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钟成为记忆王

第35章


  脑力劳动者、青年学生智能下降,常感觉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不是别的原因,而是后脑能量耗散后未能得到正确、及时补充的缘故。因此,及时给后脑中心输送、补充能量是大脑正常工作的保证。
  那么,后脑中心的能量又是从哪儿来的呢?是肝、肾、命门等腰部的能量中枢传送的。肝藏血、肾藏精、肝肾等脏腑的精微物质通过脊柱上行传递到后脑,供给后脑能量。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就是当我们感到腰酸背痛时,往往记忆力也随之大幅下降,记也记不住,坐也坐不住,头昏眼花。这就是大脑的能量供给不上导致的。
  由此,肝肾—后脑—前额,这种能量补给渠道就很明显地摆在了我们面前。强化锻炼腰部就可产生旺盛的精力,大脑能量的补给就有了充足的后务支持,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也因此有了保证。
  下面介绍四种有效的方法。
  健肾法
  该法共有四个部分:补元法、摩擦肾府法、提肾法、消食法。
  1.补元法
  将两手搓热后,掌心焐于后腰部,体会那种湿湿热热的感觉。此法可有效地补充肾区能量,当你腰酸腿痛时,用该法可起到缓解、消除不适的作用。在焐的时候,要注意一下脚心,因为“腿为肾之路”,腰部改善了,腿脚也会随之灵活的。腰、腿及脚心若有酸、麻、胀、热、凉、痒、跳动等感觉时,皆是正常现象,不必在意。
  摩擦法
  早晚或平常空闲时,用两手掌上下摩擦腰部,以搓红搓热为度。这可按摩、刺激腰部,对于强肾有很好的效果。同时,在搓时也会产生头脑舒适的感觉。
  提肾法
  以鼻吸气时意想把外阴与肛门一起提到肚脐处,即提肛缩肾(如忍大便状),稍停,慢呼气将外阴和肛门放松,松肛宜缓,不要突然放松。这一提一放为一次,连做不超过14次。此法不但强肾,还可以治疗泌尿系统疾病和痔疮。
  2.呼吸法
  取坐姿,两脚平行,与肩同宽,含胸拔背,两肩自然下垂,两手叠放于肚脐处,男左手在里,右手在外,女相反。然后配合呼吸。逆腹式呼吸正好与之相反,吸气时小腹内收,呼气时小腹外凸。呼吸要逐步做到深、匀、慢、细、长。这样做一会,可很快感觉小腹发热、发胀,呼吸时会感到头部也随之一起一伏,腰腹的能量会沿着脊柱上传到大脑中。做完后,要做几口深呼吸,注意肚脐内部一会儿。
  3.沐浴法
  姿势不限,以舒适自然为度,设想五颜六色的光从头顶流向脚底,这光穿透皮肤、肌肉、骨骼、脏腑,从里到外,从上到下,里里外外反复冲刷身体,如同沐浴一样把体内不好的东西都冲出体外,冲到地下。长期练习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4.灵椎法
  灵椎法主要是调节颈椎的,其方法大致如下:
  (1)搓大椎
  以一手掌搓大椎穴(低头时,颈椎最突起的部位),连同按揉颈椎,两手交替做。因此处易风寒,所以经常搓大椎带可预防感冒。
  (2)仙鹤点水
  以下颌为中心做前、下、后、上方向的立体画圆(绕圈)运动,做时宜缓慢。此法可充分活动颈椎,防止长期伏案而导致的颈椎病。
  (3)头部运动
  这些方法都会充分地活动颈椎,颈椎一放松,头部就会感到清晰,因此处是能量输往大脑途中的一处关隘,此外一通,路路畅通。
  最后说明一下,以上所介绍的方法都可随时做,没有先后顺序。这些方法都是古代炼养文化中的精华,虽没过多的阐述,但都能经受得起实践的考验,大家在应用时自会有体会的。
一、填空题
  [例一]记忆三国时期,魏国发明家(马钧)制成一种便于操作的灌溉工具——翻车。
  这一题中,考的发明家的名字和灌溉工具的名称。对这样的小题,我们可用一一对应联想法来记忆。这很好联想:马驹(马钧)刚学拉车,所以总翻车(翻车)。
  为了防止对该题变换角度出题,我们干脆把“魏国、马钧、灌溉工具、翻车”都做一下联想,这样不论他出什么题我们都可答出来。
  联想:喂过(魏国)马驹(马钧)后,拉着灌溉工具(灌溉工具)去干活,半路上翻车(翻车)了,工具压坏了,马驹也受伤了。
  记忆8世纪世纪中期,骨力裴罗统一各部,被唐朝册封为怀仁可汗。
  唐朝时,国家鼓励培植萝(骨力裴罗)卜,农民们都起早贪黑地干,但坏人可不愿汗(怀仁可汗)流浃背地干活,他们专等着偷。
  用一一对应联想法能把各章节中的基础知识一点一点地“蚕食”掉、“分化”、“瓦解”各章内容。
  二、选择题
  (1)单选题
  单选题与填空题实际上差不多,都属于短小内容的记忆。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它们只有一点不同,那就是填空题一点提示都没有,你能想起来就能填上,想不起来就填不出,它要求你得准确掌握该题。而单选题则不同,如果你对该题还有些印象,但不能准确说出答案,若碰巧它以单选题的形式出现,那么你可能看着四个备选答案就能选出正确的,这些备选答案实际上有提示的作用。也就是说,同样一道题作为填空题你可能答不出来,但是作为单选题你就能答出,这就是那个正确备选答案起到了提示的作用。当然,这是指你对该题还有印象的情况下,如果你对它一点印象都没有,那就另当别论了。
  所以说,单选题和填空题可划分为一类。实践中我们发现,如果你在平时对某一题做了联想,那么考试中再出现该题时你就会很快准确无误地选出正确答案,即使在几个备选答案之间有些模糊或游移不定,只要你按原来的联想回忆一遍就不会再迟疑了,有时你会感到有些题简直是白送分给你。
  [例]中国近代思想家、科学家中魏源的著作是:(A)方圆阐明幽(B)天演论(C)海国图志(D)警世钟
  这题我们联想过,怎么联想着,我买铅笔为了援助那些还过着贫困生活的失学儿童,希望他们发奋图志。即应选(C)海国图志。(A)、(B)、(C)、(D)由于没有同“魏源”进行过联想,所以对它们总有些陌生感。
  [例二]最早种植栗是在(A)河姆渡氏族(B)半坡氏族(C)大汶口文化晚期
  看到这道题我们几乎立刻就会选(B)半坡氏族,因为我们以前做过这个联想,只要你按原来的联想回忆一下就可找出正确答案。这题中(A)河姆渡氏族可能会造成干扰。其实那个时期种植的是“水稻”。我们在平时学习中可做这样的联想:种植水稻当然离不开水,肯定得离河近呀!所以半山坡(半坡氏族)种植栗,河姆渡种植水稻,就很轻易地区分开了。或者通过“栗”字和水稻的“水”字就能区别出来,你看“栗”字下面有一“木”字旁,所以木头当然要长在山坡(半坡氏族)上;水自然会流进河(河姆渡氏族)里啦!三者也很好区分,自然不会混淆。
  (2)单选题
  多选题是大家得分较低的一种题型,因为多选或少选一个答案都不得分,有的错选甚至还要倒扣分,所以要求你对该题在准确掌握的基础上才能做出选择。我们知道,多选题一般有2~5个备选答案,而平时对于3~7项内容的记忆,我们选用直接串连联想法和借助词句联想法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只要你对该题曾做过联想,考试时展开以前的联想就可准确地找出正确答案,在选择时决不会出现模糊不清、模棱两可,看这个好像应该是,看那个好像也对的情况。
  [例一]“商鞅变法”的内容有:(A)建立县制(B)方田均税(C)奖励耕织(D)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还记得“商鞅变法”的联想吗?我们当时用的“改革开放”一词做的联想。通过回忆联想我们是不是就可作出正确选择?你看,“改”不是“悔改”吗?对不思悔改的恶霸扔废井填(废井田)了,打开他家前门(开阡陌)分发财物,即“废井田,开阡陌”;“革”是“皮革”,用“皮革”奖励军功;“开”即“开始”,开始对封建侯建立限制机制,即建立县制;“放”即“放牧”,放牧多的奖励耕牛、织布,即奖励耕织。经过这番回忆那(A)、(C)就一定是正确答案了。
  对于多选题的记忆除了用借词句联想法外,还可用直接串连联想法来记忆。例如记忆“秦始皇的统一措施”,共有4条: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我们可这样进行联想:秦始皇之所以能够统一中国,是因为他肚量大:大得横(度量衡)着走,大肚子里装的都是货币和文字。秦始皇是个专制主义者,中央的权利集(中央集权)于一身,所以才统一了中国。这样,当遇到该题的多选题时,你就会很快选出正确答案了。
  因此,平时多联想,就会加深印象,多选题也能得高分。唯一要注意的是,有时备选答案中有的原来答案的另一种叫法是同一个意思,这样的答案其实也对,也应选,所以,对于这样的选项要多加注意。
  四、名词解释、简答题、列举题的超速记忆
  这三种题型可采用直接串连想法、借助词句联想法或组合方法进行记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