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得到了奖品还戴上了大红花,在大会上作了重点发言。李家祖祖辈辈都是老实的本分人,没捡过什么“便宜”,更没有扬眉吐气的时候。这回露脸了,光宗耀祖了,再也没有人在背地里叫他傻子了,他们一家高兴得不得了。先父生母加给他“傻子”的沉冤终于得到了“昭雪”。他的心里有一种被解放的感觉,也许这就是他近年来话多的真正原因吧。
二宗事发生在1986年初夏,那时他们家只有老两口和正在念初中的李成柏3口人。农忙时节家家都在地里忙插秧,他们家也是烟囱站岗锁头看家,房后的稻苗一连干了好几天也顾不上浇一次水,眼看就要枯死了。我们家是非农业户,没有地,也没有农忙的麻烦,在农村属于请闲人家。那天是星期天休息,我去房后看菜园子,才发现了他家的“麻烦”。转过身来,我就用自家的水泵和水井帮他浇了蹈秧。晚上李学清回来一看稻秧一点都没打蔫,一颗悬着的心落地了……
他顾不得吃饭就到我这来表示谢意:“你呀,真够意思,用你的井和水泵不算,还把电搭上了。”是的,济人之急不是交易,别说是电,就是钱也不会考虑的。尽管我诚恳的解释,他依然要感谢我。
第三宗事我和他都记不得是什么年月了,反正是发生在冬天的送粮季节。
在农村,自打包产到户后,农民有“两怕”:一是怕欠收,二是怕丰收,看似很矛盾,其实是真情。在我们那里,基本上都是辽河滩地,一涨大水或有其他自然灾害,就会造成粮食减产,甚至是“绝收”。这样,这一年就白干了,还得搭进去很大的一笔投入,种地等于“赔了夫人又折兵”。即是第二年丰收了,两年加在一起能“保本”就算不错的了,没有一点效益可得。假如不是绝收,上边就要订购粮,追得很紧,不交是不行的,因为有原则,有政策,叫做“先交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自己的”。那么,自己的能剩多少啊?所以,欠收就是“绝收”,“绝收”就是“绝路”!谁不害怕?
要是丰收了,卖粮难就难于上青天。难在哪里了呢?市场上的粮食价格低于国家的收购价,农民思来想去不愿意出售,叫做“惜售”。勉勉强强到市场上买一些粮食,也是没有啥赚头,粮食卖不上好价钱,哪来的效益?所以,粮食一丰收,农民都抢着到国家的粮库卖粮。送粮的一多,粮库就压等压价,但还是比市场上高一些,就排队卖粮。排队可是个苦差事,有的日落就赶着车排队,第二天清晨离粮库的大门还远着呢。我亲眼看到,卖粮的车队最长时排出去5华里!
那年李学清就是排队来卖粮的,足足排了七八个小时才排到乡政府的大门口,离粮库还有一里多路,那时已经是早上8点钟了,可见他是什么时候从家里出来的?可见种地人的辛苦与无奈了。而这时我们才上班,才吃过早饭……
连冻带饿,李学清实在挺不住了,只好求人看着车马,便来到乡政府办公室暖和暖和。
乡政府在农民的眼睛里是个大门口,要不是冻饿难挨谁会到这里来?李学清是个老实人,他没有进屋,只是在走廊里避避风寒生怕惹出闲事来。我上班路过见他冻成那个样子,就拉他赶快进屋,顺手拿过一把椅子让他坐在火炉子前面,又给他倒了一杯热水。他烤了一会炉子,喝了几口热水,觉得浑身上下热乎起来了,搓搓手就走了。李学清在办公室前前后后也就呆个十几分钟吧,但他逢人就讲这段故事,说他一个庄稼人,在乡政府办公室还有人给他让座,给他倒水,知足啊!
1998年那次见面,三叔还还说了许多我对他的好,我记不清了。其实,他对我的好何尝不是真情实意啊!农村的非农业户和农业户没有太大的本质区别。我家不种地也要烧柴,打坯换炕抹房子……好多事和农业户一样的忙。我家没有车马牛具,拉柴禾拉土,给房前屋后的园子起垄年年岁岁都是三叔的事,用不着我吱声,三叔就主动过来帮忙。是在过意不去,晚上就留他吃饭。吃饭的时候,他总说我菜做得太多了,肉放得太多了,酒买得太贵了……我心里总想:三叔帮我我是无法报答的,他能用得着我什么啊?1994年我临时搬到10里以南的老牛圈去住,那是我最困难的时候(有后话),三叔总是要到那看看我,叙叙旧。1998年初秋我去了北京,心里割舍不下的就是三叔,所以回来第一个想见到的就是三叔了。
一晃10年过去了,三叔已经是77岁的老人了。2008年春节前我又回老家一次,三叔老了一些,精神体力都不减当年。他对我说了两件事:一是告诉我李成柏过得很好了,有了孩子,他原先拉下的饥荒早就还完了,手头还有“丰厚的积蓄”。每天里三叔还是赶着马车去很远的地方卖笤帚炊帚,利润很好的。三婶看上去也比以前丰满多了,人胖了,没有了过去“三级风”的形象。那时,三婶很瘦弱,三级风就能把她刮倒。
第二件事就是让我在这买一套房子,搬回老家来住,说哪也没有农村好,得过。是的,三叔就盼我回来,还和他做邻居。但我直言相告,我不能回来了,城里的生活习惯了,回来了孩子们会惦记我的,让人家为我操心值不当。我见三叔心情黯然,就说我会常回家看看,他高兴了。是的,我不会再回到老家来定居了,就像时间不会倒流。然而,人对过去的记忆是可以倒流的……
3 亲密的乡邻(世态炎凉)(4)
3亲密的乡邻(世态炎凉)(4)
去北京之前,我知道老家的人有在那很多,也是我的“乡邻”们。到北京的第三天,稍次休息便去拜访。在海淀区的电子一条街,没有费太多的力气就找到了他们。他们一共四家,都姓李,是兄妹姐弟一家人。老大李亚琴,原来是德盛堡村的妇联主任,丈夫石纪林;老二李亚芝,曾经和我在一个学校当老师;老三李亚君,硕士研究生毕业,下海经商了;老四叫什么名字我忘记了,她没有结婚,和李亚君在一起。姐四个之外是李成伟,在五个人中他排行老三,老三老四都是他的妹妹。四家买卖经营的都是“一路货色”——电脑。实力数李亚君雄厚,那时就有自家车了。其他三家都是在她的带动下弃农经商的,“由农村包围城市”的,来北京已经有七八年的光景了。她们自己谦虚地说,“在电子一条街,是困难户,是穷人”。从谈话中我了解到,她们中最“困难”的老二也有百八十万的资产和存货。是的,比起老家的富户,她们是腰缠万贯的暴发户了。
我见到李成伟夫妇俩的时候,冷眼看去俨然一副老板的派头,也许是我刚从东北的农村来到首都,土俗得反差太大的原因吧。当时我就想:李成伟,我的学生,仅仅初中毕业,如今会经营高科技的电子产品实在不可思议!我怎么也想象不出来,昔日家乡有名的困难户,现在怎么如此的阔绰起来。
李成伟的父亲李忠学,有一段时间就住在我们的前街,一辈子务农,斗大的字不认识一麻袋。他在世的时候,常应人之求给人家苫草房。我和他早就熟悉,街坊上论我叫他二叔,他们一共亲哥七个。听祖母和母亲说过,李家穷得很,二叔曾经在解放前给我们家放过猪。哥们中大一点的就要自己出去混碗饭吃,小一点的因为穿不上裤子就蹲在家里呆着。自从孩子们在北京发达了,二叔老两口也搬到北京来享福,颐养天年了。1997年,也就是在我去北京的前一年,二叔病故了,骨灰被送回老家,圆了他自己的心愿。
他回来的那天,送他到坟上的人很多,我也去吊唁了,感谢他对我的好,不不会忘记他,一个热心的人。我盖小草房的时候,几乎供不起人家帮工的吃饭,许多活都是我们自己动手完成的。可是,苫房这活我不会,只好求二叔了。他二话没说就来帮工,教我好生感动啊,那时我并不是李成伟的老师,父亲正在被专政。
我因为有事在身,没有送他到坟地,但我看见那么多的人为他送行,都是得到它帮助过的人和至亲。在至亲中有一个人很特殊,他是村党支部书记,我这才知道原来他们是姨表亲,也就是说,书记的妈和二叔的妈是亲姐妹。我所以才知道,是因为他们平素根本就没有任何来往。书记走在送葬的前列,很显眼的位置那,叫人很注意的位置上……真是世态炎凉啊,趋炎附势,让人作呕。他原先怎么不这样亲热啊,难道亲戚是忽然做成的吗?人们都在问,问得有理……
李成伟的岳父姓贾,叫贾玉成,离我们家不到百米远。贾家被称为“天下第一穷”,那年月连一床好的被子都没有,屋子里空荡荡的。贾玉成两口子一生有8个孩子,7男1女。除了老大叫贾百利和他的二弟有个正经的名字外,其余5个儿子依次叫贾百三、贾百四……虽然解放了,但贾家还是守着一个“穷”字过日子,年年粮食不够吃,就是吃咸菜也是上顿不接下顿。“文革”过后不久,贾玉成的父亲就病故了。贾家人穷又没有当官为宦的三亲六故,去他家守夜的人自然寥寥无几。同贾玉成老父亲同日去世的李玉章祖母相比,情形可谓天壤之别。
李玉章祖母家位于贾家后街不到百米远,相互喊一声都会听得很清晰,李家的丧事办得隆重无比,往来的人摩肩接踵,熙熙攘攘。谁都清楚这是为什么,因为李玉章是二道房村的书记,难怪德盛堡的书记也要光临了,而不去贾家,不在乎李成伟是他的亲戚,尽人皆知。
小说推荐
- 草根历史:明朝那些事儿
- 这一大系列,说的是自大明武太祖皇帝朱元璋起,到明朝灭亡近三百年的事。第一卷则从朱元璋出身开始写起,到永乐大帝夺位的靖难之役结束为止,叙述了明朝最艰苦卓绝的开国过程,其实就是以前一直被说书人及老百姓所钟爱的《英烈传》的内容,不过多了靖难之役。历史本身很精彩,金戈铁马,儿女情长,权谋诡谲,要什么有什么,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全球高武:我有亿根伪灵根
- 韩旭觉醒灵根,可惜只是一个伪灵根 然而 灵根觉醒系统开启 从此,韩旭每秒觉醒一根伪灵根 最强天才花费六个小时才能练出一点气血 韩旭五秒一气血 一天后,韩旭觉醒8万多灵根 一年后,韩旭觉醒3000多万灵根 韩旭的对手:我靠!你凭什么修炼的这么快 韩旭:抱歉,我有亿点伪灵根 我韩旭有今天,全都是靠我自己
- 都市言情尼古拉斯山丹连载中
- 最新章:第九十章 炸裂!颠覆认知!
- 草草纪事
- 文案三十年,三十年可以发生什么呢?一片宽阔的空地上可以建立起新房再成为断壁残垣,一位有作为的君主可以开疆扩土意气分发再成为昏君,甚至一个待字闺中的少女可以嫁人生子最后成了老太太!燕芝难产死去,变成了30年之后的薛草草,那个遇见的跟自己的丈夫长的一模一样的男子到底是谁,难道…祖父为什么要把自己唯一的孙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6章
- 草草了事
- 《草草了事》他高高在上,运筹帷幄,却草草了事成为她的丈夫。两间双人房,两张单人床 一段婚姻,不过是他们一时昏了头。她渐渐发现丈夫内心的孤独和温柔,可最令她意想不到的是游走在觥筹交错间的他竟然还是个处 推荐好友的文文《美人迟墓》http/www.ruochu.com/book/24012薄少新书《案里
- 都市言情薄少完本
- 最新章:第234章 那些时光那些人(4)大结局
- 农民工子女 草根儿
- 农民工子女:草根儿作者:曹保印 农村孩子蚂蚱,家住在一个名叫秋后的、不知名的小村庄里。在他十岁生日那天,爸爸告诉他,因为家里穷,爸爸、妈妈要领着他,到离家很远的省城打工。从此,蚂蚱和爸爸、妈妈,还有村里的其他人一起,走上了一条艰辛、痛苦,既洒满屈辱的泪水,又不乏顽强抗争的漫漫人生道路 在去省城的路上
- 现代文学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4章
- 草根血剑(1)
- 草根血剑(1)作者:海生《草根血剑》第一部分 第一章血魔转世(1 无望峰,玄天涯,魔门圣地,人间至黑之所,由天下间至刚至硬至黑的九天玄石所筑,坚不可摧 与玄天涯正对的是无望峰一岩洞,岩洞洞口浑圆,径达九丈许,左右两边分别镌刻着八个血红大字“天道不彰血魔为尊 字体龙飞凤舞,浑雄有力,似乎充满了愤怒和力
- 玄幻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7章
- 美国草根政治日记
- 美国草根政治日记作者:老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这是一本很独特的书。这是刚开始工作不久的一个中国留学生参与美国政治活动的实录,作者作为一个外国人,因为他生活在这个社区中,在美国人眼中,他自然获得了参与政治活动的权利。早在晚清,中国的学者已经注意到美国的政治制度。美国制度文本,在将近一百年前就被译成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1章
- 曲终人散之大一的草根生活
- 当我上大学的时候,就有种莫名其妙的冲动,就是想记录下自己在大学的点点滴滴,因为我觉得,大学在人生之路中是重要的一笔,这一笔反映了我们今后的路将何去何从 在高中的时候偶然阅读了孙睿大哥所写的《草样年华,对他我就十分崇拜,孙大哥风趣幽默感染了我,在我心中,他就是圣人一样,是我学习的方向,我在这里就尊称他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9章
- 最后一根稻草
- 溺水的人拼尽力气满心欢喜的抓住你,身子却下沉的越来越快,这就是最后一根稻草的悲哀 该小说是以“飞轮海”成员炎亚纶为形象的同人(真人)小说,相应视频:http/imgcache.qq.com/qzone/client/photo/swf/vphoto.swf uin=804997398fid=4170
- 都市言情zhenniaiaaron完本
- 最新章:再见,布偶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