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点下的对峙

第1章


本书来自www.sjwx.info免费txt小说下载站
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请关注www.sjwx.info  
《冰点下的对峙》 作者:陈志斌 孙晓
  序  言
  本世纪以来,中苏关系的发展与演变,直至走向激烈对抗的现实,是人们密切关注的重大历史事件。《冰点下的对峙》这奉书,真实地再现了 1962一1969年中苏关系由全面恶化发展到边境武装冲突的历史过程,颂扬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原则立场的勇气和决心,讴歌了中国边防部队英雄反击苏军入侵者,保卫祖国神圣领土的英雄业绩。
  中国和苏联是世界上陆地边界线最长的两个国家。从10世纪开始两国便不断发生边境争端,到19世纪中叶,沙皇俄国以武力强占了中国的大片领土,并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强加到中国头上,由此留下了边境冲突的祸根。
  十月革命的胜利,使苏联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人为之欢呼: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下马克思列宁主义。直到本世纪50年代,中国都是采用了“一边倒”的政策。斯大林去世之后,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使中苏两党之间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发生了重大分歧。此后接连发生了苏联从中国撤走专家,策划中国新疆边民外逃事件,入侵中国领土珍宝岛,在中国新疆的武装挑衅。中苏边境陈兵百万,中苏战争一触即发。
  中苏关系的巨大的、惊心动魄的转折,其要害是中国共产党为了摆脱苏联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对中国的控制,独立自主地探索一条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这就打破了苏联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霸主地位,也就必然耍导致中苏两国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的原则分歧。历史是一面镜子。纵观今天的中国和苏联,60年代同为社会主义大国,但是今天,一个在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前进,欣欣向荣,另一个却土崩瓦解,荡然无存。历史是公正无情的。当今天人们对独联体的现实感到困惑的时候,许多答案要从昨天的厉史中去寻找。
  为了写作此书,我们经过了长期艰苦的采访,并沿中苏边境进行了几千公里的实地考察。我们采访了当年参战部队的指战员和一些重大事件的当事人,掌握了大量翔实的材料,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档案和国内外出版的图书,进行了严肃认真的创作。我们从当时的国际大背景入手,再现了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中苏两国之间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武装冲突事件,热情歌颂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维护世界和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立下的丰功伟绩;热情颂扬了我国老一代科学家,为发展中国的尖端国防科技事业所作出的光辉业绩;热情讴歌了我边防部队誓死保卫祖国的英雄事迹,再现了孙玉国、陈绍光、孙征民、于庆阳等一批战斗英雄的光辉形象;弘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这对于在新形势下,加强部队建设,提高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是进行社会主义基本路线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一本生动教材。
  历史已经翻到了新的一页,和平与安宁成为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尽管苏联已经解体,但中国人民和独联体各国人民的传统友谊仍在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人们将从历史中汲取教训和经验。我们相信中国人民将和独联体各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共同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
  1992年5月23日
  引  言
  1850年秋天的一个早上.中国北方重镇庙街一片宁静,从鄂霍次克海上吹来的清凉的海风,轻拂着路边的树梢,天空中弥漫着淡淡的雾气,牧人们赶着羊群走向草原,绿茵茵的草地上开满了耀眼的一串红和金黄的朝天菊,
  哭然.急促的马蹄声踏碎了草原的宁静。一队全副武装的沙俄骑兵向庙街扑来.冲在前面骑一匹白马的是沙俄穆拉维耶夫委任的探险队长尼古拉・哈什维涅夫,他一手挥动着俄国国旗.一手高举着锋利的马刀,嘴里高叫着:“杀……杀…”。
  马队狂奔,刀劈蹄踏。中国士兵血洒庙街。这支所谓的“探险队”占领了庙街后,将中国居民赶到大街上,哈什维涅夫狂叫着;“你们都听着,从现在开始……”
  “鸣哇……呜畦……”一个婴儿的哭声打断了他的狂叫,他跳下马来,一把从母亲怀中夺过婴儿,用刀一扎,挑在刀尖上,狞笑着;“庙街现在改名为尼古拉耶夫斯克,从鞑靼海岸到朝鲜边境的整个黑龙江地区,连同库页岛内全都是俄国的领土,你们连同你们的子孙都将是沙皇的臣民,永远是俄国的……”
  消息传到了圣彼得堡,沙皇尼古拉眉飞色舞.他手捧地图,得意洋洋地说:“俄国国旗不论在哪里,一升起来就不应当再降下去。”
  1854年的春天,黑龙江上的冰雪刚刚融化,碧波荡漾,春意盎然,舟船竞发,渔歌唱晚。“鸣……”随着一声沉闷的汽笛声,沙俄的七十多艘船只,闯入了中国的内河。穆拉维耶夫以增援东部为防英、法进攻为借口,强行通过黑龙江。此后不顾中国政府的反对,又于1855年、1856年两次巡行黑龙江,并声称:“黑龙江是两国的天然的疆界。”
  1858年,中俄两国在瑷珲进行边界谈判。在谈判的头一天,穆拉维耶夫拿出事先写好的条约,逼着中国镇守黑龙江的将军奕山签字,奕山颤抖着捧起条约,只见上面写道: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六十多万平方公里划为俄国所有,乌苏里江以东到海边的约四十万平方公里由中俄两国共管……。
  奕山出了一头冷汗,他用力摇了摇头:“不!不…这个字我不能签!”
  “你不签?”穆拉维耶夫冷笑了一声:“我看你能拖多久。”
  奕山硬着头皮顶了五天,每日沙俄停在黑龙江上的炮船,排炮齐鸣,其声如雷,入夜则火光通明,枪声不断。奕山胆战心惊,惶惶不可终日。
  第六天,穆拉维耶夫拿出条约,用威胁地口吻说:“这一条,这一条,还有这一条,马上签字!签……!”
  奕山无可奈何拿起了笔,用颤抖的手写下了中国近代史上最耻辱的一章。继《中俄瑷珲条约》之后,又有了《中俄伊犁条约》、《中俄北京条约》。
  几乎是在一夜之间,中国便失去了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百年国耻并不遥远。15世纪中期沙俄不过是一个欧洲国家,它的领土只限于莫斯科城及附近地区,是蒙古金帐汗国成吉思汗之孙拔都手下的一个封建小国,1480年才摆脱了蒙古人的统治,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才自称沙皇。1643年清军入关的前一年,沙俄入侵到松花江流域,康熙皇帝在巩固了对中原的统治之后,开始了对沙俄的自卫还击。1685年、1686年两次雅克萨之战,大败沙俄。1689年,双方签署了《中俄尼布楚条约》,条约明确规定中俄东段以两河(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一岭(外兴安岭)为界:岭以北,河以西属俄国;岭以南,河以东至海属中国。
  19世纪中叶,在莱茵河畔的一间小书房里,两位新纪元的创始人正在讨论中国发生的一切。蓄着大胡子的马克思指着地图愤慨地说:
  “无耻,强盗,他们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夺去了鞑靼海峡和贝加尔湖之间最富庶的地域。”
  “是的,这块土地等于法德两国的面积,有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眨眼间变成俄国的了。”恩格斯又自信地说道:“中国这个巨人一旦醒来,全世界都会为之发抖的!”
  马克思从沙发上站起来,用力磕了一下烟斗对恩格斯说:“将军,你是知道的,从沙皇阿列克塞・米哈伊洛维奇到尼古拉都想占有这块土地,现在强盗们如愿了。”
  “还是我们曾经说过的那句话,工人没有祖国!”
  “必须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恩格斯赞许地点了点头。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曾经证明了马克思、恩格斯的预言。
  1920年9月27日,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列宁站在讲台上,一手插在胸前,一手指着东方,情绪激昂地对苏维埃人民代表说:“沙皇政府在中国的政策是一种犯罪的政策,现在我代表苏维埃政府郑重宣布,以前俄国历届政府同中国订立的一切条约全部无效,放弃以前夺取中国的一切领土和中国境内的一切俄国租界,并将沙皇政府和俄国资产阶级残暴地从中国夺取的一切,都无偿地永久地归还中国。”
  大厅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1924年和1926年中苏双方举行了会谈,由于种种原因,列宁的这一无产阶级政策没有实现。
  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处在和平友好的蜜月时期,边界问题被搁到了一边。
  60年代初,由于意识形态的分歧,中苏两党展开了公开论战,导致了两国关系的急剧恶化。
  1962年,苏联政府在中国新疆一手制造了六万中国公民出逃事件,1964年又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到1969年3月苏联挑起边境事件4889起之多。
  位于中国乌苏里江上的珍宝岛成为中苏之战的导火索,此后苏联几百辆坦克又大举入侵中国新疆地区,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的奋起反击下,苏联竟企图对中国使用战术核武器,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打一场毁灭人类的核战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