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拿靳辅的圣旨十天以后便到了清江。恰自七月以来,骆马湖中河开通灌水,清江河督府所有参事官员倾衙出动,坐了官舰至安东观礼。自有运河以来,除明初陈瑄开凿清口,从来没有如此巨大的工程,沿黄河一百八十里河岸边,聚集数十万民工,耗时五年,费帑币无数,这最后一项沿河工程总算完成,靳辅压在胸口的一块大石头总算搬掉,和陈潢、封志仁、彭学仁等几个属司一个个剃头刮脸,满面光鲜,下舟登堤向北遥望。只见墨线般的石堤上密密麻麻,望不到头的是运河两岸的人,都来观看中河灌水。陈潢一眼瞧见苦瓜老汉穿一身簇新的蓝布截衫,带着儿子孙子站在附近人堆里,便踱过去,微笑道:“老黄头,久不见你了,这河工一收,我也喝不上你的大碗茶了!”
“是陈老爷呀!”黄苦瓜满脸是笑,忙打了千儿请安,说道,“打去年我就去山阳工地烧水了,您老是忙人,虽从那里过,没敢惊动你。这几年在河工上攒了点银子,我们爷们已经商量了,就做船上生意,从骆马湖贩瓷器到南京,这中河一开就免了在黄河里走,这还不是靳老爷和老爷的功德?”陈潢刚想问他为什么不种庄稼,猛地想起屯田的事,便咽住了,只笑道:“做生意也不坏,贩瓷器也是一本万利的营生。”那黄苦瓜的儿子却不买陈潢的账,冷笑一声说道:“要是把涸地还了我们,龟孙才想做生意呢!”
陈潢被他噎得一怔,正要说话,便听上游广济闸那边鞭炮齐鸣,已是开闸放水,黄河水轰鸣着泻入中河河道,卷起河床下的木片草叶。两岸民工欢呼雀跃,将畚箕、箩筐、帽子扔起老高。兴奋的民工涨红着脸,有的大叫“中河通了”,有的喊“阿弥陀佛”,有的吼“皇帝老子万岁”!响成了一锅粥。陈潢刹那间的不快立时消失得无影无踪,快步走到靳辅跟前,激动得扯着靳辅袖子直嚷:“水来了,水来了!大人你看,多半槽儿!正好行船!”
靳辅笑得合不拢嘴,只是盯着慢慢涨起的中河,一眼也舍不得离开,良久才说道:“亏你亏你!亏了老封、老彭!十年辛苦总算有个结果——我必定向皇上重重保奏你们!”
“我不愿做官!”陈潢站在河堤上,任秋风将袍子下摆撩起老高,不知怎的他突然想起了阿秀,操劳半生,全部心血都用在脚下的泥土和河中流淌的水上,至今仍是孑然一身,到顾及自己的事时,已是人老黄花去!许久,陈潢方喟然叹道,“我的《河防述要》还是草稿,这些年都没工夫修订,再做官,这本书就黄了,岂不辜负了我的心!”说着两串泪水夺眶而出。封志仁和彭学仁去年赏了四品顶戴,做官的心正热,却不理会他的心思,只兴高采烈地说着:“……台湾拿下来,就是海晏,河道一定就是河清,海晏河清天下太平,我们也能享几年清福了!”“河道粗定不能算河清,”陈潢插进来笑道,“黄河,只要在甘陕一带多种草树,一定能真的清了!”
正说话间,却见署里戈什哈打马顺堤飞驰而来,喘吁吁禀道:“靳中丞,京里伊桑阿尚书来了,因在衙里等不及,已经坐轿过来,先叫小的禀一声儿。”
“没说有什么事么?”靳辅一怔,问道。
“说有旨意,”戈什哈答道,“什么旨意小的没敢问。”
靳辅望了望远处,见黄龙伞盖拥着八人大轿迤逦而来,忙整整衣衫准备接钦差,回头笑谓陈潢:“必定皇上接到了中河开通的奏折,特选今日放水来颁恩诏。你不想做官,只怕富贵逼人,也由不得你!”此刻大轿已在堤下缓缓而落,伊桑阿哈腰下来,一步步庄重地挨上堤,附近的百姓们早被赶开,但如此排场谁不要看,只远远围了厚厚一道人墙,呆呆地往这边瞧。
“靳辅接旨!”伊桑阿上了堤,累得有点气喘,定了定神,大声宣道。
“臣靳辅恭聆圣谕,”靳辅带着合署人等跪了一大片,因见伊桑阿脸色,心下不免疑惑,“叩请万岁金安!”
“圣躬安!”伊桑阿朗声说道,“有旨问靳辅,尔河工屯田四万顷中,属于有主涸田共占多少?尔言下河夹堤,可防海水倒灌,今海水仍有倒灌,是何缘故?着靳辅据实回奏!”
这劈头一问,语气便不善,靳辅一时竟懵了,盯了伊桑阿半晌,方咽着气叩头答道:“屯田中约有三分之一原属有主之田,暂作屯田养河,待田主赎回。下河夹堤尚有尾工未完,因而潮汐时有倒灌,已不为大害,容臣督修完毕,自可确保无虞……”伊桑阿点点头,说道:“既有此奏,本钦差自当代转圣上。圣旨问:靳辅于康熙十九年夏,送明珠冰敬[1]
二万两,可是有的?银两出自何处?尔靳辅据实回奏,若有欺饰,则尔之罪不可恕矣!”这一问更如晴天霹雳,靳辅的脸刷地变得焦黄。当时明珠因门生佛纶亏空库银被参,写了封信,要从河工挪借二万银子。靳辅和彭学仁二人商议,从归仁堤余银中抽出二万送去,也是计穷无奈的事,不想竟由皇帝问了出来。靳辅像雷惊了似的,木然叩头答道:“此事难逃皇上洞鉴,实是奴才从河工余银中抽拨挪借明珠,但并非冰敬,求皇上明察!”
“嗯。”伊桑阿问完了话,因见人从船上搬了椅子,便坐了,换了笑脸说道:“靳公,你在外头,不知朝局有变。明珠于九月初八已初抄家。事涉到你,皇上不能不问。我到衙才知道,河工已经告竣,看看果然不错。过是过,功是功,皇上圣明烛照,不会亏负你的。以上两项,恐怕你得随兄弟一同进京对皇上当面交待。但屯田下河二事实是足下误用匪人,以致扰民,铸成大错。请靳公此刻立即处置,兄弟回京自然替你说话。”
靳辅已经气呆了,愣了半晌,问道:“处置谁,谁是匪人?”
“陈潢!”伊桑阿不假思索,立刻答道,“创议屯田的不是他么?实是蠹国病民的小人!小人而有才,不若君子而无才!”
靳辅的脸色惨白,额角上的青筋剧烈地抽搐着,绷紧了嘴,从齿缝里迸出一声干笑:“屯田养河、下河围堤,都由我一身承当,请钦差发落!”彭学仁身子一挺,说道:“伊中堂,这事与靳大人和陈潢都无干系,是我一手经办的!”封志仁按捺不住,也大声说道:“请大人主持公道,陈潢襄赞治河有功无过,如此处置实难服人心!”彭学仁虽是官场老吏,一向亢直敢言,靳辅还不觉怎的,但封志仁素来柔弱怕事,竟也如此仗义执言,靳辅不禁一怔。却见陈潢已慢慢摘下了头上顶戴,捧着递给了戈什哈。他的脸色平静得像刚刚睡醒,淡然一笑道:“靳中丞和二位的情我领了,何必大家都搅进来?河治好了,正好闲散写书,无官一身轻甚合我愿。求仁得仁,我一点也没什么!”
“皇上说小人结党盘根错节,果然不假!”伊桑阿冷笑道,“真个一人有难,众人同当!既如此,靳兄回衙去办交割随后来,这三个人兄弟今日就带走了!”
“交给谁?”靳辅望着远处无边无际的秋水,呆呆地问道,他的目光有些失神,连自己也弄不清此刻是梦是幻,自己又在想什么。
伊桑阿将手一摆,命人将陈潢三人上了黄袱披面儿的大枷,押上靳辅的官舰,回头向靳辅一揖说道:“紫桓保重,兄弟在京设酒相待,就借靳公此船,我要告辞了——至于接任河督,大约是振甲公,另有钦差传旨给他,恐怕明后日就到衙视事了!”说完径自踏板上船,又唠唠叨叨叮嘱了许多,靳辅一个字也没听见。
官舰一动,沿新开中河徐徐向北,三个犯官神色怡然兀坐舱边,数万百姓夹岸望着,寂静得一声咳痰不闻,空气中带着沉重的压力,压得人透不过气来。不知是谁在悲声高呼:“陈河伯回来……”立时引起一片啜泣之声。
靳辅赶到北京,正赶上头场雪。雪下得不怎么大,却似细白的沙粒,打得大帽檐沙沙作响,风搅着霰雪扑面而来,把冻得通红的脸击得生疼。他是“犯官”,不想给别人招来麻烦,自去吏部报到,然后在鸡爪胡同寻了间干净房子住下,便接到廷谕,命他明日递牌子,康熙在养心殿接见。当晚却有几个同年好友冒雪来访,孤寂凄凉中尚有如此人情,靳辅不禁感激涕下,直谈到三更方才散去。
一夜没好睡,第二日起来时,雪却下大了,将一座北京城装点得冰清玉洁。靳辅却没一点心情赏雪,胡乱吃了两口早点,也不坐官轿,竟租了头毛驴赶往西华门,他需要凉雪冰一冰这因思绪连翩而发热的头脑。
刚到西华门,便见大阿哥胤禔从里头出来。几年不见,已是出落得像个眉清目秀的青年公子。靳辅猛地想到,他母亲是明珠的堂妹,忙上前打千儿叩安道:“给贝勒请安!”
“唔。这不是靳辅么?”胤禔含笑说道,“是见皇上?他这会子正在养心殿,你去吧!”靳辅还想问话时胤禔却已扬长而去。正发愣时,四阿哥胤禛也从里头出来,却也认识靳辅。胤禛年方十二岁,胖乎乎的脸,看去十分憨厚,见靳辅呆站着,便住脚道:“是靳辅嘛!大冷天儿,瞧什么呢?”一边说,一边闪着漆黑的瞳仁。“是四爷!”靳辅忙行礼道,“方才是大阿哥出去。这么早,爷们到哪去?”
“你哪里晓得,自五岁起,每日四更天我们就进里头读书,这会儿刚散早学。”胤禛说着便要走,又站住了问道,“听说明珠的案子牵连了你,可是真的?”靳辅见胤禛倒如此关切,不由心里一热,忙低头答道:“总是下官办事不谨,致干天怒。不过属下人何罪,也一古脑拿到狱神庙。我递牌子进去,想求皇上……”“你说的是陈潢吧?”胤禛想了想说道,“我听汤斌师傅说起过,似乎是个有才干的,可惜行为不谨栽了筋斗。我劝你别管他的事,倒是把你和明珠的事给皇上讲讲清楚,只怕还好些。”
靳辅摇摇头说道:“回四爷的话,靳辅不敢卖友求安。陈潢实在是冤枉的!”胤禛微笑道:“你的心怕不是好的?只是陈潢你救不下他,他和——”说至此,胤禛止住了口,回头看了看白雪覆盖的内宫。一霎时,靳辅已经明白,居然有人揭出了陈潢和阿秀的往事!那还怎么救!正想着,胤禛又走近前一步,笑道:“你也不用猜疑这人那人,犯贱舌头的人多了!你去见皇上吧,有什么难处到雍和宫来寻我,我不怕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儿,昨儿刑部拿到了那年江南科场闹事举人邬思道,我就保起来了——两条腿都断了,他就有多少罪也罚过了!阿弥陀佛!”这位皇子是崇佛的,说至此,竟双手合十煞有介事地念了一句佛,方才命轿而去。靳辅这才验牌入内,直趋养心殿。
大约在殿外雪抖得不太净,一入殿,暖烘烘的熏笼烤热,靳辅觉得脖子上的雪水痒丝丝的直往脖子里淌,低头叩首一动也不敢动。用眼角瞥时,高士奇、索额图两人都在,端肃站在康熙身边一声不言语。
“你来了?”一阵窸窸窣窣的纸响,康熙“啪”地合起了奏折,说道,“起来那边站着吧!”靳辅听康熙口气似乎并不十分严厉,略觉放心,忙叩头谢恩站起身来,这才敢放眼打量了一下康熙。康熙穿了件石青江绸面儿的大毛羊皮褂,海龙皮缎台冠放在案上,一条乌油油的发辫打着明黄结,随便盘在脖子上,显得很闲适潇洒,却没有理会靳辅,只向索额图道:“明珠一案,从白明经的奏折看来,事情越发令人瞧不透了,里头又搅上了太子的事!朕去古北口,他在京入朝,见太子不行君臣礼,你当时在场,可是有的?”
索额图躬身赔笑道:“事情还不止是这,太子御乾清门听政,明珠骑马直到隆宗门才下来,还有大阿哥陪着。熊赐履当时还发火训斥来着,说是主子虽不在,对国储也应敬重,怎么就这么放肆?这事奴才不在跟前,是听太监们说的,主子一问熊东园就知道了。”高士奇心下暗暗好笑,脸上却带着义愤,说道:“贪贿枉法,再加大不敬这一罪,明珠这人着实可恶,断然不可恕罪!”
康熙背着手来回踱了两步,突然冷笑一声,盯了高士奇半日,说道:“明珠不可恕,你高士奇可恕么?抄家前听说明珠访了你,你们在一起都说了些什么?抄家单子上有你送明珠的匾额,写的‘牧爱’!你难道不是明珠一党?”
“万岁!”高士奇噗通一声长跪在地,说道,“抄家前夜,明珠确实找臣请臣在万岁跟前斡旋,臣没有答应,只叫他具折认罪,早早交出赃物,并没有别的话……”
康熙从厚厚的奏折中抽出一张纸,抖开了。众人看时,果见上头写着“牧爱”两个字。康熙冷冰冰问道:“这又怎么说?交通大臣,朋比为奸,像你这样身份,为什么捧明珠的臭脚?”高士奇慌得叩头答道:“回主子话,明珠当时求字,奴才也难推却。主子请仔细看,这两个字实是‘收受’,也是穷极无奈……”康熙微一怔,仔细审视,草书“牧爱”写得龙飞凤舞,从笔画看去,真的极像收受贿赂的“收受”,不禁破颜一笑,说道:“你这惯会骂人的狗才,又叫你逃过一关,滚起来吧!”说罢倏地收起笑容,沉吟着说道,“朕本意不愿重处明珠,想不到他背着朕有这么多的名堂。读了书不往正地方使,专门拿来对付朕,可恶!朕看白明经这一本定是明珠支使着弹劾的,想把他一人之过推到党争上。也忒小看朕了,当初严嵩不也弄过这一套么?哼!”说罢将折子往案上一摔,坐下吃了一口茶,又忽地起身来绕室彷徨几步,看去内心十分矛盾,想了半日,仰着脸朝殿外喊道:“即刻传旨,革去明珠领侍卫内大臣、上书房行走、尚书衔。留任散秩大臣随班侍候!”本想立即杀掉明珠的康熙在刹那间改变了主意,他还要再看看,再斟酌一下。
靳辅不安地动了一下,这才明白,康熙今日是和上书房大臣商议如何处置明珠的。康熙玲珑剔透的心思使他暗吃一惊,处置如此之轻又叫他摸不着头脑。正自胡思乱想间,康熙转过脸来,问道:“靳辅,明珠如此劣迹斑斑,你素来知道么?”靳辅头“嗡”地一响,忙跪了下去,连自己也不知答了句什么。
“不知道?”康熙愤然说道,“朕还以为你是老实人,想不到竟如此辜负朕恩,真叫人心凉!”说着将厚厚一个本子甩过来,“这是他的抄家单子,你看看,这样的人可杀不可杀,你又该得个什么罪名?”
靳辅脸上毫无血色,颤抖着打开看时,密密麻麻写着:
明珠抄家清单
钦赐王府一座,亭台二十七座,共三百四十间房。花园一座,田地两千顷,当铺三处,本银二十四万两,金库存金二万一千两,银库元宝二万三千个,京锞一百万个,苏锞七十万个,钱库制钱一百七十万文,玉鼎十座,玉磐十块,玉如意四十柄,镶玉如意四百零五柄,映蓝宝石十块,镂金八宝屏五架,银碗七十二桌,金镶箸一百双,古铜鼎十一座,古剑一口,宋纸一千令,端砚四百五十一方,珊瑚树四枝高三尺六寸,金镶玉嵌钟一座,绸缎罗纱五千二百匹,白狐皮二十六张,元狐皮二百五十张,紫貂皮四百张,大自鸣钟五座,小自鸣钟七十座,珠宝,金银,朝珠,杂珮,簪钏等物共一万零十一件……
下边还有不断头的物品开列着每一物何人所赠,都夹有旁注。靳辅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了三四次,不禁热汗淋漓,不知是羞是愧是惊是恐,读完之后,伏在地下半晌也不敢抬头。
“看来你还有惧怕之心。”康熙扫了索额图和高士奇一眼,说道,“这就有可恕余地。须知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你本是有才的人,河道治成这样,本应叙功,谁料你会钻到明珠麾下?你当日离京,朕是怎样嘱咐你来!”
靳辅想到当初康熙确实一力担保用人不疑的话,又想到自己夹在索、明两党之中窘困处境,不由长叹一声,泪水夺眶而出,叩头哽咽说道:“总是奴才有负圣恩,求主上重重治罪,以维朝纲。但奴才纵死,也有一言上禀主子,千错万错,错在奴才一人一身,封志仁等三人有劳绩无劣行……”
“你是说陈潢?”康熙狞然一笑,“你是泥菩萨过河,还要保别人!明珠一案朕只是暂不治罪,并非撒手了。你已革了职,在京听候磨勘,还是多想想你自己的事吧!谁要想着朕是可欺之主,那就等着瞧——你们都下去吧!高士奇,你不是荐了张廷玉进上书房草诏么?明日叫他进来,朕要考考他的学识品行!”说完掀帘便进了内殿。
[1]
冰敬:夏季外官奉送京官银两,以补俸禄不足,谓之“冰敬”。
小说推荐
- 康熙大帝
- 二月河全集系列之《康熙大帝》著名作家二月河的这部《康熙大帝》着力刻画了康熙一朝的重大历史事件,用生动的艺术形象,突出表现了康熙在各种矛盾的漩涡里运筹帷幄、力挽狂澜的英雄本色;肯定了他在中国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为统一祖国、开创王朝鼎盛局面所做出的历史功绩,也暴露了作为皇王的康熙因个人性格缺陷和历史局限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94章
- 康熙大帝——玉宇呈祥
- 平息“三藩”之乱之后,康熙四处物色治河能臣,亲赴汴梁,视察黄河,任用能臣疏浚漕运,终使黄河变清;任用良将,操练水军,德威并用,东收台湾;开博学鸿儒科,选拔良臣,缓和民族矛盾;南巡金陵,祭祀明太祖,团结前明遗老;纳忠言,整顿吏治,惩办贪官,创一代新风;北巡盛京,与东蒙古诸王结盟,进而西征葛尔丹,完成统
- 都市言情二月河.完本
- 最新章:第五十五回 拼命郎丰台戮逆臣 冷面王灵前称帝君
- 康熙大帝——夺宫初政
- 顺治帝突然出家,康熙八岁即位,由顺治遗命,以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四人为辅臣 其中鳌拜居功自傲,专横跋扈,待老臣索尼病死后,他拉拢遏必隆,处死了不与他合作的苏克萨哈,更是朝政独揽,经常咆哮金殿,强制康熙屈从他的意愿 康熙十四岁亲政,但鳌拜不仅不还政于皇帝,反而结党营私,拉拢死党,图谋弑君自立
- 都市言情二月河.完本
- 最新章:第四十五回 乌龙镇明珠济贫女 关帝庙大令诛恶官
- 康熙大帝——惊风密雨
- 年轻帝王的深谋远虑,一代英主的雄才大略,表现得相当充分。小说着笔于神州大地的风云际会,聚焦于谋反、叛逆和维护社会安定、国家统一的生死搏击 既有金戈铁马的血腥场面,也有吟诗引令的清雅镜头。大将军为国效命,义无反顾,令人豪情万丈;弱书生胸藏韬略,斗智斗勇,不逊雄兵百万 而痴情女千里相随,自刎殉情,则让人
- 都市言情二月河.完本
- 最新章:第五十三回 吴三桂登极一命归阴 康熙帝赐粮众议纷纭
- 重生之康熙元后/穿越大清朝
- 《重生之康熙元后/穿越大清朝》作者:一条虫/林风儿(完结)_TXT下载当康熙的皇后赫舍里换了现代魂,还是一个男人,该有多悲催。当一个现代女强人穿回康熙良妃时,这又该有多杯具。当皇后妃子还是现代一对兄妹时,这就是一套餐具了。当从没有享受过一天母爱的太子有了一个崩坏版的额娘,他还会那么废吗?当小八子有一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05章
- 康熙年之大土匪
- 满清奴役了汉族长达两百余年,创下了中国有史之最…想到清朝前后共签订了一千一百余条不平等条约,连重生为土匪的江涛也无法无动于衷.刀光剑影,铁血柔情,匪徒凶猛…一个土匪不得不说的故事…作者自定义标签:重生 作者:屠狗辈所写的《康熙年之大土匪》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屠狗辈完本
- 最新章:第295章 大结局
-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
- 坑了康熙,害了大清,窃了天下,气死了吴三桂!罗罗的书友群:991201464 作者:大罗罗所写的《康熙,你的大清亡了》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大罗罗连载中
- 最新章:第413章 太阳王路易,板载!(求月票,求订阅)
- 熙熙向荣
- 【2019云起华语文学征文大赛】参赛作品】爱情可以相知,也是一种浪漫的开始,不需要过多的承诺,只要足够的信心,也可以相守一辈子 作者:妍雅菲所写的《熙熙向荣》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妍雅菲连载中
- 最新章:第278章我要结婚了
- 暮鼓晨钟——少年康熙
- 《暮鼓晨钟—少年康熙》是著名作家、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凌力创作的“百年辉煌”系列小说中的第三部。小说以少年康熙为故事主角。康熙七岁登基,四大辅臣把持朝政,他们借口恢复祖制,几乎全部推翻了顺治皇帝的变革措施,特别是辅政大臣鳌拜结党营私,擅权跋扈,诛杀异已,凯觎皇位,造成政局混乱,民怨沸腾。康熙苦读史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2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