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三国志征文乱三国

正文 第五章、逐鹿


    天下大乱,乱的不仅仅是朝廷,更是人心。
    先有士宦相争,外戚败落,引得凉兵入京,整个洛阳变得鸡犬不宁,怨声载道。
    后有董卓专权,平民百姓,受尽兵灾苦楚,公卿仕宦,惶惶不可终日。
    接着,诸侯会盟,兴兵讨董,到头来,却见诸侯互相攻杀。
    后来,董卓受诛,李催、郭汜反攻长安,驱吕布,杀王允,屠城三日,长安城中,闾里短巷满积尸,天阶踏尽公卿骨。
    整个大汉,似乎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宦官外戚倒台,名士化身军阀,武人成为暴徒,道德观念崩塌。势利相争,兄弟阋墙,亲友成仇,贤良受戮,苍生遭涂炭,社稷成荒丘,与此同时,还诞生出了许多许多乱世中的怪物。
    治乱相续,朝代更迭,是历史必然的轨迹。就像不管听多少声“万岁”,依然没人能够长生不老,江山,也一样。
    如今的大汉,便已是名存实亡,接下来的,就是最终归属的问题了。
    所以,看明白这一点且野心勃勃的袁术,心急火燎地向着他的邻居杨越,亮出了屠刀。
    “袁术欲使吕布为先锋,不日将来攻我,主公还须早作定夺啊!”徐庶向杨越说道。
    看着手中的军报,杨越不禁叹了口气,说道:“唉!又要打仗啦!”
    ……
    雍凉,郿城。
    马腾大营,一个布衣赤甲的黄发少年,手执自敌方夺下的武器,独自守在辕门前,挡住了一众追兵。
    少年已经奋战很久了,他身上多处受伤,天地之力所凝成的铠甲在敌人不断的攻击下,也已变得残破不堪,但少年却不曾后退半步。他的兵刃上白光闪烁,双眼中杀气凛然,骇人的气势逼迫着围攻他的敌军们,使之不敢再上前一步。
    对面,梁兴见此情形,不禁疑惑地向少年问:“庞校尉!你原也只不过是一介降将,何至于做到如此地步啊?
    韩遂的袭击非常突然,马腾被杀的措手不及,只好率轻骑逃走。为了让自家将军顺利逃生,黄发少年道了一句“容某死战,为君夺路”,便义无返顾的冲出来断后。
    之后,便出现了辕门前的那一幕。
    抬头瞧了一眼对面的梁兴,筋疲力竭的少年怒声吼了一句:“背信弃义之徒,焉知我辈!”
    见此,梁兴便不再说话,只挥了挥手,包围住少年的兵士们,便再度一拥而上。
    ……
    冀北,龙凑。
    鼓声震彻沙场,袁军发起了最后一次冲锋,对面,公孙军的前军阵形已经崩溃,一时之间,兵败如山倒,士卒们全都在争相逃命。
    “大哥,败局已定,事不可为,我们还是先向后撤退吧!”
    军阵的后方,一名玄甲持矛的黑脸少年对着身旁的大耳少年如此建议道。
    “不可,公孙将军尚在前方,我岂能只顾自己的安危,独自撤离呢!”大耳少年没有丝毫犹豫的摇了摇头,当即拒绝了这个提议。
    旁边,一个赤面青袍的少年催马上前,对着二人言道:“事急矣,请兄长与翼德速速去接应公孙将军,追兵羽自去抵挡。”
    言罢,少年不顾一旁伸手欲对其阻拦的兄长,拍马提刀,便朝着前军奔去。
    青袍少年单人独骑,奔上一处高坡,正好迎上了溃退下来的前军,他横刀拦住一名慌慌张张的败卒,问道:“敌军主将何在?”
    那败卒只匆匆向着敌阵中一指,然后便头也不回地逃命去了。
    顺着败卒所指方向望去,少年正好寻见了敌阵之中绣袍金甲的主将,他不由地微眯起凤目,然后默默地将长刀拖到了马后。
    一瞬之间,青色的光芒,笼罩了少年周身,激发出无穷的杀气。
    伴着一声大喝,马蹄尘起,青袍少年乘坐骑自高坡一跃而下,一路逆着败逃的人流奔行飙进,恰如暴风雨海面上的一叶孤舟,又快似一支离弦的利箭,直冲敌阵而去。
    ……
    徐州,小沛。
    吕布营中,军士们尽皆全装惯带,持戈执戟而立,整个队伍军容整齐,森然有序。
    金冠银甲的少年将军,正一边带着人检阅军队,一边炫耀着:“使者观我之军士,雄壮否?”
    使者答曰:“将军麾下,真乃虎狼之士也,只要将军出战,必能建功,到时袁公定会欣然嘉奖的。”
    “出战?我亦欲如此,可惜……虎狼无食果腹,亦难有为啊!”少年将军转而说道:“前次,袁公许我之粮马,至今未曾得见。无粮无马,让我如何出战哇?”
    “袁公一向讲究公平公允,将军没有战功,袁公又如何有理由奖赏将军呢?”
    “哦~!那请教使者大人,是不是我击败了杨越,袁公便定会施舍于布了呢?”
    少年这一句中不善的语气,令使者一时语塞。
    “呵呵!也对,区区寒门,一介武夫,如何配被看得起!丁原、董卓驱我为鹰犬,王允视我如刺客,袁绍畏我,佯装亲近,转而相害,各路诸侯,遇我如遇瘟神,避之犹恐不及。”少年不禁冷笑道:“所以,布有今日,皆自马上取来,无一是得自他人之施舍。”
    “吕将军!”意识到情况不妙的使者立刻叫了起来。
    “拿下!”
    一声令下,随行的士兵立即出手,将使者擒住。
    “将军,袁公兵多将广,中原之内,已无敌手。将军不可自误!”被擒住的使者一边挣扎,一边厉声喝道。
    “自误?袁公路恃军强盛,自以为势大,便想欺辱到我头上。哼!一介鼠窜之辈,也敢如此?且待我破之,再看他如何误我!”
    言罢,少年跃上赤兔马,转向严阵以待的将士们。
    “儿郎们,随我出征!”
    少年手中画戟一挥,红光闪现,赤兔嘶鸣,号令响彻整个大营。
    “击袁!”
    ……
    江淮,下邳。
    将军府,议事堂,文臣武将,齐聚一堂。
    “主公,您下决心了!”
    徐庶捕捉到杨越脸上决然的神色,不禁大喜道。
    杨越对他点了点头,然后向着堂内的众人说道:“自广陵起兵以来,吾亲眼目睹天下崩坏,世道沦丧。是故我龟缩江淮一地,向来无进取之心,不求其他,惟愿太平。这些年来,杨越有幸得诸君相助,方能保江淮一地之宁。然则……”
    杨越拿起手中军报传示众人,同时继续说道:“今世之乱,实难独善也。战事不日将临我江淮,杨越也才始悟,一味守成下去,只有败亡一途而已。”
    “昔日,我之宗族众多,向逾两百,可自中平以来,十年之间,或亡于人祸,或死于天灾,三者去其二,吾常为之痛心。可是,这天下失亲丧族者,又岂独我一族哉?”
    “自黄巾之乱以来,诸将割据,中原混战,家家有伏尸之痛,室室闻号泣之声,或合门而亡,或举族而丧,又有天灾相继,人民相食,天下十室而九空,百姓久苦矣。”
    “现在,是时候结束这一切了!诸君,我意已决,即日起整兵备战,讨不臣,伐袁术,诛无道,靖中原,还我汉民,一个太平天下。”
    “越,愿与诸君携手,将这乱世……”
    杨越站起身,“仓啷”一声拔出佩剑,狠狠地刺于木案之上,然后慷慨道:
    “终了!”
    言毕,杨越周围光华大现,天地之力迅速凝结,化作银铠黑氅,浮现于身。
    光芒闪过后,大堂上再没了江淮之地的守成州牧,取而代之的,是一名意气飞扬的少年将军。
    ……
    兴平四年,正月,韩遂背盟,夜袭马腾营,庞德战死郿城。五月,袁绍伐邺,公孙瓒败退幽州,关云长斩颜良于万军丛中。
    同年,袁公路举兵,欲图江淮,吕布倒戈,袭寿春,中途为曹操所截,擒杀之。十月,杨越大破袁术于淮水。
    兴平四年,在这多事之秋的一年里,杨越终于学会了如何使用天地之力。
    欲求天地之力者,必悟天地之精神。
    天地精神者,谓忠,谓义,谓勇,谓仁,英烈之风,凛凛之气,沛乎苍冥之间,充塞六合之内,至大而无垠,长存而不朽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