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微微亮,阿螺就已经起床了,她先去井边挑水。
清晨,屯子中间的水井边上有不少和她一样早起挑水的女人们,大家随意的打着招呼,然后拿桶在井里提水,一边提水一边还会顺便交流点闲话。
将两个大木桶都装满水后,阿螺挑起水往家走,足有百多斤的一担水挑在肩上,她却并不怎么吃力。
一口气往家里挑了四担水,厨房水缸里挑了两担,然后往牲口棚里挑了一担,又往院门口的水缸里倒了一担,连续从井里提了二十多桶水,又挑了四担,身上也不由的有些微微出汗。
顾不得休息,她放下空桶,便赶紧给棚里的那头牛的水槽里倒了一桶水,这是家里的耕牛,已经怀上小牛犊,用不了多久就会生产,为家庭新增加一头小牛,等养上一年多,这小牛也就能值不少钱了。
阿螺还伸手帮这头母牛挠了会痒,把牛身上几只吸了一夜血正肚皮饱胀的牛蜱子给扯下来,扯去头扔在地上拿鞋底擦扁,弄的地上增加了道暗红。
“好好吃草。”阿螺的话音里有些结巴,她是个百济女子,丈夫则是个中原来的汉人移民,丈夫来时带着三个年幼的儿女,因为妻子早几年病死,所以到了这边后,官府做媒,马上给他安排了一个百济女子婚配。
成亲之前,阿螺都没有见过丈夫的面,完全就是听从官媒的安排,丈夫给她家送了一对大雁,然后几匹布一些米面,就算正式迎娶她入门了。
好在阿螺的丈夫虽带了三个孩子,但人还年轻,也壮实,干活很卖力很勤恳。衙门给他们家分了许多地,连新嫁进来的阿螺也分到了十亩永业田,一家子有二百亩地。这在中原老家,是丈夫不敢相信的。
虽然地有山地林地,不全是熟耕地,可那二百亩地里,足有五十亩是永业田。更别提,官府刚开始还免费租借牛和农具、种子等,又让大家相互帮忙,一起建立了屯庄,修了水渠、打井修墙。
数年过去,阿螺跟丈夫也生了三个儿女,家里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了。如今家里有了一头自己的耕牛,另外还有两匹马。一匹是耕地拉车的,耕种旱地马比牛好使,而且马还能拉车。另一匹马则是丈夫的坐骑,丈夫因为年轻力壮,因此加入了民兵,是一名长枪手,每年农闲集训的时候,丈夫都会骑上那马出门。
丈夫很喜欢那马,就算平时不用,也要求阿螺不停豆饼精料,每天夜里甚至还要喂一把夜草。
给马喂水的时候,发现夜里给的那把草已经吃完了,马儿站在那打盹。
从圈里出来,阿螺便开始烧水。
今天不是旬休的日子,因此家里的孩子们一早要吃了饭去上学。
家里六个孩子,丈夫带来二儿一女,她又跟丈夫生了二儿一女,这使的这个家里有了六个孩子,尤其是有四个把带的,这让丈夫总是很自豪得意,出门都觉得腰杆直些。
最大的孩子已经十二岁了,他读完了初小,因成绩好,又上了高小,今年是高小最后一年,他的成绩不错,先生很看重他,说要保送他去县里官学进学。能入县学读书,就有很大机会参加科举县试考中生员。如果能中生员,起码以后也可以在县乡里做个小吏了。
锅里添水,灶膛烧火。
鸡窝打开,把养的一窝鸡赶出去寻食,伸手从窝里摸出了五个鸡蛋,最近鸡产蛋期,基本上每天都有四五个蛋捡。
大郎正在长身体的时候,又是高小最后一年,读书用功比较耗费精力,丈夫交待每天给大郎煮两个鸡蛋。
新捡的鸡蛋放好,阿螺挑出存放最久的蛋,她拿了六个出来。
家里有五个男人,她希望给他们补补。
大儿子吃两个,丈夫和其它三个儿子一人一个。
至于她和两个女儿,不管是自己生的还是前妻生的,都没有。
女儿们没有鸡蛋吃,也没有书读。
丈夫虽然疼爱女儿,但总说女儿将来总是要出嫁的,会成为别人家的人,连姓氏前都要加上夫姓。
屯子里的男人们,其实多是这样的想法,甚至就算同样是女人的妇人们,也其实都一样。
两个女儿很羡慕哥哥弟弟们能读书,但也只能在兄弟们闲时把学校里学到的东西教她们一点,她们很聪明,一教就会,学会了自己的名字读写,也会做简单的加减算术,可就算如此,她们依然是没有机会进学堂的。
鸡蛋煮好时,一家人的早饭菜粥也煮好了。
白米煮成的粥里,加入了青菜,再放了一点点的盐和猪油,于是这菜粥便散发着一股极好闻的味道。
家家户户厨房顶上的烟囱飘起袅袅炊烟,这时天也终于大亮。
宁静一夜的小屯子也开始喧闹起来。
丈夫扛着锄头走进院子,他也很早就起来了,起来后便扛着锄头下地转了一圈,去给家里刚栽种不久的稻田放水,查缺补漏。
“我捉了一些螃蟹,还有几尾鱼。”
丈夫递给他一个柳枝,柳枝上串着一串大小不同种类各异的鱼,另外还用稻草扎了七八只螃蟹串起来。
“田梗上又有螃蟹了吗?”阿螺连忙上前接过。
丈夫点头,走到水缸前拿起葫芦瓢舀起一瓢水,开始揉搓脸。
“这些该死的螃蟹抓都抓不完,到处打洞,弄的田埂几天不去就有好多洞,稻田里的水都漏光了。”丈夫抱怨。他们家的二百亩地,有些种桑有些种麻,还有些要种棉,剩下的则种粮,旱粟水稻,地差的田则会轮作点麦子。
“我把这螃蟹蒸一下,再把这几条鱼杀了煎一下,再给你打点酒。”阿螺对丈夫道。
“鱼还是炖汤吧,鱼不多,炖了汤大家也都能吃一点。”丈夫说完,擦干脸,倒掉水,走向屋里,“几个小兔崽子还没起床,也不知道帮忙做点家务。”
“还早呢,让他们多睡会,尤其是大郎,晚上还用功到那么晚呢,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阿螺道。虽然大郎不是她生的,但这孩子对她虽不亲,可还算比较有礼貌,对她生的三个儿女也挺好,阿螺很满意。
说话间,村长背着手进了院子。
“阿远,收拾一下,吃过饭后到村头集合,县里的张县尉已经派人来传话,说让民兵明早之前,全都赶到县里集结报道。”
男人愣了一下。
“王叔,这稻子还刚栽下没多久呢,还是农忙季节,怎么这个时候县里要集结民兵呢?”
头发花白的村长老王瞅着那些鱼虾螃蟹,笑道,“听说好像是要出兵新罗了,总之是有任务,阿远啊,又捉这么多鱼虾螃蟹呢,瞧着挺新鲜,正好下酒。”
“叔,我让我女人把螃蟹蒸了,把这鱼虾煎了,咱们喝一杯。”
“好,我去其它家通知了,回头提酒过来喝两杯。”老王头笑呵呵的应下。
小说推荐
- 魂归隋唐 隋唐乱
- 隋唐乱作者:风笑我 现代人魂归隋唐作了李元霸随之而来的种种际遇 隋唐乱.第一卷天下纷乱第一章天雷送子“向书渐”瞿教授在古墓中高声叫着,可是没有回应 瞿教授无可奈何地摇摇头,自己这个弟子平时学习成绩不怎么样,可每次出外实习却是积极的不得了,经常脱离大部队走的不知去向…这要说得好听是刻苦钻研考古专业,说
- 科幻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47章
- 穿越隋唐之隋唐乱
- 隋唐乱作者:风笑我 现代人魂归隋唐作了李元霸随之而来的种种际遇 隋唐乱.第一卷天下纷乱第一章天雷送子“向书渐”瞿教授在古墓中高声叫着,可是没有回应 瞿教授无可奈何地摇摇头,自己这个弟子平时学习成绩不怎么样,可每次出外实习却是积极的不得了,经常脱离大部队走的不知去向…这要说得好听是刻苦钻研考古专业,说
- 科幻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47章
- 隋唐:开局杀隋文帝祭天
- 李牧穿越隋唐年间,所有人对李牧来说都是NPC,李牧可以从任何人身上领取任务,获得奖励 杨广:助我称帝 李秀宁:别说话,吻我 张丽华:妾身,愿为奴为婢 宇文成都:大哥,我是你的小弟啊 秦叔宝:偶像,选我 程咬金:大佬,腿上缺挂件不 本书又名《大隋乱不乱,李牧说了算《我在大隋划船不用桨的那些年 作者:胡
- 穿越架空胡言不说连载中
- 最新章:新书预告
- 系统:隋唐第一猛将
- 刘文被系统带到了类似隋唐演义的平行世界,第一猛将是他的职业,成为皇帝是他的目标,布局诸天是他的最终理想【是/否】对薛举使用【鲁智深】卡,让其成为最忠诚的工具人 是 薛举:拜见主人 刘文:娘子,服下这枚毒龙神力丹,你就能百毒不侵,增加13800斤神力 东方玉梅:谢谢相公 刘文:猴子,你若敢说是我的徒弟
- 穿越架空百万吨爆锤连载中
- 最新章:第541章 尾声
- 隋唐:我的猛将模拟器
- 这里有金翅大鹏转世的李元霸!这里有雷声普化转世的宇文成都!这里有四绝四猛十三杰,这里更有北番、渤海、沙陀、西凉…诸多绝世猛将、神魔凶星 但是王恪丝毫不慌,因为他有【诸天猛将模拟器 作者:天府狂生所写的《隋唐:我的猛将模拟器》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天府狂生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五百八十四章 水神太保
- 隋唐大魔王
- 唐太宗说:黎民有不懂得可以问官员,官员有不懂的可以问朕,朕有不懂的,可以问知节 军神李靖说:古人云有天生而知之者,为知节也;吾当每日聆听教诲 罗士信和李元霸从门外探出了脑袋问“大哥,咱们今天打哪一个.作者自定义标签:勇猛种田文 作者:话千秋所写的《隋唐大魔王》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
- 穿越架空话千秋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三百三十六章 扬帆起航
- 隋唐大主宰
- 超越时代的思想,绽放无与伦比的辉煌,世家大族顶礼膜拜 顽强不屈的意志,成就朝堂上屹立不倒的神话 坚韧倔强的性格,一次次升华血与火洗礼中的品格 大气洒脱的作风,让异族与另类甘愿匍匐在脚下 几百年后的史书记载了这样一段话”李向,生于乱世,少慧,思敏,善断,黄口立德,弱冠立功,而立立言,以一己之能强军,以
- 穿越架空最爱吃菜花连载中
- 最新章:099归程(六)
- 玄门娇妻猛猛撩,禁欲大佬魂在飘
- 白新街有一家香烛铺子,名叫九斋美食铺,门口还扎着两个小纸人 往日里白天这铺子都关着,只有晚饭过后才会开门 九斋之前的生意不太好,零星着几个客户,直到江念接手了这个铺子,才发生了变化 渐渐地,来九斋的人越来越多,cosplay的爱好者也频繁出入,还被博主拍照发到了网上,网友们顿时炸了 画风越来越奇怪,
- 都市言情戈娆连载中
- 最新章:第120章 暂时作罢(上半部完)
- 隋唐英雄芳名谱
- 当李勒醒来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身处隋朝,他穿越了 还好,仍是男性 有人对他说“宇文化及是你爹 李勒大喜过望,那自己岂不成了宇文成都,隋唐第二条好汉啊 又有人对他说“你不是宇文成都,你是他哥 李勒安慰自己,这也不错呀,隋唐第二条好汉是我小弟 那个人又对他说“宇文化及怕老婆 李勒又高兴了,没想到大名鼎鼎
- 历史军事李小明完本
- 最新章:第三百三十八章 众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