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

第22章


 
  迄今让我最感动的电影之一,不知道是美国人拍的还是加拿大人拍的,名字叫《伴我高飞》,集中并恰当地体现了鸟和人的关系:一群死了母亲的小野鸭,被一个小姑娘收留养大,最后,小姑娘驾驶着小飞机,在父亲的陪伴下,带领野鸭们迁徙,把它们领到了南方。 
  知道一些鸟类的知识有什么用?假如你不想发明飞机的话,假如你只想打工赚钱养家糊口的话,那我得说,的确没什么大用。最多能让你饭后茶余增加些谈资罢了。 
  有一个美国学生——我忘了他的名字,上学的时候,为了凑学分,选了一门“鸟的知识”的课程。他的老师——我也忘了名字了,抱歉——是一个干瘦的老头,长得就像一只鸟,讲起课来可是全神贯注,投入得不得了,课堂上不是学着海鸥俯冲的样子,就是学黄昏腊嘴雀才发得出来的“PEEER”般的鸣叫……那个学生看着老师的样子只感到滑稽,但是为了学分又不得不记住那些“枯燥”的内容。 
  转眼,学生长大了,投身华尔街,事业有成,结婚生子。某日,他带着孩子们到郊外游玩,孩子指着一只飞起的鸟,大叫:“爸爸,快看,好美丽的鸟啊。” 
  他看了看说:“那是褐头牛鹂,7.5英寸左右长,鸣叫的声音是‘CHECK,CHECK’或者‘卡嗒卡嗒’。” 
  孩子很惊奇地看着他,又指了另外一只鸟:“那么,爸爸,这个呢?” 
  他看了看,回答:“这个要大得多,是美洲隼,一般把巢筑在枯树或者仙人掌里,也有住在悬崖上的洞穴里。在巢里如果你打扰它,它会冲你‘KLEE-KLEE-KLEE’地叫,表示它很烦。” 
  孩子的眼光看着他好像是在看上帝,然后扑到他怀里喊道:“爸爸,你真了不起。” 
  他抱起了孩子,一下子就想到了当年那个瘦小枯干形状很像鸟的老师。 
  上边这个故事我记得应该是不完整,但我想我感受得到该学生最后一刻的心理,我要有一刻能获得如此NB的感觉,该多么好啊。 
  现在,有了这么一本书,让我们都有了这样的机会,就算我们没有学过“鸟的知识”这样的课程,也有机会补课了。 
  书名《鸟类》(BIRDS),简简单单,属于《DISCOVERY CHANNEL·探索书系》,书不厚,但内容相当充实,从鸟的羽毛到鸟的飞行,从观赏鸟的方法,到对各种鸟的介绍,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资料详尽,解说灵活。科普书做到这种地步的,在国内还不多见。该书的编者都是知名的专家,分别是蒙特利尔大学鸟类科学与保护中心主任戴维·伯德博士,罗杰·托里自然历史研究所所长吉姆·贝里,康奈尔大学鸟类学教授斯蒂芬·克雷斯,《观鸟者文摘》编辑和《笨人观鸟》的作者比尔·汤普森。 
  更值得一提的是,中文的译笔相当流畅、自然,读起来很省力气。 
  不过要注意的一点,该书定价达37.5元,虽然全部是铜板纸彩色印刷,也要请各位量入为出。毕竟,对一本书来说,这不是一个小数目。   
  我理解,但你歇菜吧--评《大师经典》   
  刚才写完标题,把我自己吓了一跳,我这是什么意思嘛,明明是看了本破书,想起了世界上还有诺贝尔文学奖这么一回事,怎么就起了这么一个狠呆呆的标题?所以我得解释一下,首先,我要建议:五十年内诺贝尔文学奖在推荐、审议、颁发奖金的时候不要考虑中国作家这个群体(在国外生活的中国人不在其列)。 
  我认为,这样做是帮了中国作家的忙,对中国写作这个行业没有坏处,起码先灭一道中 
  国作家的集体“虚火”病。 
  据说鲁迅当年是有可能被提名的,但虚火不甚多的鲁迅清醒地总结了一下,在给台静农的信里,鲁迅写道: 
  静农兄弟: 
  九月十七日来信收到了,请你转告半农先生,我感谢他的好意,为我,为中国。但我很抱歉,我不愿意如此。 
  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们得不到。你看我译的那本《小约翰》,我哪里做得出来,然而这作者就没有得到。 
  或者我所便的,是我是中国人,靠着“中国”两个字罢,那么,与陈焕章在美国做《孔门理财学》而得博士无异了,自己也觉得可笑。 
  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瑞典最好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的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以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 
  之所以把鲁迅先生的信全文引用,是因为我大学里第一次看到它的时候,实在有点儿醍醐灌顶的感觉,并且十分强烈,强烈到如电影《黑客帝国》中男主人公最后关头“顿悟”的地步,从此打消了在小说上争强好胜的心。 
  题外说一句,中国已经成名的作家中,有许多根本就不是吃这碗饭的料,可惜没什么东西能给他们也灌灌顶。而大部分有志于从事文学创作的青年们,如果将那些浪费了的时光用在其他地方,比如做点儿小买卖,或者干脆别在三更起五更眠的话,都能为国家多做点儿贡献,也能使自己的生活得到改善,于公于私都是好事。 
  自从不再有当小说家的欲望后,我的日子(指物质生活)比从前进步了不小,起码三十岁后顿顿有肉吃了,所以有些后悔——中学时候看《鲁迅全集》时怎么就忽略了书信日记部分呢?早看到鲁迅这封信的话也不至于在中文系里蹉跎了四年的大好光阴啊,为了这个,我居然放弃了我所钟爱的数学。 
  从那以后再看有人嚷嚷什么诺贝尔文学奖就觉得可笑——鲁迅过世六十五年了,六十五年后,作家固然多了很多,但在写小说上能超过鲁迅的还一个都没有。小说集也看了不少,可我的厕所里最常摆的还是那一本薄薄的《故事新编》,作为一个曾经的文学青年,我都为自己悲哀。 
  作家里好好写小说的不多,热衷为自己争取开讨论会资格的多;评论家里仔细看别人小说的不多,拿“卢布”替别人吹捧的多;我一大学同学读博士,到新加坡研究老舍,实在和“陈焕章在美国做《孔门理财学》而得博士”有异曲同工之妙了……“到新加坡”是重点,“研究老舍”是什么呢……就这,还好意思争什么诺贝尔奖,脸不红吗? 
  有了上边这些胡思乱想责任完全在于我开头提到的书,说起这套两卷的《大师经典》(其一为《领衔诺贝尔文学奖的20位桂冠作家》,其二为《诺贝尔文学奖错失的20位大师》),印刷质量不错,装帧设计都很到位,从想法到操作看得出来都下了功夫,挑选的作品也的确代表得了大师的水平。我惟一的疑惑是:这四十位大师的作品都有单行本或者全集在书店里摆着,又把他们折腾一遍——还不到一遍,每个大师的作品选的都不多——有必要吗? 
  当然,我明白,就大师作品选前的那些评论家的文章,如果没有大师们的作品在后边衬着,也成不了书,虽然没什么必要,但也都不容易,理解万岁吧。 
  虽然我理解你,但你还是歇菜吧。   
  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评《恐韩:韩乔生语录》   
  一本被媒体列为“搞笑推荐”的足球幽默漫画集《恐韩:韩乔生语录》悄然风行。此书分为“画韩”和“韩话”两个部分。“画韩”是由漫画和点评来阐释韩乔生经典语录,妙趣横生;“韩话”则是对“韩乔生现象”的种种看法。 
  韩乔生是体育解说员承上启下一代的代表,他的上一代标志人物是宋世雄,下一代则是黄健翔。他的可爱之处是憨厚朴实——我可不认识他,只是凭电视上得来的印象——坏处是 
  语速太快,有的时候自然言多必失,经常闹出笑话来。 
  在网上流传着很多韩乔生的语录,比如被我用作标题的“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就是其一,其他的还有如“各位观众,中秋节刚过,我给大家拜个晚年”、“两队队员在场上你争我抢,两队教练也在场下争风吃醋”、“可能有的观众刚刚打开电梯,我们再把比分……”等等。在1997年后的几年,网上的“韩乔生语录”越来越多,由几十条“发展”为上百条,愈传愈烈,由网上到网下,成了很多人饭后茶余的谈资。终于,韩乔生实在忍耐不住,上网点评了这些语录。 
  韩乔生的点评起码看起来很诚实,对一些自己确实犯下的错误一一承认,对不是自己说的做了澄清,比如“可能有的观众刚刚打开电梯……”是宋世雄说的,再如“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他则根本没有说过;还有的一些话,比如他对“这个导演很有特点,在观众席上捕捉到这样一个镜头:一男、一女、一胖、一瘦,很有意思。”点评说:“(这是在解说)九运会跳水,有什么错?” 
  韩乔生的点评一出来,网上对他嬉笑怒骂式的评论基本消失了……曾经有人约我写一篇稿子,《互联网10大英雄》,我说如果要写我肯定把韩乔生排在第一,但对方很快就打消了继续讨论的念头,稿子也不要了。我知道对方是想让我写老榕、张朝阳,但我以为,韩乔生利用互联网承认自己的错误,同时“洗刷”了自己的“罪名”,也是一种英雄行为,干得甚至比利用互联网争钱夺名的人漂亮多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