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点下的对峙

第34章


  “杜干事,您怎么也来了!”于洪东紧拉着杜干事的手,倍感亲切地说。
  “咦?打仗嘛,我怎么不该来。”
  “可,这太危险了。您还是回去吧!”于洪东恳求着说。
  “是不是嫌我累赘啊!好了,权当你多个兵,快分配任务吧!”
  于洪东心里像烧了一团火,热乎乎的,世界上任何友谊,都没有在战争中同赴生死的交情来得深厚、纯洁。他把全班分成三个组,由班长石荣庭带一组,杜干事带一组,自己带一组,相隔50米,在岛西侧无名高地潜伏下来。于排长又寻找了一个视野开阔,便于隐蔽的山包,将机枪手杨念全和贾玉明安置好。
  今夜正逢朔日,没有月亮,天上只有几颗冻得打抖的星星。四野除了皑皑白雪;便是黑黝黝的丛林、凄厉的寒风一阵阵卷过江面,远处,不时传来一两声野兽的悲嚎。
  尽管这一夜同往常的宁静没有什么不同,每个人的心头却都压着一块沉甸甸的巨石。大战的导火索已经点燃,明天,将是个石破天惊的日子。
  二
  3月15日凌晨三时,于洪东感觉对岸有异样的响动,马上向全排用预先抛石子的暗号,发出了提高警惕,注意观察的警报。
  片刻之后,借着雪地的微光,看到苏军六辆装甲运兵车开到江边,从车上跳下三十多个士兵,手端冲锋枪,猫着腰,悄悄向珍宝岛逼近。
  怎么回事?莫非是昨晚的埋雷行动被敌人发现了,敌人准备来破坏雷场?还是我们在岛上暴露了目标,引起了敌人的警觉呢?刹时间,于洪东觉得浑身燥热,脑门上冒出了汗珠。他马上打开了身边的报话机,用预定的暗语向前指报告。
  和衣而卧的肖全夫睡梦中被值班参谋叫醒,听到敌情变化时,他顿时紧张地思索起来。
  敌人的意图是什么呢?
  值班参谋又跑来报告:“敌人距岛只有30米了,于排长请示是否开火,消灭他们?”
  3月2日一战,苏军的损失更惨重些,他们肯定急于报复,这批小股敌人,夜半上岛,想干什么呢?如果说发现了我们的潜伏部队,他们完全可以用岸上火力解决,没必要半夜来偷袭呀,如是为了破坏雷场,他们选择的时机,行进的路线,似乎都不能解释。这是外交斗争,稍有差池,将会铸成巨大的国际影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的。
  “告诉他们,注意监视,敌人不放第一枪,我们决不开火。”
  不一会儿,值班参谋又来报告,苏军小分队在岛岸中部登陆后,在东北部丛林中隐藏起来了。
  肖全夫抚着额头,猛然醒悟过来了,这是敌人悄悄契进来的一颗钉子,他们企图在天亮我巡逻队上岛时,两面夹击,一口把我巡逻队吃掉。
  “天算不如人算。”我军先走的这步棋,居然和苏军的顶了板。
  “通知于洪东,让他们在岛上注意隐蔽,千万不要暴露,有什么情况,及时报告。”
  值班参谋在保密手册上迅速地记录着。
  “另,通知公司边防站,天亮后,巡逻按原定时间推后一小时,巡逻路线由原来的由北往南,改为由南往北,如发现情况,迅速登岛与我潜伏部队汇合。”
  值班参谋走后,肖全夫觉得倦意全无。一场大战已是计时可数了。他抬腕看了下手表,3点53分,离天亮还有四个小时,他觉得肚子有些饿,便翻出几块饼干,倒了一杯开水,一边慢慢吞咽,一边细细思考着作战计划的每一个细节。
  战斗一打响,首轮炮火要把岛上潜伏的苏军干掉。
  两个师炮群要严密封锁江岸,使苏军的坦克群无法冲过江面。
  岛上的力量还要加强,应该立即把23军的火箭筒排调上去,用猛烈火力打击苏军的装甲运兵车。
  还应该……
  肖全夫坐不住了,起身披上大衣,叫上警卫员,对值班参谋说:“我去77师指挥所。”说完,对警卫员招了招手,踏着没脚踝的积雪,消失在迷茫的雪夜里。
  在小小珍宝岛这个弹丸之地上,隐藏着怒齿相向的两只猛虎,只不过一只瞪圆了眼睛,另一只还懵然不觉罢了。
  东天透出了微微的熹光,银龙般的乌苏里江已经现出了它那硕长粗大的身影。中国士兵在岛上已经潜伏了七个小时了。此刻,于洪东觉得双脚已经麻木了,完全失去了知觉。整个身躯好似变成一块僵死的冻土,只有神智还在欢快的跳跃。身边的机枪手杨念全呼吸变得粗重起来,好似嗓子眼里卡住一坨冰块。
  “千万不能暴露目标。”于洪东用预定的暗语通过报话机向各小组发出了警告。
  相隔仅百十米的苏军小分队完全没有料到,就在他们对面的眼皮底下,居然也潜伏着一只与他们人数相仿的中国部队,而且已经潜伏了近八个小时,比他们的潜伏时间多了近一倍。他们的潜伏时间,是根据苏联科学家进行的人体耐寒试验提供的各种数据而确定的。可现在,他们已经耐受不住了,有的在雪地上翻来滚去,有的蹭了起来。拼命跺着脚板,痛苦的咿呀声、严厉的呵责声、压抑的啜泣声,混成一团。即便这样,仍有三名苏联士兵被冻死在这片榆树林里。战后,此事引起了苏军高级将领的高度重视。为了解决防冻问题,国防部曾召开过专门会议,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元帅,扎哈罗夫元帅,曾带领各大军区的元帅、大将们,在莫斯科近郊的野外露宿一天,以寻找防冻伤的对策。如果他们知道中国军队靠着单薄的棉衣,在同一个岛屿上潜伏,时间超过苏军的一倍,且无一伤亡时,他们肯定会觉得不可思议。
  是人种的不同?
  是防护措施的优劣?
  是精神的作用?
  苏联的科学家为此困惑过,笔者也感到困惑。因为无法进行对比试验,也许三者都有,也许都不是,永远是一个谜。
  八时正,我巡逻分队开始巡逻。孙玉国带领巡逻队12人,按照临时改变的路线,从南侧登岛,路过我军的设伏阵地,由南向北巡逻。
  走到岛中部,快要进入苏军设伏的火力区了,孙玉国命令巡逻分队停了下来。
  狡猾的苏军想等巡逻队全部进入火力区后再开火。没想到中国军队不走了,尽管他们离“死区”只有一步之遥。
  孙玉国早知道对面林子里埋伏着敌人,自己已在枪口的瞄准之下。但他似乎也摸透了敌人的心态,故意与敌人保持着不即不离的距离。待看到江岸上的敌人开始行动了,这才神志自若地命令巡逻分队回头折向西南。
  煮熟的鸭子要飞了,苏军潜伏部队在眼睁睁地看着中国部队即将离去,无奈打响了第一枪。
  这又是罪恶的一枪,是苏修侵略者悍然发动武装挑衅的铁证。
  孙玉国带领着巡逻队迅速在预定位置隐蔽起来。
  列昂诺夫上校在指挥所里用望远镜看到这一切,顿时怒火冲顶。
  “命令,第一梯队按照第二方案,对岛上敌军发起冲击,务必全歼。”
  八点零五分,苏军三辆装甲车,引导步兵二十余人,沿着冰冻的江面,向着孙玉国率领的巡逻队的隐蔽位置冲了过来。
  这股冲击部队沿正前方突击时,恰恰把侧翼暴露给于洪东率领的潜伏队。
  “准备战斗!”于洪东断然下达了命令。
  中国土兵一个个从树枝下,雪堆里露出头来,75反坦克炮,40火箭筒,机枪冲锋枪……红肿僵直的手指扣住了扳机,黑洞洞的枪口瞄准了敌人。
  “50米,40米,35米…”
  于洪东默默估算着距离,猛然一声大喝:“打!”
  顿时,珍宝岛上枪炮齐鸣,宽阔的江面上浓烟滚滚,各种早压满怒火的轻重武器,一齐拼命地吼叫起来,密如飞蝗的枪弹,带着死亡的呼啸,在苏军的头顶、脚下爆炸开来。
  苏军被这突然的袭击打得措手不及,江面上又无可依托抵抗的阵地,惊慌中只能躲在装甲车后拼命地射击。
  苏军潜伏部队一看情形不妙,这才大梦初醒,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居然也埋伏着一支中国军队。此刻,他们只好显出面目,用火力支援江面上已遭重创的友军。
  此刻,中国江岸上的两个炮群开始发言了。密集的炮火,将苏军的潜伏阵地炸成一个浓烟包裹的火球,江面上的装甲车也被火炮击中,炸得人仰马翻。丛林里的苏军实在呆不住了,像群受惊的兔子,逃命似的窜向江面。
  双方激战一小时余,苏军的第一次进攻被打败,江面上遗留下苏军十几具士兵的尸体,一辆被击毁的装甲车冒着浓烈的黑烟。
  于洪东望着遁逃的敌人,被浓烟熏黑的脸上露出了爽快的笑。他掏出怀里的小酒瓶,拔开塞子,美美地灌进一大口。
  报话机里,传来肖司令的声音:“于洪东,你们打得好,敌人第二次进攻马上就会开始,要做最坏的准备,有什么困难,马上报告。”
  杜永春爬过来说;“子弹、手榴弹不多了,火箭筒也太少。”
  于洪东嘶哑的嗓音:“肖司令,我们弹药消耗太快,急需补充,另外,战士们在雪地里趴了十多个小时了,能不能送点热汤喝喝,暖暖肚子。”
  肖全夫的眼眶里蓄满了泪水。从昨晚六点登岛到现在,他们已经在冰雪中风冻了16个小时了。没有饭,没有水,而且,战斗需要他们继续呆下去;呆多久?谁也不知道。
  这是些顶天立地的英雄啊!他们以血肉之躯抗击着零下三十多度的风雪严寒。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