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王子历险记之归国记

第六十章 一曲尘封的爱


    二十年前的一天,酷爱打猎和冒险而又年轻气盛的老皇上,在宫里闲暇无事,突发奇想,打算要像一个真正的猎手那样,到一个皇家猎场以外的深山中单独进行一次“狩猎冒险”。他先让自己贴身的太监总管在宫外偷偷为他准备好了马匹等一应打猎所需之物,第二天便扮作太监悄悄溜出了皇宫。更可恶的是,出发前他硬是把那个唯一知情的太监总管给轰出皇宫,准了一个月的假让他回家去了,目的是不让宫中任何人知道他的行踪,以免破坏了他的秘密行动,搅了他的雅兴。
    咋一离开令人乏味的皇宫和嘈杂的京城,先帝这心情就别提有多清爽了;更何况跟前少了侍卫大臣们的碍手碍脚,那种自由自在的感觉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啊!整整一天,老皇上在大山里一通追呀,射呀;一会儿登山一会儿爬树的好一番折腾,可算是尽了兴了。傍晚,本该早早回城的他却又瞄上了一只十分漂亮的小梅花鹿——这小东西太可爱了,比他御花园里的鹿儿漂亮多了。他决定抓住这小家伙儿,把它带回宫里。他追呀,追呀……最后小鹿儿被他追上了一处绝壁,再也无处可逃了。老皇上一见高兴极了,甩掉马匹攀上削壁……哪知道就在他快要抓住小鹿之时,却不料突然脚下一松,一下儿从数丈高的山崖之上跌了下来,当时便给摔晕了过去。这下可坏了,眼看天都黑了,这位任性的皇上要是就这么躺在这深山野岭之中,时间一长非喂了野兽不可!
    也是该着这位皇上命大,恰恰在这个时候,有一个采药归来的小尼姑从崖下经过。小尼姑听到了有马匹的叫声,走过来一看,这才发现了草丛中的老皇上。
    怎么回事?天都这般时候了,在这山深林密的地方怎么还会有小尼姑出没?
    原来,在离此不远的山坡下,有一座寺院叫慈济庵,庵中住着老少二十几个尼姑。庵中老尼颇通医术,师徒们每日里采药、做药普济众生。这小尼便是这慈济庵中的出家人,法名慧缘。慧缘今日外出采药因一时贪玩儿与师兄弟们走散了,她怕回庵太晚挨师傅责罚,这才抄近路急急忙忙往庵里奔,没想到偏偏在这里又让她遇上了老皇上这个倒霉的家伙。
    善良的慧缘小师傅一看这个人没死,不忍就这么离去。可哪知道,她又是喊叫又是掐人中的折腾了半天,眼前这家伙说什么就是不醒!这下小尼姑可就犯了愁了:把他救回庵去吧,倒是一个避免挨骂的好借口,可这么一个身材魁梧的大男人,自己一个姑娘家根本弄不动他。回去叫人吧,好吃懒做的大师姐肯定又要骂自己多管闲事,还有八师姐、九师姐他们那几个乌鸦嘴,指不定又要嚼出什么“烂舌头”来;再说天已经黑下来了,正是野兽出没之时,自己就这么离开,万一这人被虎狼所伤,那他的死可就跟自己有直接关系了,即使佛祖不降罪,自己也会内疚一辈子的。小尼姑又仔仔细细地观察了一番这位伤者:看样子他只不过是被摔晕了而已,情况并不是十分严重,可怎么就说什么也叫不醒呢……慧缘焦急地四外打量着已开始暗下来的山林,希望能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蓦地,削壁不远处的一个小山洞突然使小姑娘眼前一亮——有办法了!
    山洞虽然不算太深,但要躺一两个人还是绰绰有余的。慧缘把洞里稍加收拾,又在地上铺了些个枯草树叶,然后便连拖带拽地把老皇上弄进了这个小山洞中;接着她又把马匹拴到那小山洞口——这样就好了,待会儿用石头把洞口一封,就不用担心野兽会把他当晚饭了。等什么时候这人醒过来,自己回家也就是了。
    弄好了一切,慧缘这才放心的封上洞口回庵院去了。临走时,好心的小尼姑怕伤者夜里着凉,还脱下自己的尼袍盖到了老皇上身上。回庵后,她谎称遇到了猛兽,尼袍不知什么时候跑丢了。
    第二天出来采药时,小尼姑慧缘依旧有些放心不下,于是便偷偷绕到昨日那处削壁下。其实她心里很清楚,那受伤的人肯定早就走了。不过,她还忍不住要过来证实一下。可是等她一来到那小山洞外可把她吓坏了:只见昨天拴在洞外的马匹早已成了一堆白骨,堵在洞口的石头依旧是她昨日离开时的样子。怎么回事——死啦?还是……小慧缘战战兢兢地扒开洞口的石头进去一看,原来那男子依旧昏睡在山洞之中。等来到近前一看,又把小姑娘吓了一跳:只见那人面色通红,额头滚烫——分明是在打摆子!小慧缘自幼出家,耳濡目染的跟师傅学会了不少有关诊病疗伤的知识。——不行,这个人的病要是再不赶紧治可就有危险了。这都怨自己太自私,也太粗心了!要是昨天回去报告给师傅,把他弄到庵中去,就不会出现这样的后果了……要不现去告诉师傅……可怎么跟他老人家说呢……唉,不管那么多了,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这个人就这么死了。于是,慧缘麻利地在自己的采药筐中挑选出几种草药,用石头捣碎,然后塞入老皇上的口中用水灌下;接着,她又把自己身上没吃完的干粮嚼碎后为老皇上冲食……其实,像这样打摆子的病人她跟师傅出去云游的时候见得多了,而且师傅那里就有现成的治这种病的药……
    慧缘害怕师傅的责怪和师姐们的无理取闹,最终还是没敢把发现伤者的事说出来。
    夜里,慧缘趁人们熟睡之际,躲过守夜人,从师傅哪儿拿了几种治疗打摆子的上好的丹药,并带了一些食物,悄悄潜出慈济庵来为老皇上治疗调养。
    接下来几天,慧缘每天白天和夜里都要悄悄溜到这个小山洞,为老皇上喂饭灌药。
    慧缘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尽管先帝的神智依旧有些迷迷糊糊,但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好转。先帝就觉得自己好像是在做着一个长长的梦,他梦见自己染病躺在一个小小的山洞中,有一个貌似天仙的小尼姑不分白天黑夜地照顾他,喂汤喂药关怀备至。而且,小尼姑不仅生得貌美,而且和一年前刚刚入宫的、他最最宠爱的英妃十分相像!更让人销魂的是,小尼姑给他喂汤、喂药时,他就躺在她那琼玉般纯美的香怀里,简直令人飘飘欲仙……那是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受,从来没有过的温存……
    “请问小师傅仙居何处?”他在梦里不停地问她同一个问题。
    “小尼乃山下慈济庵的慧缘……”小尼姑也总是甜甜地一笑,不厌其烦地回答他。
    一天夜里,梦里的先帝忽然被一阵哭声惊醒,他费力地睁开双眼一看,他自己先吓了一跳:只见在他的身边依旧燃着一小堆篝火,火光中映照出身边的景像居然和梦中一般无二!怎么回事,莫非我依旧在梦中不成……
    哭声是从洞外传来的。听声音显然是一个年轻女子,悲泣中还夹杂着声声哀求:
    “……师傅,徒儿真的与他什么事儿都没有,我只是为了救他才……徒儿根本就不认识他,求师傅相信徒儿……”
    这声音有点儿像慧缘——梦中的那个慧缘!难道这一切都不是梦?难道……
    “阿弥陀佛……”这是一个苍老的声音:“逆徒休要多言,尔日夜偷出庵来与这廝幽会,男女同宿一穴,安能无事!我慈济庵乃佛门静地,岂容尔等玷污……慧缘,你我师徒从此恩断义绝,今后不准你再踏入慈济庵!”
    是慧缘,真的是慧缘!
    底下是慧缘更加凄怜的哭声:“师傅——!求求你,师傅……就饶了慧缘这一回吧,徒儿真的是为了救这个人才……”
    这一声声可怜而无助的哭声令人心碎。
    听到这里,先帝再也坐不住了:坏了,这不是梦,这是真的!他想起了自己曾在猎鹿时跌下悬崖——看来真的是这个慧缘小师傅救了自己。不行,这我可得出去说句话,不能让慧缘小师傅受这样的不白之冤!想到这儿,老皇上不顾一切地起身冲出了山洞。由于昏迷多日,步伐显得有些踉跄。
    山洞外,只见一个老尼姑在几只火把的簇拥下正要拂袖离去,跪趴在地上泣不成声的,正是他熟悉的慧缘小师傅……
    “师傅请留步!”老皇上几步冲到老尼面前,手指着慧缘冲老尼姑道:“这位师傅,您真的误会了慧缘小师傅了,我们真的什么事都没有,真的!自打小师傅救了我的那天起,我就一直昏迷着,我是刚刚听你们说话才醒过来的……”
    “阿弥陀佛,这位施主,出家人不打狂语,谎言说多了佛祖可要降罪的!”
    “老师傅,我真的没有说谎!”
    “那老尼请问施主,既然是一直昏迷到现在,你是怎么知道是她救了你,又怎么知道她就是慧缘的呢?”
    老尼姑这句话把老皇上给“噎”住了:“那是……那是……”老皇上变得语无伦次,“我们……我们是梦中认识的……”
    “算啦,老身没功夫听你说什么梦话。慧缘哪,既是我们师徒无缘,那你就跟了这个人去吧!”老尼说罢,转身回庵去了。
    “师傅——!师傅……”慧缘在黑暗中哭喊着追赶师傅,不小心失足跌下了山坡。
    老皇上摸黑在山沟里找到了已失去知觉的慧缘,把她抱回了山洞。这回两个人换了个个儿,改由老皇上照顾慧缘小师傅了。
    慧缘摔得并不算重,只是醒来后依旧悲声不止:“师傅不要我了,我该怎么办?师傅不要我了,我该怎么办……”
    尽管先帝对慧缘小师傅如此过激的情绪感到十分不解,但是看到小尼姑如此的可怜也实在令他内疚不已:我一个堂堂七尺的男子汉,居然连累得一个小姑娘跟着痛苦、伤心,你说这……这……
    他想去阉院找那老尼,替可怜的小尼姑讨还公道,可这黑更半夜的,去了人家也不会见他,而且弄不好还可能引出更大的误会;他又想等明天回城后派人把那个可恶的老尼轰出庵院,封慈济庵为“天下第一庵”,让慧缘小师傅当这里的主持……
    可是当他的目光落到慧缘那娇美的容颜和令人心动的绰约时,他立马儿又改变了主意:干嘛非得让慧缘回那个破尼姑庵?让这么纯洁美丽的姑娘在那儿陪着清灯古佛慢慢变老,这简直就是对美好生命的践蹋……不,我不让她再回尼姑庵,我要让她走出那个单调乏味的世界,让她去体验生命和生活的炫烂、多彩……
    先帝他并不知道慧缘小师傅如此悲伤的真正原因。
    原来,这可怜的慧缘小姑娘根本就没有家。她从小便在慈济庵中出家,是师傅一手把她拉扯大的。在她的眼中,师傅就是她的亲生母亲,慈济庵就是她的家……
    在了解了慧缘的身世后,面对这个可怜而又善良的小姑娘,先帝的情绪异常激动:“慧缘小师傅,你放心,是我连累了你,我一定要对你负责到底!我要让你过上天下最好的生活,成为天下最最幸福的姑娘……”
    洞外野兽的一声嗥叫,吓得小慧缘瑟瑟发抖,先帝无限温存的将小姑娘紧紧地抱在了怀里;而此时无助的她需要的也正是这么一双强有力的臂膀……
    于是,在这深夜之中的荒山野岭,在这潮湿狭窄的石洞之中,两个落难之人泪眼相对,许久,许久……没有更多的甜言蜜语,也没有过分的海誓山盟;流淌的泪水慢慢化作了无限的激情,在这小小的山洞中奔涌、交融、喷发……不知什么时候,山洞里的篝火熄灭了,心力交瘁的小姑娘再一次倒在了老皇上怀中,于是……接下来的日子,这个小小的石洞便成这对年轻人温馨甜美的“家”。他们每日里双双外出打猎采拮,你疼我爱,情义绵绵。远远地看到他们,直羡慕得慈济庵里的那些个年轻的小尼姑们春心荡漾、浮想联翩。小尼姑慧缘在这里第一次体验和享受到了人间最最美好和幸福的一段时光;而对于先帝来说,与小慧缘在一起的这段日子,也是他今生最最难忘的一次爱的缠绵……真爱是一种冲动,是真实情感的暴发;但真爱更多的应该是理智,是对这种感情应该负担的责任!
    一段爱的缱绻之后,理智让这位皇上想起了他的国家,想起了他肩负的和情感同样重要的另一种责任……他毕竟是一国之君,他的生活也不可能只是一个“爱”字了得。最后,先帝把自己的真实身份告诉了慧缘。他将自己身上的玉佩送给慈济庵主持,希望能让慧缘回庵中暂住几日——因为把慧缘姑娘一个人留在那小山洞中,他实在不放心。先帝承诺,十日之内他必来接慧缘姑娘出山。
    第二天,慧缘姑娘依依不舍地把先帝送出山外。临别时,两人哭得如泪人一般。动情处,先帝咬破手指写下了血誓交给了慧缘,这才一步一回头地独自踏上了了归途。先帝知道,自己无原无故失踪了这么多天,朝庭下上肯定都找翻了天,没准儿宫里已经乱得不成样子了。
    然而,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一回宫,居然让人给软禁了起来,身边看不到一个熟面孔,就连自己的嫔妃和母后都不让他见!
    ——怎么回事?朝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原来,就在先帝突然失踪后不久,他的同父异母的兄弟淮南王,便以国家不可一日无君为由,带人控制了整个京城,名正言顺地当起了摄政王。为了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他不但把那些极力反对他这种犯上作乱暴行的重臣们杀的杀、关的关,并且还秘密授意他的手下:只要发现皇上一回宫,就把他关押起来。
    不知是淮南王皇上身上做了手脚还是由于急火攻心,回宫后不久,先帝便一病不起,而且情况一天比一天严重。直到这时,淮南王才准许皇妃和老太后到病床前探望老皇上。也许是感觉自己已经不久于人世,这一天,先帝趁人不注意,把他这次出宫的遭遇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前来探望的英妃——也就是后来的皇后。他嘱咐英妃一旦获得自由后,一定要设法将慧缘姑娘从慈济庵接出来,好生安排她的生活。
    当时先帝是洒泪相托,英妃娘娘也是真情涌动、指天发誓,好不感人!
    几个月以后,在李翰江等一帮近臣的努力下,这场宫闱之乱总算是被平息了下来,先帝的病也奇迹般的康复了。在处理完谋反的淮南王以后,先帝念念不忘的一件事那就是派心腹之人前往慈济庵去接他的慧缘姑娘。然而,派去的人却带回来一个不幸的消息:慈济庵几天前刚刚遭遇一场大火被毁,庵中所有人等尽丧于火海之中。先帝闻听此言悲痛欲厥,再一次倒在了病榻之上,险一险就跟他那魂牵梦绕的慧缘姑娘一块儿去了。
    “好端端的它怎么就着火了呢?”病中的先帝在不停的念叨着这么一句话。
    是啊,好端端的慈济庵怎么会一下子就毁于大火了呢?而且,居然连一个活口都没留下……
    原来,自打那位英妃娘娘一听说皇上的山中奇遇后,她这心里就老大的不是滋味。因为那时她也刚刚入宫不到两年,先帝对她宠爱有加,那真是“弱水三千,皇上只喝她这一瓢儿。”这如今又凭空蹦出个令皇上临死都不能忘怀的什么小尼姑来,作为一个女人,说不往心里去那是假的。只不过当时有感于皇上的情真意切,这才慷慨应承;况且当时皇上已是命在旦夕,自己的前途也是吉凶未卜,哪还顾得上计较这些争风吃醋的小事。后来,乱子平了,皇上的病也好了,这位英妃娘娘的心中可就越来越容不下这块“心病”了。英妃知道,皇上病好以后,肯定要急着派人去接那个小尼姑,于是,她便添油加醋地把这件事告诉了当时的皇太后。皇太后一听皇上要把一个小尼姑接入宫中,这还了得!当即交给英妃全权办理此事,无论采取什么手段,一定要断了皇上这个念想儿。英妃一听如愿以偿,立刻打发自己身边的于公公带人对慈济庵下了手。后来英妃娘娘因生下太子而坐上了皇后的宝座儿。
    也许是天道对这个心狠手辣的女人的报应,短命的太子在把他的母亲送上皇后宝座后不久,便意外夭折了。这样一来皇后面对的不单单是彻心的失子之痛,更重要的,还有这尚未坐稳的皇后的位子……一连几天,皇后怀抱着太子的尸体苶呆呆发愣。当时恰逢皇上出巡,没有皇后的懿旨于公公也没敢把太子驾薨的消息公布于众,整个皇宫只有他和太后身边的两个宫女知晓。面对每日茶饭不思、日见消瘦的皇后,于公公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本来太子死了,这已经是天大的灾难;要是皇后再有个三长二短,那他们这些人可就一个也别想再活着走出这个地方。别看于公公跟随皇后只有一年多,但他这个人聪慧精明,很会揣摸主子的心;他能看出主子痛在哪里,忧在哪里……最后于公公急中生智,为皇后想出了一个两全齐美的好主意,保住了他主子皇后的宝座;同时也把他自己的生命赌在了主子的身上。
    [记住网址 . 三五中文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