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允,见过陶兄。”
心中激荡着豪情,修允暗暗的下了决心,就要效仿当年大汉的班定远,等着夜色,到时掩杀了陶璜,他修允也将为天下传颂!
走出保护圈,孤身面对着陶璜和他的护卫,修允此时毫无惧色的自报家门,行礼如仪,一套礼节做得十分标准,这风范一看就是名士之姿。
拱手作揖间,修允心中有着隐隐的得意。他知道陶璜此时恐怕陷入了两难境地,从礼节上讲,陶璜应该回礼。
世家子,可以自高自大,可以目空一切,但从小养成的习惯,让他们不会在礼数上稍有疏失——并不是他们真的对人有敬意,而是不想有失身份体面,更是因为自负于自身的教养。
这也是世家有别于寒门的做派,以示不同。
可现在梁王已经遣荆州左督兵马,厉兵秣马攻取襄阳,已经正式和汉国翻脸背盟,正率一路大军,猛攻炎汉。
而交州各部如今也正受命准备西进,牵制汉国兵马,他修允来见乌浒同样是为了眼下马上就要如火如荼展开的战事,这样的情况下,来拉拢乌浒的陶璜,又怎么能跟他修允这个敌国使节以礼相见?
而且两人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而来,在目的上与修允势不两立的陶璜,又怎么可能在包括乌浒在内的这么多人眼前,跟自己礼尚往来?
修允很清楚,他是武人之家,身为吴国之士,自然不用在乎这些场面上小事,但汉家之士却对此极为看重,出使敌国的汉国大臣,只要说错了话、做错了事,失了他们朝廷的体面,回去后肯定会受到责罚,而能坚持上国天使尊严的,则会受到嘉奖。
比如当年苏武,武帝时为郎;天汉元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
其后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
而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方获释回汉,大汉宣帝时将苏武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褒赞他爱国忠贞的节操。
麒麟阁坐落在大汉未央宫中,因武帝元狩年间打猎获得麒麟而命名。
这十一人中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霍光为第一,其次为大司马张安世;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韩增;后将军赵充国;大司农、御史大夫、丞相魏相;太子太傅、御史大夫、丞相丙吉;太仆、右曹、给事中、御史大夫杜延年;阳城侯刘德;太中大夫、给事中、少府梁丘贺;任谏大夫、丞相司直、御史大夫、左冯翊、大鸿胪、太子太傅、前将军、光禄勋、领尚书事萧望之;中郎将苏武共计十一人。
如此可见苏武之节,汉家对此的看重!
陶璜果然如修允所料,像是愣在了那里,虽然他立刻就反应过来,却也并没有当即上前,而是将视线投向修允身后。
修允回头一看,发现自己的护卫们手上还都拿着刀剑。他转眼便明白了陶璜在顾忌什么,心下暗笑:果然大名鼎鼎的陶家子,是个无胆之辈,怪不得能带着家族逃到汉国,跑得快是因为胆小吧!
摆手示意手下跟陶璜的护卫们一样都将兵器收起来。
见到修允命人把兵器收起来,陶璜方才推开挡在身前的亲卫,走上前去,跟这位有着印象的交州士人中的代表之一,如今的吴国使臣见礼。
汉贼固然不两立,但是毕竟也是自幼曾见过的,倒是可以一叙,就像是当年,苏武不也和李陵坐在一起喝酒了吗?
“修兄,陶璜有礼了。”
陶璜和修允互相致礼后,场中剑拔弩张的气氛此时像是被化解了不少,原本还担心着两方会在城中拼个你死我活的白夷人部众,终于都齐齐松了口气下来。
自孙氏立国后,不管孙氏怎么行事,双方已经是平等的,也不管两国之间的战争打得有多么惨烈,双方终究是盟友间的关系,不像是孙吴和曹魏,相比起来,孙吴还曾是大魏吴王,这关系倒是不容驳斥的。
因此魏吴朝臣之间的上下关系,便不能按照官职品级来定,而汉吴两国官员则可以依照品级官位来确定高下。
不过此时,陶璜却不愿意和修允代表的吴国平起平坐,既然吴国先背盟了,那么凭什么汉国还要和他平起平坐。
故而陶璜跟修允两人互相行礼说话,便一句也不提各自的官职,只当是没有官身的普通人相见,而他们的这种态度,在周围人看来,也隐隐的代表了两人暂时都不想提及汉吴之间方兴未艾的战事,并把架在两人面前的矛盾先搁置到一边。
陶璜不去面对现实,设法去解决眼前的敌人,不见半点破釜沉舟的胆量,让此时在身后的范长生的眼底透着深深的失望。
他早在师兄弟的口中,就听说过陶璜的名号,还有陶璜在奔汉前的一番作为,据说汉主曾以当年徐庶之姿比拟陶璜,言语间是不吝赞许,所以范长生决定投入陶家,接着道脉结下的关系,依附陶家,做得功业,以后相辅相成,成就一番佳话。
平素里可是不少和陶璜探讨,两人互相都为对方的学识倾慕,有着兄弟之情,也约定,这次立下功劳之后,为朝廷举荐范长生。
只是范长生没有想到,真正遇到大事后,陶璜却暴露了见小利而忘命、干大事而惜身的真面目,局势已经恶劣到了这步田地,他却连作班超的觉悟还没有,空负着偌大的名头,到最后还是只能跟着吴贼说些不着边际的闲话。
而在另一侧,乌浒也在望着场中开始寒暄起来的陶璜和修允,这也是他第一次看到汉吴两国官员见面的场景。
乌浒过去曾经在他的兄长那里,见识过该如何接待汉吴两国的使者。
他虽然没有从中学到多少圆滑手段,但乌浒明白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让两家在自己的领地上正面相遇。
只要不把事情当面戳破,就算风声吹得再响,来自两家敌国的使节,也会装作不知道对方的存在。
可是一旦双方面对面的接触后,就无法再装做对方不存在了。飞扬
近在眼前的现实,让乌浒只剩下了二选一的权力,他很清楚,别看来自汉国和吴国的两名大臣正仿佛多年老友一般,笑眯眯地说着漫无边际的废话,但等他们脱身出去,肯定转眼就会反手就砍上对方一刀。
不过不管范长生、乌浒,还有在场的近百人此时心中有着什么样的想法,是惊涛骇浪,还是水波不兴,都没有打扰到陶璜和修允两人之间俗套的寒暄。
修允仗着这些时日读过一点诗书,跟陶璜说起话来,也是咬文嚼字:“陶兄当年在这交州都是名传一方的名士之姿,可惜你我只是幼时一面,陶兄学有所成之时,吾却不能近前领教,今日一见,却比传言更胜十分。”
陶璜摇头自谦,“虚名而已,其实难符,却让修兄见笑了。”
“陶兄声名赫赫,怎能说成是虚名,就这几年,陶兄纵横睥睨,一人而救一族,就算在下在国中,也是时常听说过陶兄的才能手段,这州中上下,无人不称颂之。”
“修兄谬赞了,陶璜愧不敢当。”陶璜谦虚不已,但脸上绽起的笑容,却好似已经把这些奉承话照单全收,他对修允叹了口气,道:“在下与修兄一见如故,只可惜也仅余这今日一面之缘,当真是遗憾啊……”
陶璜的话听在耳中,满是示好之意,修允心底暗嘲其名过其实,口中却轻松的笑道:“若是两国言和,罢兵收手,吾当能与陶兄把酒言欢。”
陶璜仰天摇头,长声而叹,“一别之后,难有再会之日,把酒言欢,惜为井中水月,孙皓野心不收,战事难止,也只有等到明年今日,修兄的坟头上,陶璜再以美酒相赠了。”
叹息声中,陶璜右手一动,呛啷一声响,腰间长剑已然出鞘,修允还没有从陶璜的话中反应过来,只见陶璜振臂急挥,一道寒光便闪过他的颈项间。
先是一条细细的红痕,渗出了一滴血珠,下一个瞬间,红痕扩大为裂缝,鲜红的血液从创口处喷薄而出。
不愧是少府督造的神兵利器,陶璜只是轻巧一剑就将修允的脖子削断了一半,然后陶璜轻捷的连退数步,就这么简单的回到了自己的护卫中间,把此时修允正喷泉般狂涌而出的血水全都避让开去,不让身上的外袍沾上半点血迹。
从拔剑,到杀人,再到退回,陶璜一连串的动作如行云流水,没有丝毫滞碍,可见他这并不是头脑发热的行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考虑了每一个动作的细节,才能做得如此顺畅无比。
回到自己的护卫之中,陶璜对目瞪口呆的范长生又叹了口气:“范兄,我就是个急脾气,果然还是学不来班定远的本事,怎么都等不到夜里……”
范长生张了张嘴,不知该说什么才好,陶璜翻脸胜过翻书,前面还称兄道弟,现在就只能听到修允簌簌的血液喷射声,伴随着想要喊却喊不出来的惊悚,让人心头微冷。
场中静如寒夜,周边一圈百余人此时都愣在了那里,眼睁睁的看着修允就这么站着死去,震惊于陶璜下手之狠绝。
惊愕欲绝的表情被凝固在脸上,修允身子僵直,任由浑身的血液一波波的从创口处喷出。
在被陶璜切断了脖子,这个时代是绝不能活的,而失去血液供给的一瞬间,他就已经丧失了意识,只是不知为何还没有倒下去,但随着喷涌出来的血液越来越少,他的生命气息已经渐渐消逝。
那是不甘,大业未成的不甘,我修允才是这交州第一士,你陶家仓皇逃窜,如今怎么还敢回来?还敢回来!
伴随着满心的不甘,修允倒地不起。
“乌浒!你还等什么?!”陶璜一声暴喝,击碎了死域般的寂静。
乌浒闻声浑身一颤,视线从修允脖子上的创口挪到陶璜脸上。
陶璜瞪着他的双眼中,满是森森寒意,如风刀霜剑深藏其间,虽然乌浒一向桀骜不驯,可他眼下被陶璜这么一瞪,却腾不起半点反抗之心。
他知晓的,陶璜的一刀,已经斩断了他和他们白夷人的一条前路,他只能沿着剩下的一条路继续走下去,没有别的选择。
修允本身算不了什么,若是在外被杀,除了他的亲族,没有几人会感叹的,但是此时不同,他是使节,代表着吴王国脸面的使节,何况修允还是修家的继承人,他父亲不会善罢甘休的。
若真是点起大部兵马,白夷人承受不住的。
回过神来的乌浒,抬手指着修允的护卫,用足了气力狂吼道:“都给我上,杀了这群贼子!
片刻之后,十余具尸首堆在院外,陶璜被请进了主厅中,高高居于上首,而乌浒跪伏在了地上,向他请罪。
等着乌浒又是一番磕头认错,陶璜终于摇头,“令君何罪之有?只有有些人贼心不死,意欲遣细作说服令君做反,不过我大汉之士自有烈日昭昭,令君忠心耿耿,不为所动,将其尽斩,这些都是令君的功劳,”
乌浒愣了,抬头上望,却见陶璜正俯视着他,一双眸子幽深难测:“难道我说错了吗?”
乌浒干咽了口唾沫,陶璜幽暗的眼神,摄人心魄,让他心惊胆战,现在被这双眸子盯上,白夷人的这位酋长不敢有任何违抗。
而且陶璜这的话分明是为他着想,乌浒也不会蠢到拒绝:“使君说得是,事情正是如此。”
陶璜展颜笑了,“既然令君对吾大汉忠心耿耿,眼下当是该有所表示才是,吾已部兵马在十里之外,令君当为先锋,为大汉取下郁林,如此当不负陛下之隆恩。”
乌浒以额贴地:“吾只等使君吩咐。”
一个时辰后,点了近千的白夷人战兵就冲出了乌浒所控制的这几处几条谷地,直奔东方而去,郁林郡中也有内应,陶家百余年的传承,岂是白来的,这交州内应无数,只要汉家强盛,可以说大部分交州士族,都是内应,只是修家,经过这一劫,也只能化作尘埃了!
此时陶璜带着大军向东,看着越过的丛林,却是感慨万分!
小说推荐
- 江湖,江湖
- 有马,有剑,有女人,有酒喝,这才是江湖。有恩,有怨,有朋友,有人杀,这才是江湖 听说了吗?最近江湖中忽然冒出了这么一号人,一个自称道士的和尚,没有人知道他是哪里来的,叫什么名字,天天扛着柄大剑,身边带着一条狗,一只鸡,到处生事,杀人之前还给诵经,砍死了还顺带着超度,你说这人是不是个疯子 作者:豆子沙
- 武侠小说豆子沙弥连载中
- 最新章:第十九章铁面判官
- 江湖风云之喋血江湖
- 江南四大世家:慕容、上官、白家和霍家,杭州仙居门,湘西青衣门,湖广岳阳楼,川中西门,福建名剑山庄,中原风月楼,南直隶铁手门,北直隶燕山派等掀起了一场江湖血雨腥风,被灭门的白虎堂少堂主何去何从 又是谁制造了江湖混乱?是曹府还是公孙?是四大神剑的主人?还是西域老怪 作者:郸枫所写的《江湖风云之喋血江湖》
- 武侠小说郸枫连载中
- 最新章:第六十三章:血染码头
- 江湖人的江湖事
- 主要讲述了大乾王朝与周边各国的江湖争斗、各国纷争,以及各种混迹于江湖中的人与事 江湖不是一个人的江湖,有江有湖,才是江湖 作者:画船枕酒眠所写的《江湖人的江湖事》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武侠小说画船枕酒眠连载中
- 最新章:第六十二章 隐藏在黑暗中的阴谋
- 江湖游侠之拱垂仙侠录
- 蓝九明,隐藏在现代都市的绝顶高手,将再次踏入曾经学艺的地方,他永远不会知道自己要面对什么 作者:塞北清秋所写的《江湖游侠之拱垂仙侠录》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武侠小说塞北清秋连载中
- 最新章:正文 第七十六章 梁子结下了
- 女侠不在江湖
- “小姑娘,我看你骨骼清奇,不如跟随我在这里拜师学艺,我保你衣食无忧,还不会有人再欺负你“什么?不愿意“老人家,我一个女孩子家还是好好学学刺绣、厨艺、插花,就不来您这江湖凑热闹了“那就由不得你了”我这是倒了几辈子的霉啊,被逼着学艺还不能露出女儿身,隐性埋名,从此世界上就少了我这么一个温婉贤淑的大家闺秀
- 都市言情低头吃莲子连载中
- 最新章:缘分
- 在江湖群侠传里挨打
- 作为一名武侠爱好者的李虑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己躺在新手村的床上,从此开启了在这款名为《江湖群侠传》的游戏里的练功之路,天赋 不存在的,学尽天下武学,自成天下第一。一个周目不行,那就两个 只是,这个游戏中的世界,似乎还有别的玩家 作者:螺旋棒棒鸡所写的《在江湖群侠传里挨打》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
- 网游小说螺旋棒棒鸡连载中
- 最新章:第32章 高山仰止(求评论)
- 江湖三女侠
- 梁羽生全集作品之《江湖三女侠》第01回 赠宝收徒 孪生怜玉女 飞头滴血 一剑探知交第02回 血溅荒村 十年完伯约 案牵大内 午夜出征骑第03回 诡计多端 奸徒欺寡妇 奇能各显 四侠斗双魔第04回 风急天高 荒山腾剑气 月明林下 一女敬凶顽第05回 铁掌神弹 武师传绝技 纵情使气 玉女肆娇嗔第06回
- 武侠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75章
- 江湖有福~侠女缉
- 《江湖有福~侠女缉夫(童养夫之二)作者:金萱她邵蝶儿是江湖上颇负盛名的“邵家堡”的宝贝,从小身子骨就虚弱,汤药照三餐喝外加宵夜一顿,坊间名医都断言她活不过十岁,可看看她现在已十八岁了,不仅活跳跳的,还能在江湖上随便乱走,这都得归功“医圣”之徒青龙哥哥的照料,谁知青龙哥哥小时和她定了亲,来年分离后就音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1章
- 江湖侠女泪
- 杀人残酷,拼杀惨烈,在胶东留下不可替代的千古血腥恐怖。英雄恶魔,血雨战场,尸骨鬼吟,这就是骇人听闻山东人都知道发生在明朝永乐扫北的真实惨烈。江湖拼杀,血泪传说,八仙再显,红秀女五女的形象,揭开了农民抗击明军屠村江湖惨杀的序幕。洪家庄外滔天杀声惨烈,英俊的小将率军东行,情女与小将与之恋化泪水 称霸江湖
- 武侠小说安奇趣记完本
- 最新章:七十六幕——八十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