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

第40章


侯尚升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出了事,我们都不好交代。因此,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专案组便立即决定调转车头直往省医院,一查,还真吞东西了,是房间里挂衣服的挂钩。原来他是在进电梯那一瞬间吞下的,没有办法,还得再开一刀。一个月不到又开了第二刀。第二次又养了半个月,养好后,他还是被送到南京。这回他老实了,没敢吞东西,彻底招了,他不仅给慕、马各送了10多万,还受贿53万。本来他送的这些钱,和许多老板比起来不算多,由于他没有相信党的政策,过了政策的时效期,最后他被“双开”——开除公职、开除党籍,还被判了有期徒刑12年,没收财产20万。 
  还有电信寻呼公司某经理被查出受贿25.2万元。大概也觉得自己罪孽深重,他心里非常矛盾,也非常清楚: 交代吧,可能被判20年;不交代吧,对不起专案组的苦口婆心。所以他无法正视现实,一进来就开始写遗书,而且一口气连续写了三封,其中两封写给老伴,一封写给子女,安排了后事。 
  他告诉妻子说,请你和儿子、女儿说一声,你们三个人,无论怎么困难,也要把我的孙子养大成人。最好让他到国外闯荡一生,这也是我最大的心事。我现在受贿20多万,已构成严重犯罪,估计判刑15年是没有什么问题的,等我出来时已70多岁了,风烛残年也没有什么意义啦,人活多大岁数都是死,我这一生也没有白活,什么经历都有,我该吃的都吃了,该看的都看了,该出国的也出去了,我这辈子也值了。我自己有罪无脸见人,对不起党,对不起家人,我选择了尽快离开人世,先走一步了。 
  他告诉子女去意已决,人活在世上太累了,才选择了这个时机,结束他的人生,同时也结束他的人世烦恼。这样做可能对你们影响不好,请原谅,你们要从我的一生总结经验,做一个普通人,过普通人的生活,不要想得过高,不要与别人比,这样心态就会平衡。孙子长大后,最好叫他到国外闯荡一生比较合适,不要当干部,只做一个普通人,过普通人的生活。来世再见。我在这里,中纪委的同志对我很好,我走了以后,你们千万别来找麻烦,我是罪有应得。你们一定要把我的小孙子培养好,别学他爷爷,也千万别让他当官。最后希望你们保重,永别了!在三封信中,他大概感到自己当干部够本了,考虑到今后当干部越来越艰难,因此每封信都不放心地提到小孙子,核心问题是一个,那就是叫小孙子到国外去闯荡,千万不要当干部,做一个普通人。 
  写完遗嘱后,他自觉后事已经安排妥当,因此一进到洗手间,就准备撞墙。可是我们的武警战士在实践中锻炼得越来越聪明,为了防止他们“搞名堂”,一般他们要进洗手间,都是一个武警战士为他打开门,另一个武警战士先进屋以防不测。那天,他一进洗手间,便乘武警战士不注意,猛地向墙角撞去。幸亏武警战士手疾眼快,立即把胳膊伸过去,挡住他撞向墙的头。由于他用力过猛,把武警战士的胳膊撞肿了,他也昏了过去。 
  他被抬上床后,专案组立即叫大夫来会诊。大夫一看他头没破,微微红肿,脉搏正常。只是两眼紧闭,一句话也不说,便与专案组的人交流一下眼色会心地笑了。当然在检查他的行装时,发现了他的三封遗书。 
  侯尚升看了他的遗嘱,知道他没事了后,便劝说道: 你这种举动太不应该了,你确实应该想一想你这么干能对得起谁?要想清楚。   
  反腐败是“衰败”,还是“兴旺”(5)   
  侯尚升走时交代看护人员,要注意观察他的动静。看护人员发现他偷偷地睁开眼睛,当他看到看护人员的眼睛在看他时,马上又把眼睛闭上了,他觉得不够脸了,对不起专案组,不好意思马上起来,便继续躺在床上装昏迷。可专案组没有歧视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做他的工作。最后他被感动得流泪了,他说,我给你们添麻烦了,我一定讲清楚自己的问题。他被查清受贿25万,最后被判了12年徒刑。而他那位同事——电信局长邵文章,受贿252万,另有418万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被判无期徒刑。 
  而对于那些个体老板,鉴于他们的特殊身份,处理时更要体现党的政策。比如某老板是辽宁民营企业的一面旗帜。他是省工商联副会长、省政协委员,也一直是新闻单位关注的对象和省里关注的先进典型。专案组准备首先对他正面教育,以减轻他过重的心理负担,让他积极交代问题,交代完问题后,想树立他成为配合专案组的工作的典型,不追究法律责任,以影响教育更多的人。可是这位老板怕交代完了,自己也完了。因此,专案组找他谈了好几次话,经过几次交锋,他或是“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或是避重就轻地说一些不痛不痒的小事。但这并不等于攻心战没起作用,时机差不多时,侯尚升亲自出马了,当专案组的人员介绍,这是中纪委的“慕马专案组”侯组长时,这个不见真佛不烧香的某老板立即重视起来。侯组长果然不同凡响,他话不多,但每一句都说在某老板心坎上。他说,你不要看重与慕绥新的义气,慕绥新已经严重地违法犯罪,你还很年轻,你的事业要发展,你要考虑自己的前途,你如果不配合,对抗组织,那谁也没有办法,我们必须从严处理。说到这里,侯尚升话锋一转: 但是我可以代表组织跟你表个态,我可以保证说话算数,你只要交代清楚与慕绥新的问题,对你可以从宽从轻,有重大立功表现,对你可以不抓不查,你自己考虑考虑,考虑好了,可以找我。说完转身就走了。 
  那一刻,某老板有点蒙了。他本来是小商贩出身,善于察言观色。他一看侯组长50多岁,满脸正气,一身深灰中山装,就知道这是个老干部,大干部。而且从侯组长的话语中,他也能感觉到此人一言九鼎,说话算数。这肯定是一个大人物!他甚至觉得这是最后的机会,再也不能放过了,如果放过了,很可能要遗恨一辈子。他那一刻内心翻江倒海,本来马上想说一定听领导的话,可是没等他表态,人家走了。他十分闹心,在屋内走来走去,生怕错过了这个机会。而侯尚升回到办公室,通过办案人员了解到他烦躁不安的原因,知道马上要有结果了,因此,改变了下午到市政府通报情况的计划。果然还没过两个小时,某老板就喊担任保卫的武警战士:“快去给我找侯主任。” 
  结果,老侯一进屋,他就全部交代了: 一共向慕绥新行贿85万。这无疑是个天文数字,这个数字,也将考验着专案组说话到底算不算数! 
  因为某老板是一个拥有几亿资产的私营大公司老板,业务往来非常频繁,他被“集中谈话”后,家里立即群龙无首乱了套。比如他的森林动物园一期工程结束了,二期工程需要银行继续贷款;同时马上要到“5·1”长假了,“5·1”前森林动物园必须开园,那样利用“假日经济”一下就能收回几百万。可是他被“集中谈话”后,有的合作伙伴就想毁约。而银行领导也借口没有他的签字,干脆就不贷款了。贷不上款或毁约,“5·1”节就不能正常开园,那么他们前期的宣传、投入,前期的铺垫就都白浪费了,更重要的是失信于沈阳人民了,那将给企业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该公司的总经理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两眼冒火地找到专案组,向侯主任说明情况。作为沈阳办案组的总指挥,侯尚升考虑问题比较全面,他既考虑到专案组来沈阳办案任重,又考虑到反腐败的目的就是要促进辽宁的经济发展,如果把人都打垮了,沈阳经济必将受到很大的影响,那就将失去惩治腐败的目的,也无法向沈阳人民交代。   
  反腐败是“衰败”,还是“兴旺”(6)   
  于是,侯主任急忙与专案组负责人韩勇交换了意见,立即决定叫他们公司把拿来的资料留下,并允许某老板在“集中谈话”期间,与外界通电话遥控指挥。于是,某老板在专案组的监视下,用电话坐镇指挥生产。外界一看他可以打电话了,便以为他没有什么事了,顿时信心倍增,都表示继续合作。于是,银行的贷款如期交付了,“5·1”假期,森林动物园也正常开园了。这下子,某老板对专案组信服了。 
  时过不久,吉林白山有一处水质特别好的矿泉水厂,打来电话要求他必须去谈判。原来某老板在进来之前已经到白山考察过了,认为非常有开发价值,并谈妥了准备在那里建个矿泉水厂。可是原定签字的时间到了,某老板被“两规”无法脱身而心急如焚。 
  于是,他不得不试探地向专案组征求意见:“我能不能去?” 
  专案组连夜开会专门研究。讨论后大家达成了共识: 觉得他的问题基本交代清楚了,专案组要言而有信,更不能因为他在这里就影响经济发展。于是,专案组做出了特殊决定,派两名专案组人员跟着他去。他也表示服从专案组的安排。这样一来,他和吉林白山那家矿泉水厂谈成功了。他也非常珍惜专案组的信任,来回三天就解决了问题。 
  不久,专案组根据他的主动交代,并有重大立功表现(规劝另一位与慕绥新有重大牵连的人主动来自首)兑现了政策: 免去他的法律处分。他在专案组前后只呆了两个多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