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天裂

第152章


 
邓菁士卒于光绪二十五年六月二十四日,换算为公历应是1899年7月31日。根据第十二任港督卜力的报告,在港英当局的武装镇压之下,“新界”人民的抗英斗争截止1899年4月26日已全部平息,此后“新界”地区归于港英管辖之下,港英并且于5月16日将九龙城、深圳和沙头角同时强行占领。那么,邓菁士在7月31日由于何因死于何地?邓氏族谱中并没有记载。就我所看到的材料,邓菁士在领导抗英斗争失败之后的下落,有两种说法。 
一为“逃亡”说。刘存宽编著的《香港历史问题资料选评——租借新界》一书中说:“上村之战后,……抗英武装事实上已无力组织一场战斗,一部分人被迫撤退到深圳河以北,抵抗运动领袖邓菁士、邓仪石等逃奔广州、南头,另一部分人则藏匿在本地。”余绳武、刘存宽主编的《十九世纪的香港》一书也用此说,据该二书注解,此说源于安德葛著《香港史》。 
此说在港英的英文档案中也可以找到依据。1899年4月19日骆克报告说:“下午1:3O,我们前往厦村……我要他们将叛乱的首领交出来,他们说,那些人都逃跑了,其中一人去了南头,另一人去了广东。”厦村是邓菁士、邓仪石、邓植亭的家乡,此处所指何人,是显而易见的。骆克在1899年4月24日给卜力报告中也曾说到:“在厦村,邓菁士和邓植亭这些人看来在诱使当地的老人和村民参加他们的抵抗运动中起了很大作用……我把这些名字列了一个名单,但几乎所有提到的人都已逃离。” 
一为“绞杀”说。“新界”黄建五先生在《新界租借漫谈》一文中说:“港英追捕领袖人物,结果,邓菁士执行绞刑,邓仪石逃亡西乡……” 
以上两说虽不一致,但也并不矛盾,因为“逃亡”并不是结果,在逃亡之中为港英逮捕、最后被绞杀仍是可能的,所以两说可以并存,而邓菁士的卒期为1899年7月31日则是可以肯定的,《厦村新围邓氏族谱》应是确证。 
抗英领袖之一邓植亭,是邓菁士的三弟,《厦村新围邓氏族谱》有载: 
郡庠名芝培,字甄才,号植亭,乳名茂槐,乃郡庠诞献公三子也。补郡文庠。生于咸丰元年辛亥年十一月初六日。娶黄氏,生三子,长曼廷,次咱添,三燮堂。续娶陈氏,生一子,曰沂添。 
关于这两位抗英志士的后代,据《厦村新围邓氏族谱》所载,邓菁士之独生子邓锡龄,字永周,号梦余,生于同治戊辰年九月二十四日,享寿五十二岁。娶李氏,无子,以邓德桑承嗣,邓德桑系邓祖添之子、邓芝林之孙,邓芝林字敏才,号毓生,乳名秀槐,系邓菁士之二弟。 
邓植亭之长子燮廷,未娶早卒。次子咱添,娶廖氏,生一子,曰德成。三子燮堂,娶朱氏,无子;续娶吴氏,妾钟氏,生子德刚、德毅、德强,德强早卒。四子沂添,娶关氏,生子德康早卒,次子德岳。 
据邓兆棠医生、邓圣时先生介绍,抗英领袖邓仪石(又名惠麟)系厦村西山村人,为邓氏二十五世祖;邓芳卿系屏山人,为邓氏二十三世祖,1853年生。 
另据黄建五先生撰文介绍,抗英志士伍其昌,别号星埠,原籍南边围,生于咸丰九年乙未(1859年),1881年中秀才,1892年补增庠生。生平胆识过人,办事勇敢,在乡间排难解纷,任劳任怨。在1899年抗英斗争中,挺身而出,捍卫乡阎。当时有一通敌泄密者被乡民处死,抗英斗争失败后,死者家属向英军“诉冤”,指证抗英领袖人物,伍星墀不肯“畏罪潜逃”,从容被捕,港英欲处以极刑,后因各乡绅耆极力环保,判为终身监禁。后因英国王子爱德华访港而“大赦”出狱,已度过十三年铁窗生涯,时年五十三岁矣。村民们燃放爆竹,夹道欢迎,整个月里盛宴款待,誉为民族英雄。伍星墀出狱后改号醒迟,在西边围筑“作新书室”,设馆授徒,赋诗明志,与当地名流唱和,轰动一时。黄建五先生曾辑录其遗诗三首: 
 其一 
今吾犹是故吾身,底事吾庐号作新。 
黄种魂醒初认夏,绿杨甲柝甫回春; 
汤铭康诰追前度,美而欧风渐隔邻; 
愿与众生除旧染,冰壶一片见天真。 
 其二 
近来时局喜推陈,我亦随人日作新。 
三面开通空夙障,一堂活泼有余春; 
梅花曲绕窗为壁,蓬荜阴连眷比邻; 
昔叹归与今已慰,愿从吾党证前因。 
 其三 
天涯零落复何之,倦鸟飞还得一枝。 
屋小尽堪容我席,檐低终不寄人篱; 
幼安有阁仍居魏,尼父乘桴不陋夷; 
最好黄花开放后,陶然醉读归来辞。 
烈士暮年,劫后余生,作淡泊之人,出苍凉之语,“今吾犹是故吾身”,“黄种魂醒初认夏”,“愿从吾党证前因”等句,隐隐可见壮心不已,无愧无悔。伍氏事迹因时间跨度较大,没有在小说中以真人真事采用,但因资料珍贵,也录以留存,供后人追念。 
又据刘崇先生《港英在新界秋后算账》一文中所载,骆克在搜捕抗英人士时向卜力呈报的黑名单中提到的姓名有:吴基祥、邓清持、邓清宏、邓亚清、吴丰祥、麦鸿文、陈天宝、李天良、文大龙、李培基、林源发、陈容。因为这些姓名均系据英文音译,汉字书写不一定准确,我怀疑其中的“吴基祥”可能就是伍其昌,“邓清持”则疑为邓菁士,录此备考。 
以邓菁士为代表的一批抗英志士,在异邦入侵、国难当头之际所表现出的高昂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值得我们永远景仰、永远纪念,他们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不以成败论英雄 
邓菁士等人领导的抗英武装力量,直接参战人数达二千六百人之众,他们所使用的武器,包括从民间购置的大炮、原各围村防盗自卫的抬枪、从各种渠道购买的长枪、短枪(其中有些是太平天国缴获的“洋枪队”武器,太平天国失败后,这些武器失落民间)、大刀、长矛、三叉戟、匕首,与港英的正规军队和警察部队相比,武器装备低劣,人员军事素质不足,然而他们不畏强暴,敢于以弱战强,先后组织了1899年4月15日的首战大埔、4月17日的再战大埔和伏击林村谷、4月18日的反攻石头围等多次战斗,虽均未能获胜,但屡败屡战,宁死不屈,可歌可泣,而且在军事上、心理上都给英军造成了重大打击。港府辅政司兼“新界”专员骆克曾在1899年4月19日的报告中说:“要是他们有近代化的武器,我军恐怕就更加为难了。即使如此,他们用原始武器开火的那股劲头,也显出他们浑身是胆。”驻港英军司令加士居少将在1899年5月5日的报告中说:“如果叛乱不被及时制止,很可能蔓延成一种可怕的规模。目前我们发现,他们的行动都是经过周密的部署,哪怕是一次小小的胜利,都会使情况日益复杂。”英军奥格尔曼中校在1899年5月6日的报告中也说:“我相信敌军的数量一定非常可观,而且把所有的赌注都押在这上面了,他们希望以占绝对优势的人数来压倒我们,但中国人对近代化武器的威力并没有任何概念。”从英方当时的许多函件和报告都可看出,抗英武装力量的人数众多,斗志昂扬,领导者也具有相当的军事指挥才能,但武器低劣是他们的致命弱点,而且在两国已经签订《专条》,清政府软弱无能、处处退让的情况下,民间抵抗运动最后失败的命运是不可避免的。 
在以往的一些史料性著作中,曾有过乡民大败英军的记述。如了又著《香港初期史话》(1958年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称:“4月18日,群众2500人在上涌与英军激战,把英军打败”;“5月,英军大举反攻,炮轰锦田围,夺去铁门作为战利品。”李宏著《香港大事记》(1988年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也称:“4月18日,新界人民2500多人在上涌与英兵激战,挫败英军。” 
刘存宽在《香港历史问题资料选评——租借新界》(1995年香港三联书店出版)一书中曾指出上述说法不确之处有三:其一,4月18日激战的发生地在上村石头围而非“上涌”;其二,当日战事的胜负恰恰相反,26O0名抵抗者向上村石头围的英军发起反攻,遭到英军伏击,抵抗者受到重大损失,此后已无力进行战斗;其三,英军夺走吉庆围铁门,发生在4月18日上村之战的当日,而非5月。 
我在当地采访时曾经得到关干“石头围乡民大战殖民军”的一些素材,据说:太平公局将主力集中在鸡公山,前面及左右两翼分布战斗部队,完成对石头围英军的包围态势,另派数支突击小组,引诱敌人迷失方向,并分段截击敌人的补给线。4月18日,大埔大约七十多条村落的武装分别抵达石头围外围阵地,深圳、东莞、惠州的团练由太平公局派人引导,一部分上鸡公山与主力会合,一部分散人各围村,包围已被困在丛林中的近五百名殖民军。豪雨中殖民军几次突围,都未能冲出密集的火力网,粮食陷入恐慌,运输用的军马被宰杀,连中毒生病的军大也宰来吃。抗英武装以“八爪鱼战术”,于4月19日凌晨全面出击,先从观音山对面的各条战线展开攻击,“引蛇出洞”,分散敌人兵力,然后由主力捣其巢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