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点下的对峙

第2章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这历史的紧要关头,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慨,对苏联的挑衅针锋相对,寸土必争,捍卫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尊严。
  如今,阿尔泰山的青松依然苍翠,乌苏里江的流水仍在绵绵咏唱,当我们漫步在这历史的长廊上,耳边响着如歌如泣地诉说的时候,极目纵观九州华夏,先辈们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浩然正气,依然充盈漾动在白山黑水之间……。
  第一章
  震惊世界的中国新疆六万人大逃亡,克里姆林宫的密谋得逞,赫鲁晓夫为克
  格勃授勋。毛泽东说:“去者不留,我不相信那边就是天堂。”
  一
  1962年5月1日,苏联首都莫斯科。这一天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莫斯科春意盎然,睛朗的天空中淡淡的白云如丝如絮,微风中不时飘来悠扬的乐曲声,高大的建筑物上挂满了彩旗和飘带,道路两旁摆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
  红场上充满了节日的气氛,人们手持鲜花,排着长长的队伍,伫立在列宁墓前,等待着瞻仰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的遗容。
  伟大的卫国战争无名烈士纪念碑前面的火炬在熊熊燃烧,一对对身着结婚礼服的青年男女,用鲜花撒满了大理石的碑面,他们唱着卫国战争时期的歌曲,来欢庆自己的婚礼。
  这一天对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来说是伟大而神圣的。
  “当……当……”克里姆林宫的钟声在红场上久久回荡…… 。
  一辆黑色奔驰轿车,无声无息地驶入克里姆林宫的大门。当一个穿黑呢子风衣的官员走下汽车的时候,警卫马上就认出了他:“你好,阿朱别依同志!”
  “你好,基洛夫中尉,今天又是你值班。”阿朱别依同基洛夫握了握手,信步踏上了长廊的红地毯。他一连穿过三道高大的拱门,来到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会议厅的门前,驻足观望,对面是叶卡捷琳娜大厅,大厅的正前面挂了一幅描写瓦西里・焦尔金的油画,这个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即是英雄人物又是喜剧式人物的苏联士兵形象,是斯大林特别喜欢的,这幅油画也是斯大林命令挂在这里的。
  阿朱别依望着焦尔金的脸,发出一声冷笑。
  A.I.阿朱别依60年代在苏联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人物。他是苏联共产党总书记赫鲁晓夫的女婿,政府主办的国家第一大报《消息报》的主编。他不仅可以自由地出入克里姆林宫,在“小白桦”商店里选购物美价兼的商品,出席欢迎外国元首的招待会,还能够左右社会舆论,参与政界角逐,同苏联上层社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现在手里拿的是一部长诗《焦尔金游地府》的手稿,这是讽刺斯大林官僚政治的又一部力作。他马上要见赫鲁晓夫,请他审定。
  阿朱别依推开了赫鲁晓夫办公室的大门,赫鲁晓夫坐在中间的沙发上,他的左边坐着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主席谢米恰斯特内,右边是苏联国防部长马林诺夫斯基元帅。
  赫鲁晓夫正兴致勃勃地侃侃而谈:“我请你们计算一下,有一只骆驼从莫斯科出发,它一天走50俄里,多少天才能够走到中国的北京?”
  “总书记同志,这是一道计算题,不过我不明白,这只骆驼是沿着公路走呢,还是像在地图上那样一直走下去?”国防部长马林诺夫斯基直皱眉头,显然他没有听明白赫鲁晓夫的话。
  “我想怎样走都可以,关键是目的地是北京。”
  谢米恰斯特内忍不住笑了起来:“这只骆驼就是走到了北京,它也会饿死的,因为北京没有可以给它吃的东西!”
  “它无法穿过雪山和荒无人烟的沙漠,特别是在气候恶劣的中亚地区!”
  “马林诺夫斯基同志,你的耽心是完全多余的,它可以平安地穿过中亚,从我们的哈萨克共和国进入中国的新疆,它立刻就会被中国人撕成碎片,因为中国人现在只能吃到清水煮白菜,这是毛泽东为每个中国人订的食谱。”赫鲁晓夫话音未落,马林诺夫斯基和谢米恰斯特内便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连阿朱别依也跟着笑了。
  “现在骆驼并没有去,可中国人却跑来了,因为他们没有饭吃,几个人穿一条裤子!”赫鲁晓夫得意地晃着他那发光的脑袋。
  “没有苏联的帮助,中国人一天也活不下去,这就是真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毛泽东是个农民,地地道道的农民,搞社会主义建设他不行,过去新疆一直是苏联托管的,交给他们现在已经乱了吧。”赫鲁晓夫自负地摆了摆手。
  谢米恰斯特内用手梳了一下额上的长发,不慌不忙地说:“上个月刚刚发生的大量中国人从新疆进入中亚几个共和国的事件就说明了中国已经背离了社会主义,当然我们也做了一些工作,特别是伊犁和乌鲁木齐的领事馆,还有‘苏侨协会’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派遣了一千多人,先后在伊犁,塔城一带散发了十余万张苏联侨民证,应该说这些人是作为苏联公民回到自己的祖国的。”
  “不要小看这件事的影响,苏联的力量和吸引力就表现在这里,我们有能力对付中国发生的一切事情。“说到这,赫鲁晓夫的脸上绽开了一丝笑容:“我过去说过,我反对乱发奖章,像供给一样和口粮一块发,但是这一次,我要授给你和你的同志们劳动勋章,红旗勋章,还有列宁勋章,谢米恰斯特内同志,你还满意吗?”
  “为祖国服务!”谢米恰斯内笑着回答。
  “阿列克赛同志,你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好消息?”赫鲁晓夫转过脸来望着阿列克赛・阿朱别依。
  “是特瓦尔多夫斯基的长诗,《焦尔金游地府》。”
  “啊,是可爱的焦尔金,读一下好吗?”
  阿朱别依打开了诗稿,抑扬顿挫地读了起来……。
  二
  1962年4月初的一天,中国新疆乌鲁木齐,春风吹拂着坚硬的冻土,路边厚厚的积雪已开始融化,白杨树鹅黄色的嫩芽挂在枝头,草地上出现了一层淡淡的翠绿。
  天刚蒙蒙亮,乌鲁木齐军区大院里一片静寂,正在值班室值班的军区保卫部保卫科长岳耀礼,听到办公大楼外边传来了一阵急促的汽车喇叭声,他跑出门去,见大门口停了一辆吉普车。
  “一大早这是上哪去?”他问司机。
  “这是祖龙泰耶夫副参谋长要的车,到伊犁去有紧急任务。”
  正在他们说话的时候,祖龙泰耶夫手提皮箱,匆匆从办公楼里走了出来。
  岳科长忙迎了上去:“首长,您一个人到伊犁去?”
  “怎么,不行吗?”
  “不,不…我是怕首长路上不安全,要不要派个警卫?”
  “那就不必了!”祖龙泰耶夫冷冷地说。
  汽车加大油门,驶出了军区大院,岳科长望着汽车背影陷入了沉思。
  祖龙泰耶夫,俄罗斯族人,中等个,高鼻方脸,一头金黄的鬈发,脸上总是红光满面。他靠在汽车椅背上,半闭着眼睛,一束轻柔的阳光照在他的脸上。他双肩上的少将军衔被映得闪闪发光。他一会儿抬头瞅瞅车外,一会儿又催促司机快开,情绪显得焦躁不安。
  1944年9月,新疆的伊犁、塔城、阿勒泰三个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人民武装暴动,完全占领了上述三个地区,并成立了新疆民族军,史称“三区革命”。祖龙泰耶夫是早期的民族军成员。
  1949年8月,党中央邀请民族军总司令依斯哈克伯克、第一副司令达里力汗、苏克尔巴也夫等人参加全国新政治协商会议,8月22日乘飞机经苏联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辛全部遇难。1949年12月,民族军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祖龙泰耶夫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指挥员。
  这时,公路上有一辆吉普车迎面驶来,祖龙泰耶夫看清了是一辆军车,他命令司机把车停下,汽车吱的一声停下了,对面那辆军车也停下。祖龙泰耶夫跳下车朝那辆车走了过去,从对面车上下来的是伊犁军区司令员马尔国夫,少将军衔,也是俄罗斯族人。两人先是握手,也许双方都感到还不够挚热,于是又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司令,我们今天到哪儿去?”
  “去裕民县,我已经和苏侨协会说好了。”
  两辆吉普车,一前一后朝裕民县驶去,沿途一眼望去,人烟稀少,草原上雪还没有融化,仍可以看到三三两两的牧人赶着羊群在放牧。
  汽车驶进了一个村子,“边防军首长来了!”人们从家里跑了出来,有人弹起了六弦琴,有人拉响了“巴扬”。
  “大家跳吧,唱吧,尽情地欢乐吧!”祖龙泰耶夫高叫着跳
  起了俄罗斯骑兵舞……。
  “嗬……嗬……嗬……哎……哎……”人们随着他的舞步的节奏,一阵又一阵地欢呼起来。接着,马尔国夫也参加了跳舞的行列,他一边跳,一边摘下军帽扔到空中,双脚用力朝前踢着,发出“嗒嗒”的响声……。
  舞会结束了,祖龙泰耶夫和马尔国夫并没有想离去的意思,他俩从汽车里拿出了白酒和羊肉,牧人们又一次欢呼起来,特别是酒在当时可是难以看到的好东西。牧民们从家里拿来了仅有的烤饼和奶酪,大家围坐在一起,边喝酒,边拉家常,说来说去,说得最多的还是想吃饱肚子。
  祖龙泰耶夫见时机到了,便向马尔国夫使了个眼色。
  马尔国夫站起来向人群扫了一眼,没有发现有党政机关的干部,便低声说道:“大家不是想吃饱饭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