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风雨情

第七章:龙腾回天(三)


“剑欲饮血人欲战,苍鹰嗜杀碧空旋。”
    数万人高声呼喊,盯着不远处来回激斗的二人,为二人助阵。洪大的声音一阵高过一阵,一浪推过一浪,使人热血沸腾。
    二人现在不是在为自己而战,而是代表着彼此效忠的国家。骂赵辰阳自己,他可以忍,骂赵辰阳父母,他可以忍,骂赵辰阳祖先他也可以忍。但是,一个外邦若是敢欺凌我华夏之子民,视我国如草芥,骂我炎黄为猪狗,这,赵辰阳无法忍!
    “我天朝上国,岂能被你这北方夷蛮所欺凌,所侮辱!”赵辰阳剑芒锋利,每一招都极尽杀气。
    二人招式凌厉,也不知打了多少回合。突见他们相互退开,韩长笑道:“赵将军,我当你有多大本领,也不过尔耳!”他的武功确实不弱,一百多招下来,赵辰阳竟是未占任何上风。
    “他只不过是通天教的一护法,我尚且连他都打不过,怎么去杀夜骄阳!”心中激怒,突然浑身爆发出强烈的真气。
    韩长感到了赵辰阳身上强大的内力,连忙将长枪横与胸前,大叫一声:“好小子!”双脚一跃,冲天而起,长枪直刺赵辰阳面额。
    赵辰阳抬眼看去,双目冰冷,似能杀人。大叫一声:“匹夫受死!”天降横划,带着强大的冲力,直接砍了上去。
    当的一声,韩长的精钢长枪被拦腰截断。赵辰阳反手一拧,向前一刺,天降剑直刺韩长面门。
    韩长大惊,慌不择路,用手忽然抓住天降剑。不觉剑身有多锋利,只是力道十足。他大叫一声,欲将天降抢过,却不料赵辰阳一松手,没了重心,身子后仰就要倒地。
    赵辰阳则是不会放过这个大好的破绽,在他即将落地之时,运气飘花凌雪步,一下又将天降剑抓住,向前用力一刺。熟料韩长竟在地上忽然调转了身子,避开了这夺命的一剑。
    韩长暗暗自喜,大呼危险,却突见一暗器凌空射来,用手一接,熟料镖头却从中间突然断了,直接射入他的胸口,而那半截的镖身却被他死死的夹在两指之间。
    赵辰阳一步跨到韩长身前,剑指韩长道:“你输了!”
    韩长自以为神功盖世,目无天下,不料今日败在邓州城下,大笑道:“中原侠士都是些暗箭伤人之辈!”
    金兵见统帅被俘虏,纷纷大惊,高声喊着:“暗箭伤人,鼠辈,鼠辈!”石天翼站在城墙见赵辰阳竟然犹豫了起来,慌忙大喊道:“辰阳,快些杀了他回城!”
    赵辰阳则是冷笑一声道:“战场之上无明暗,我今日不杀你,只叫你知道中原武林的侠士们是何英雄!”一转身便在数万人的注视之下腾身而去。
    韩长被吓了一身冷汗。见赵辰阳远去,连忙将胸口的半截飞镖拔出。殷红的鲜血并无异状,韩长松口气道:“还好没有毒,要不我这条命只怕今天就要留在这儿了。”
    这场代表两国的决斗以大宋的胜利告终。只是赵辰阳却是放弃了一个斩杀金军统领的大好机会。他毕竟还只是个二十出头的孩子,心理再是稳重,也不免有些冲动,喜欢义气用事。若是这时杀了韩长,金军必然大乱,到那时出兵,定能势如破竹!若是换做岳飞等老将,起剑杀他,定不会有一丝手软。
    金军在救回韩长之后开始退军。宋朝众将站在高处望着如潮水般渐渐退去敌人,李威问道:“将军刚才为何不杀了那汉奸?”
    赵辰阳心中也是自责自己义气用事,他虽不说话,却是懊悔至极。
    之后的一连十几天,邓州城下到是安静许多。双发彼此竟是一副井水不犯河水模样,你不打我,我也不打你。韩长也在奇怪,自己明明受了伤,宋军却是一动不动,就连偷袭都没有。
    这日,探子回报,说宋军仍然闭门不出。韩长不禁奇怪,躺在床上叫来军师道:“军师可知这姓赵的小子在打什么注意?”
    军师摇摇头道:“我也不知他在打什么注意。按说将军你受伤,应该是攻打我们的大好时机,只是这小子这几日却一直按兵不动,莫非......”
    “莫非什么?”韩长躺在床上突然坐起惊道。
    “将军,请速派人打听唐州,均州,蔡州的情况,要快!”
    韩长闻言一惊,踌躇片刻,突然恍悟道:“好小子,果然不凡!”连忙叫过外面一士兵,吩咐他立即前去打探。
    邓州城中,赵辰阳每日都会上城巡视。李威跟在赵辰阳的身后,见城防严密,未有疏漏。来到城楼之上,二人举目远眺,李威问道:“将军,现在那汉奸重伤,正是出击的好时机啊!”
    赵辰阳则是摇摇头道:“现在时间对我们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七日之后,金军兵营。
    “报!”一金兵骑马直入兵营,而后下马快步奔向韩长的军帐。
    韩长慌忙站起,不久便见一士兵匆忙跪倒禀报道:“禀报将军,我蔡州,均州二城受到敌人包围,襄阳也出动大量兵马,绕过邓州已快到唐州地界!”
    韩长大惊,忙对旁边的军师问道:“军师,这.....”
    军师怒哼一声道:“好一个龙腾将军赵辰阳,围魏救赵,而且一下围了三城!”
    韩长砰的一声将身前的桌子踢倒,怒道:“老子一开始便中了他的缓兵计了!”
    原来,赵辰阳所写的三封信并不是求援的信,而是要收信之人出兵围城。颍州围蔡州,襄阳打唐州,而另外一支军队便是大名鼎鼎的太行八字军。
    关于太行八字军,他们是靖康事变后中原的一支自发的抗金部队,因所部将士面刺“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字,以示决心,故称“八字军”。八字军一直活动在陕西安康一代,攻打均州再适合不过,只是他们的行踪不定,所以赵辰阳才让那送信将士只在深山小路前行,以故意被捉到。
    这时的邓州同样收到了消息,赵辰阳大喜,连忙召集所有将领来营议事。
    “若不出我的所料,金军三天之内便可退军!”
    众将突然收到金军退军的消息,无不又惊又喜,正欲问明原因,突见赵辰阳起身发令,连忙安静下来。
    “李威将军,你领两千人马在平安山的悬崖之上设伏,用大石巨木击打,驱逐敌人!”
    “李旭将军,你带领两千士兵,一千匹骏马在平安山东三十里的南欧林设伏,一千匹骏马后尾绑上树枝,使其在林州奔跑。记住,驱赶就可!”
    “孙和、石天翼,你与我一起带领邓州城剩下的所以将士前往青峰谷击杀金军!”
    “众将听令,今晚子夜,各自带上将士悄悄前行,切不可暴漏行踪!”
    “是!”众将高声应命,纷纷点拨各自所需军马,在子夜时分悄悄带兵出征。
    第二日,金军士兵回报,说是邓州城一切正常。韩长暗自思索道:“此计乃赵辰阳这小子所设,这小子定不会没有一点动静,只怕已在我军增援的路上设了伏,看来大路是不能走了。”吩咐士兵从小路前行,而且军情紧急,走小路也可节省时间。
    谁料大军行至平安山突然中伏,损失严重,连忙调转军队向东边赶去,在南欧林附近,远远的便见林中烟尘滚滚,马声不断,想是定有重兵埋伏,又连忙向青峰山赶去。
    青峰山,是除这几条道外的唯一一条通往唐州的通道,就算均州、蔡州丢了都无妨,唐州是绝对不能丢的,因为上方便是许州(今河南许昌)。唐州是许州的屏障,而许州又是汴梁的屏障。攻打唐州的是岳家军的总元帅,百战名将岳飞,金军对他十分亟待。
    来到青峰山,一不见漫天尘烟,二不听人马嘶喊,这才放心松口气道:“看来天不亡我。”向里走了数十里,见一狭窄的通道,连忙命人前去查看还有无别的出路。探子打探一番回报道就这一条路出山,过了这条道便可出山。韩长细思良久,终是决定从此路通过。吩咐将士迅速通过,不可停留,生怕中了埋伏。
    路走了良久,到也相安无事,除了鸟鸣之外再无他声,但也就是这一声声的鸟鸣经常会惊起人一身的冷汗。
    突然,许多大石头从山上滚落,而后只见旌旗招展,漫天飞扬,人声如平地惊雷,瞬间在这空谷之中砸开了锅!漫天的箭羽瞬间而至,金兵一个个的在惊讶中倒在血泊之中。
    韩长大惊,连忙吩咐不可恋战,快速通过,却突见无数巨石从天而降,堵住了去路。回头一看,见无数巨石挡在山谷之间,将金兵的队伍一段段的隔开。
    韩长大惊失色,但听悲嚎之声冲天而起,大叫一声道:“想不到我韩长久经杀场,今天却死在了一个毛头小子的手中!”
    突听宋军的呼喊之声瞬间停止,抬头望去,只见赵辰阳已出现在悬崖的顶上,一声银色将军甲,威风凛凛。
    赵辰阳望着韩长面目冰冷,右手握着腰间的天降宝剑,左手高举,向下一挥,呼喊道:“放箭!”
    瞬间,漫天的箭羽再次冲天而至........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