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还朝

88 番外2


时光匆匆,如流水。
    顾衡在退下皇位的第九年开始觉得力不从心,他知道自己大限已至,却没有多少悲哀。顾斟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他并没有多少放心不下的事情,可以走的心安理得。或许,在十年前的那一场兵变之中,他其实就应当犹如史书中记载的那样死去。他活着,是想祈求一个奇迹。
    多年毒物磨损,他知道自己走时必然安稳不了,却不想竟然会痛到每一根筋络,就像是被人用剪子一段段剪下,再用针线一点点缝合起来。
    可即便这样,他却还是想要多留些日子,想等到那个奇迹。
    这十年,并没有找到她的尸首。他的私心里,还是愿意相信,她依然在这世间的某个角落,安安稳稳的活着,只是再不愿意见他而已。
    “药量已经无法再加了。”明静远皱眉望着他,“我这倒是有药能让你安稳的去。”身为一个医者,却在劝他安乐死去,听着倒是件有趣的事情,可他已笑不出声。
    “不必了。这样就好。”他这一辈子折磨过许多人,辜负过许多人,如今倒也算是一一还上了:“剩下日子不多了不是”更该好好珍惜才是。
    “等死原来是这种感觉。”他嘴角微微上扬,“我的一生数次和死亡擦肩而过,如今这样仔细看清它的样子倒是第一次。”
    “要通知陛下吗”
    “不必。”死亡的滋味是寂寞的,他该习惯的。
    明静远再来时,不过三日,而顾衡的样子却像是苍老了数十岁一般。
    “药带来了吗”
    他点点头,从怀中取出药瓶递给他,看着他削瘦的手指接过,打开,喝下。
    “我到现在才明白。我死了才是对她最大的好。只可惜太迟了。”血顺着他的嘴角慢慢流下,他的表情却是安详的:“我死后将那一片桃林烧了吧。”所谓承诺,不过禁锢而已。
    明静远不明白他的话,只当做是他死前的糊涂,并没有转达顾斟。这桃林,是他十年居所,最后也成了他的埋骨之地。
    春日,是个祭奠故人的好时节。
    明静远提了一坛酒来看他,却被桃林中纷飞的桃花迷了眼。
    “皇后——”他脱口而出,就连自己都吃惊。
    那女子望着他,却只是抿嘴笑了笑。
    “先生。”
    他收回满脸惊诧。
    “之前那位先生可在就是住在这桃林的,半月前,我与夫君在此遇见了他,得了他一壶桃花酒,味道却是不错的,我夫君极爱,今日来此寻他,想着求那方子,我自己试试。”她脸上是身为妻子的娇羞和幸福,柔化了昔日的冷冽。
    “是吗”他的嘴一张一合,脑子却完全不记得自己说了些什么:“半月前那位先生已经死了。”他忽然明白了顾衡放弃的原因。
    她神色黯然:“是吗虽然那日见他面色苍白,我已料想到,却不想还真——”
    “夫人夫君待你好吗”他靠着一棵桃树,树下埋着故人,如此相问,只为求一句话让故人安心。
    她点了点头:“我身子虚,这几年多亏了他调养才渐渐好了。他是个大夫,只可惜了那位先生,我原打算让夫君来替他看看的。”眼底眉梢全是幸福。
    他将手中的酒坛递给她:“夫人与我一位故人十分相似。相见即是有缘,这坛子桃花酒就送于夫人。”
    他双手将酒奉上,转身离开,再无他话。
    “你与我一位故人极为相似。”嘴角的苦笑停留在她被身边男子握住的手上:“我祝两位和乐幸福,白首同心。”
    “谢谢。”她眉眼弯弯,转头望向身边的丈夫,被那目光注视的红了红脸,半晌才想起来,问了句:“还未请教先生姓名”
    “我姓苏,单字衡。”
    ————————————————————————————————————
    这是顾斟即位的第十七个年头,宫中典藏阁失火,负责簿籍管理的官吏将抢救下来的书目送到他的面前,其中就包括了天成帝顾诫的一些记载。
    这些典籍原本被先帝藏于典藏阁,下了命令不许任何人翻看,时日久远,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
    顾斟对祖父已没了多少记忆,只知道祖父退位后,不久便郁郁而终。世人都说他为父皇所害,死于非命。
    他也曾听宫中老人说起过,幼年时,更是曾胆大的将此事问及父皇,父皇也不恼怒,但笑不语,并不作答。
    册子放置许久,书页有些泛黄,因为保管不当,有些字迹被水晕化开,看上去有些模糊。他一页一页翻着,手指却不住的颤抖起来。
    他合上册子,命人叫来了大长公主顾月。
    “永容参见陛下。”
    “姑姑请起。”顾斟伸手扶她起身。
    顾衡去世以后,顾月便越发少进宫了,平日里都呆在顾衡生前所住的桃林里。他们姐弟俩自幼感情就好,顾衡死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顾月的精神都很不好。
    顾斟将那册子翻开,指了指上头的记载。
    “帝母高氏,与人通,产子,取名诺。诺与帝,形貌近,帝待其亲厚,早夭。宫中人不见高氏伤怀,半月,高氏自缢。帝反常态,弃其尸于荒野。”
    顾月倒没有多少吃惊:“陛下是个聪明人。”
    “难道——”
    “确如陛下所猜,当年活下来的人姓高,名诺,是祖母高氏与族中人私通所生。宫中知晓此事的人并不多。父皇即位之后,便更无人敢提起。父皇知晓自己身世,恨极高家,即位之后更是多方打压。阿衡娶了你母亲后,父皇更是震怒,他对元义太子向来亲厚,只太子懦弱更兼爱男色,让他一再失望,便转将希望放在你父亲身上。你父亲回封阳之初,父皇便提起过,要他休妻一事,更曾多次提过若他执意以高氏为妻,便不要妄想他手中的帝位。你父亲之所以急于壮大自己,就是因为父皇那时已经决心剪除高家。为了分散父皇的注意力也为了获得更多的支持,他娶了很多女人放在屋里当做摆设。偏高宁还是个不识好歹的,也不动动脑子想想,阿衡要真有心负她,为什么这么多年来,只有她诞下子嗣。如妃和晋王的事情你也知道了,晋王当初对你父亲照顾颇多,他是个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人,自然不会亏待他们,宁肯自己被人误解,也不会让他们受人非议。”
    心中积压多年的话一开始说,便停不住了,顾月叹了口气:“阿衡对高家是真心以待,却不想最后捅刀子的还是他们高家人。自己心心念念要护佑的人却对你拔刀相向,那种滋味并不好受。父皇退位时曾经同阿衡说过,若他不愿意废了高宁,他是不会写下退位诏书的。阿衡却是傻乎乎的回了一句,宁为乱臣贼子,倒是差点气死父皇了。父皇死前还几次下毒想弄死高宁,都被阿衡不动声色的解决了,这事高宁还傻傻的不知道,大意的像头蠢驴。父皇死于中毒,毒性极烈,死时,我和阿衡都在他身边,他说是高宁下毒害他。阿衡笑,说不信。父皇睁大了眼睛掐着他的手,指甲在他的手臂上留下长长的两道红痕,死不瞑目。父皇虽待我们不算亲厚,可毕竟血浓于水,阿衡红着眼睛伸手替他合上了眼睛。我问过太监,高宁那日确实来过这儿,也确实送了吃食来。这些,阿衡都听到了,可只是下令,不让任何人提起此事。之后,有传言,说父皇是被阿衡毒杀的,我派人查了,才知道,放出这消息的是阿衡自己。我去找他,问他缘由,他却只说了这样一句话,朝臣和百姓可以逼我废后,却无法让我退位。”
    她说着说着红了眼睛:“靠近你父皇的人都会觉得高宁不识好歹,都会替你父皇不值。他这一辈子,为她做了很多,可最恨他的却也是她。她为你父亲做的,世人都记着。而你父皇做的,却没有人会知道。她恨你父皇杀了高玉高鸿,可她却不知道这之前你父皇数次遇险,命悬一线,不同的只是高玉他们死了,而他活了下来。他的罪过,只是躲过了高家人的暗算,活了下来。若是他没能活下来,高宁是否会为他报仇呢她没想过这些事情,若是想过了,不会这样待他。他若真的对她没有情分,这十余年来,她任何还能安坐在后位上,高家人如何还能安安稳稳的活着他待揽月好,甚至成全了她和谢如书,不过是爱屋及乌,看着那一张相像的脸,不过贪恋那张脸不曾对他露出的神情而已。若是平常皇帝,自己的妃子和下属在一起,早就下旨查办了。他却选择了成全,不过念在她是高家人。她几番离宫,你父皇不是找不到,而是不去找,她要自由,他便放手成全。”
    她伸手抹了抹眼睛,擦干泪花:“陛下见谅,想起过去,心里不免难过。阿衡自幼没了母亲,父皇对他不算疼爱,小时被兄弟姐妹欺负,时常挨饿受冻,头破血流,越是心爱之物越是无法守护,待到年长,渐渐的便不再表露心迹。他这一生,何其不幸,愿意袒露心迹的人却从不曾认真看清他。”
    “姑姑,”顾斟扶住她略微晃动的身形:“快坐下。”
    顾月伸出手,摸了摸顾斟的脸颊:“陛下相貌倒是越发像你父皇了。你比你父皇幸运,皇后是个好孩子,她懂你,爱你,不疑,不妒,愿意陪在你身边。好好珍惜。”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