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上市的西瓜、香瓜等果蔬,更是损失惨重。
十天的台湾之行,我们感受着炎热潮湿,感受着一阵一阵大雨豪雨,也遭逢了“6·11”大地震。离开台湾的时候,在报上读到,据台湾地质所调查,地震造成的潜藏着的山崩滑坡等危险处,竟达数万个之多,且这样骇人的隐患,要经过十年左右时间,才能逐渐趋于平静。
我在想,大自然如此活跃的撞击崩塌,处于震中的日月潭和阿里山一片,历经十年,又会碰撞出一个什么样的景观来呢?
(2000年7月)
附录:说说《孽债》
情债难偿(1)
还是在《孽债》出版的第二年,澳大利亚红公鸡出版社的休·安德森先生来到上海。他是个粗通汉语,能简单会话的澳洲人,见了我的书,他便问及我“孽债”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那时候《孽债》还没有改成电视连续剧播放,一同参加座谈的老翻译家任溶溶先生思忖片刻,用英语给他作了回答,并且对我道:“这是不大好翻的。汉语丰富的含意,靠直译是很难达到那种准确性的,更别说意境了。只能解释成‘难以还清的债’。”
我补充说:“感情债。”
他点头,又对安德森先生用中文和英语分别说了一遍:“难以还清的感情债。”
安德森先生沉吟着点头,似乎是明白了。
没几天丹麦研究中国的盖·玛雅女士来访,也曾提过这一话题。幸好已是答过一遍的老问题,我就用“难以还清的感情债”作了回答。她的汉语水平比粗通问候语的安德森先生好,能用流利的普通话和我们交谈,理解得也更快些。
在字典或辞海上,“孽债”这两个字的解释还要复杂一点。不过,“难以还清的感情债”却是比较清楚地解释了我的书名。
电视连续剧改编前以及改编定稿过程中,拍摄以及拍完播放以后,这个题目仍然被一次一次地提出来讨论,情形和当年我的长篇小说《蹉跎岁月》改编成电视剧时几乎一样。我已经有过一次经验了,于是便表了一个态:你们要怎么改都可以,但改出的题目一定要比我这个好,我才能同意。记得当年嚷嚷着要给《蹉跎岁月》改名字时,我也是用这句话回答的。
后来好像还是没有想出更好的名字。《孽债》也便用原名播出了。
正如同当年我敢于坚持用《蹉跎岁月》这个题目一样,我之所以敢于坚持用《孽债》,只因为这本书的创作,源始于我那漫长的十年半的知青生涯,源始于那段生活本身。
记得二十一年前,我接到调令,由乡间调到贵州省作家协会去当专业作家。经过十年又七个月的插队生活,山寨上已没有什么东西再值得带往省城去。况且进了省城,我没有住房,只能暂时在小招待所里栖身。故而我只将两箱书整理出来,用马车拖着去托运。十年当知青的日子,是这两箱子书陪伴着我,度过了无数个夜晚和雨天。书页都发黄了,我还舍不得丢掉。马车拖进街子,那一天正逢山乡里赶场,人很多。一个女生叫了我一声,我看着她从人堆里挤出来,一手拉着一个娃娃,另一只手挽着提篮,显然也是来赶场的。在人群中一挤,她的脸涨得通红,因为怀着身孕,肚皮腆得高高的,她还喘吁吁的。她曾是我同一大队另一个寨子上的女知青,后来和一个相貌英俊的山寨小伙子恋爱结婚,插队期间就出嫁了。我离开寨子以后,她就是这个公社留下的最后一名上海知青了。我告诉她,我要去省城里报到了。她说,已经听说了。望着她略显黯然的神情,我不由问她:你怎么办呢?她愣了一下,说:我也要走的。我点了一下头,想说愿你走成功,又想说几句安慰的话,但最终一句也没说出来。想想一起从上海来到这块土地,一共六十个人,现在走得只剩下她一个人了,说什么也是多余的。马车拐出乡场,我回过头去,望着消失在人潮中的她和孩子,不由自主地思忖着:她要走,走得了吗?眼看着她又要生第二个娃娃了,她走了,这两个孩子怎么办?如果她真走成了,两个孩子长大以后,问及自己的母亲在哪儿?又会是一个怎样的情形?
可以说长篇小说《孽债》的最初构思,该是起源于那一段生活本身。
在知识青年大返城的潮流中,在一列一列回归的火车上,我听说过几个类似这样的故事。只是,那年头城市的诱惑力是那么地强大,谁也没往深处去思考这一问题。
就是我自己,也不可能想像这些孩子将来和生身父母之间会演出什么样的悲剧和喜剧来。
但是,创作的构思往往是这样,一旦你生了心,留了神,生活本身就会不断地提醒你,催促你,撞击你。
那是80年代的一个夏天,我在回上海探亲时,又听说了附近弄堂里的这么一件事:一个宁波农村的中年汉子带了两个孩子,到上海来找当年的妻子。而他的妻子在回归上海分配到工作之后,早已重新嫁了人,并有了新的孩子。于是乎,一个女人、两个男人、三个孩子的故事,顿时成了弄堂新闻:有人说女人离开农村时根本没办妥正式离婚手续,谎骗男人回归上海之后还将把他和孩子接去;有人说第二个男人根本不晓得女人原先的婚史;有人说你们知道什么呀,这件事从一开头就是个骗局,说好的是假离婚,后来弄假成真了;有人说两个男人打起架来了,这个家庭热闹非凡有戏文可看……
我没去穷尽这个故事的结局。但是这件事情那么有力地撞击着我。我觉得这会是一部长篇小说的素材,我把它记了下来。连续好几天,我冲动得都想赶紧伏案写作。
但是我没有写,往往到了真想写的时候,又觉得无从落笔。几个月以后,我读到了一个短篇小说,五六千字,名字也记不得了,能记得的只是这篇小说的内容,几乎同我听到的弄堂新闻相差无几。我还特意留神了小说的结尾,作者仍没交代出这一家人究竟怎么处理了那个难缠的矛盾,只说那一家人闹得不可开交……
情债难偿(2)
乍听这个故事时的震惊、生动和由此产生的联想,全没有了。读过这个小说以后,一切竟变得淡淡的了。这件事也给了我一个启示,即使是一个好的素材,贸然去写,仍然是写不好的,艺术的感染力也是出不来的。
我暂时放下了这个题材,当真正提笔写《孽债》,是几年以后的事了。
(2001年1月)
神奇的西双版纳(1)
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返城大潮中发生的一些故事,我身边的一些人和事,虽然是可以构思小说的素材,但是离《孽债》的具体酝酿,还早着哪。
几年过去了,知识青年这个字眼,在飞速发展的现实生活中,已经让人感到陈旧和麻木。
记得是八十年代的中后期了,我正在读长篇小说《爱的变奏》的校样,这是我的第五本和知青有关的长篇小说。一位相熟的朋友来访,听说又是一本和知青有关的书,他忍不住说:你就不能写写别的吗?
我说是啊,我在乡下整整呆了十年,现在写出了五本长篇小说,我也对得起那段生活了。这本书出版以后,我想考虑写一点别的了。
但是,当年知识青年的命运,总是牵扯着我的心。也可能正是因为我一本一本地写了些和知青有关的书,有些人也总是愿意来找我,把他们生活中真实的经历告诉我。
那是1985年夏天,有两个山乡里的中年妇女找到省城贵阳来。她们简朴得几近寒伧的衣着、她们拘谨的神态、她们的言谈举止,几乎完全是一副世代居住在山寨中的农妇模样了。不是她们开口讲上海话,很难相信她们曾经是上海知青。她们到省城来是为求一个工作,是来诉苦的。知识青年由城市到达乡村时,从来都是听农民们忆苦思甜、讲述旧社会的苦难、虔诚地接受那份再教育的。曾几何时,她们自己却向人们诉起苦来。日子,对她们来说实在是过得太艰难了。是生活,逼着她们走到今天这一步来的呀:她们全是当年嫁给村寨农民的知识青年,其中一位还是优秀知青,她当年开创一代新风,同山乡农民结婚连同接受再教育的事迹,曾经在《下乡上山》刊物上登载过。这本刊物是免费发放的,我清楚地记得,这本刊物传到我们集体户时,大家对她的事迹还足足议论了半天。现在这两个当年与山乡农民相结合的典型,一个死了丈夫,拖着三个娃崽;一个丈夫虽还健在,但拖拉着两个娃娃,身处穷乡僻壤,日子也难过。她们来到省城,只是希图通过一定的渠道,为她们呼吁一下,在当地求得一个工作。
由于省里领导同志的关注和干预,这两位上海女知青在几个月以后,终于在偏远小县城的一家工厂里落实了工作,算是得到了归宿。但是她们的形象和经历,久久地留在我的记忆中。我时常想,其他知识青年呢,有没有落到生活的底层而无人问津的呢?
回上海探亲时,有人指着某个女子的背影告诉我,她也曾是知青,当年下嫁了当地人,挣扎着回到上海老家,栖居在住房紧张的娘家,没一份像样的工作,而她的丈夫和孩子,户口进不了上海。她在上海呢,生活不检点。
在我插队的那个县里,还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两个知青在山乡里萌生感情,生下了一个小孩,考虑到有了未婚生孩子,以后永远也不能抽调;再说,孩子一生下来,就面临着营养及生计,根本养不活。
小说推荐
- 易中天中华史卷九:两汉两罗马
- 大汉与罗马曾双雄并峙,几乎同时成为世界性文明,又先后陷入分裂状态 然而,中华在短暂分裂之后重归一统,罗马却走上了不归之路 一个有着当时最优越制度的国家为什么会灭亡?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民族却为什么能维系文明数千年不中断 没有中断的文明为什么会逐渐失去世界性?消亡了的文明又为什么能重生,并成为西方现代文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1章
- 不如两两相忘
- 【两两相望,两两相忘:宋荣妍头次接待客人就碰上一个要求她蒙住眼睛的神(bian)秘(tai)男人,据说他多金、位高权重、年轻又俊美无双,可即便这样,宋荣妍还是拒绝了他提出的做他女人的要求,转而投入傅家二少的怀抱 人人都在唾弃她,只有她自己知道,傅尉衍是她最恨的仇家,几次要插他刀子失败后,宋荣妍学会了
- 都市言情L凰梧完本
- 最新章:第147章:连依VS商佑城番外二
- 四两雪一两月
-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走路的人走出了路,看书的人看出了书,喝酒的人喝出了酒,原你走的是脚下路,看的是手上书,喝的是心中酒 提及少年一词,莫与平庸相斥且将新酒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愿你在你的少年时分,能找到自己的江湖 作者:王寻欢所写的《四两雪一两月》无弹窗免费
- 武侠小说王寻欢连载中
- 最新章:第十四章乞丐
- 命剩两年,九个姐姐把我赶出家后悔终生
- 陈凡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男人,有着九个风华绝代的姐姐宠爱.但自从陈家寻回了那个失散的小少爷之后,一切都变了 他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替代品!这么多年为陈家任劳任怨.可那天,他被无情的赶出了陈家,甚至没有来得及拿出手中的诊断单.脑癌 命只剩下了两年.当九个姐姐离开陈凡,发现家中的一切好像都混乱起来 大
- 都市言情小枳子连载中
- 最新章:第169章 她有什么错
- 长媳有命一胎两孕
- 正规版简介 可怜她刚扯完证,结婚当天,老公被人枪杀,成了半死不活的植物人 公婆待她如亲生女儿,要她改嫁,她死活不肯,宁愿当个活寡妇 家中老二常年在外,每次回来一身伤,身份成迷,工作保密 婆婆泪眼婆娑要抱孙子,老二不听话,身为长媳,她毅然决然揽下工作 谈判再三,相亲无数次,老二妥协放话,要抱孩子就得由
- 都市言情不道心完本
- 最新章:第10章:家庭会议!
- 命剩两年,假千金发疯撕剧本了
- 【读心、算命、马甲、团宠、强爽】玄学大佬姜雾算命太准,捅破天机,一觉醒来,成了书名的反派女配 气运被身为女主的真千金所夺,患上脑癌,只能活两年。退婚,真千金作配拉踩,全家虐,不得好死,一系列地狱剧情等着她 与其内耗自己,不如发疯外耗别人。姜雾一把撕掉这操蛋的剧本,回到原来的普通家庭 大哥是卑微的打工
- 都市言情一路景连载中
- 最新章:第308章 要升官发财,勋章全是我的!
- 两极地带(全)
- 不是小说的小说。看了就知道了!相信大家都知道陈苦大大爱写些什么东西吧!推荐其他陈苦作品《猎艳江湖梦-出完 作者:所写的《两极地带(全》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6章
- 巅峰两极
- 喜欢获宝那份欣喜感的看 喜欢人与人微妙感情的看 喜欢男人间真正友情的看 喜欢快节奏不托拉的就看 悲惨的童年只有喜儿关心加泽!命运转折他踏入修行道路,怎料喜儿身受重伤魂魄受损。为了灵药加泽开始了危险旅程.女疯子是他的朋友,神经大条的壮汉是他兄弟.更多惊喜旅程尽在文中★五星级推荐《网游-霸者天下《幻代真
- 武侠小说亦无雪连载中
- 最新章:第六十八章 无极星域
- 两极传
- 无忧的少年,一次神奇的经历,让他拥有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力量 作者:郭一斤所写的《两极传》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玄幻小说郭一斤连载中
- 最新章:第十九章 我一定会找到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