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才

第22章


  因此你在做完发言、回答听众提问的时候,一定要在回答提问结束后再次掷出一个有力的总结。
  成功结尾的6种“兵器”
  你的结束语应该简洁有力。下面将介绍能够帮助你有效总结的6个主要方法。每种方法你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之与其他项配合使用。另外,用于开场、过渡和结尾的这些方法都很相似,同样的方法可以用在许多地方。
  1.总结你的主题思想。结束语应该是一个对全篇讲话内容的高度概括。但这并不等于说老调重谈,而应该增加一些新的观点和元素,从而形成一个真正意义的总结。如果你的讲话目的是向听众提供一种信息的话,那么这种概述性总结是非常合适的。通过重复你的观点,可以帮助听众填补一些前面没有完全领会的空白,从而对你的讲话加深印象。
  2.直接对听众发出号召。你已经告诉你的听众你希望得到他们怎样的回应。现在你要做的就是让他们兴奋起来,用行动对你的号召做出最好的呼应。只要你增强自己的语气,“现在,让我们大家做好准备,投入到活动中吧!”
  3.展望未来。你可能希望以一种对未来的期望和对美好事物的憧憬来结束你的讲话,那么你就将听众的思想也带入到未来。如果你的讲话一直集中在某些灾难性事件上,那么就换个积极的话题结束你的讲话吧。一篇关于重新分配市场的讲话可以这样结尾,“运用这种新式的广告方法,我们可以避免公司的损失,明年你就不会再看到赤字了。”
  4.运用修辞性提问。这种方法可以使听众人们自己思考答案,你可以将其与其他方法配合使用在结尾中。在一个关于安全问题的讲话中,你可以提出这样一个修辞性问题,“你想成为下一个数字吗?”这些问题使你的讲话积极地引导听众参与到你的话题中。他们可以起到指挥你的听众纳入你的思想体系的作用。因为许多修辞性问题都有非常明确的答案,所以你的听众会很清楚该做什么和怎样做。
  5. 引经据典,总结发言。一个恰当的引用可以高度总结讲话的许多内容,并使结尾优雅脱俗。引用的同时可以给你带来更权威的支持,使你的思想得以升华。
  没有比引用名人名言更具煽动性和感染力的“资源”了。一向以言语精炼而著称于世的伏尔泰曾言,“没有什么可以抵挡得住源源不断的思想的进攻。”一篇关于招聘人才的演说巧妙地使用了这一点:“当你聘用比你聪明的人才时,恰恰证明你比他们更聪明。”约翰·查理曾经用两种方式给失败定义,他称有两种失败:一种是只想不做,另一种是只做不想。坚忍、不懈、宽容,以及所有这些对人的优良品质的褒奖——都能成为那些雄辩者的最令人信服的全球性通行证,他们的话语是你可以信手拈来的最有效的武器。
  6.跳出常规,不落俗套。你可以选择使用歌声、舞蹈来结束你的讲话,你也可以尝试用更有创造力的方式结尾。我曾见过一位讲话者在结尾时竟然摆出了一个跆拳道的姿势!这是一种令人兴奋的、很有想像力的结尾方式,它可以使你的听众常常感到意犹未尽。
  综合使用你的结尾技巧
  许多总结将会同时使用以上介绍的多种结尾技巧。我参加过的一个关于募集资金的讲话共有3个部分的总结:开始于一个对为什么他们特别值得信赖的原因综述,接着引用了爱默生的名言:“没人可以真正做到全不利己、专门利人。”最后讲话者更是将总结推进到高潮,它直接呼吁:“请诸位放心吧,今天的付出一定会得到明天更好的收获。”
  以上这些技巧也可使用在日常交际中。比如,在你见到了一位客户后,你可能需要介绍一下你们谈话内容的概要或者恳请对方签单。千万不要让如此重要的谈话无声无息地溜走。
  不管你使用何种技巧,尽量使你的总结能够持久地保留在听众的记忆中,并能对他们的个人生活发挥作用。
  重要的是难忘的结论(3)
  专家计划:浓缩你的总结
  1. 假设你现在是一位儿童游泳教练。在你给学员作完了一个关于 “结伴制”的重要讲话后,总结你的要点,其中应包括一个强烈 的要求反应的指示。
  2.你正在为一个自己喜爱的福利部门募集资金。你正在对一群投资者演说,并且已经说明为什么你的社团值得信赖的原因。以一种强烈的、直接的呼吁过渡到你的结尾。举了所有这样做的原因,并且告诉了你的听众该怎样去做。现在请你写出一个具有震撼力的结尾,同时要回到你开场时的论述。
  提问回答阶段的专业技巧(1)
  哥伦比亚师范大学的一位教授曾经给我一条幽默但不失精辟的忠告:“在你的每堂课上都会有个学生同你争论,他会提出一大堆问题。你的第一反应应该是赶快让那个学生安静下来,但我建议你在这么做之前先慎重考虑一下——那个学生或许是班上惟一认真听讲的人。”
  很少有讲话者会说讲话的问答时间是讲话最成功、最愉快的部分。恰恰相反,即使是最出色的讲话者也会对这段时间感到紧张。他们将其看做是破坏讲话本身和影响讲话效果的障碍。但这个环节恰恰是验证你的听众是否真正投入到你的讲话中、是否真正接受你的观点的最好证明。
  讲话的最后几分钟时间让你可以填补前面的空白,再次突出主题,清除听众可能产生的误解。而你要再次重申的内容就来自于你正在全力说服的听众。它是参与,不是对抗。这段积极的互动式的问答时间可以帮助将你的听众从原来被动的接收状态变为主动的接受状态。如果你准备充分的话,那么你将深受其益。
  可以停止,但不可以躲藏
  当人们来听你讲话的时候,他们往往期待两件事情:听你陈述观点和向你提出问题。他们或许期待关于你的话题更多的内容,或许希望与你就某些问题展开辩论。当然,如果你允许听众提出问题,那么你就要冒丧失话语主动权的风险,因为在那一刻,提问者才是真正的主导者。但是作为讲话者,你应该记住在讲话中你已经自动处在权威的位置上,你拥有台下的任何人所不具备的优势。如果你成功地解答了听众提出的问题,那么你将增强自己的讲话的说服力,使听众不但获得信息,而且心悦诚服。
  你的目的就是使自己继续处在讲话的主导地位。你可以说,“我将乐意回答关于我们这个话题的任何合理的问题。”此后,如果你遇到了一个令你为难的问题,你可以幽默地补充道,“我说的是任何合理的问题。”然后使话题自然地继续下去。回答提问的一个最主要的不利因素就是你要完全暴露在问题的枪口下,如果你没有准备充分,或者是提问者出于恶意、别有用心,你的确将很容易陷入被动。但是只要你用心准备就可以轻易消除这些危险。
  做好最坏的准备
  就像你为了讲话而在其他方面所做的精心准备一样,讲话前你也应该认真地做好问答环节的练习。你可以在家人和朋友面前演示你的讲话,鼓励他们提问——当然是讲话结尾最令人头疼的那个部分。自己先尽力去想像一下听众可能提出的问题。如果你对自己的讲话内容了如指掌,那么你会猜到任何可能提出的问题,并将回答准备充分。从你的朋友和同事中找到最好争辩的一位,给他施展才华的机会:他们拥有比你的听众更好的机会来戏弄和刁难你。
  提前考虑这些问题就意味着你不大可能在面对听众的提问时惊慌失措、不知所云。当然,你不可能想到听众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也不可能控制讲话现场的一切,但是只要你处于强势位置,并且事先准备充分,对付起那些简单的问题你将会感到游刃有余,即使受到刁难也不会出现诸如“对不起,我不清楚,但我可以回去查到”之类的搪塞之辞。记住你是讲话的主宰和问题的解决者。正如卡尔文·库里奇所言,“我从未被任何自己没有说过的话伤害过。”
  你仍旧是领导者
  人们对于问答阶段的恐惧通常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1. 一旦你打开问题的大门,你将丧失主动;
  2. 你可能遇到一个自己没有准备好的问题;
  3. 你不得不回答接踵而至的任何问题。
  如果你把这个阶段看得同其他你可以控制的问题一样,这些恐惧自然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你的讲话越成功,听众的思路就越清晰,自然你就越能容易控制场面。如果你比较谨慎的话,可以在听众提问之前向他们做一个交待,“我很愿意回答那些我的讲话内容所涵盖范围之内的问题。”铺垫好对提问的要求并非是一种被动的表现,而正是要掌控局面、稳定秩序的信号。你有权选择提问者;讲话的始终你都在引导你的听众,这种导向作用应该继续下去。
  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要想使你的讲话包罗与主题相关的一切内容,面面俱到,是根本不可能的,特别是那些更加宽泛的话题。我在前面曾经提过,承认自己不知道并没有错。但是如果你事先设好这个界限与标准,你就会将许多与你的专业领域无关的问题排除在外。
  你必须回答所有的问题吗?不。如果你感到自己必须抓住每件事情的话,而不管那个问题有多么古怪离奇,那么实际上你已经丧失了自己的领导角色。你可以将这些规则以委婉的形式表达出来,但必须要制定。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