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小说

妖临天下

第19章

设置字体大小:

  转头见上官弥夜眼中疑惑,影非韵淡淡笑笑,说道:“影国得道。”
  将手中茶盏置于一旁的梅花式红漆小几上,又道:“玄国桓帝刚登位,便立时将其两弟变相放逐,朝中已是有人非议,如今又弃先祖盟誓于不顾公然挑衅引起战端,大失民心。兵士不服,将领不甘,还有什么比这更会导致战败的。”
  “此次大力煽动桓帝开战的,是一个名叫李约的兵部小侍郎,其一年前进入太子府内作为幕僚,毫无背景,但据说为人机敏,足智多谋,极得桓帝信任,如今已是官升军部尚书了,如此短的时间竟得以把持此等重要的位置,不可谓不简单。”上官弥夜说着,面色有一丝凝重。
  “也不奇怪,想当初你也是很快便得掌军权。”影非韵似有所指的看了上官弥夜一眼,又端起茶盏,笑得璀璨。
  “此去一别,怕是有些时日方能再见,天高水远,望将军多加保重,在此以茶代酒,谨祝将军早日凯旋!”
  
  ===============================
  
  “姐姐可是没和他说吗?”
  仍旧是裹着白貂皮子窝在躺椅上,只不过已是人在韵离宫。影非离站在椅后,一身江牙海水五爪坐龙的白狐裘袍,拿了两个青玉石滚珠,轻轻的给她在颈肩上按揉着,玉白的手在凉寒的空气中微微泛红,椅中人正闭着眼假寐着。
  “有些事情,还是不要那么快让他知道比较好。这次玄国派出的,是哪一支军队?”声音清冷如这冬日里暖不起来的日头。
  室内四角都置放着烧着红罗炭的青铜鎏金熏炉,袅袅的散着热气,躺椅下尚且置着一个象鼻三足掐丝珐琅脚炉,只着了一双掐金满绣的厚棉纱袜的小脚在炉面上有些不安分的骚动着。已是蒙了厚厚一层素色锦帛的菱花窗,因影非韵耐不住室内憋闷而大开着,清净的空气带着着微冽的寒意呼呼的往屋里钻,悬于窗棂上的玉凤铃叮叮作响,衬得一室空寂。
  
  “是北皇军,桓帝疑南御军与宁王玄隐有勾结,搁置在那不敢调用,领军的是罗臣律,此人乃玄国大将,骁勇善战,可惜是一介武夫,行事颇为冲动,不善计诡。”
  “果然如此。”影非韵蓦的睁开眼,眼里精光乍现,“弥夜走后暗影的事你要担待些,另外,命他们盯牢伍国的动静,尤其是与玄国的互动。”
  “伍国人稀国弱,不足为患吧?”影非离问到。
  “影,玄两国如今便是如平衡在天平两端,即使各重达千钧,也不会显露,可是若一方再加上一丁点重量,平衡也会打破,影国虽富饶,但兵力不若玄国,若两面受敌,也会是一场苦战。”
  “我明白了,宁王那边可有什么需要交待的?”
  “且叫他耐心等待吧,不会太久的。”影非韵忽然伸手拉住了颈后有些冰凉的手,贴到了自己的脸上。
  “姐姐,我手凉着呢。”影非离忙催动内息,不消一会,手心已是温暖如春。
  “不碍事的。”
  影非韵目光落在了窗外已是一树枯枝的琼花上。
  
  “今年的冬天,似乎比往年要冷的多啊。”
  
    
战事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边疆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影国军队出发时正是大雪,白茫茫一片中是蜿蜒如巨蛟的黑漆兵甲,阴霾暗沉的天际下,煞气盈满六合。上官弥夜身着赤金红缨战甲披乌云豹氅衣站在队伍前列,从金翅战盔中垂落出的黑发在呼啸的北风中狂舞,一双黑眸被这冰雪洗涤的灿若星辰,面上的线条坚毅有如雪之利刃。
  高耸的红砖城楼之上,是景帝携皇子大臣们迎送将士出征。影非邪一身五爪坐龙纻丝四团龙袍,外罩一件明黄羽纱面白狐里鹤氅,尽显天威龙气。只见他迈出几步立于城墙边,朗声说道:“我影国素安守江南,为国民之安,遵先祖之约,不兴霸业。然玄国无义,竟蠢蠢欲动,窃我国疆,扰我子民,今我大军北上征伐讨这不义之国,天神地鬼,当佑我军士!”
  呼啸风雪之中,影非邪的声音却无比清晰的传入众人耳中。
  “天神地鬼,佑我影国!”
  呼喝声震耳欲聋,狂捍的气势如惊涛叠浪,天地为之变色。
  
  上官弥夜置身其中,亦是胸中激荡,一腔热血在怀,仰首看时目光一转,却蓦的心神剧震,世间嘈音,刹那消失无踪,只余城楼上悠悠传来的击缶声直刺入心,而浩淼天地间,眼所能见的也只有城楼一角那纤瘦娇小的玄色身影。风雪之下,衣袂飘飘,恍若那仙山之上司掌冰雪的神人。
  只见那人远远的挥了挥衣袖,上官弥夜却仿佛已可见到她眼角浅淡的笑意,听见她轻轻的在耳边说着:“仗事多凶险,望将军保重。”
  
  上官弥夜一个大步跨前垂首单膝跪下,单手按住别于腰侧的青金剑鞘,提气扬声,掷地有音。
  “敢犯我影国者,吾等必诛之,末将愿洒鲜血以护我主周全,定让那玄国大军,铩羽而归!”
  一声嘹亮号角,大军开拔,黑压压一片中,青黑色夔图腾的赤色军旗在风里肆虐飘扬。
  
  待归来时,踏的便是白骨,行的便是血路。
  
  =====================
  
  影国国土,北至黄河,西至横断,小寒之时,两军于黄河边开战,影国的黑骑铁甲在镇远将军上官弥夜带领下打的玄国北皇军节节败退,桓帝大为惊恐。
  然而就在众人以为战事将结之时,玄国兵部尚书李约进谏,主张破古制采取征兵之法,从百姓中取身强体壮,年富力强者充军。桓帝大喜,立时在全国强行纳兵,举国上下,怨声载道,然而一时间,玄国军队扩充三倍有余,使得战事又转变为胶着状态。
  
  “这玄国,此次还真是棋高一招,恐怕这场仗,我国会难打了。”
  正是翰林院,陆冉阳在给三位皇子授课。原本自从十二岁之后,影非舞便因兴趣缺缺而向影非邪请求不再上学堂,而影非韵便也以女子不便为由不再出入学堂,之后影非离也是借故不来了,在影非玉也封王出宫之后,陆冉阳就仅任太子太傅。
  今天三个皇子又聚于此,却是出于影非邪授意。所论的,正是这玄,影之战。
  “那么先生如何看这李约所提出的征兵之制呢?”影非琉接过陆冉阳的话茬,问道。
  “各国自古来皆是行募兵制,招收之后进行训练成正规军队,而此征兵法前古未有,确是开创先河,可大大提升兵力,只不过此战玄国乃非正道,打破盟约侵略我影国本就使得失去和平生活的国民心怀不满,如今被强行征来的农人少壮,更是怨意深厚,军心不齐则多败少胜,更何况这些新军未经过操练,亦是散沙一盘,终是对付不了我军的精锐之师。奈何其人数实在众多,可说玄国现今,是以其子民血肉为盾与我国抗衡啊。”
  陆冉阳抚着花白的山羊须,隐在岁月纂刻下层层叠叠皱纹中的细小眼睛,精光四射。
  “在此时能想出这种法子,这李约也实在是个奇才了,只可惜亦是豺声狼顾之辈,为桓帝做这助纣为虐的勾当。”影非琉叹道,而一旁的影非玉却是面露不屑。
  “兴兵作战的,还有什么好的?不顾百姓死活,这种人,古圣贤最是不齿的,皇兄与先生又岂有赞的道理!”
  陆冉阳与影非琉皆是微微一讶,又相视一笑。
  陆冉阳心中是有些感慨的,身为皇家子弟,如影非玉这般天真又有些迂腐的,不知是好是坏,但对于将来要即位的太子来说,有这样一个弟弟,虽然不能够帮上什么,但至少是令人放心的,而这位五皇子......
  陆冉阳眼角不经意般的扫向了一直坐于窗边沉默不语的影非离,只见他面上微微带笑似在认真听着,玉雕般的脸庞上笼着淡淡温润的光芒,一派清朗儒雅模样,只那黑幽幽的瞳仁似是映着那窗外雪色泛着一层冷冷流光。
  陆冉阳一生阅人无数,尤其是与这天家打了大半辈子交道,心眼里早是被磨出了七个窍孔,可景帝的这对双胞胎,数年下来他却愣是有些雾里看花的味道。且说这影非离,如今也才十四,可人情世故极是精明练达,待人素宽和仁厚,总令人如沐春风,自小谋过面,无不称其美言,只是这黯黯皇宫之中,真能生出这般无暇美玉?陆冉阳是心中有疑的,可若不是,单凭这般丝毫不露痕迹的完美伪装,此人心机城府之深,实在是令人骇然!这般人物定是有人自小调教出来,自然不可能是他,可难道说影非离背后另有高人?
  再说这四公主影非韵,早年陆冉阳只觉得,是个有些奇怪的孩子。总是一副懒散的模样,上课时也是兴趣缺缺,可是对典籍的理解却出人意料的深刻明晰,直到见到影非韵五岁那年坐在堂上时的那一幕,陆冉阳才惊觉万分,原是一只假寐的妖兽......
  
  “还是父皇英明,既使目前战事不顺,也没有像玄国一样,采取这征兵之法。”影非玉说着,一脸崇拜之色。
  陆冉阳收回思绪,呵呵笑着说道:“当今陛下的确是乃一代圣君,各位皇子还应多向你们的父皇学习,将来才能共同将我影国治理得安泰祥和。”
  “我和皇弟们可都是一直以父皇作为我们努力的对象”影非琉笑着说道,影非玉也在一旁点头应和,只影非离还是淡淡微笑着,没有什么表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