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陶家的原因,如今孙皓多启用宗室,比如在荆州这一系,用的就是故都乡候孙邻一脉子弟,不过仍旧以听话的孙壾为督,互相牵制。
如今督率部众攻打樊城的则是孙邻之子孙述,他这一脉,在荆州经营多年,也练得一些精兵,只是看着帐下士兵如今已经没有了多少战心,孙述早几日就放弃了破城的幻想,开始盘算着该如何才能顺利的退兵。
一员名将的基本条件是知进退,何时该进、何时该退,进退时机能了然于胸,不为眼前之利所迷惑,做到这一点,就可以去争取名将这个称号了。
孙述自认还算不上是名将,但他自认为对战场上的进退时机把握还是很有一套的。
又试探性的攻了一天,一举攻破营寨和城堡这等美事,他不会去幻想,但连城防上的破绽都没找出一处——更确切点说,上面的破绽不是他手下的几千兵能利用得上的——这让孙述彻底放弃了在樊城这块肥肉上咬下一块的念头。
再说,就是破城又怎么样,他如今的职位都已经到了一个极限,身为宗室,固然是皇帝心腹,但是职权也都是有限的,孙家杀宗室也杀得毫不手软!
他就是破了樊城,无非是一功记着,其后还有邓县等城,那就深入腹地了,没有了水军为后盾,怎么也不可能打过汉军的!
虽然并不太清楚分据在樊城中的兵力究竟有多少,可能很多,也可能很少,但孙述无意再去用人命去赌一把,孙壾命他出兵,他已经做到了,不必在继续为孙壾拼命。
他是皇帝的人,不是梁王的人,梁王自身只是上任皇帝之子,虽然有继承大业的一丝可能,不过孙皓已经立了太子,梁王也就毫无机会了,更是不可能阻止他的升迁,也不可能对他的升迁有多少帮助,这种情况下,孙述自然知晓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去做。
孙述不会把自家在国中以之立足的本钱,丢在对他来说毫无意义的樊城下,如果他丢掉了对他命令俯首帖耳的这几千精兵,他家这一系顿时就会从宗族中排在前五的,沦为人见人欺的。
甚至,像是陶家那般,也并非不可能之事!
如今督率大军在襄阳城下的孙壾,其实也一样有着退兵的心思了。
本来这一战就不该打的,最起码不是要打这里,襄阳坚城,若是有了防备,本就难以攻破,这里也不应该是吴国的进取方向。
而且如今的这些手下,也并不都是能用的,孙述不会把希望寄托在这些各自有心思的部众身上,更确切地说,他本就不相信这次征伐能够成功,仅仅是随手一战而已。
他最希望的是能收到樊城的捷报,但到现在为止,也只传回了一切顺利进行中,孙壾便心知事情不对,当即便萌生了退意。
“该退了。”找来了领军的将领,孙壾说出了自己的命令。
他毕竟是梁王,加上如今握着不少的产业,有钱收买人心,所以在部下中有着极大的权威,孙壾也很容易在没什么利害的情况下就驱动了他们为自己服务,有着金钱作为帮手,一切便处理得得井井有条,不见一丝慌乱。
一场战事虎头蛇尾,不过对双方来说,他们最初的目标都已经达到。
汉家要的是襄阳,而孙壾则只是想着应付一下孙皓而已,而论起损失,如果只算眼前都不算多,攻城方损失也就在一千数左右,守城方则有三百余人。
只看这数目,就知道这一战的烈度是如何低了!
这可是双方共计超过五万的大规模会战了,却只伤亡了这区区之数!
而樊城里的张微那边,只要城池未破,伤亡的人数最多也只会提高上一倍。
没有吃大亏,按说已经可以酬神拜佛了,可孙壾还是高兴不起来,因为有一件事已经可以确定——那就是汉家真的奋起了。
本来应该是三国中最弱的一国,前两年就该灭国的,怎么就忽然咸鱼翻身了?
这是孙皓督荆州之后,与大汉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可以预见的是,这绝不是最后一次,当年孙吴袭取荆州,致使炎汉奋起之势被断折,这等之仇,终究要还回来的。
炎汉有志天下,两国也迟早要真的要分出个胜负来。
不论是城头上的宗预,还是城下的孙壾,此刻都有了觉悟。
目送着围堵在城下的敌军一点点的远去,宗预心神略略松弛下来,他年纪老迈,本来是该颐养天年的,不过君有所命,他就得卖命了。
炎汉如今所用所能用的人也并不多,军方如今还缺少能督率一方的上将,所以老将们也得动起来,号角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但城下已经空空如也,宗预暗暗赞着城下吴军统帅说放下就放下的决断,换作是其他人来领军,大概都是得撞得头破血流后才会收手。
已经收到紧急传信了,关中的二十万魏军已经全军覆没,仅有魏贼伪王司马炎于山中奔逃,其余大部被擒,此战完结,算是彻底洗刷了炎汉的颓势,民心奋起也就罢了,就连他都有一股豪情,想着直接督军北伐!
尽管他还担心着张微和他的三千余名被困于樊城中的士兵,不过此时,还不能掉以轻心,吴军有水军,想要来也很快的,所以只是从城中挑出千人左右的精锐,紧追在撤走的敌军背后,至于吴军撤退的原因,让人颇费思量。
宗预想到的几个答案都有道理,让他难以确定——不过现在,宗预只想好好放松片刻,他这把老骨头,也用不了几次了,按着陛下的战略,袭取襄阳后,就是等着交州攻略齐备,关中之战落幕,然后三路袭取荆州。鲜
霍弋已经督部进入了交州,如今吴国虽然背盟,但是各部都还没彻底的动员起来,此时就是要以快打慢,彻底袭取吴国的交州,最起码也得攻下郁林郡和苍梧郡,然后配合陛下的三路伐荆战略。
行进途中,就收到迅疾来报信的信使了,这是霍弋派给陶璜的卫士之一,还是信得过的。
“陶刺史那里到底怎说?”等他行过礼,霍弋立刻问道,“可说动了些人?”
那卫士此时点点头:“是,都督,陶使君已经说动了白夷人酋首乌浒等人,袭取郁林郡,陶使君命吾来传信都督,让都督直袭郁林,然后合兵进苍梧郡。”
霍弋一直没指望过什么援军,他在南中所做的,就是练兵,等待时机,毕竟彼时汉弱吴强,想要剿抚并用,也难以可为。
他本以为陶璜会在城中布下内应,这就不错了,没想到陶璜竟然说动了一个部族,乌浒霍弋也知晓,这是大酋,就像是孟氏在南蛮的地位一样,乌家在交州夷人中,差不多有同样的地位,虽然只是二号人物,足可以了。
霍弋完全没想到陶璜能办到此事,乌浒比他的兄长更为不驯,要让他火中取栗,难度要难得多,还能出兵,这已经是泼天之功了。
“陶刺史是怎么说动的乌浒?”此时霍弋帐前的霍彪替霍弋问出了想问的话。
他是霍弋之孙,霍家的长孙,早早就在军前听用了,如今负责卫队,也是有着将军衔的。
信使便把陶璜做的事,从头到尾、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通,霍弋虽然已经对陶璜有所了解了,但听着他直接斩掉了吴国信使,还是十步一杀之举,还是让他吃了一惊,而对陶璜放弃了一桩能让他名扬朝中的大功,也颇为感佩。
“陶刺史这是立了大功啊。”听完之后,霍弋便喃喃的说了一句,随即他猛然抬头,对霍彪道,“快去把文将军找来,这次征伐之战,务必全功!”
既然陶璜都已经做好了大半前置任务了,霍弋的目标自然放的更高了,这一次不但要拿下郁林郡,袭取苍梧郡,还要拿下南海郡,然后合大军直接北伐。
樊城,城头上的空气中,仍弥漫着火炬燃烧后的焦灼味道,等日上中天,过了半日都还没有消褪掉,空气中弥漫的尘烟,将前几天天顶上澄澈如水的蓝色,染上了一层暧昧的浑浊。
张微闭着眼,靠在雉堞上假寐着,昨日不知为何,昨夜他撤回之后,吴军竟然接连几次袭城,这让城上城下都是累坏了,吴人的兵力也只有张微的两倍,昨晚一起熬夜,没有谁能休息下来。不仅张微这边累得够呛,今天城下的敌军也没有继续进攻。
只是就算是攻来,张微也是半点不惧,按照正常的战力交换比,吴军五千人也就勉强能跟三千精锐汉军相抗衡,若不是顾忌他们有着水军,而且攻打襄阳的主力随时抽调部众来,张微早就派人出城去野战了。
他有足够的信心,一战灭城外孙述的五千余部众,哪怕手中只有三千人。
张微的一个识字的亲兵,在他身前秉报着昨夜的损失,“昨夜随将军出战者有五百一十七人,有三十一人没有回来,剩下的重伤病有五十余人,都不能在短时间内重新上阵。”
张微脸色如同头顶的天空一样阴沉,跟随他出城突袭的五百人,单单是没能回返的就有三十一人,而且现在躺在病床上的,还有几十人,他带出去夜袭的,都是精锐中的精锐,算来,有着十一之数的伤亡,不成想损失竟然如此之惨。
略微后悔,他心知他是做错了,张微闭着眼睛,亲兵不知道他在想什么,犹疑中,声音便停了下来。
“怎么不说了?”张微一下睁开眼问道。
亲兵连忙对张微继续说道:“军械上,昨天白天送来的箭矢还有三万余支,已经按着将军的要求集中起来,分配给擅长箭术的人,不过守城的器具就没有办法了。”
城中箭矢极度紧缺,加上没有油料,没有木石,连烧水的柴草都不多,守城的器具更是欠奉,汉军虽然善守,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乏足够的守城物资,张微也只能让他的手下,做好与吴人在城头上硬碰硬的准备。
也不知这一战还要打多久,不过张微并没有失却信心,再怎么样,城还是能守住的,粮也足,军械虽然稍有不足,不过再守城几日也没问题,何况军械还会送来。
临浦城中,城令孙彻正看着城外经过部众,正满心惊惶。
本来以为是普通的夷人作乱,这在交州很是正常,但如今他却发现他如今所面对的,都是有组织的精锐,坚韧性上比起寻常夷人要强出许多,所以他很吃惊:‘他们究竟是什么人?’
地面上传来的隐隐震动打断了孙彻的猜测,他此时再起身,向东望去,只见尘烟扬起于天际,如雾气一般遮掩了东方山峦中的谷地,隔了一阵后,数以千计的夷人骑兵出现在他的眼前。
号角声起,千军万马踏地而来,听在城内守军耳中,便宛如勾司人的锁链在悉悉作响。
围在城外的敌军一下多了近一倍半的人马,城头上,人人惨白了一张脸,原本就是被围攻的状态,已经渐渐不支。现在又多了一彪生力军,让他们完全失去了信心。
孙彻看着神色变得麻木起来的下属,心底的一番狠厉之气勃然而起,“不想死的都给吾听好了!这些夷人不过才六七千人马,我们也有两千人,什么时候这些夷人不到守军十倍,就能破城的?都给吾打起精神来!吾已经向郁林求援了!”
他高声吼着,毫不犹豫地说着瞎话:“这些只是夷人,他们没有什么利器的,都别被吓着?守住今天,刺史大人明天肯定会带援军来!”
孙彻也是宗室,和孙谞乃是近支,被委任这偏远地域的城令,他心知不妙,不过此时,仍旧抱着幻想。
这几日也曾听说过陶家有人在交州纵横来往,这城中是否安稳,他都不知,毕竟他这个城令是来享福的,不是来受苦的,那想操心那么多事,如今却是微微后悔,不如早些做好准备,早早的弃了这没多少油水的城令,早去建邺也好,不然也不至于如今这般胆颤心惊!
小说推荐
- 江湖,江湖
- 有马,有剑,有女人,有酒喝,这才是江湖。有恩,有怨,有朋友,有人杀,这才是江湖 听说了吗?最近江湖中忽然冒出了这么一号人,一个自称道士的和尚,没有人知道他是哪里来的,叫什么名字,天天扛着柄大剑,身边带着一条狗,一只鸡,到处生事,杀人之前还给诵经,砍死了还顺带着超度,你说这人是不是个疯子 作者:豆子沙
- 武侠小说豆子沙弥连载中
- 最新章:第十九章铁面判官
- 江湖风云之喋血江湖
- 江南四大世家:慕容、上官、白家和霍家,杭州仙居门,湘西青衣门,湖广岳阳楼,川中西门,福建名剑山庄,中原风月楼,南直隶铁手门,北直隶燕山派等掀起了一场江湖血雨腥风,被灭门的白虎堂少堂主何去何从 又是谁制造了江湖混乱?是曹府还是公孙?是四大神剑的主人?还是西域老怪 作者:郸枫所写的《江湖风云之喋血江湖》
- 武侠小说郸枫连载中
- 最新章:第六十三章:血染码头
- 江湖人的江湖事
- 主要讲述了大乾王朝与周边各国的江湖争斗、各国纷争,以及各种混迹于江湖中的人与事 江湖不是一个人的江湖,有江有湖,才是江湖 作者:画船枕酒眠所写的《江湖人的江湖事》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武侠小说画船枕酒眠连载中
- 最新章:第六十二章 隐藏在黑暗中的阴谋
- 江湖游侠之拱垂仙侠录
- 蓝九明,隐藏在现代都市的绝顶高手,将再次踏入曾经学艺的地方,他永远不会知道自己要面对什么 作者:塞北清秋所写的《江湖游侠之拱垂仙侠录》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武侠小说塞北清秋连载中
- 最新章:正文 第七十六章 梁子结下了
- 女侠不在江湖
- “小姑娘,我看你骨骼清奇,不如跟随我在这里拜师学艺,我保你衣食无忧,还不会有人再欺负你“什么?不愿意“老人家,我一个女孩子家还是好好学学刺绣、厨艺、插花,就不来您这江湖凑热闹了“那就由不得你了”我这是倒了几辈子的霉啊,被逼着学艺还不能露出女儿身,隐性埋名,从此世界上就少了我这么一个温婉贤淑的大家闺秀
- 都市言情低头吃莲子连载中
- 最新章:缘分
- 在江湖群侠传里挨打
- 作为一名武侠爱好者的李虑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己躺在新手村的床上,从此开启了在这款名为《江湖群侠传》的游戏里的练功之路,天赋 不存在的,学尽天下武学,自成天下第一。一个周目不行,那就两个 只是,这个游戏中的世界,似乎还有别的玩家 作者:螺旋棒棒鸡所写的《在江湖群侠传里挨打》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
- 网游小说螺旋棒棒鸡连载中
- 最新章:第32章 高山仰止(求评论)
- 江湖三女侠
- 梁羽生全集作品之《江湖三女侠》第01回 赠宝收徒 孪生怜玉女 飞头滴血 一剑探知交第02回 血溅荒村 十年完伯约 案牵大内 午夜出征骑第03回 诡计多端 奸徒欺寡妇 奇能各显 四侠斗双魔第04回 风急天高 荒山腾剑气 月明林下 一女敬凶顽第05回 铁掌神弹 武师传绝技 纵情使气 玉女肆娇嗔第06回
- 武侠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75章
- 江湖有福~侠女缉
- 《江湖有福~侠女缉夫(童养夫之二)作者:金萱她邵蝶儿是江湖上颇负盛名的“邵家堡”的宝贝,从小身子骨就虚弱,汤药照三餐喝外加宵夜一顿,坊间名医都断言她活不过十岁,可看看她现在已十八岁了,不仅活跳跳的,还能在江湖上随便乱走,这都得归功“医圣”之徒青龙哥哥的照料,谁知青龙哥哥小时和她定了亲,来年分离后就音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1章
- 江湖侠女泪
- 杀人残酷,拼杀惨烈,在胶东留下不可替代的千古血腥恐怖。英雄恶魔,血雨战场,尸骨鬼吟,这就是骇人听闻山东人都知道发生在明朝永乐扫北的真实惨烈。江湖拼杀,血泪传说,八仙再显,红秀女五女的形象,揭开了农民抗击明军屠村江湖惨杀的序幕。洪家庄外滔天杀声惨烈,英俊的小将率军东行,情女与小将与之恋化泪水 称霸江湖
- 武侠小说安奇趣记完本
- 最新章:七十六幕——八十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