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曾国藩,右手胡雪岩

第58章


所用之人的能力不能担当所托付的重任,必然导致事业的倾覆。家仆、佣人之类。也要根据他们的能力来使用,否则只能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胡雪岩      
  用人之所长,是胡雪岩用人的一条重要原则。在他看来,选取人才不是按是不是来划分,而应以特长来分。在用人时,要择人任用,使天资、性格、能力各有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岗位上各得其所,做到大才大用,小才小用,这样使他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把事情做到最好。              
第117节:第十一章胡雪岩的掌控之招(3)          
  胡雪岩在用人上,确有量体裁衣的本事,他开钱庄,办胡庆余堂,开当铺所用之人鲜有失误,这些都要归功于他能用人之所长。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杭州城曾被太平军占领。后被清军收复。宛如沧海桑田,世事变迁。胡雪岩寒夜里不能入眠,听着远处传来"笃、笃、当,笃、笃、当……"的打更之声,顿时感慨万千。杭州城什么都变过,惟有这个更夫没有变过,夜夜打更,年复一年从未间断过。顺着这番感慨往下想,胡雪岩突然觉得这个更夫是个可用之人,因为他尽忠职守,非常认真。这样一件无趣之事他都能一本正经地坚持做下来,并且兢兢业业,从某种角度来说是个难得的了不起的人。如果雇佣他去巡守仓库,一定会做得非常好。于是胡雪岩第二天把他找来。让他做胡氏仓库的总巡视,这个更夫果然尽职尽责,从没让胡雪岩的仓库出什么差错。      
  说起来。胡雪岩的身边有很多优秀的人才,但如果他自己不能正确使用这些人才。处置不当。不能做到"随才量力"的话,这些人不但对他的事业无益,恐怕还会有所妨碍。可胡雪岩做到了,他根据个人能力和专长给他们安排合适的位置,这样一来使得人尽其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这些人的作用。      
  如陈世龙年轻、悟性高,胡雪岩就安排他做自己丝生意方面的帮手,还要求他学外语,以便将来和洋人打交道;老张为人本分,胡雪岩就让他当丝行老板。可以约束他那聪明却爱贪小便宜的老婆;古应春懂外语,了解洋人的一些习俗和洋行的规矩,善于和洋商打交道,胡雪岩便安排他打理和洋人有关的生意,如叛卖军火、买卖生丝等;尤五掌控漕帮,熟悉黑道规矩,胡雪岩就让他主持杭州经松江到上海一路的丝、粮水运;朱福年出身朝奉世家,对典当行业非常熟悉,胡雪岩就让他做自己典当行的主事;黄仪是丝行的"档手",为人精明,文字功底好,胡雪岩把他安排在自己身旁做文书。这不都是恰当的人事安排么?      
  人才的招募固然重要,但给自己的人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则更为重要。胡雪岩正因为有这份眼光和见识,才使自己在生意上处处得人相助,终于成就了一番伟业。    
  学而思之:把一个合适的人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上,他就能够发挥出充分的作用。反之,如果,把一个人放在一个不合适的位置上,他非但发挥不出自己的长处,而且还会对整个工作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      
  以财买才,以财揽才    
  对于有势力的人,应该用心来交往。而对于没有钱的人,应该给他们一点利益来结交。如果对方是贫困、窘迫、困难的人,凡事应该扶助支持他,为对方着想,给他好处,那么他必然会感念我的恩情,这对事业的发展未必没有帮助。--胡雪岩      
  胡雪岩用人,除了不拘一格考察人才,知人善任,随才量力之外,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就是用钱财来招揽人才,留住人才。    
  他筹办阜康钱庄之初,急需一个得力的档手。经过一番考察,决定聘用刘庆生。这刘庆生原先只是大源钱庄一个站柜台的伙计,身份很低,但对本行本业非常熟悉,且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钱庄还没有开业,资金周转都没到位,胡雪岩就决定给刘庆生一年二百两银子的薪水,还不包括年终的"花红",而且决定之后就预付了一年的工资。当时杭州城内,保持每顿荤素都有,冬夏绸布皆备的生活水准,一个八口之家一个月吃穿住的全部花费也不过十几两银子。刘庆生原先当伙计时的收入每月不到二两银子,不用说,胡雪岩一年二百两的银子。真是高薪聘请了,一下子就打动了刘庆生的心。当胡雪岩把预付的一年薪水二百两银子拿出来的时候,刘庆生激动地说:"胡先生,你这样子待人。说实话。我听都没听说过。铜钱银子用得完,大家是一颗心。胡先生你吩咐好了,怎么说怎么好!"胡雪岩的慷慨也一下子安定了刘庆生的心。有了这一年二百两银子,刘庆生就可以将留在家乡的母亲妻儿接来杭州同住,上可以孝敬于老人,下可以尽责于儿女,这样也就再无后顾之忧。可以全心全意打理钱庄的生意了。              
第118节:第十一章胡雪岩的掌控之招(4)          
  阜康银号发达后,在通都大衢设立分号,雇佣号友时,必询问家中情况,日常用度多少,先付一年的工资,使他们安定下来,专心致志在银号干活。胡雪岩以利益激励员工,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红利均沾,对于没有资本的伙计,采取根据经营好坏,年底分红的方式;还有一种是入股合伙,即对有些资本的伙计,让他们入股合伙,大家都有好处可得。这些人为胡雪岩效力其实也是为自己效力。他们各自的利害得失与胡雪岩是紧密相连的,这样他们也就更加卖力地干活。      
  胡雪岩对自己的伙计从不吝惜钱财。他的胡庆余堂设有"养俸"、"阴俸"两种规矩。"养俸"即类似于现代的退休金。胡庆余堂上至"阿大"、档手,下至采买、药工以及站柜台的伙计,只要不是中途辞职或者被辞退,年老体弱无法继续干活之后,仍由胡庆余堂发放原薪养老,直至去世。而所谓"阴俸",则类似于现代的抚恤金,那些为胡庆余堂的生意发展作出过很大贡献的雇员去世以后,他们在世时的薪金,以折扣的方式继续发放给他们的家属,直到这些家属有能力维持与该雇员在世时相同的生活水平为止。      
  胡雪岩对雇员给以非常优厚的待遇,对难得的人才更是不惜重金,使得他身边聚集了大量有才干的各色人才,他们为胡雪岩生意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就是那些小伙计,也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      
  俗话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是因为,对于一般人来说,他们的工作是通过金钱的价值来体现的。有了更多的金钱收入,员工就会显得更忠诚,心里觉得倍受重视,他们工作起来自然也就更卖力。      
  充分了解下属意愿    
  若是手下自己想要去做,事情办理起来就特别容易。----胡雪岩    
  一天,左宗棠找来胡雪岩,开门见山地说:"有件事,雪翁,我要跟你商量,看看你有没有高招,治那一班蠹吏!"    
  "蠹吏"二字,胡雪岩没有听懂,瞠然不知所答。及至左宗棠作了进一步的解释,才知道指的是京里户部与兵部的书办。    
  "户部与兵部的书办,盼望肃清长毛之心,比谁都殷切;在他们看,平了洪杨,就是他们发财的机会到了。正月廿一,曾老九克了天保城,金陵合围,洪秀全已如釜底游魂。李少荃的淮军,攻克常州,办是指顾间事;常州一下,淮军长驱西进,会合苦守镇江的冯子材,经丹阳驰援曾九,看起来可以在江宁吃粽子了。"      
  "没有那么快!"胡雪岩接口便答。    
  这一答,使得左宗棠错愕而不悦:"何以见得?"他问。    
  胡雪岩知道自己答得太率直了。左宗棠有句没有说出来的活:"莫非论兵我还不如你?因而很见机地改口:"大人用兵,妙算如神,我何敢瞎议论。不过,我在上海那两年,听到看到,关于李中丞的性情,自以为摸得很透。常州如果攻了下来,他未必肯带兵西进;因为,他不会那么傻,去分曾九帅一心想独得的大功。"      
  "啊!"左宗棠重重一掌,拍在自己大腿上,"你也是这么想?"    
  "只怕我想得不对。"    
  "不会错!"左宗棠叹口气,"我一直也是这么在想,不过不肯承认我自己的想法。我总觉得李少荃总算也是个翰林,肚子里的货色,虽只不过温熟了一部诗经,忠君爱国的道理总也懂的,而况受恩深重,又何忍辜负君父灭此大盗,以安四海的至意?如今你跟我的看法不约而同,就见得彼此的想法都不错。论少荃的为人,倒还不致巴结曾九;只为他老师节制五省军务,圣眷正隆,不免功名心热,屈已从人。至于他对曾九,虽不便明助,暗底下却要帮忙,助饷助械,尽力而为。所以金陵克复的日子,仍旧不会远。"      
  "是的,这是明摆在那里的事。江宁合围,外援断绝,城里的存粮一完,长毛也就完了。照我看,总在夏秋之交,一定可以成功。"    
  "那时候就有麻烦了。你先看着这个--。"    
  说着左宗棠从怀中掏出一封信来,厚甸甸地,总有十来张信笺;他检视了一下,抽出其中的两张,递了给胡雪岩。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