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风雨情

第八章:宋金议和


清风山谷,阵阵布谷鸟的叫声不时回荡,这里异常的安静,仿佛一根羽毛落地都能听到它飘荡的声音。忽然,一阵风莎莎而过,一片白色的羽毛被风吹起,飘在天空之中转了几圈,落在一滩鲜红的人血之上......
    既然是战争,定会有无数人要倒在冰凉的大地之上,回归到最初的地方。这场战争,赵辰阳大败韩长,以最少的代价换取了金国数万士兵的性命。扬了大宋神威,也不辱鬼谷师门,只是这一刻便要有数万亡魂每日在这清风山谷夜夜哀嚎了。
    赵辰阳率军返回军营,可他显的却并不高兴。那几万人的生命在他一声令下瞬间化为冤魂,那一个个渴望与悲苦的眼神深深的触及了他的神经。
    “恭喜将军!”李威与李旭二兄弟早已率兵返回,等候在邓州城下。
    赵辰阳对二人略答复一下,骑着马一人先行入了城。
    二人不解,看向石天翼。
    石天翼望着赵辰阳的背影只是叹了口气。
    他二人反将李家二兄弟给弄糊涂了。按说此战大胜,当三军同庆才是,怎么一个个到跟打了败仗似的。
    赵辰阳也不回营,骑马在城中乱转,脑中尽是刚刚那些血腥的场面。从东门转到西门,又出了城,来到一荒芜之地,见有一颗大树,便下马来到树下,抬头望着树上的枝叶。良久,赵辰阳突然嚎声大哭起来。
    他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是父母的孩子却要相互厮杀,我杀了你的性命却是为了不叫你杀了我的性命。而刚刚那数万人的性命竟是自己下令带走的。多少父母丧失了自己的孩子,多少妻子丧失了自己的丈夫,多少孩子要同自己一样失去父亲。而这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
    赵辰阳跪在树下,嚎哭着求上天宽恕自己的罪恶。战争之中,到底孰对孰错,没人可以说的清楚。
    流年站在赵辰阳的身后,看着他痛苦的模样,轻轻的来到他的身前,伸出舌头,为他添干脸上的泪水。这匹马跟着赵辰阳辗转各地,与赵辰阳经历了许多他的喜怒哀乐。宝马有灵,却是不能用言语来安慰自己深爱的主人。
    “小娃娃,一个人躲在这里哭什么?”
    赵辰阳闻言赶紧回头,见竟是行空,忙收住眼泪惊道:“大师怎么会在这里?”
    行空笑道:“和尚闲来无事,四处闲逛,昨晚吃酒吃多了,就倒在那里睡着了,不想突然听到有人哭,扰了和尚的好梦,和尚生气,想来看看是谁,没想到是你个小娃娃。”
    赵辰阳寻找行空多时,难得碰到,正是问明龙腾心法保命方法的好机会,可他一心只念自己是个罪人,恨不得现在就死了,对龙腾心法之事提也不提。
    “小娃娃,你一个大男人躲在这里哭什么?”
    “大师,还记得我们第一次碰面之时你在山谷中说的话吗?”
    行空想了半晌,点点头道:“记得。”
    赵辰阳叹口气道:“不知大师可想到解救世人于水火的方法?”说罢死死的盯着行空,想知道答案。
    行空则是摇头道:“众生不甚自爱,兵刃相向,你杀我来我杀你......”
    “大师,佛常言普度众生,到底要怎么度,要怎么停在人与人之间的杀戮,要怎么停止这万恶的战争!”
    行知双手合十道:“以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教化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明了宇宙人生的事实真相,离苦得‘真乐’。将净土殊胜的念佛法门,令一切众生普遍听闻信受,求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突又站起来,竟然破口骂道:“这都是狗屁!狗屁!”
    赵辰阳被行空的瞬间的转变给弄糊涂了,见他似有些癫狂之状,连忙叫道:“大师,大师!”
    行空突然扭过头道:“我问你,人都死了,还要‘真乐’何用?”
    赵辰阳摇摇头道:“无用!”
    行空又道:“我问你,用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可真的能教化一切众生?”
    赵辰阳再次摇摇头道:“我不知道。”突又反问道:“那大师,这世间难倒就真的无药可救了吗?”
    行空闻言坐到赵辰阳的身旁,眺望着天空,淡淡的道:“人性本善,纯洁之至,只是灵魂来到这世间便沾上这污浊之气,故必须得有一样东西来还人之纯洁。”
    赵辰阳连忙问道:“什么东西?”
    行空一脸向往的道:“它,规定了世间一切可行与不可行之事,无人可以违反。它对世间一切都是一般仁爱,无王孙乞丐之分。它没有感情,它没有思想,却是能限制这世间的一切。它超越国与国,民族与民族,凡是天下之人皆在他的笼罩之下。”
    赵辰阳痴痴的听着行空所说,也是一脸的向往,突然抬头看向天空,呆呆的说道:“若真有那一日,就是叫辰阳入万劫地狱,辰阳也再所不辞。”扭头看向行空,却是不见了他的身影,连忙起身叫道:“大师,大师!”
    突听行空的声音远远的传来道:“小娃娃,那样东西定会出现,现在的一切都是为它的到来做准备,你杀了数万金兵,却也保护了数十万百姓,你也不必自责,只要保持着一个天下定会大同的信念,而后做好你要做的就可以了!和尚去也!”
    这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也不知在哪个方向,赵辰阳大叫道:“大师你要去哪?大师,大师.....”却再也没了回音。行空的这一番话点透了赵辰阳:“我是在保护我的家园,保护更多的人,我.....”心结突解,大笑几声,翻身上马返回城中。
    赵辰阳凭借一己之力不仅解了邓州之围,而且助大宋再次收复唐州、蔡州和邓州。此后,岳飞带领岳家军的兄弟以唐州、蔡州、邓州、均州四城为一道弧形守卫,严防金军袭击。此防线固若磐石,坚不可摧。金军在此后的一年内根本无法打过这一条防线。两军战争不断,胜负各有,却是你破不开我,我打不退你。
    时间到了绍兴十一年(公元1138年底),两国在相持了一年之后终于在双方的求和派的促和之下达成和解条约,史称天眷议和。
    盟约以淮水中流划疆,割唐、邓二州为界,岁俸银二十五万良,绢二十五万匹,休兵息民,各守边境,再无战事。两国战事从靖康年间(公元1126年)开始一直到绍兴十一年(公元1138年)共十二年的时间,其中大小战事不计其数,双方伤亡难以统计。
    盟约要宋朝交出邓州与唐州,这二城本是大宋的屏障,但是朝廷说要撤军,也不是赵辰阳与岳飞二人所能阻拦。
    两国在军事上现在已经基本上处于一种平衡状态,你灭不了我,我也打不下你。相持多年,劳民伤财,金国皇帝对现在的地盘满意,宋国皇帝也对现在的生活知足,不如就此罢手,两边都图个安生。
    而有一个人是促成这次议和的关键所在,那人叫秦桧!
    这次议和的条约中,供奉财物大家可以接受,边界的划分大家也可以勉强接受,而最让宋臣不能接受的便是大宋要作为臣国,宋皇见金皇要行叩拜之礼!堂堂华夏,炎黄之孙,作为被四方朝拜了千年的大国来说还是从未有过的屈辱,但皇帝求和之意已决,众人也是无可奈何。于是在绍兴十一年底,宋金正式签订盟约。
    两国在无战事,百姓似乎不用再受苦了,但是两国的主战派在各自朝廷之上却拼命的反对议和。宋以岳飞、韩世忠等大将为首,金国以完颜宗弼为首;而两国的主和派分别以秦桧和完颜娄室为主。只是主和派的势力大于主战派的势力,议和才艰难的成功,只是这种议和,却是难以长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