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点下的对峙

第40章


  女话务员委屈地流下了泪水,她想不通。和新沙皇有什么好谈的呢?对待敌人,不是应该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么?
  年轻的女话务员哪会知道,柯西金放过来的试探气球被碰碎后,他便放弃和平努力了。此后险些酿成了中,苏两国的核大战。直到另一个事件出现,柯西金才又一次扮演了和平的信使。
  一个月之后,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按照苏联的旨意进行了重大改组,胡萨克接替杜布切克成为党的第一书记,主席团副主席斯姆尔科夫斯基被解除了职务。主席团委员中被解除职务的还有布拉格市委书记博胡米尔・西蒙,摩拉维市委书记约瑟夫・什帕切克,弗拉吉米尔,卡布尔纳,利布塞,赫尔迪诺娃也一并被清除出主席团。
  当天夜间,布拉格和全国各地对3月29日聚众闹事者进行了大逮捕,103人被逮捕,894人被非法检查,2300多人被传讯受审。整个捷克斯洛伐克被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
  四
  北京,中南海,紫光阁五承殿。
  劫后余生的四位老帅坐在了一起。
  叶剑英望着陈毅,打趣地说:“陈老总,看你的脸色还不错嘛!外交部的炮弹没打倒你哟!”
  陈老总诙谐地说:“外交部?外交部的炮弹都是臭弹、瞎弹,他们哪会放哟!这种炮弹满天飞,我照样饭吃得香,屁放得响。我是怕刀,一把暗夜杀人的冷刀,那可是一刀哩!”
  三位老帅马上明了陈毅的所指。持重的徐向前元帅说:“我看还淡点别的吧,有人听风就是雨,‘兵变’‘逆流’闹得还少么,咱们几个,都连着阶级斗争新动向,一动就起风哩!”
  陈毅:“我就不信邪,他能一手遮天?指鹿为马,颠倒黑白,这是谁的天下嘛!”
  叶剑英叉开话题:“今天总理让我们来,不知有什么事情呐?”
  聂荣臻感叹地:“国家搞成这个样子,可累坏了总理了。”
  一谈到总理,四位老帅便唏嘘连声,喟叹不语了。
  周恩来和熊向晖走了进来。
  周恩来:“哟,几位老帅都到了,我有点小事,晚到了一步。这位是熊向晖同志,认识一下吧。”
  熊向晖恭敬地同几位老帅握手。
  周恩来:“近来,各位老帅都好吗?”
  陈毅;“好,好,能活着见面,发几句牢骚,我看就不错。”
  周恩来注意观察了一下各位老帅的脸色,马上理解了他们此刻的心情,便故作轻松地说:“今天请几位来,是主席亲自点头的,让你们多挑点担子。”
  一听说有工作,老帅们的兴致便高涨起来。
  “大家从内参和情况通报上都看到了,我们东部和西部道境很吃紧,武装冲突持续不断,苏联现在不断往边界增兵,我想请你们每周六在这儿开个国际形势座谈会。将较统一的意见搞个纪录,供主席和中央决策参考。不知道诸位以为如何?”
  “不是有副统帅嘛,百战百胜的将军嘛!人家什么样的仗都打过,什么样的硬骨头都啃过嘛!二次大战,人家还代替斯大林指挥哩!”
  陈毅的话讥嘲里夹着怒火。
  叶剑英劝解着说:“行了,陈老总,你怎么也相信那些街头的小报。别让总理为难嘛,这是他的一片苦心哩!”
  周恩来语意深长地说,“各位老帅受的委屈,我都知道,这是我们国家、我们党的一个特殊时期,希望各位遇事看开一些,多保重身体。我相信,用不了多久,一切都会走上正常轨道的。”
  周恩来拍拍熊向晖的肩膀,“向晖同志在总参谋部负责情报工作,政治上可靠,需要什么资料、情报,可以由他负责提供。以后每周的例会,由剑英同志召集吧!陈老总,你的病还要加强治疗,注意休息,身体不适,可以暂时休会。外交部的工作你放心。我还有个会要提前走了。”
  “总理,你可是瘦多了,你可不能倒啊!”
  “总理,你要多保重,不能没白没黑的苦熬哟!”
  关照复关照,叮咛复叮咛。总理走出好远,几位老帅还凝眸地伫立在寒风里。
  午夜一点,中国东北部边疆,138师337团四班向江边进发。他们是去替换在江边担任警戒的三班的。
  这几天,围绕江叉上这辆被打瘫的坦克,中、苏两方可谓绞尽脑汁,各施计谋。
  苏军为了将这辆坦克打毁、击沉;布地雷、大炮轰,还偷偷派出小分队,妄图把坦克上的红外夜视仪盗走,幸亏中国军队发现及时,使得苏军的计谋没有得逞。
  中国军队为捕获这辆坦克,也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将坦克套上钢缆,用牵引重炮的载重卡车拖,一辆拖不动两辆,两辆不行三辆、四辆,然而三十多吨重的铁疙瘩加上雪封冰冻,硬是在江面上纹丝不动,这可难住了肖全夫。
  为了这辆坦克,肖全夫冒着苏军的炮火,三次蹲在江边具体组织,攻克难关,然而至今未见成效。
  “注意,跟上”,四班长发出了威严的低喝。
  江边的丛林地带,表面看去是平坦的雪野,然而雪被之下,有着无数的坑洼和沟壑,走在前面的小王稍不留神,被一块枯树根绊了个趔趄。他身子一歪,手指无意间扣到了冲锋枪的扳击上。
  “哒哒哒”……
  一梭子弹射向天空,清脆的枪声,在空寂的暗夜里格外刺耳。
  “怎么搞的?”四班长严厉地喝斥了一句。
  “不小心,摔了一跤,枪走火。”小王嗫嚅着说。
  “胡闹,都关上枪保险,快走!”
  一行人疾步向江边奔去。
  小王这个枪走火歪打正着,竟意外地保住了坦克。
  同一夜,苏军又派出了一支六人小分队,携带一百多公斤炸药,悄悄摸过江来,攀上了中国一方的江岸。
  担任警戒的三班八个人分散配置在几个观察点上,由于连续的劳累,他们居然都伏在雪地上睡着了,谁也没有发现这股偷袭过来的敌人。
  苏军士兵在江岸上搜索了一会儿,只发现了熟睡的战士刘援朝。他们用枪托将小刘打昏了过去,然后便开始了预定作业。
  苏军将每人携带的梯恩梯炸药集中起来,塞进坦克的驾驶舱,装上雷管,接好导线,正准备回撤。
  一串突如其来的冲锋枪声,使他们惊魂丧魄,他们以为刚才的行动早已被中国军队发现了,顿时像受了惊的野鸭子,丢掉导线,拼命地逃回去了。
  天亮以后,中国军队才发现,坦克车的发动机上堆满了炸药。
  肖全夫得到情况报告后,立即给中央军委通报了消息。军委来电指出,T62坦克是苏军较新型的坦克,在构造上比旧式坦克有较大的改进,战斗技术性能上有许多提高。务必保护完整,供军事科研单位进行研究。
  肖全夫立即决定,架设人工绞盘,用机器加入力,将坦克拖上来。
  入夜,几乎所有的部队都动员起来,参加了牵引坦克的战斗。江岸上,数十道钢索将坦克珠网般缠裹起来,载重卡车沉重的吼声,人们推动绞盘的呼号声,响成一片。为了压制敌军炮火的突袭,中国边防军队几乎所有的火炮都集中在江岸阵地上。一旦苏军开炮,中国军队的火炮便以密集数倍的火力扑盖过去。
  终于有一天,随着一声巨响,坦克被拖上岸来。中国军队刚刚发出胜利的欢呼,便马上发现,这辆坦克被牵引的重力扯成两半,拖上岸的仅是炮塔,而车身还留在江面上。
  随着春天的到来和炮战的加剧,逐渐松软的江面豁然开裂了,坦克的下半截如沉船般陷进了江底。
  5月2日,来自中国北海舰队的三名潜水员,潜入冰冷的江水,将钢缆的套钩挂在江底的车身上,然后用数辆重型卡车将其拖了上来。
  如今,这辆坦克被放置在北京军事博物馆的陈列室里,成为苏修新沙皇侵略我国的铁的罪证。这辆坦克上的红外夜视仪、射击双向稳定器,大功率柴油机等技术设备的构造、性能及各项参数,被我军科研部门所破解、掌握。不久,在中国装甲部队的行列里,有了我国制造的新型的72型坦克。
  第十四章
  林彪“九大”得志,意在天马行空。毛泽东电告新疆军区:西北可能出问
  题。”四老帅倡议:全军大兴打坦克之风
  一
  公元1969年4月1日至24日,中国共产党第九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是对自1666年开始以来的三年文化大革命的总结,又是林彪、江青两个反党集团进行权力再分配的新的较量的转折点。对他们来说,共同的敌人已被打倒,巨大的障碍业已扫除,林、江携手作战的蜜月时代便告结束,他们贪婪的目光,共同瞄准了毛泽东之后党的最高领导权。
  四月的春光总是美好的。
  清晨,太阳还没有升起来。毛家湾的林海里静谧异常,间或传来几声鸟雀的啁啾,也好似酣睡未醒的喃喃的梦呓。
  阴暗的林间甬道上,晃动着一个幽灵般的黑影,尽管山风充满了温煦、柔和,他却依然穿着厚厚的大衣,头上裹着层层的围巾。脸部只有扫帚眉下两只细眯的鼠眼露在外面。他就是权倾朝野,国人每天祝诵“永远健康”的林彪。
  昨夜,尽管多服用了两片安眠药,林彪仍然兴奋得难以入睡,这并非因为今天他要坐在主席台中央做长篇政治报告,这固然可以赢得上千名代表热烈的鼓掌和雷涛般的欢呼。林彪对这些已经厌烦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