惆怅。
虽然国势看似变好了,但是国事上,烦恼却更多了,每年的开科取士,已经成了惯例,从低品之吏开始做起,也逐渐被接受,不过仍旧避免不了内卷。
“陛下说的都是至理,只有或管民事,或忙府事,才能知道究竟,日后当了官,也有着根基,不被下面糊弄。”钟会此时附和说着,只是心里就不大赞同了,毕竟这么下去,他们这些高门大阀,也就失去了最为至关重要的举荐权。
这才是世家传承的至关重要所在,毕竟像颍川钟氏这等世家,世代传袭九卿三公,而朝中,三公九卿之位,也就那么些个,等着贫民子弟崛起,这些位置如何还能被他们把控。
他们世家把持的不只是一个位置,而是一个体系,从上到下一系列的职位,非如此,就是做了三公九卿,说出去话,也无人可用,无人会听。
“说的没有错,就是这样。”杨伊点了点头,此时可以看见不远处,渭水另一岸的一处空地上,虽然下着大雨,不过那里的粥棚,依旧开着。
在如今汉地,已经基本上没有流民了,流民都是可以拉去做工的,都分配到各郡各县各乡编制户籍开垦荒地,不过这里不对,这里是战场,大多数来粥棚食饭的,是因为刚刚游过渭水,前来就食的。
这就是给那些有勇力者,一个求生的机会,省的这些人聚集起来,毕竟还有着破釜沉舟的可能,给这些有勇气者,一个近在咫尺的求生机会。
魏军不能越过渭水,但是下面的士兵却可以,这时看上去,可以见着一批战兵在不断的巡查着,到了岸边的魏兵,可以立刻登记就食。
像是这些勇士,基本都可在登记入册后,立刻入军,并有相应赏赐,去往北地诸郡,防备匈奴等族,也就不怕其中混有奸细了。
若是不愿为兵的,那么就要分去劳作,还是不愿的,立刻拿下,贬为奴隶,这等做法,已是极为仁义,任谁亦挑不出理来。
这时候,米粥和肉丝香气已是弥漫于空中,上百名刚刚从河对岸游过来的魏兵正排队等候着,期待的目光,直望着粥棚内。
菜基本就是腌的马肉和腌的咸鱼。
马肉这时候也没人嫌弃了,再说,这个时代,贫民能吃上饱饭就足可感恩了,还能吃肉,那就是天宫仙境了。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可能还没吃过马肉,再说,用重口味调料制作下,些许口感也就被忽略了。
这个时代,盐还是很贵重的,杨伊命工部、少府,在交趾建设晒盐场,无数海盐输入汉地,盐价是一降再降,不过因为财政所重,这市盐还维持在以往的三分之一价格左右,基本平民也可吃的起了。
不过像是这样奢侈的腌肉和咸鱼,平民还多是吃不到的,汉军中,倒是可以不限量供应了,为稳定南方诸郡,修桥铺路是其一,南方也得有商品供应,除了盐之外,就是海鱼了。
一车一车的腌鱼从交趾发往汉地各处,满路皆是腥膻之气,倒是一处别样的风景了。
“王上,如今之际,还请早做考虑。”
魏军营中,司马炎如今组织了数次冲杀,毫无所获之后,就开始困顿居于自己营中,一应大事再也不管。
如今这大营中的将领,不知有几人还会下死力;若是三日前,就不管不顾的死战,如今这些人还能战,可是困顿三日,根本不可能再组织起大战。
粮食如今只能维持在一日一顿了,据说有些营中,都开始杀马了,还有不少营中勇士,忍耐不住饥饿,宁愿游过渭水,如今大雨之下,渭水又是何等的凶险。
不过这些军报,司马炎却是看也不看了。
“我已从各军中募得擅长山林作战之士,护卫王上回转洛都,我意和大军共存亡……”
羊祜在说些什么,司马炎像是丝毫没有听到一般,羊祜此时也不管他,伸手一挥,一行人进来大营,“尔等护送王上回国,尔等俱是有家世之人,我已经飞鸽传书尔等姓名与国中,尔等当效死力,送王上归国,此乃不世之功,自有赏赐。”
说完,也不管司马炎如何,让人拉扯起来,趁着雨幕,朝着南边的少华山而去,至于能不能越过这等险山归国,羊祜也顾不得了,他能做的都已经做了,剩下的就是和大军共存亡。
又两日后,魏军逃亡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将军带着整营的士兵临阵脱逃,原本一日能吃一顿饱的,现在就只能稀粥了,维持着饿不死的状态。
也把羊祜消磨的,根本没有了反击的想法了,虽然知晓粮食的重要性,但是真的到了这等关节,方知粮食竟是如此重要。
与此同时,许都中,司马昭再次举行了继位大典,他已经感觉时日无多了,这几日好歹还能睁开眼,还能说话,趁着这时候让位给司马攸,也算是一个交代了。
至于天命,河东郡都被占了,二十万大军据说已经全部覆灭了,哪还有什么以后?
在去年,司马昭感觉时日无多,就曾举行了晋王位继承大典,只是司马炎如今也不知在何处,是否还活着都是一个问题。
司马昭也只能尽快把权利让渡给司马攸了,不然,主从不明,面对着虎视眈眈的炎汉,也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细乐声起,几十个侍卫执仪仗,浩浩荡荡引到了大殿,在大石阶前,侍卫留下,只由两个亲侍跟随司马攸拾级上阶。
大典初时还算顺利,人群中,司马家的几位公子都是恭恭敬敬地站在那里,司马攸也是垂首而立,目光低垂,很是谦和,令人看不出一点毛病。
本来还担心这些公子可能在大典上闹出事端,这时一众文臣武将都不由自主松一口气。
“请卫将军上座,接收印玺。”负责此次大典的典仪官此时环视一周,按规矩开口说着。
司马攸木着一张脸,在侍从拥戴簇拥下,身着簇新冕服,顺着台阶,向上走去,就要在主座落座。
“还请卫将军止步!”在这时候,一个在侧的官员突然站出来,开口说着。
听了这话,在场众人都向他看过去,看清是谁后,知晓内情都在心里一叹,本以为不会出现的兄弟争权之事,还是发生了。
步出官员行列,一脸严肃表情的这个官员,正是司马炎一系的心腹官员,尚书令裴秀,出身河东裴氏,所以此时,也无人敢把他拉下去,侍中荀勖此时沉下脸,冷冷喝道:“裴君,你逾矩了,这等大典之上,岂容你放肆?”
说这话的时候,典仪官的目光扫过下面人群,不禁微微皱起眉来。
典仪官张华谈不上是哪一派,但是还是支持这次典礼的,也知晓这场典礼如果被破坏,那么这魏国上下就会陷入纷争中,给此时风雨飘零的魏国带来更多危机,所以必须进行。
这也是许多人的共识,攘外必先安内,司马家代魏已经走到最后一步了,很多人都上了这艘船了,司马攸对外,性情谦和,也得群臣所喜,在如今之际,是最好的选择。
“荀君,您误会了,我也并无他意,只是觉得今日大典有些不合乎律法常理,所以才要提出疑义,你我都是王上的近臣,应该知晓吧?”裴秀被呵斥,此时竟然丝毫不惧,硬是顶了回去,一副大义凛然模样。
荀勖出身于颍川荀氏,是天下顶级世家之一,可不是什么人的臣子,无论是在曹魏还是司马魏,都是一个合作者的关系,谈不上忠义之道。
不过,此时听着裴秀的言语,他一时间,也心中微微有些波澜,暂时不语。
“放肆!这时,岂容你来放肆?来人!送裴君出去!”眼见在场众人皆鸦雀无声的看着这场闹剧,这时张华的心里也是一冷,参加大典的官吏,你若说都上了司马家的贼船,那也不可能。
大多都是属中立,司马家强,那就靠司马家,曹家也保持一份香火情,就是炎汉、孙吴,也保持着一份联系,这时,这些见风使舵的家伙,可是不会上来阻拦的,只有自己说话了,听完裴秀所言,他冷冷的回答的说着。
“且慢……”
却在这时候,有个声音忽然响起。
张华看了一眼步出人群喝止自己的司马攸,这已经是王上了,他也只得沉默下来,退后几步,等着司马攸发话。
“裴尚书有话要说,就让他说好了,这等肃穆时,因某些原因出了纰漏,孤以为不是美事;裴卿,你有话就直说吧!”司马攸此时将目光转向裴秀,缓缓开口说着。
裴秀此时,已清了清喉咙,朗声说着:“二公子,下官并非对您有所不满,只是就事论事,若有冒犯,还请公子海涵。”
司马攸冷冷的看向他,示意他继续。
裴秀也知道他奈何不得自己,继续说道:“既然如此,那下官便冒犯了,对于公子接任大将军一职,下官尚有点疑问,如今大公子虽陷于敌围,不过吾以接信报,大公子当能回返,不知二公子可知?丞相可知?”
小说推荐
- 江湖,江湖
- 有马,有剑,有女人,有酒喝,这才是江湖。有恩,有怨,有朋友,有人杀,这才是江湖 听说了吗?最近江湖中忽然冒出了这么一号人,一个自称道士的和尚,没有人知道他是哪里来的,叫什么名字,天天扛着柄大剑,身边带着一条狗,一只鸡,到处生事,杀人之前还给诵经,砍死了还顺带着超度,你说这人是不是个疯子 作者:豆子沙
- 武侠小说豆子沙弥连载中
- 最新章:第十九章铁面判官
- 江湖风云之喋血江湖
- 江南四大世家:慕容、上官、白家和霍家,杭州仙居门,湘西青衣门,湖广岳阳楼,川中西门,福建名剑山庄,中原风月楼,南直隶铁手门,北直隶燕山派等掀起了一场江湖血雨腥风,被灭门的白虎堂少堂主何去何从 又是谁制造了江湖混乱?是曹府还是公孙?是四大神剑的主人?还是西域老怪 作者:郸枫所写的《江湖风云之喋血江湖》
- 武侠小说郸枫连载中
- 最新章:第六十三章:血染码头
- 江湖人的江湖事
- 主要讲述了大乾王朝与周边各国的江湖争斗、各国纷争,以及各种混迹于江湖中的人与事 江湖不是一个人的江湖,有江有湖,才是江湖 作者:画船枕酒眠所写的《江湖人的江湖事》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武侠小说画船枕酒眠连载中
- 最新章:第六十二章 隐藏在黑暗中的阴谋
- 江湖游侠之拱垂仙侠录
- 蓝九明,隐藏在现代都市的绝顶高手,将再次踏入曾经学艺的地方,他永远不会知道自己要面对什么 作者:塞北清秋所写的《江湖游侠之拱垂仙侠录》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武侠小说塞北清秋连载中
- 最新章:正文 第七十六章 梁子结下了
- 女侠不在江湖
- “小姑娘,我看你骨骼清奇,不如跟随我在这里拜师学艺,我保你衣食无忧,还不会有人再欺负你“什么?不愿意“老人家,我一个女孩子家还是好好学学刺绣、厨艺、插花,就不来您这江湖凑热闹了“那就由不得你了”我这是倒了几辈子的霉啊,被逼着学艺还不能露出女儿身,隐性埋名,从此世界上就少了我这么一个温婉贤淑的大家闺秀
- 都市言情低头吃莲子连载中
- 最新章:缘分
- 在江湖群侠传里挨打
- 作为一名武侠爱好者的李虑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己躺在新手村的床上,从此开启了在这款名为《江湖群侠传》的游戏里的练功之路,天赋 不存在的,学尽天下武学,自成天下第一。一个周目不行,那就两个 只是,这个游戏中的世界,似乎还有别的玩家 作者:螺旋棒棒鸡所写的《在江湖群侠传里挨打》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
- 网游小说螺旋棒棒鸡连载中
- 最新章:第32章 高山仰止(求评论)
- 江湖三女侠
- 梁羽生全集作品之《江湖三女侠》第01回 赠宝收徒 孪生怜玉女 飞头滴血 一剑探知交第02回 血溅荒村 十年完伯约 案牵大内 午夜出征骑第03回 诡计多端 奸徒欺寡妇 奇能各显 四侠斗双魔第04回 风急天高 荒山腾剑气 月明林下 一女敬凶顽第05回 铁掌神弹 武师传绝技 纵情使气 玉女肆娇嗔第06回
- 武侠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75章
- 江湖有福~侠女缉
- 《江湖有福~侠女缉夫(童养夫之二)作者:金萱她邵蝶儿是江湖上颇负盛名的“邵家堡”的宝贝,从小身子骨就虚弱,汤药照三餐喝外加宵夜一顿,坊间名医都断言她活不过十岁,可看看她现在已十八岁了,不仅活跳跳的,还能在江湖上随便乱走,这都得归功“医圣”之徒青龙哥哥的照料,谁知青龙哥哥小时和她定了亲,来年分离后就音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1章
- 江湖侠女泪
- 杀人残酷,拼杀惨烈,在胶东留下不可替代的千古血腥恐怖。英雄恶魔,血雨战场,尸骨鬼吟,这就是骇人听闻山东人都知道发生在明朝永乐扫北的真实惨烈。江湖拼杀,血泪传说,八仙再显,红秀女五女的形象,揭开了农民抗击明军屠村江湖惨杀的序幕。洪家庄外滔天杀声惨烈,英俊的小将率军东行,情女与小将与之恋化泪水 称霸江湖
- 武侠小说安奇趣记完本
- 最新章:七十六幕——八十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