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草根政治日记

第51章


不过我小农习气不改,觉得印了这么多只能用一天的标语挺浪费的。 
  时间差不多后,各色人等便开始上舞台暖场了。打头阵的还是那些当地政客们,尤其是正在竞选的民主党人,比如乔·霍福尔,这种场合当然不会缺了他。连我上次在爱德华兹的街区派对上看到的路易斯·墨菲——一个远在郊区的候选人——也赶来了,看来她们都看好克林顿的人气,想来借点光。 
  政客讲完话后,我所期盼许久的音乐嘉宾终于登场。可惜,不是布鲁斯,不是REM乐队,也不是邦·乔维(Bon Jovi),而是费城当地的一位黑人女歌手帕蒂·拉贝里(Patti LaBelle)。更可惜的是,今天她献上的不是自己的歌,而是一曲美国国歌,只不过用R&B的风格来演绎了。键盘响起时,大家还没搞清楚她要唱什么,等到歌词一出口,台上的政客都明白了,赶紧右手抚胸,一本正经地肃立。   
  克林顿费城助拳记(2)   
  台下的听众有些也跟着一起唱,有些却好像纯从音乐的角度在欣赏,当帕蒂的声音在高音部连玩了几个花后,大家便尖叫不绝了。 
  帕蒂在费城的人气挺高,她唱完之后,跟台上的政客们开始握手言欢,我旁边有几个人叫住台上的人,请她转过身来,给她们拍照。她很合作地摆了几个姿势,我也抢到了一个镜头。 
  此后又是照例扔T恤。捱了一段时间之后,人群终于开始兴奋起来,宾州州长伦德尔、费城市长斯爵特走上台来。他们的发言主要集中在对克林顿的赞扬上,甚至说:“第四十二任总统克林顿,是有史以来对费城帮助最大的总统。不过,我们希望第四十四任总统克里可以超过他!” 
  随后,克里和克林顿并肩走上通台,向大家挥手示意。人群立刻沸腾起来,尖叫共欢呼一声,手臂与标语齐飞,天空中甚至飘洒起彩色纸屑。两人如同超级模特一般,在通台上走了一圈,向人们微笑挥手,才上了舞台。那个拿着“宾州孩子爱克林顿和克里总统”的小女孩当然不失机会地请他们在牌子上签名,两人都很高兴地签了。 
  先讲话的是克林顿,台下的鼓掌欢呼经久不息,我身后有位女士连声尖叫:“我们爱你!”克林顿等到掌声稍微下去后,笑着说:“如果这不能使我心情更好,我不知道还有什么能了。”大家都大笑鼓掌。 
  克林顿看上去精神好像仍然不大好,讲话很短,声音不太有力,而且经常需要看讲稿。他的讲话本身也没有太多新意,很快就进入了对布什的攻击,历数了布什执政以来宾州和费城所丢失的工作机会、财政赤字、禁枪法案等等之后,还俏皮地说:“这些都与以前形成了对比,那时总统是另一个人——我。”听众又一起欢笑鼓掌。 
  不过他的结束语很有力:“如果在竞选中,有一个人总在恐吓你,另一个人则让你思考;一个人诉诸恐惧,另一个人则诉诸希望,你最好投票给那个让你思考和希望的人。” 
  克林顿讲完话后,克里上前和他拥抱,克林顿和伦德尔等人站到一排,克里开始演讲。我身后的那位女士说:“克里看上去很棒!”旁边一位男士回答说:“仪表很好!” 
  克里先引用了克林顿的一个小幽默:“我问克林顿:‘你和布什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他想了一会儿后说:‘再过八天,我们就都是前总统了!’” 
  克里在演讲中大量引用克林顿的政绩,时不时就来一句“我会像克林顿总统一样,做什么什么事,而不像布什总统那样……”好在对于费城的中下收入阶层来说,克林顿确实比布什好得多,所以他有话可说。 
  听众对克里的支持也很高,经常有节奏地高喊:“克里、克里!”或者“布什必须下台!”我注意看了一下台上,伦德尔和斯爵特也在和大家一起喊,克林顿却从来没有喊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心脏乏力。有好几次,也是大家都鼓掌,克林顿却仍然只是微笑着站在那里。 
  只有一次,当克里谈到健康保险计划时,克林顿带头鼓掌,本来大家可能都还没有鼓掌的意思呢。我不免有点小人之心地猜测,这是否和希拉里·克林顿的著名健康保险计划(Hillary Care)有关呢。 
  克里演讲结束后,又和克林顿再次拥抱,高音喇叭里响起他的竞选主题歌,漫天又洒起了彩色纸屑,一时间气氛热烈,宛若胜利已到。 
  两人并肩向台下的听众挥手示意。 
  随后,克里从左侧下台,和听众握手,克林顿则直接从右侧,也就是我们这一侧,通往出口。大家立刻尖叫欢呼不绝,“我爱你”“我们爱你”此起彼伏,克林顿连连向台下致意。 
  不过他一直站在通台上,人们想要和他合影是不可能的,只能和他遥相握手。我也跟他握了一下手,感觉他的手有些凉,可能真的没有完全恢复健康。 
  我旁边有个小伙子很聪明地带了一叠杂志来,赶紧递过去请他签名。克林顿接过杂志,退到通台中央,耐心地给所有的杂志都签了名。 
  对面的中学生们以双倍于我们的热情在呼唤克林顿。克林顿走过去时,她们顿时爆发出一阵尖叫声,手臂如林般地伸向他。克林顿和她们一一握手后,意犹未尽,又走到台下,深入人群,给她们签名去了。 
  那边克里绕了一个圈子,也快过来了。不过他就要走到我们这里时,却又上了通台,只是俯下身来和人们握手,交谈、合影就不可能了。我和他也握了手。 
  他走过去后,我再伸手,他显然也不会记得谁已经握过了,只要看见是手就握,于是又和我握了一次。他的手很有力,我要用劲才能把手抽出来。 
  靠得这么近看时,我发现他不像电视里那么老,长相甚至可以说不在克林顿之下。我以前和美国人聊天时,有位女士就说,克里不难看啊,他是那种“传统美男子”型呢。可惜,在这个电视时代,光长得好看没有用,还得上镜啊。 
  拉励至此结束了,我顺着人流往外走。自然,照例街头又有布什的支持者在抗议。这回他们的攻击重点,一是堕胎,二是克里反越战,因此甚至把克里的全名John F Kerry换作了简·芳达·克里(Jane Fonda Kerry),因为简·芳达在很多美国人看来是叛徒。 
  这天晚上,忽然有个朋友告诉我,在美国有线新闻网的新闻上看见你了,还是个大特写!可惜我自己没有看到,不过我确实注意到,当时有数不清的摄像机就设在我对面,那么就为克里贡献一下我的肖像权吧。   
  中国城里的两党辩论(3)   
  我本来是觉得这个主意很好的,后来有高人指出,投票是个人权利,个人应当以哪个候选人最能代表自己的利益为原则来投票,以民族团体的名义来号召个人抛弃小我原则,形成集体力量,实为国家主义思想之残余。当时我看了觉得醍醐灌顶,虽然仍然认为80~20有道理,但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无条件支持了。 
  丁教授对80~20的批评则纯粹从现实出发,以黑人为例,说他们每次都投票给民主党,因此他们的利益实际上被两大党所忽视。亚裔也应当声音多元化,才能吸引别人来给出诱饵。 
  我觉得他的说法并不太能让人信服,因为80~20至少从理论上说,是存在着每次都投给不同的候选人的可能性的,而且我很怀疑如果这次80~20支持了布什,丁教授是否还会这么说。 
  时间已经很晚了,丁教授说完后就匆匆和我握手走了。平心而论,他的演讲风度还是很好的,如果不看观点,我认为他事实上赢了今晚的辩论。   
  中国城MoveOn新官上任(1)   
  自从大选开始以来,我就一直想在中国城做点什么,但是和克里阵营的联系不太畅通,总没有机会。上次我帮助MoveOn PAC的诺亚在费城的一座老人公寓户访了那些华裔选民之后,就顺便请他帮我注意一下,如果其他MoveOn的义工也遇到了不说英文的华裔,可以来找我。结果他把我的情况跟MoveOn的组织者说了,一位叫索尼亚的女士在本周三跟我联系,邀请我来担任中国城选区的MoveOn领导。 
  我有些犹豫,因为我已经报名参加郊区的一些活动了,如果成为MoveOn的选区领导,显然就无法再在郊区参加任何活动,而我对郊区活动还是很感兴趣的;再者,我多次为克里阵营做义工,而MoveOn是个527组织(指根据美国《国内收入条例》第527款设立的为政治活动筹集资金的免税组织),应当持非党派立场,不知道这里面是否会有法律问题。 
  索尼亚咨询了她们的顾问后,告诉我这在法律上没有问题,在中国城的户访也确实很吸引我,于是我就答应了。 
  索尼亚给我把账号设置好,我登陆上MoveOn的网站,那里有我的选区信息、工作指导等等。我下载了选民列表,结果居然有2242人!吓得我给所有认识的克里阵营亚裔义工发Email,邀请他们参加在中国城的户访,因为按照经验,一个人一天能户访到50个人,就算很不错了,那么2000多人,至少也需要20个义工干上两天。不过好像大家也都忙于自己的义工活儿,没有人响应。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