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No.1成长历程-解读顺驰

第41章


此外,没有人想象到这位重量级的领军人物会轻弹热泪,然而他屡屡在公众场合激动到无法把持。有据可查的几次,一次是2000年开除一位总经理的时候,一次是2002年在梅江掏了1亿多元买地的那次,回来后在员工的誓师大会上,最近的一次,就是在博鳌会议上演讲《狂风暴雨下长成参天大树》,说到最后语气哽咽,前排的观众发现匆忙走下台的他眼中已经泪花闪烁。 
  像这样一个将各种矛盾性格集于一身的人,着实令人费解。2003年冬天,就是孙宏斌深圳住交会放言100亿元目标的那次,在散会后回宾馆的路上,勉强挤进一部道奇旅行车的十来个人,因为距离空前紧密而拉近了话题的私密性。前排的孙宏斌已经疲惫地歪在椅背上呼呼睡去,后排的顺驰员工小傅和媒体里的几个星象迷磋谈起了星座。有人屈指一算,老孙竟然属于那种性格腼腆心思细密的处女座,众人大为惊讶。这时,有“专家”点评道,其实老孙的生日接近狮子座,处于两个星座交替的阶段,因此此人外在特征羞涩内向,犹犹豫豫、感情丰富等是典型的处女座性格,实则拥有狮子一样的领导欲和霸气。 
  当然一到了工作中,他就极其理性,高度清醒,判断明确,似乎任何事在他的头脑里都有一个明确的“FOCUS”。他不会在“FOCUS”周围打转,也不会在目的实现之后多走半步。 “如果一个人要求完美,处处用力,没有执行目的和焦点”,——说到这里,他用手在空中划了几条向四周发射状的线——“那么追求完美的结果就是什么也不是。” 
  最简单的事往往最难。很多东西是常识,但能够落实到位的不多,最后打拼的——只能是执行力。“干好该干的事”,“该干什么的时候干什么”,都是孙宏斌的口头禅。通常看来他是一个极度自信甚至自负的人,他说他不崇拜任何人,不过,孙宏斌承认:每个人都会有感到困惑、无法把握自己的时刻,有压力,有困难,但是“我知道我该干什么,我知道我的目的,再难也要往前推!”他把这种个人的人生态度提升为顺驰的一种企业理念——近乎偏执地执行核心价值观。   
  孙宏斌:地产愤青(2)   
  孙宏斌这样界定自己的角色:“我常常想,企业领导人的角色是什么,我的角色是什么?应该给出的定位是,是教师,是啦啦队队长,是能量释放者,是教练,是讲故事的人,是服务员,是协调人,是榜样,是发动变革的人,……但肯定不是控制者。我想这才是一个领导人的定位。” 
  其实企业创始人的性格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性格,而企业的性格则紧紧联系着企业 
  的行动、前途和命运。那些能够承担挑战,能够把自己的成功个性传达到企业的每个部门和每个员工身上的企业家,成为企业创新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当孙宏斌以《鸿鹄之志向,蚂蚁之行动》为标题给全体员工做内部培训的时候,实则就在企业文化中张扬了他本人性格里志存高远又务实勤勉这两种看似矛盾、轻易难以融合的品质。想必正是这种性格注定了顺驰对高目标的执著,也直接缔造了高目标背后最坚实的支撑力。 
  曾经有记者笑问他:你为什么非要当第一呢?你怎么那么有理想呢?这个问题恐怕关乎每一个生命那种要突破现状的原欲,来自于那种渴望改进和改善,渴望创造和成功的深层冲动,是老孙本人一时难以做答的。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有这种受生命力驱使的向上冲动,只是程度不同,而孙宏斌身上这种进取的欲望却大大超过了常人,他的向上力带有普通人罕有的强烈和强悍。 
  当这个处女座男人远离人群的时候,没有一丝表情的脸上常常带着一种令人窒息的冰冷,没有人能够洞察他的所思所想。在公司内部的全员大会上,他总是拧着眉毛,用大家已经听习惯的山西普通话大声地、卖力地讲课,完全像一个用心良苦的教练,带领他的团队一次次冲刺,一次次突破极限。他似乎没有那种与人交流的需要,只是努力将自己苦思冥想得来的智慧精华,竭力地向更多的人灌输。他需要成千上万的顺驰员工用同一种方式思考,用同一个体系做事,他希望把千万人的热力积聚成核能一样的能量。他几乎不需要对话者,似乎也不害怕任何对抗者。“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倘使整个世界与他作对,他也不会轻易动摇和退缩。 
  在众人好奇的视线里,他仅仅留给我们一个雕塑一般沉默而孤独的背影,也许他的目光正在探索迷雾里未知的路径,也许他的目光早已到达遥远的地平线,但是没有旁人可以知晓。 
  属于顺驰的青春亢奋 
  顺驰的成长注定了它青春亢奋的2003年和2004年。在不到10个月的工夫,“以摇滚的节奏”席卷全国拿下的1200万平方米土地,在宏观调控到来前打了一个宝贵的时间差,是一个史无前例、价钱最大、回报率最高的一次“抢购”行为。而在2000年之前,顺驰是一个在市场夹缝里默默生存的小私企,但是它懂得借势,傍大款,悄悄地长个头,长力气。这个阶段就是顺驰的婴儿期。2000年之夏,刚刚从美国哈佛进修回来的孙宏斌,大刀阔斧地干了几件事,使这一年成为顺驰历史上的战略转折点。5月,顺驰扩大二手房业务规模,将一个小小的二手房调剂部,1年内改造成60家连锁店,同时建立了国内第一批房地产交易网站,二网合一,一往无前,造就了今天顺驰驰骋海内的连环掌,上千家的顺驰置业连锁店组成了顺驰购地行动的探路先锋。8月,顺驰通过招标途径一举拿下天津梅江两块宝地,建设了今天的蓝水假期和蓝调街区。2001年,这个走过蹒跚学步期的半大少年,浑身是胆、浑身是劲,不知疲倦地四处出击了。在2003年下半年到2004年上半年,顺驰掀动购地风暴,在近20个大中城市举牌竞标,杀伤力极强,不少老字辈开发商败下阵来。 
  顺驰之狂,不过是近一二年的事,孙宏斌之狂,却由来已久。早在2001年1月,在北京中城房网的大会上,孙宏斌对这个圈子的做法表现出不以为然:“大腕儿们把这个行业给耽误了,他们张口就来,说什么大家都听着。”2003年11月在深圳住交会上,孙宏斌说“北京目前还没有出现好房子”得罪了北京所有的开发商。顺驰的连锁店面在北京国展周边地段半径一公里范围内竟然有两家店面,孙宏斌解释说,“相对一级市场几亿元的投资,二级市场的店面成本根本微不足道”。 在北京昌平的顺驰林溪雅筑开盘后,孙宏斌说:“顺驰在北京的理想不是挣钱,而是做前一二名。” 孙宏斌还说,“我关心的是如何做一个好企业,做好人的工作,而不是项目;只要企业好,在别人看来不是最好的项目,也一定能做好。” 
  在2004年8月,孙宏斌来到博鳌地产论坛,力排众议,声明顺驰不是黑马。“顺驰没有改变任何游戏规则,它抓的是企业基本面的问题,只是行动更坚决,速度更快,执行更彻底。为什么说我们是黑马?!我们不是黑马,不是异数,我们才是正统!我们从一成立起关注的就不是一个项目,而是怎样做一个好企业。顺驰走到今天是必然的结果,今天的成果是早在五年前就做好的准备。” 孙宏斌还情绪激昂地公开宣称:“我的性格就是偏执狂,我们企业的性格就是:不管别人说什么,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不管你是大腕还是普通百姓,我们都坚决地走下去,因为我们知道目标,清楚自己要到哪里去!” 
  不仅这些,简直是目中无人的孙宏斌把那些坐在台上台下的大腕轻蔑地比做“西红柿和茄子”。孙宏斌说:“从风雨中走过,空着手走得当然轻松,而我们是负重走过来的。但经历过风雨之后的境遇就会完全不同了。一年来,顺驰在质疑的眼光中快速成长,在宏观调控的风雨中经受考验,但只有经历狂风暴雨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温室里长不出大树,温室里长的,都是西红柿、黄瓜,还有茄子!”   
  孙宏斌:地产愤青(3)   
  尽管在市场上攻城掠地毫无惧色,但在日常生活中孙宏斌却有另一面,不但羞涩,而且犹豫得有点窝囊。拿地时,30多亿的资金,眼睛都不眨;去商店买衣服却是另一番情景。孙宏斌特别怕逛商店,因为要快速做决定,他又想得特别慢,结果左看右看,商店小姐说你究竟买不买?孙宏斌干脆掉头走了。他回忆在哈佛读书时,曾做过一个领导能力的测试,结果由于他的犹豫的性格,孙宏斌被判为最不适合当领导的。 
  关于孙宏斌以及他的顺驰,媒体动用了极尽夸张的词汇:颠覆、反叛、叛逆、激情、张狂、狂妄、挑战、疯狂等等,不一而足。这一切表象,一言以蔽之,是典型的愤青性格,是青春期荷尔蒙过剩的种种自然表现。狂人古往今来,古今中外,不一而足。类似性格的人物,古有魏晋狂士刘伶,今有美国摇滚民谣大师鲍勃·迪伦。刘伶醉了就耍酒疯,在家里不穿衣服,邻居笑他,他还特有理,说什么——天地就是我的房屋,房屋乃是我的衣裤,你们没事干,跑到我的裤子里来干嘛……而鲍勃·迪伦悲愤地唱道:一座山峰屹立多久,才会被冲刷入海?有些人要活多少年,才能最终获得自由?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