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割线—————————
关于崇祯为什么要杀他,这里也简单的介绍一下:
崇祯给袁大人定了许多罪,但就是没有“通敌”、“谋叛”,崇祯留了他几个月,杀他是因为民愤不平,国法不容。民愤主要是京畿地区的,因为袁大人自己保证在蓟西堵住后金军,他上奏曰:“必不令敌越蓟西”,结果他瞎指挥,后金军过了他都不知道,第二天才往北京赶。
蓟门很险要,素有“畿东锁钥”之称,袁大人不集中兵力在这里堵,却把聚集的兵力四散到各地,连侦防都不能实现,实在是无能啊……
==================
1、崇祯给袁崇焕定下的罪名里没有通敌、谋叛,用的刑罚却是标准的只对谋叛者使用的刑罚——凌迟一刑,仅用于忤逆和谋逆?用于袁崇焕,其实就是默认他是谋逆,不过根本找不到证据,只能莫须有着胡里胡涂用刑。
2、崇祯杀袁崇焕的直接原因是温体仁的坚持,这是史所明载的,温体仁一人就代表民愤和国法?不过代表党争而已!
3、“必不令敌越蓟西”这句话是袁崇焕在赶到蓟州后,给崇祯的奏折里说的。此时袁崇焕已被崇祯临时任命为勤王军总指挥,要求他务必抵挡住皇太极入口的军队,使其不能威胁京师。皇太极是怎么入口的?从蓟镇长城攻进来的。明朝几百年布置的长城防线都拦不住后金军队,袁崇焕凭借五万军队(其中三万还是蓟镇不堪一战的弱旅)就能够在华北平原上临时布置起一道水滴不进的的防线?显然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国难当头,既然崇祯已经任命了袁崇焕为勤王军总指挥,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只能铁了心去做。袁崇焕“必不令敌越蓟西一步”之语就是这种大丈夫有所必为的慨然之诺。
4、皇太极在得知对阵的是袁崇焕后,第一次改变了入口以来一路攻城拔寨、势如破竹的军事作风,只敢悄悄绕过袁崇焕的防线,足以说明袁崇焕是皇太极唯一忌惮之人。袁崇焕得知后金军队绕路进军后,日夜疾驰,后发先至,迟一天出发却比后金提前一天赶到北京。
5、蓟门再险要,也只是相当于华北平原上其余地区的一马平川而言,一个未加修筑防御工事封锁的天然险地,难道能比皇太极入口的长城还险要么?后金军队一入长城,在华北平原就有如龙入大海,即使明军封锁住蓟州一带短短的区域,仍有更广阔的平原地区可供八旗铁骑选择侵略方向。难道皇太极是不懂得随机应变的军事入门者,不晓得根据明军的布防相应改变自己行军路线么?仅靠五万明军就想要在华北平原上成功阻截满蒙联军,根本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袁崇焕死后,后金还曾四入中原,明军依然拿四处运动的清兵毫无办法,足可见以此责袁崇焕失职,完全是强人所难。
6、指责袁崇焕“把聚集的兵力四散到各地”,与指责袁崇焕没有阻截住满蒙联军是根本矛盾的两件事。防线拉的越开,防守的地区越多,当然阻截的可能越大。这是最简单的常识。崇祯指责袁崇焕“援兵四集,尽行遣散”不是在以阻截失败定罪。这个指责的意味十分简单:袁崇焕的布置减少了第一时间勤王北京的兵力,因此害怕自身不保的崇祯迁怒于袁崇焕。但是实际上,北京却是有十几万京营守护的,且更有轻骑深入的满蒙联军根本啃不动的坚城利炮,而其它地区却根本没有如此强大的防卫。因此,将各支勤王部队分散布置在蓟镇的各个要点,既能保护各地的民众,又能在更广大的范围内阻截敌人。
———————————分割线—————————
袁崇焕被凌迟的罪名在《崇祯长编》里记载得很详细:“谕以袁崇焕付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款则斩帅,纵敌长驱,顿兵不战,援兵四集,尽行遣散,及兵薄城下,又潜携喇嘛,坚请入城,种种罪恶。命刑部会官磔示,依律家属十六以上处斩,十五岁以下给功臣家为奴。今止流其妻妾,子女及同产兄弟于二千里外,余俱释不问。”(《崇祯长编》卷三十七,崇祯三年八月癸亥,汪楫本)
其中把袁大人出关以后为后金张罗的一切都包括进去了,但就是没有“通敌”、“谋叛”等字样。
=======================
1、付托不效,专恃欺隐。袁崇焕从上任到下狱,崇祯真正给他的事件只有十六个月,以五年平辽未能达成目标来罪责袁崇焕“付托不效,专恃欺隐”是最为可笑的罪名。己巳之变,皇太极进入关内是通过的蓟辽总督刘策的辖区,而就在一个月前,袁崇焕预料到了后金的这种行动可能,“以清兵欲西,先請駐寧遠,增戍關門。至是,遣參將謝尚政等往備;順天巡撫都御史王元雅曰:『此虛警耳,遣其眾歸』!師果不出。”(《崇祯实录》)。在袁崇焕自己的辖区内,他做到了“請駐寧遠,增戍關門”这些预警措施,而在刘策的辖区内,“遣參將謝尚政等往備”却被友军王元雅一口拒绝。一个月后,后金长驱直入的正是王元雅负责的遵化段长城。
2、以市米则资盗。见前面袁崇焕“卖米”事件的分析,而且在崇祯下令只允许计口量换米粮后,没有任何袁崇焕违背该旨意多卖粮食给蒙古的记载。
3、以谋款则斩帅。皇太极与袁崇焕议和过程中互相来往的十余封书信,全都收录在《满文老档》中,其中完全没有提到过“斩帅”一个字。“以谋款则斩帅”这个罪名,是典型的莫须有。明廷曾经掌握的唯一“证据”,就是曾有七人被抓入锦衣卫,阉党称其为袁崇焕与皇太极私议和款的联络人。但是滑天下之大稽的是,这七人被抓入锦衣卫大牢后的第二天就全部失踪,因此钱家修在《白冤疏》中说:“嗟嗟!锦衣何地?奸细何人?竟袖手而七人竟走耶?抑七人俱有翼而能上飞耶?总欲杀一崇焕,故不惜互为陷阱。”
4、纵敌长驱,顿兵不战。皇太极入口是从刘策的辖区攻入,此后进入了华北平原的满蒙联军,以袁崇焕手头的实力,是根本难以拦截住的,之后的清兵四入中原反复证明了这一点。而至于顿兵不战,无论是三天的蓟州防卫战,还是十余天的北京保卫战,袁崇焕以手中的军力,唯一正确的做法就是依城倚炮坚守,如果妄自出击,只可能象之后满桂的永定门之战一样全军覆没。崇祯手握十几万京营却将其全部留在北京城内保护自己,同时又要求城外不到二万的勤王军主动出击赶走敌人,这其实就是在把勤王军往死路上逼,永定门之战的结果为崇祯的愚蠢做出了最好的注解。
5、兵薄城下,又潜携喇嘛,坚请入城。某些人一直以于谦防卫北京时定下的规矩,来断定崇祯不让辽东军入城是“符合祖制”。但是这个祖制却是个双重标准——满桂的大同援军被崇祯请入城好好的修整了一番。其实此条恰好说明,袁崇焕刚到北京城下时,崇祯就已经听信传闻,认为袁崇焕怀着不臣之心了。喇嘛是袁崇焕与皇太极历年议和的使者。在勤王军大都未能赶到时,用谈和的手段来拖延时间,当然是最稳妥的方法。
———————————分割线—————————
另外,崇祯殚精竭虑凑来的辽饷和最后的主力都损失掉了,其实“中兴之策”已经失去了最后的依托。
=====================
1、辽饷是万历朝开始增收的一项额外税收。最初是以辽东战事为名义征收,但是这笔钱实际收入国库后,并未全部用于辽事。直到崇祯十年以前,全国镇压农民起义的费用都是从这里出的。袁崇焕上任督师蓟辽时,云南安奢之乱的消耗就是一个大头,这个西南地区的叛乱从万历末年开始,直到崇祯二年八月才平复。此外,西北的民乱也已经初见端倪,而这些钱,统统是从辽饷里出的。在明末历史中,辽饷和辽东军饷是两码事。
2、明朝最后的主力是洪承畴在崇祯十四年松锦会战中葬送的十三大军,此时袁崇焕身死已经十一年。
———————————分割线—————————
再有,明朝灭亡于一场天灾,即小冰河期,自1580年起长达七十余年,这是全球性的灾害,是因为太阳黑子突然消失了70多年,整个北方气候寒冷,是人类一万年以来最冷的,它造成的是北方长期干旱,灾害不断,游牧民族、渔猎部族入寇频繁,军镇屯田收入锐减增加朝廷负担,而明朝的税赋又集中于农业,减少比较大,又因边患和北方九大军镇的消耗也很大,最终亡于瘟疫和财政破产。
====================
同样的天灾,对于明朝是灾难,对于满清就是机遇,这种解释问题的双重标准是很经不起细究的。实际上,对于国土辽阔,江南鱼米丰登的明朝来说,所谓的小冰河期对他造成直接经济损害肯定轻于他的对手。明朝的灭亡不该怨天,只应该尤人。该责怪的也不应当是袁崇焕这个孤胆柱石,而应当是明末执政体制的积重难返和末世三皇帝的一错再错。
小说推荐
- 大宋天朝1630
- 如果几百年前的宋朝并没有灭亡,如果宋朝能捱到大航海时代,而我们的主角降临到这样一个大宋朝,降临到我大宋的一个海外殖民地做一个小小男爵的继承人 看主角如何利用来自现代的见识改造大宋,枪炮、钢铁,蒸汽机,开拓属于大宋朝的大航海时代,拳打北虏,脚踏欧罗巴,横扫全球,打造一个属于大宋的日不落帝国时代 作者:
- 穿越架空gfan001连载中
- 最新章:二百九十四章
- 大明1630
- 雪白的风帆像天空中的白云,高大的舰体如浮动的城堡,一排排的巨炮,喷吐着火焰和死亡,那高高飘扬的赤色旗帜啊,它象征着华夏的威严和荣耀,以及它给世界带去进步和恐惧 作者:奶瓶战斗机所写的《大明1630》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奶瓶战斗机连载中
- 最新章:发新书了
- 大明1630
- 豪杰起于草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救万民于水火 作者:克里斯韦伯所写的《大明1630》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克里斯韦伯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百五十章 结束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辽阔的潘帕斯草原、富饶的巴西、群雄角力的加勒比海 21世纪500人意外穿越南美,一切从生存开始 作者:孤独麦客所写的《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孤独麦客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百七十章 苍茫大地
- 明朝痛史 崇祯王朝
- 这是一个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王朝的覆灭的悲剧故事。之前的明朝就因为灾荒频繁、宦官专权和外敌频繁入侵而摇摇欲坠,待崇祯继位之后,他接受父兄们“女色亡国”的教训,勤于政务,戴星励治,立志中兴。可惜他不辨忠奸,胆小多疑,最终使本来就风雨中飘摇中的明王朝彻底崩塌。在明末的历史舞台上,以大明、大清、大顺的崇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6章
- 大明:朱棣跪求我打造大明仙朝
- 八百年风华,掌握空间钥匙,十五岁考中进士,做一桃源小县令,大肆搞基建,发展商业 权倾朝野不如富甲天下,公主芳心暗许,皇子溜须拍马,快意人生 作者:香水一冬所写的《大明:朱棣跪求我打造大明仙朝》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香水一冬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明仙朝
- 大明王朝
- 明朝末年,天灾不断,难民四起,战火纷飞,群雄逐鹿,天下大乱。满清狼子野心,征服蒙古,以窥大明 穿越古今,顺天承命,以超群之智勇,平大乱,剿满洲,安天下!华夏子孙,炎黄后裔,中华民族,大明天下 作者:欧阳南希所写的《大明王朝》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武侠小说欧阳南希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二十五章 加紧训练
- 大明王朝1449
- 大明王朝1449作者:王彪赵锐勇 本书主要描写1449年前后,民族英雄于谦目睹朝中官僚腐败、宦官专权穷奢极欲、社会浮靡败坏、民间冤狱成灾,穷富高度两极分化,百姓人心思变。于谦,是一个清正廉明、两袖清风、爱民惩恶的于青天,更是一位铁骨铮铮、一身正气、独木撑天、力挽狂澜的“救时宰相。这部长篇就是试图将于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73章
- 大明王朝1566
- 《大明王朝1566》小说作者:刘和平大明王朝1566》以“扳倒严嵩”为主要线索,全面展现了这一时期空前尖锐的矛盾斗争—从朝廷到各级官府惊心动魄的政治搏杀;从官场到商场波谲云诡的尔虞我诈;国与家的休戚与共;敌和友关系的错综变化…嘉靖、海瑞、严嵩、严世蕃、徐阶、高拱、张居正、胡宗宪、戚继光、李时珍等诸多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0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