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6小时

第53章


    C.以齿轮和麦穗象征工农,麦穗并用,也寓含着地广物博之意;以绶带紧结齿轮和
麦穗象征工农联盟。
    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发布颁发施行国徽的命令。同日,全国各大报刊
登国徽石膏模型照片以及莫宗江据此绘制的“国徽方格墨线图”和“国徽纵断面图”。
    至此,庄严明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终于诞生了。
    4.国徽定型设计者
    国徽图案通过后,还需制作国徽浮雕图案。
    清华大学营建系的高庄,有幸接受了这项光荣的任务。
    说起高庄,我们不得不多说几句。
    戴煌在《直面人生》一书中专章写到了这位艺术高超,终生磨难的工艺美术大师。
    高庄,上海宝山人,生于1905年,原名沈士庄。1925年“五卅”运动起,直到1947
年“五二○”的多次反帝爱国运动,他都走在游行队伍的前列。
    早年,他在《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译本的译者陈望道创办的上海中华艺术大学读
研究生时,即深受陈望道与进步教师丰子恺等人的影响。从中华艺大毕业回宝山乡村师
范任教,见学校图书管理员、地下共青团员王愈(女)在撒传单时,被国民党上海市特
别党拘捕。他组织全校师生前往营救,并连夜护送王愈逃往外地。数年后,他与王愈结
为夫妇。
    抗战伊始,正在江西的高庄夫妇决定参加新四军。尽管新四军驻景德镇办事处人员
见他们已有小孩而予以劝阻;尽管在事后的流离中这个孩子夭折,生下第二个孩子的王
愈又惨死去,但高庄到欧阳予倩领导、徐悲鸿支持的桂林艺术师资训练班执教后,依旧
积极参加我地下党组织领导的、包括苏联文化展览在内的一切进步文化艺术活动,并创
作了许多抗战美术作品和《列宁》《高尔基》《鲁迅》等人物肖像。
    1944年到了重庆、成都后,他与著名科学家关肇直及华西联大的一些师生,共同把
毛主席的《论联合政府》译成英文,并自己出钱印发,被认为是向国外发行这本名著的
第一个外文版。
    毛主席去重庆谈判,他又及时塑成《毛泽东》浮雕像,被陈列于《新华日报》橱窗。
听说《新华日报》歌乐山发行站缺乏交通工具,他毫不犹豫地无偿献出自己非常喜爱的
泊来品“三枪牌”自行车。中共中央南方局组织的一些活动,他更积极参加。
    抗战胜利,他应徐悲鸿之邀,到国立北平艺专任教。1947年“五二○”运动,他再
度扛着大旗走进艺专师生队伍的前列,由此而被国民党特务两次秘密搜查了住所。我地
下党为避免其受到伤害,特派艺专的党员学者朱程把他和他8岁的儿子送往冀察热辽解放
区。在那里,高庄任联大鲁艺美术系主任,为我党培育了大批美术人才。
    我军攻克锦州,高庄随军向锦州开拔,准备进关。作为一位高级知识分子,他坚持
自己背行李,拒绝一切优待。
    1950年7月1日,已在清华大学营建系执教一年多的高庄,受粱思成委托制作国徽浮
雕模型。
    此后的一个多月,他在探索、试作、比较,反复修改……高庄首先对平面的国徽图
案进行仔细研究,发现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原图中的稻麦秆向外弯曲,是重头的,
杂乱的;红绶的飘带,缺乏来龙去脉,且有城墙不正的感觉。高庄认为,作为新中国及
其政权的象征,这样的图案未免显得凌乱、软弱、涣散,缺乏庄严气魄和凝聚力,且天
安门还有某种不稳定感。他决定进行修改,力求图案的艺术性和政治性达到完美的统一。
    高庄从琉璃厂文物商店自费买来秦汉铜镜和北魏石刻等物,进一步研究借鉴我国古
代艺术的造型规律。几乎接连四十多天在强光下夜以继日地用泥巴、石膏等反复塑造,
连自己孩子的吃饭和学业都置之不顾,特别是他的右目还被灼伤,并一度失明。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反复构思,精心比较。高庄把稻麦改成分行并列向上,并赋
予刚柔相济的不同性格,象征我们国家各民族的团结共存,象征中华民族的蒸蒸日上,
红绶改成有规律的穿插,与天安门城墙相呼应,给人以坚强、安定的印象。其他的地方
也作了一些修改,如天安门的大孝华表的位置、国旗上五角星的距离,等等。
    修改后的国徽图案,整体与局部变化统一,庄严大气又自然美观,充分体现了中华
民族的气魄和时代精神。
    然而,高庄万万没料到,当他把这模型送进了中南海,有人竟说他这是“违法”的,
因为原图案是经全国政协和中央人民政府通过,毛主席举了手的。
    这时离国庆一周年虽然还只剩下一个来月,但他必须按原图案重做,并在一周年前
夕如期挂上天安门。
    遭到无情打击,高庄得了轻度脑血栓,面部瘫痪,双目一大一校虽然至此,他在不
得不按照那个有严重缺陷的原图案重新塑造浮雕的同时,仍直接上书毛主席并在全国政
协会议上作了书面发言,阐述自己的修改意见。
    周恩来总理得悉此情,一边设法使政协有关会议通过高庄的修改图案,一边委托彭
真与康克清去清华园向高庄当面亲切慰勉,肯定其精心构思和对党对国家的一片真诚。
这样,才使全国人民和全世界的朋友们在天安门、新华门和全国各级政权机关的大门上,
看到了今天这样的端庄、美丽、严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政务院召集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开会讨论国徽图案时,高庄在会上说:“在塑造国徽
模型时,我有一种愿望,就是要使我们的国徽更庄严、更明朗、更健康、更坚强、更程
式化、更统一,并赋予更崇高的民族之魂和时代精神,希冀把我们国徽的艺术性提高到
国际水平,永放光芒。”
    至今,高庄仍珍藏着当年制作的石膏国徽模型。
    高庄在工艺美术方面造诣很深,木刻和素描很有功力,深得美术大师徐悲鸿先生的
赞赏。
    在完成国徽造型浮雕后,在郭沫若的提议和徐悲鸿的特邀下,高庄深入著名窑厂设
计并烧制出60余件“建国瓷”。其中17件最佳作品被赠给了莫斯科普希金博物馆,其余
的也被携赴东欧各国巡回展出并被收藏。正当这些国家的人民盛赞中国的古老陶瓷工艺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推陈出新的成就,同时也惊叹高庄教授有双“金手”的时候,
因为一次“不鼓掌”,这位有双“金手”的人就被诬陷为“四反分子”,他光明磊落的
一生就被全盘否定,他对国徽的定型和塑造所做的贡献也被全部抹煞甚至由别人冒名代
替。
    事情的缘起是这样的。
    1954年冬,高庄作为中央美院访苏代表团的成员,带着自己创制的被称作中华人民
共和国“建国瓷”的新陶瓷工艺品赴苏展览。11月30日晚,苏联文化部为中国众多的访
问团举行招待演出。其中一个名叫《梦与木偶》的所谓中国舞剧,男人拖着裤子,女人
缠着小脚,形态丑陋,舞姿淫荡。同场观看的我军总政文化部的陈沂、陈其通、马楠等
人都觉得这很不好。高庄经过激烈思想斗争,决心不鼓掌。
    归途中,苏方翻译征询高庄观感,高庄说:“现在还演孙中山革命早就革掉了的落
后东西,是不好的。”为此苏联文化部特派人向高解释说:新中国的舞蹈尚未传到苏联,
只好用旧的舞剧来应应景,请高教授原谅。
    可是,有些人却把高庄此举故意歪曲汇报,使馆文化参赞刘晓和大使张闻天对高庄
作了批评。
    不久,高庄被通知提前回国。
    高庄回国后,立即接受了审查,“肃反”运动开始后,又被一些人给他戴上了“反
苏反共反人民反革命”的“四反分子”帽子。
    从此,高庄厄运不断。
    1957年“反右”,高庄被强加的“反苏反共”等罪名又被人旧事重提,但当年被指
定为中央美院“反右”领导小组组长的专家张仃后来证明说,那时并没有给高庄戴“右
派”的帽子。
    1960年冬,高庄到山东淄博陶瓷厂下放劳动。他沿途目睹极为严重的灾情,非常同
情苦难的人民,并在会议上有所表示,被人说成是“恶毒攻击三面红旗”。
    1961年1月,高庄被调到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工艺美术局。第二年,合作总社党委和
工艺美术局党支部要给他摘“右派”帽子,高庄说“我根本无帽可摘”,这又被认为
“拒不改造”。
    终于,1964年3月初,合作总社党委以“态度极为恶劣”等为由,决定对高庄“开除
公职,劳动教养”,让民警给高庄戴上手铐推上囚车,押往监狱。
    在劳教与就业过程中,高庄仍然痴心难改。在政治学习会上,他批判林彪的“一句
顶一万句”、“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等等谬论,认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
歪曲。结果被新账老账一齐算,直到林彪叛逃摔死为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