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630

第22章


    ———————————分割线—————————
    另外,袁大人消耗的“宁锦防线”上的太多的资源,不仅导致了蓟镇无法加强而被后金突破,还导致了其他几个北方军镇的军饷、粮饷无法如数派发,灾民不能得到及时的赈济,这导致了诸如李自成这样流民和溃兵相结合的起义,最终导致了北京在遭受瘟疫以后被流寇轻易攻陷。
    ===================
    明末财政已经陷于崩溃。辽东士兵所费,不过是该得的薪资而已。宁锦防线的额外开支,也远远小于合理范围。因此袁崇焕督师蓟辽一年,“减旧一百二十余万。帝嘉奖之。”如果要加强蓟镇,单单修补一千多里的长城就需要耗费崇祯朝一百年的财政收入都不够。而给全国所有的士兵按时足额发饷,同样也是皇帝和百官不吃不喝都满足不了的一笔庞大数字。在这种总投入有限的情况下,资源应该优先配给哪里?当然是全国最危险的地方:辽东,当然是全国战斗力最强的军队:辽军。袁崇焕死后,崇祯王朝苟延残喘的十余年内,阻挡住满清大举入侵步伐的,成功镇压各地农民起义的,都是这支关宁铁骑。如果明廷没有把资源优先保证这支军队(其实也不过是基本按时足额发工资而已),明朝的灭亡还要早十年。
    ———————————分割线—————————
    就明朝灭亡而言,袁大人这几下子确实来得不轻,而且很不是时候,小冰河期自1580年起,持续70余年,明朝以那点可怜的财政,一直撑到了1644年,就快熬过去了,1650年以后灾害就逐渐消失了,所以才有所谓“康乾盛世”,其实只不过是灾害逐渐减退带来的恢复而已,离明朝正常水平还差了很远,若没有袁大人这几下子折腾,明朝再熬上几年,就缓过气来了,国力恢复到相当水平,那不是后金这种对手能应付的。
    在灾荒年间,人口其实是负担,但在风调雨顺,物产丰富的时期,人口就是资源,明朝就是没有熬过这个节点,实在很可惜。
    ===================
    在所谓的小冰河期中,比明朝更寒冷的、粮食收入更少的满清越战越强;拥有国土一半南方粮仓的明朝却更快更无可救药的糜烂了。恶劣的气候难道真的象原作者所说,是明朝致亡的根本原因吗?因此,如果单单用小冰河期这种天灾理论来作为明亡的原因,清替明这个结果是难以解释的。想要更科学的解释这个问题,就应当结合民族生产方式来一起考虑。当天灾到来时,游牧民族和渔猎民族会用劫掠的方式将灾难转移到农耕民族上,此时农耕民族唯一可以采取的应对方式就是运用自己的人力、物力、技术等优势坚守,御敌于国门之外,甚至反客为主以攻对攻。因此,撇开军事,单纯考虑经济社会问题的话,灾荒年间人口越多负担越重;但是加入军事因素的话,人口庞大也是一种军事优势。
    从万历末年努尔哈赤“七大恨”起兵开始,袁崇焕之前的历任辽东指挥官已经用一次次的惨败证明,以攻对攻暂时还是明军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从抚顺、开原、铁岭、辽阳、沈阳、广宁、直到锦州,辽东镇的国土基本上已经丧失殆尽,明朝在满清的进攻面前没有丝毫的抵抗能力。正是袁崇焕的“凭坚城用大炮”,首次在正面战场上抵挡住了满清的攻势,为明朝的修生养息和恢复实力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而袁崇焕始终坚持的“和为旁着”,更是这种战略修整的必要补充手段。延续大明王朝的功臣,正是袁崇焕!
作品相关 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首先,从老书跟过来的读者,大概很不喜欢这本男主。不过作为一个作者,应该尽可能的开拓自己的写作范围,才能明白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这是我第一次写男主,就像写《巴伐利亚玫瑰》之前,我没写过超过五万字的长篇。所以我对玫瑰一书取得的成绩很满意——我自己喜欢、读者也喜欢。
    其次,我不是因为与某书作者有见解分歧,一怒之下赌气才想写明末的。一般来说,由于懒惰,我下笔开新书很谨慎。诚然本书有个严重的问题:文字固然细致,但是太柔软了。可是不写到这个题材的话,就不能发现这个问题——男性主角为主线的故事毕竟跟女性主角为主线有很大差别。
    这是一个学习、调整、进步的过程。
    我一直都说自己是个明粉,可对明朝历史的了解,仅限于早中期,与人的争论,使我下力气看了许多晚明资料。女性作者固然有视野局限性,可是也正因为视角的不同,很可能会写出与男作者作品风格迥然不同的小说来。小说无非是说故事,精彩各自不同。
    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带入个人立场,这有个名词叫做“夹带私货”。好的作者能够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认可他的立场,而差劲的作者才会以引起争议而骄傲,因为他没有别的可以值得骄傲了。知识分子的内敛低调,现在被知道分子的张扬肤浅取代了,未免是时代的不幸。
    请你们理智的看书,理智的思考,不盲目认同小说作者的立场。
    本书也是如此。身为作者的我,不可避免有先决立场,只是我更愿意你们在看书的时候,能够想到一点:历史永远不能够真实还原,后世只能依靠各种资料来尽可能客观公正的分析。
    总的来说,小说就是小说,是娱乐性产品,如果认定小说一定就能接近历史真相……不如给我一台时空穿梭机,等我先去穿越。
    我会尽可能严谨考据,不断修订错漏,同时尽可能增加阅读愉悦度。
    攻击我本人的、使用欺辱性言论叙述本书不可避免会有一定出场率的袁崇焕及其他历史人物的,一律禁言删帖;性质恶劣的举报封号。
作品相关 崇祯二年皇太极入关兵数略考
    崇祯二年皇太极入关兵数略考
    文/Capo
    论坛上讨论袁崇焕也已经好几次了,不过每次说到后金兵力的数目,总是模糊不清,有一些考证的,也基本没有史料依据或者引用错误。这非但是网络上的毛病,甚至许多历史学家的著作中也是语焉不详,一笔带过。如皇太极第一次入关的人数,明清双方正史均不载,与袁部战于广渠门的兵力自然更没有说明了。于是金庸大笔一挥曰“十万”(《袁评传》),他似乎不知道袁对阵的只是金兵一翼,甚至没有遇上皇太极。汤纲、樊树志等则把整个后金入寇的人数定为“十万”(《新版明史》,《晚明史》),阎崇年论及此事,蒙混过关曰“数万”(《袁督师保卫北京之战》),更多人如孟森、李光涛等均略去不谈。本人觉得以上诸位都只是凭感觉说话,但其实这个数字不难考证,虽不能精确也当可略求大概,于是短文略考之,以求抛砖引玉。
    首先看此次入关金兵的部队番号情况。按基本的史料如《满文老档》、《太宗实录》等,可知八旗都出动了,另有蒙古二旗,共十旗人马。例如“我等十旗行营兵列阵,呼喊齐进”(《老档》第20册),“大军……至永平,十旗兵环城立营”(《实录》天聪四年正月壬午)等等。当时并没有汉军旗,也没有见到汉民编军出战的记录。
    先考证满洲八旗的情况。八旗兵是否全数出动了呢?显然远非如此。按《太宗实录》,皇太极班师后对诸臣说:“前出兵时,每牛录甲兵或二十人,或十五人,毁明国坚固边墙,长驱直入”(天聪四年五月壬寅)。可见,此次入寇,后金方面八旗的每个牛录出兵1520人不等,清楚明白不过。
    现在的问题,就是考察一下满洲八旗的制度和人数。按通常的说法,努尔哈赤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将四旗扩展为八旗时,每三百人立一牛录额真,每五牛录立一甲喇额真,每五甲喇立一固山额真。一固山就是一旗,共有八旗(见于基本史料如《满洲实录》,《八旗通志》等)。这样计算的话,每旗共有25个牛录,也就是五五制。每牛录300人,则每旗7500人,八旗共6万人。
    当然,这个数字略微有些疑问。因为《八旗通志》接下去就写道:“时满洲、蒙古牛录三百有八,蒙古牛录七十六,汉军牛录十六”。这样加起来一共就有400牛录。如果按五五制,那么八旗应该只有25×8=200个牛录,《通志》记载牛录的数量一下子就多了一倍。但史料有时候互相矛盾,比如《满文老档》天命六年(1621)闰二月做过一次统计,八旗加起来共有231个牛录,与《八旗通志》不符。我们暂时不理会争论,以《老档》为准,毕竟后者更符合五五制的描述,大约接近于真实情况。周远廉《清朝开国史研究》便持这一观点。
    需要说明的是,当时还没有蒙古八旗和汉八旗。所谓的蒙古牛录和汉军牛录都是满八旗的一部分。而满人牛录其实也是满人、蒙古人和汉人的混合。满八旗不是纯粹满人组成的。毕竟到了入关前夕,满八旗也只有牛录318个,初创时不可能有400个,要不就是这400个其实都是半牛录。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