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武则天

第3章


  不论在枕边立下的誓言,还是他的性格,让他感到自己多么需要这样一个女子。年轻的李治就这样深深地迷上了比自己大三岁的武媚娘。在备尝风霜、充满心机的武则天眼里,李治是一个感情冲动、腼腆有加的大男孩。李治早年丧母,成长在深宫之中,在宠爱中长大,不喜欢儒学,而喜欢柔媚而艳丽的诗文词赋。对于这样一个深宫中长大的男孩,迟迟没有完成心理上的“断乳”,在错综复杂的宫廷生活中,他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他渴望回到童年的时光,渴望回到母亲的怀抱。武媚本身也是位才貌双全而善解人意的女子,又是父皇的才人对他有种邪魅的吸引。
  两个人的生命从此缠绕在了一起,难以分开。在太宗的病榻旁,所有人都在关心着皇上的健康。这对情侣见面的机会很多,在前堂之中,在走廊之下,在花园之内,遥远的一瞥,会心的一笑,身体有意的一触,偷偷的一吻,关系飞快的发展。只是李唐王朝正面临着新旧交替的时期,英武的太宗皇帝已经病入膏肓,卧床不起,为仁弱的太子安排着统治的基石。李世勣在接到圣旨后,当此时期表示出了对皇家绝对的忠心,连家门都没有踏进一步,起程去了叠州。
  太宗病重,下诏军国机务并委太子李治处理,此后太子隔日听政,朝罢入侍药膳。李治开始了实际的监国,虽然有舅舅在替他筹划着一切,可是很多事情仍让年轻的李治感到头疼,只想着能见到哪位姐姐似的情人。
  翠微宫是李世民在长安城外终南山建的一所行宫,构造简单,是一座农庄式的别墅,用一座旧宫殿拆下来的木材建筑。太宗一向作风如此。除去皇上所居含风殿装饰较好之外,其他殿堂以简朴实效为要。在秀丽的终南山里,那苍松绿柏环绕的翠微宫中。太子和媚娘,他们的感情像这春天的花草一样生根发芽滋意的生长。春天里万物都在生长,皇上的病也不例外,时近五月,太宗病情加重。
  疾病把他昔日雄伟的躯体折磨成风中的残烛,仿佛须臾间就要熄灭,常常一连几天昏迷不醒。太子李治昼夜守候在他的身边,常常一连几天不吃东西,由于过度忧虑,脸色有些苍白。清醒时,李世民看着儿子憔悴的样子,想起了李治九岁时长孙皇后去逝时痛哭的情景,流着眼泪说:“你对我这样孝敬,我死了也没有什么不放心的了。”李治更加伤心,一想到自己要管理这样偌大一个国家,心里想着父皇的英武,也流下泪来。有时长孙无忌会来,两个曾经共患难,同生死的人,用尽一生安定了天下,而现在其中一个就要离去。太宗颤巍巍的伸出手摸着他的脸,嘴角蠕动却没有说出话。长孙无忌难过至极,泣不成声,泪如雨下。两个人相互看望,没说出一句话。
  二十六日,太宗自觉大限将到,清醒时便将长孙无忌,和中书令褚遂良召来。褚遂良对君主一片忠心赤胆,太宗皇帝一向视同兄弟。今日被皇帝召来,以备将来执行皇帝遗命。
  现在,褚遂良、长孙无忌、太子、太子妃都在含风殿里。太宗握着褚遂良的手说:“这些年来,卿二人对朕忠心辅佐。现在将你们召来,受朕遗命。你们都知道,太子为人仁厚,事朕至孝。我好儿好妇,托付于你们了,你们要好好辅佐,趋吉避凶,谨守寡人遗范,永保宗社!”
  长孙无忌与褚遂良既受太宗遗命,即为顾命大臣,对幼主即如伯叔。
  太宗又转向儿子及儿媳,命二人跪下,拜遵遗命。又向太子说:“有无忌遂良二卿在朝,你不必为大唐社稷担忧了。”
  停了一会儿,太宗又向遂良说:“自从起兵以来,无忌始终如朕左右手。朕能拥有大唐江山,无忌出力最多。朕死之后,你辅政要尽职,不要让小人进谗言加害,如违朕命,就是不忠。”
  褚遂良听毕,郑重承诺。太宗知道褚遂良一诺千金,却没料到褚遂良将来要对付的是一个妇人。现在,那个妇人正在太宗的宫殿里仅是一个侍女。
  稍停又说道:“我死后,宫中妃嫔,无子女者,全部出宫为尼。”
  说完片刻,太宗皇帝沉睡过去。此后一直处于昏迷状态,不久李世民在含风殿去世,享年五十二岁。
  太宗一生以天纵英才,领袖群伦,为人直爽而宽厚,臣子有过,必坦诚相告,自己有过,也命臣子力诤直谏。太宗御下,英才贤士,济济一时,刚毅廉直,尽于朝政。在战场之上,不避石矢烟尘之险,曾亲率大军远征高丽,又统帅诸将北征突厥,击溃突厥联军,西方拓边至土耳其斯坦,临近了里海。又曾遣将自北部进攻印度,迫使尼泊尔入贡天朝。奠定了一个空前繁盛的帝国,现在管理这个帝国的重任就落在了李治身上。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太宗病逝,夜里,庞大的宫殿里一改往日的寂静,人声、脚步声,不绝于耳,人人各司其职,彻夜未眠。武才人的工作是安排着所有人员的孝服,大殿中得已看到太子即位。
  李治悲痛欲绝,在父亲的灵前止不住的流泪。看见舅舅心里更加悲伤,竟趴在舅父的身上哭泣。长孙无忌看着仁弱的太子心里也不好受,可是作为顾名大臣现在需要的是镇定,还有很多事要做。无忌为李治擦去脸上的泪水,“现下,先帝驾崩,国不可无主,太子当即刻即位,以安天下人心。”李治好像没有听到,哭泣不止,在舅父肩上轻轻颤抖。长孙无忌忍不住说:“皇上将天下交付殿下,怎么像寻常百姓只顾哭泣呢?”李治听得舅父生气,慢慢止住了哭泣。为防意外发生,两位顾名大臣让太子跪在太宗灵前,宣誓登基,是为高宗。然后诏告天下,太宗驾崩,新君嗣统。随后急招禁军飞骑护送太子由翠微宫回京。
  含风殿滴水阁,武才人为新君梳妆,媚娘看着李治穿着白杀杀的孝袍,年轻太子身体在不安的颤抖,那是由于恐慌引起的。“太子马上就要当皇帝了,为何还如此害怕。”李治一把抱住了媚娘,“我不想当皇帝,我想有你陪着我。”“皇上只有大臣辅佐,要奴家做什么,奴的生命已随先皇而去,皇上还是忘了我吧!”“不,姐姐,你不要离开我!”李治抱的更紧了,媚娘觉的有些窒息。
  在守灵的长夜里,皇帝的灵榇停放在黑黝黝的大殿内,大殿之中,高烛彻夜燃烧着,弥漫着淡淡的烟气。大殿之中,按时念经上供,忙碌一阵,接下来有一段闲静。人人用脚尖轻轻地走,低声细语。武才人按时送茶,看到忧伤的新君。她低垂着头,穿一身缟素孝服,想到今夜一别也许终生,谁也没有把握抓住一个人的心,更不知道自己的赌注押的如何。为自己,也为服侍多年的先帝。这样的夜里,心头无限激愤。想到自己的将来,十四年宫廷生活学来的才能,竟要消磨在高墙深院的尼庵之内,真是痛不堪言。
  次日天明,太宗的灵柩起程运返长安。太宗灵榇舆到达长安时,六府甲士四千列队街上,举国上下,哀痛失声。
  一队队六府甲士迅速开进了皇宫,在褚遂良的有效指挥下,各占据要害部门与宫内的禁卫军并排警戒,赦令所有的警卫力量安置妥当后,未有新皇手令,一律不准随便调动。六府甲士和带队的武官集结到皇宫,戒备森严。
  新皇李治在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重臣指引下,完成一项又一项繁复琐屑的礼仪,像一个被牵引的木偶。群臣看到新君,脸色茫然,呆若木鸡,也许是过于悲伤的缘故。李治从没有像现在这样,觉得自己一直住着的这个宫殿会这样的空,不知道下面的人们说什么,有时他环顾四周想找一个曾经相伴的宫女。可是这也令他失望。
  太宗皇帝葬礼仪式结束之后,武才人看到了自己的近在咫尺的未来。她刚亲手给自己和所有的人准备孝服,又要为先皇未有子女的侍妾一起准备好了出行的衣物。她们的目标只有一个——感业寺。
  穿着同样的衣服,一身的白色,连着头上的纱帽。后宫的佳丽们,现在她们的夫君已去,她们的生命也将追随先帝而去,留下的只是一俱没有灵魂的躯壳。一个挨着一个,形成一条长长的队伍,白色的人流。她们没有了容颜,一样的装束,以前为得到先皇临幸的勾心斗角早已远去,迎接她们的是青灯古佛。
  没有人来送行,她们登上早已等候的马车,仿佛冥冥之中一切都已注定。这时年轻的皇帝来到,脸色因为急躁而微微泛红。茫然四顾,队伍没有因他的到来而停止行进。皇帝的车驾行走在队伍旁边,似乎在找寻什么,然而白色注定要让他失望。
  先皇的才人看到了新君,他就在自己的旁边,可是他认不出她来,她感到失望的登上了迎接她的马车,看着太子离她越来越远。
  本书来自www.sjwx.info 免费txt小说下载站
二 狐媚偏能惑主,蛾眉不肯让人
更新时间2008-9-15 9:21:18  字数:17884
 二狐媚偏能惑主,蛾眉不肯让人
  出家为尼的先皇才人,在感业寺抓住了李治这根救命稻草,是福?是祸?再度进入皇宫,已经年近三十的她,是怎样在三千佳丽的后宫中,一步一步走向那个梦想中的位置……
  感业寺周围绿水环绕,花木繁茂,苍松翠竹比比皆是,是京城中最幽静的地方。就是这样一个地方,最近每天听到最多的不是诵经礼佛的声音,而是女人的哭泣声。不论在那个时间,你似乎都能听到这样的声音。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