戾太子重生

第208章


但是,这种强盛能保持多久?一百年?一千年?还是只有几十年……”说到这里,张全不再说下去了。
  李仲元沉默了,他从来没有想过这些事,他一向认为自己做得越好,为后世创造的财富越多,大汉就会越强盛。
  相对来言,刘据却显得很平静,他等了等,见张全没有说下去,就接着说道:“你的意思是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可能湮没在历史当中?可能过了几百年却发现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让我们的后人毁灭了?”
  “不是吗?中国的历史上最长的朝代才多少年?哪一个朝代没有强盛过?可到头来又怎么样?唐朝盛极一时,可就在最强盛的时候出了一个安史之乱,元朝征服了半个世界,后来又怎么样?还不是成为历史上一个匆匆的过客?我是怕啊,真的很怕!”
  殿内再一次沉寂下来,十多年了,他们三个从来没有如此担忧过,过了好半天,刘据才说道:“你所说的我早就想过了,其实从我登基以来,就在为这事努力。我想当个好皇帝,我可以把国家放在第一位,可以选一个同样忧国忧民的皇位继承人,可我不能保证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我们刘家不出一个昏君。你们想想,只要出了一个昏君,这个国家就完了。”
  张全和李仲元都抬起了头,盯着刘据,刘据停了一下继续说道:“天底下没有一定的事,我们只能尽量为我们的后人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但是以后怎么做,只有看他们自己的了。”
  “那我们现在要做什么?”
  “要做的事太多了,不过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分权。”
  李仲元奇怪地问道:“分权?分谁的权?”
  “当然是分皇帝的权。”
  李仲元长大的嘴巴半天没说话,张全也眨了眨眼,以为自己听错了,不过两个人很快就明白了,刘据不是在说自己,他是在说自己的后人。
  刘据接着说道:“其实不要你们说,我也早想过这个问题了,一个人权力过大,没有了约束,迟早是要出事的,皇帝也一样。我是想让刘家世世代代坐稳这个江山,可我也知道世袭制的弊端,所以我要分权,我要把皇帝的权力分给大臣。”
  “君主立宪?”李仲元张大了嘴巴问。
  “可以这么说吧,在我的思想中,皇帝就应该和其它的爵位一样,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只不过这个爵位只能授予一个人。”
  张全插了一句:“可谁又能保证那些大臣们没有人想做皇帝?中国历史上有一半的朝代是从自己内部开始乱的。”
  “所以啊,这就需要我们慢慢地完善制度,用法治代替人的意志。无论是谁,无论他处在一个什么样的职业上,都应该有一个框子去约束他,不能让他超越自己的权限。以后我们三个还要慢慢地商量,看怎么才能把皇帝的权力分掉。”
  “嘿嘿,”李仲元笑了,“谁会想到第一个想着要分皇帝权力的人尽然是皇帝自己。要分权还不好办,你下道圣旨不就行了。”
  刘据笑着摇了摇头:“没那么简单,这是送权力,不是送钱,如果我就这么下旨,要么人人自危,以为我想干什么,要么就是大臣们互相争抢这个权力,争得头破血流,天下大乱。”
  “那你说怎么办?”
  “演戏,你们从我手中把权力拿走,再送给他们,或者你们开口帮他们要,这样他们就不怕了。我再找人约束你们,约束那些拿到权力的人,如此一来,大家之间就得到了一种制衡。来,我们商量商量具体怎么做。”
  刘据和张全、李仲元商议了一整天,他们没叫饿,门后的宋海、张浪等人也不敢打扰他们。直到傍晚时分,三人才发现自己饿了,于是李仲元出来对门外的宋海说道:“准备点吃的送进来,我和张全陪皇上在这里吃。”
  宋海答应着下去准备了,旁边的张浪却拦住了李仲元说道:“李大人,西边来了急报,属下不知该不该禀报皇上。”
  “急报?什么事?”
  “大夏方面传来的,说是我们去安息的使团在回国途中遇袭,正使苏武苏大人被抓,副史逃回了西域。”
  “什么?遇袭?什么人干的?”
  “匈奴人。”
  “匈奴人?”李仲元愣住了,刚才还在说苏武,没想到这么快就应验了,难道真的要他在匈奴放十九年的羊?李仲元也顾不得肚子饿了,吩咐张浪:“快,把急报呈上来,再把报信之人叫上来。”
  很快,刘据他们就弄清楚了事情的经过,原来苏武等人在安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之后,就准备从大夏返回长安。没想到当他们进入大夏的时候,却遇到了进入大夏地界掠夺的匈奴人,苏武让人分散逃跑,结果,只有他的副使和少数几个人逃到了和墨城,其他人,连同苏武在内全都被匈奴人掳走了。
  等把报信之人打发走了之后,刘据三人又是一阵沉默,连刚刚送上来的酒菜都没有心思动。过了好半天,张全才轻声的骂了一句:“妈的,转来转去还是转回到原点了。”
  李仲元问二人:“现在怎么办?匈奴现在已经跑到里海边上去了,就算是发兵也要走上小半年。”
  “不行,现在不能发兵。”刘据突然冒出这一句,“我们现在的重点应该向南发展,一味向西只能耗钱耗粮。”
  “什么?不管苏武了?难道还要让他在匈奴那里放十九年的羊?”李仲元叫了起来。
  刘据没有说话,张全却开口了:“据哥说得没错,我们的确不能再向西发展了,别的不说,就是大夏我们也很难站稳脚跟,那是一个四战之地,北边的月氏、康居、匈奴,南边的身毒,西边的安息都对大夏虎视眈眈。我们只有先巩固西域,控制月氏和康居,才能在中亚站稳脚跟。东边也没什么发展空间了,我们现在的目标应该是南边的大海和北边的游牧部落。”
   ------
  
                  第52章 秣马厉兵(3)
  “那苏武怎么办?”李仲元还是同样的一句话。
  张全咬了咬牙,狠下心来说道:“只能先放一放了,话又说回来,也许这对他来说还是件好事。”
  “好事?被抓走了还是好事?”
  张全点了点头:“对,是好事,至少可以流芳百世。”
  李仲元不再说话了,他用沉默表示了认可,刘据见他不说话了,才说道:“好吧,这事先放一放,仲元你让派出去的人多打探一些苏武那边的消息,张全你最近也别到处跑了,我们马上有很多事情要做,明天朝会就开始,照我们前面商量的办。”
  张全和李仲元都点了点头,他们三个人商量完毕,这才发觉肚子已经很饿了,于是三人匆匆的吃完了饭,张全和李仲元就赶回去准备第二天的朝会去了。
  第二天一早,刘据在朝会上当着众大臣的面让宋海宣读了有关爵位改制的圣旨,主要包括:取消公士至五大夫九级爵位,根据爵位的高低给予不同的金钱补偿;将左庶长和右庶长两级爵位转为爵士,将左更、中更和右更三级爵位转为勋爵,将少上造和大上造转为男爵,将驷车庶长和大庶长转为子爵,将关内侯转为伯爵,将列侯转为公爵和侯爵;勋爵和爵士不能继承,公、侯、伯、子、男五个爵位可以继承,但每继承一次就要降一级,直至降为勋爵;最后一条就是取消所有人的封地。
  宋海把这道圣旨一读完,大殿内的众臣一阵窃窃私语,李仲元首先站出来说道:“陛下,不知陛下是否要收回各位侯爵名下的所有封地?”
  “是啊,新的爵位是不能拥有封地的。”听了刘据的话,大家议论的声音更高了,这才是大家最最关心的事。
  李仲元继续说道:“陛下,如果陛下强行收回大家的封地,恐怕会引起许多人的不满的。”
  许多人都有同样的想法,现在听李仲元这么一说,也表示赞同。桑弘羊站出来说道:“是啊,李大人言之有理,收回封地一事,还望陛下三思而后行。”
  接着,许多人也都站了出来,他们都对取消封地一事提出了异议。刘据摆了摆手,示意大伙儿安静,然后问李仲元:“仲元啊,那你说说怎么办?”
  李仲元再次说道:“陛下,朝中不少大人都有自己的封地,这些大多都是先皇赏赐的,有的封地已有百年,如果陛下强行收回这些封地,恐怕……”
  李仲元没有说下去,可大家都明白他的意思,这时候,张全站了出来,对着大家说道:“陛下!臣以为,取消封地是必须的,但也应考虑到大家的感受。各位大人的封地都是靠自己的打拼换来的,有的还是祖上传下来的,不能说收就收,应当想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哼!什么话都让你说了,朕知道你的鬼点子多,好吧,朕就给你一个月时间,你来想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刘据的样子似乎很生气,大概他没想到两个一向支持自己的兄弟会反对他。
  刘据的语气不仅让张全和李仲元,也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不寒而栗,在所有人的印象中,刘据是一个仁慈的皇帝,虽然他也当着大家的面发过火,可现在他的神态却给人一种捉摸不定的感觉。大殿内暂时出现了一阵沉寂,过了一会儿,霍光为了缓和一下气氛,站出来问道:“陛下,不知什么人能转成公爵,什么人要转成侯爵?”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