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剑长歌

第一篇 秦淮篇 第十一章 谷音


    鹤鸣谷。
    即便头顶上艳阳高照,鹤鸣谷也冷如长夜。遍地起伏的鹤鸣,满山弥漫的缈缈云雾,置身其中,怡然忘俗。
    消瘦的青年坐在山谷顶峰,十柄软剑在他周身有旋律地缭绕着。每有一柄软剑经过他的面前,他都会抬起手在上边轻轻叩点一下,使得软剑颤动,激起无比悦耳的剑鸣。
    伴随着剑鸣,青年口中轻蹦出了几句吴侬软语:“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曾照彩云归。”
    淮曲伴随剑鸣迸出,惊醒谷林沉睡的鹤群。
    “莫问金陵……谁家公子争艳早?入舟秦淮,呼晴鲤水距月遥。”
    一曲紧接其后,引林中百鹤竞相飞来。脚掌一在青年身边着了地,便扬啼唳叫,为青年的剑鸣唱曲助兴。
    “依依杨柳池边滟,溶溶月色岭下风。载酒同歌,金羁白马,美人在侧,终似少年游。”
    一时间,鹤啼、剑鸣、淮曲争相和鸣,竟将终年云雾笼罩的鹤鸣谷惊搅得雾消云散,久照不进的阳光倾洒而下,霎时间照亮了整个鹤鸣谷。
    那群白鹤见谷间落满了阳光,不由悦啼。
    慕容皓月眯起了眼,望向久违的太阳,手轻轻朝软剑一揽,背后紧闭的剑匣缓缓打开。
    “归。”
    十柄腾空飞舞的软剑纷纷应声入匣,匣内惊起了一阵微漪,却难以寂静。
    刚刚亲历一段空谷淮音合鸣,如何能静?
    “唳唳。”一声鹤啼传来,慕容皓月收复了激昂澎湃的心,扭头一望。
    一只红颈丹顶、眼角如嵌朱泪的白鹤也正朝他这边望着。看的位置,正是他的怀兜。慕容皓月立即会意,从怀中取出了一株血色的莲花,花色如鹤顶沥血。
    鹤血莲花。生死人,肉白骨,可治百病。
    阳光照射在莲花之上,泛出一阵血光,片刻后便恢复了正常。经阳光照射后,莲花变得更加妖艳虚幻了几分,更有几点晶莹闪烁其中。
    “血莲已完全绽放。多谢鹤兄,贫道……也要先行离开这里了。”慕容皓月看了眼雪莲,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
    朱泪白鹤似懂人言,疑惑不解地看着慕容皓月,“唳唳”哀叫了两声。
    慕容皓月无奈一笑:“鹤兄,你不必挽留,也无须挽留。贫道已在这住了五年,用五年大好时光,等待这鹤血莲花盛开。五年来,不谙外世事,错过了秦淮河的五次盛景,我也是时候该回去了。”
    听到此,百鹤静默无声,有些竟伤感落泪。
    霞光万顷,山谷之上,是无边无际的苍穹。
    “谷云散去,迷雾再也不会阻挡你们飞出山谷的路。”慕容皓月望向了苍穹,缓缓道:“这片山谷已经束缚不了你们,你们也要出去见一见那从未见过的世界了。
    “虽然,这片山谷确实很适合你们。”
    刹那间,青年略微沧桑的脸上展现出了昔日少年的洒脱。就如同多年前站在武当山门前的那株枝繁叶茂的大槐树下,鸟语花香,檀香醉人,一个背负剑匣的少年为了寻找剑心,与已故的师父告别,毅然踏出山门。
    目光中,是对江湖的向往。
    但此刻的目光中,却只有那秦淮河上,抱着琵琶从雪月楼间走出的轻纱少女。
    她,就是自己的剑心。
    一时间,谷内鹤声如潮,响彻云霄。
    朱泪白鹤依偎在慕容皓月的臂膀上,有着感激,但更多的是依依不舍。
    “我们终会再见的。”慕容皓月如是说道,若隐若现的泪光中,有着将要赴约的决然。
    ……
    一时辰后。
    一支装备齐全的猎人大队在鹤鸣谷谷底的酒肆内喝酒。
    猎弓、诱饵、锐矢、鸟笼、困网,显而易见,他们是为山谷中的鹤而来的。他们四处打听了许久,才知扬州方圆十里,也就只有此处有鹤的存在。可信心满满的他们来到这酒肆中时,却被店小二的几番说辞吓得犹豫不前。
    “我劝你们不要去的好……这谷顶上啊,坐着一个怪人:背着个大匣子,穿着破长袍,谁要是靠近他十步内,都会将手一挥!喏,就像这挥一下,一把皎月小剑就会随着他的手势从那匣里‘飕’地一下飞出来,瞬息间取其首级!而你要是入谷捕鹤,只要被他听到了鹤的哀嚎,下一刻,就有一柄剑落在你的头颅上!”
    店小二正滔滔不绝地讲着,其口速跟繁华都市内的说书人相比有过之无不及。那群持着猎具的大汉也是聚精会神地听着,浑然不顾小二的口水落入了眼前的花生米里。
    “无聊至极!”一位大汉吃了一粒花生米,不屑地嘟囔了一声,抬眼望向了窗外。
    酒肆窗外是鹤鸣谷的山路,可以从这儿直接抵达谷顶。
    山路很弯曲,但很是连绵,隐约给人一种无穷无尽的感觉。但大汉隐约看到有一人在这无穷无尽中缓缓走下山来。
    此人一身道袍,背着一个大匣子,在无比颠簸的山路间,他却仍能健步如飞地行走着。大汉觉得这个人很眼熟,但是却实在想不起来在哪里听到过这身打扮了。
    “喂,你们看这人是不是很眼熟啊?”大汉指向了窗外的那人,其余人纷纷望了过去。
    这一望不要紧,本就人心惶惶的酒肆顿时上蹿下跳,鸡犬不宁。
    慕容皓月走下了山谷后,回望了山谷一眼,不由感慨万千。
    五年前,他为一人上山。历时五年,为同一人下山。五载年华皆付寂寥,为一人而待花开,少年已成青年,不知这世道,又是否如同昨日?
    风徐徐而起,褴褛的道袍随风而动,几点墨滴流转,晕染成画,一只巨大的墨鹤在他缓缓脚下凝聚成形。
    转眼间,青年已驾墨鹤离去了。
    那群猎人窥见青年驾鹤而去,顿时就欣喜欲狂,随手扔下了几两银子,未和小二告过别,便抄起了猎具上了山谷。
    可一路上,他们并没有看到一点鹤的影子,只看到了寥寥的鹤翎,以及大片的白骨皑皑。
    再往上走,便到了谷顶。谷顶上是一个草草结成的庐,像是有仙人曾隐居于此。庐前,是一株碧绿的长藤,藤顶血芒乍现,露光盈盈,似是在孕育着下一次花开。
    可下一次花开,怎么说也要等十五年后了。
    雾还未散尽,霞光万丈,铺满了整个山谷,山谷上下充满了暖意,隐隐间,能听见从天际间传来鹤的鸣叫。
    “这个山谷……怎么和他们描述得不一样?”
    为首的大汉并没有显得很失落的样子,而是疑惑地挠了挠头,打量着这静谧无比的山谷。
    此后,此谷虽名鹤鸣谷,却,再无鹤鸣。
    “暮淮三剑”的雅名在江湖上如雷贯耳,所以言家小公子将要迎娶雪月楼首艳的消息一放出,便不胫而走,传遍了天下。红色的请帖如同腊月飞雪,落满了江湖。
    得到此消息触动最大的门派,莫过于武当。
    一名站立在金顶的顶峰的鹤袍青年看着手中的喜红请帖,一时思绪飘远。
    “若是师兄尚存活于世,看到了这张请帖,会作何感想呢?”青年极目远望,目光掠过了下边的七十二青峰与二十四涧水,仿佛忆起了与师兄在其间游玩修行的少年岁月。
    此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御剑飞来。
    青年收回思绪,朝老者恭敬道:“师父。”
    郁涯子并未理会青年的行礼,忍不住破口骂道:“皓琛,你都已是武当山的掌门人了,不好好在大殿里呆着,站在这金顶上吹着凉风,在装什么高处不胜寒呢?武当上下都找你找疯了。”
    萧皓琛轻摆拂尘,笑道:“那师父不都已为了师弟驾鹤追仙去,人间已化成了一捧黄土,怎还活生生地站在贫道面前与贫道说话呢?”
    郁涯子微微一皱眉:“莫家那小子,当年以一剑封死了江湖中人谪仙的道路,你真以为是在开玩笑?我已在人间‘死’了十六年,却还是没摸到一点仙人的门槛……”
    萧皓琛笑了笑,“得了得了,师兄弟之情,就是这么难以启齿啊。”
    郁涯子一听便怒道:“休要取笑老道我,快点滚下去吧,整个武当山内除了你我之外,就没有第三个人有能力来到这金顶之上,你难道想跟他们玩人间蒸发不成?”
    萧皓琛没有反驳:“是的。这一次,我要下武当山一趟了。”
    “又想去找阿月了?”郁涯子怔了片刻,问道。
    萧皓琛没有半分犹豫地点了点头,给郁涯子递过去了喜红色的请帖:“师兄他若是还在的话,必然会赴婚的。这一次去金陵,说不定就能遇上。而我近日观星,推算到师兄此番再入金陵,恐会有场大劫。”
    “你可算出是什么劫了么?”郁涯子问道。
    萧皓琛摇了摇头,喃喃道:“现在只知道要遇一场大劫,至于是何劫,这恐怕要入了金陵城后才能算得出来了。”
    “唉……”郁涯子深深一叹,“这金陵城落得如今之景,与我武当脱不开干系。”
    萧皓琛淡淡瞥了郁涯子一眼,道:“那时的我无力阻止灾难发生,令言家险遭灭门,金陵境内无数百姓颠沛流离。现在,我已为武当掌门,理应该为过去的事去赎罪。
    “此去,不仅为了寻师兄,助他渡劫,更是为了过去。”
    郁涯子点了点头,淡然道:“生而不有,为而不持,功成而弗居,夫为弗居,是以不去。当年,贫道果然没有看错你。”
    萧皓琛又像是想起了什么,苦笑道:“唉,我虽名为掌教,但在派内话语权却远不如那些长老。言公子此番天下共喜,希望那些长老可不要擅自下山,再捅什么篓子……”
    二人不约而同地抬起头来,望向了天空。
    云卷云舒中,隐隐传来了几声鹤鸣。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