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小说

穿越-到开封府混个差事

第82章

设置字体大小:

第十回 二审郭槐鬼为证 荣升校尉前途明
  若是说起开封府大牢,那在黑白两道可是鼎鼎大名,如雷贯耳,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首先,这大牢是守备森严,密不透风,凡劫狱者莫不绕道而行,避之唯恐不及。
  其次,牢内所关押人犯,更是与众不同,下至盗贼肖小,上至王公大臣,高低贵贱,应有尽有,绝不参假。  不过,最令汴梁百姓所津津乐道的,却是这开封府大牢的狱卒。
  说起这些狱卒,也着实有些可怜,一天到晚待在不见天日的牢房里,包大人管的严,公孙先生克扣的又紧,比起其它府衙大牢,实在捞不到什么油水;而自从那御前四品带刀护卫展大人上任之后,劫狱频率又是锐减,更没了什么活动筋骨的机会,实在是没啥爱好和兴趣,就只能探听探听牢里各位人物的八卦,聊聊小道消息了。
  可别说,就这么一聊,还就聊出名了。e
  话说这开封府的狱卒,那是个个不同凡响,凡大案内幕无一不通,小案八卦无一不晓,且个个能言善道,舌尖嘴利,若论起来,除了那汴京第一讲价高手金捕快之外,就属这伙人口才最好,随便拉一个出去,往茶摊子上一坐,随便来两段,就能引来大批百姓围听,一来二去,还真有人靠此蹭吃蹭喝。
  所以,但凡这开封府大牢一来了什么大人物,这些狱卒可是比谁都高兴,就乐意探听些小道消息,事后出去一聊,没准又是一顿白吃白喝。
  这不,今日大牢之内又关进了一位内宫总管,据称还是当朝太后的心腹,这开封府大牢的一众狱卒可就跟过年一般,兴奋不已。众人一合计,当下就分队行事,四下探听消息,单等晚膳之后回来逐个回报,一一汇总。
  华灯初上,开封府大牢之内,数名狱卒团团围坐在牢房门口休息之处,凑着脑袋窃窃讨论。
  “喂喂,兄弟,你打听到啥消息了?” 
  “怪啊,包大人和公孙先生一直待在花厅里,也不知道在商量啥,据说连晚膳都没用。”
  “展大人和几位校尉大人也是神色紧张,府里的那些个捕快也紧张得不得了,看来今晚有大事儿。”  “没错,我也听说,今晚包大人要夜审郭槐……”
  “几位差役,”几人刚说到这,忽从旁侧一间牢房传出一个尖细声音打断道,“可否说给咱家听听?
  嗯?
  几个狱卒同时转头,直直瞪向牢房之内的囚犯。
  只见此人,一身肥肉,满脸油光,一双细缝眼下挂两条长眼袋,虽是一身囚衣,却是一派悠然自得表情,正是昨夜刚入牢的郭槐大太监。
  几个狱卒顿时脸一沉,不悦道:“去去去,瞎凑合什么,老实待着去!”
  郭槐走到牢门之前,挑眉道:“既然几位说的是咱家的案子,咱家为何听不得?”
  一个狱卒双眉一竖,喝道:“就是因为说得是你的案子,你才听不得!”
  郭槐脸色微沉:“咱家可是太后跟前的人,你竟敢和咱家如此口气说话?!”
  “呦!太后面前人啊——”几个狱卒走到郭槐面前,上上下下打量一番,不由哄笑道,“那又如何?管你以前是什么人,只要进了咱这大牢,就是牢犯一个!别说你一个太监,之前的那个叫陈世美的驸马,比你可嚣张多了,咱们哥几个都没放在眼里!” 
  郭槐一边眼袋跳了跳,斜缝眼一眯,伸手从发髻中抽出一根簪子道:“那有了这个,几位可愿说给咱家听听?” 
  几个狱卒一见这根簪子,顿时双眼一亮。
  那簪子乃是一根雕工精细的上等玉簪。
  一个狱卒一把抢过玉簪,拿在手里仔细瞅了半天,再抬头之时,已是满脸堆笑:“不知道郭公公想问什么啊?”
  “就问包大人今夜要审咱家之事,几位可知道?” 
  “那公公可是问对人了。咱们哥几个可是开封府里有名的包打听,啥事儿都瞒不过咱们的耳朵。”另一名狱卒笑道。
  郭槐微挑眉道:“那包拯今日刚刚堂审完毕,为何还要夜审?” 
  “呦!您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一个狱卒满面惊讶呼道,“包大人夜里审案就是审鬼啊!” 
  “审鬼?”郭槐皱眉:“此话怎讲?” 
  几个狱卒直瞪郭槐,异口同声道:“包大人是出名的‘日审阳,夜断阴’!这东京汴梁城里谁不知道啊!” 
  “日审阳,夜断阴?”郭槐眉头更紧。
  “就是白日审阳间之案,夜晚审阴间冤案!”一个狱卒解释道。
  “夜晚审阴间?”斜缝眼绕了几名狱卒一圈,郭槐冷笑一声:“荒唐!简直是荒唐!”
  “哎呦,公公,这可是千真万确的事啊!”几名狱卒呼道。
  “那包拯为官多年,咱家以前怎么从未听过他有此等本事?”郭槐挑眉冷声道。
  “哎呀,公公你这就不知道了!”一个狱卒凑上前,低声道,“虽说包大人没这个能耐,可包大人手底下的人有啊!” 
  “哦?”郭槐像是也来了兴趣,挑起扫帚眉道,“是那公孙策、还是那展昭?”
  一众狱卒同时摇头:“公孙先生和展大人虽然本事不小,可却是没有这个本事。”
  “那又是哪位能人?”
  几个狱卒同时四下望了望,又互相瞅了瞅,才推搡出一个狱卒上前,压低声音道:
  “咱们开封府里面有个捕快,姓金名虔,别看他又瘦又小,却是一个奇人,天赋异禀,能通神招魂,自从他来到这开封府,包大人就能审阴断鬼了!” 
  郭槐斜缝眼一挑,嗤笑一声。
  那名狱卒又道:“公公您可听说过乌盆一案?” 
  “乌盆案?”郭槐眯眼睛想了想,道,“略有耳闻,市井传闻,说什么包拯替被封在乌盆内的冤魂伸冤,依咱家看,尽属无稽之谈!” 
  “公公,此乃千真万确之事!”几个狱卒同时低声道。
  只见其中一个狱卒满面惊恐道:“开封府上下衙役可都是亲眼所见,就是那金虔招出乌盆中阴魂不散的冤魂,附在自己身上,上堂作证,甚至连那冤魂临死之时的事都说得清清楚楚,把那对害人的兄弟吓得肝胆俱裂,招了拱,认了罪!” 
  “还有,连那乌盆冤鬼刘世昌的妻儿都认了!”另一个狱卒也接口道。
  郭槐听言,斜缝眼微张,眼袋微微抖了一抖道:“真有此事?”
  “千真万确!”几个狱卒同时信誓旦旦道。
  只见一个狱卒又四下瞅了瞅,凑上前道:“公公,包大人早有交代,此案内情定不可泄露,今个儿兄弟几个也是冲着公公的面子,才据实以告,公公日后若是出去,可千万别说是从咱们这儿听说的,这可关系到咱们哥几个的饭碗啊!” 
  郭槐斜缝眼扫过几人惊恐面色,眼袋抽了几下,顺势摆了摆手。
  几个狱卒一见,这才缓下脸色,又讨好抱了抱拳,四下望了望,匆匆离去。
  牢房周围顿时一片死寂。
  郭槐一人独立牢房之中,油光面上微显沉色,口中喃喃道:“日审阳、夜断阴……招魂……哼,荒唐……” 
  忽然,一声异响从脚边传出,只见郭槐浑身肥肉一抖,霎时倒退数步,斜缝眼暴睁,额头冷汗渗出。
  待定眼一看,竟只是一只老鼠从脚边溜过。
  郭槐微微眯眼,嘴角隐抽,一脚踢开老鼠,走到牢房门前,靠门而坐,闭目养神。
  可再细看,却不难看出,郭槐肥胖手指却是颤抖不止。
  而在大牢门外之外,一人身着儒衫,凤眼带笑,悠然道:“看来这狱卒的俸银该升升了。”
  “哐啷……哐啷……”
  夜半三更,万籁无声,一阵锁链哗啦作响,时断时续,从远幽幽而至,在寂静大牢之中,分外惊心。
  突然,声响哑止,一个声音在牢房外猝然响起:
  “郭槐,上堂了!”
  坐在墙角的郭槐抬眼一望,只见两个衙差手持铁索立在牢房之前,昏暗光线下,苍白脸色竟是略显青绿。
  郭槐不由一抖,开口道:“哪有半夜审案……”
  “闭嘴,哪那么多废话!”
  衙差低声喝道,一挥手,将铁索圈到了郭槐脖子上。
  冰凉刺骨触感,顿让郭槐心头一颤。
  被拖出大牢,郭槐跟在两名衙役身后,缓缓向大堂前行。
  天色漆阴,月色凄惶,凉风股股,树影晃乱,清爽夏风,此时竟是有些冰寒。
  待来到开封府大堂门前,郭槐定眼一看,更是心头一颤。
  只见偌大大堂之上,空空荡荡,寂静无声,只有两盏萤豆小灯,一盏置于大堂正中公案之上,一盏置于师爷桌案前,微光显呈蓝绿,细火随风乱舞。
  包大人正坐案后,几乎隐于暗夜之中,只能隐约看到一双利目灼灼生光,头顶月牙印记隐泛幽光。
  展昭一身大红官服,此时竟好似血染一般。
  公孙先生堂下陪坐,脸色随灯火飘移忽明忽暗,隐显青白。
  “啪!”惊堂木拍响,回音阵阵。
  “带郭槐!”包大人沉声响起,嗡嗡绕耳,竟似从四面八方传来一般。
  两名差役双手突然力推,将郭槐推入大堂跪下,郭槐猛然回头,却见两人霎时间没了身影,好似凭空消失了一般。
  郭槐顿感脊背一阵发冷。
  就听堂上包大人声音隐隐传来道:“郭槐,你可知罪?”
  郭槐咽了咽口水,整了整精神,瞪眼道“咱家无罪!”
  包大人又道:“郭槐,你可认罪?”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