戾太子重生

第209章


  这个问题一提出,大家又抬起头看着刘据,等着皇上的回答,刘据佯装思索了一下,然后说道:“我朝侯爵近五百人,其中列侯有两百多人,朕这一下子还真不好说怎么分。这样吧,这个问题朕就交给贵族议会来决定,所有的列侯分出三十名公爵,其余的都转成侯爵,可好?”
  刘据的话让在场的众人都心中一动,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他们这些身处高位的重臣们自然可以近水楼台,所以大家都在心里盘算着可以找谁在贵族议会里帮自己说话。
  就在大家愣神的功夫,李仲元又站出来说道:“启禀陛下,臣请求将长信宫作为贵族议会的议事之地!”
  李仲元这话让大家都张大了嘴巴,长信宫是属于皇家的,李仲元此举有如重用了皇家之地,有犯上之嫌。可就在大家还没来得及反应之前,刘据就一挥手:“准奏!”
  散朝之后,丞相公孙贺回到了自己的府上,刚坐下准备喝口茶,公孙敬声就风风火火地从外面闯了进来,刚进来就嚷嚷着:“爹,孩儿听说今日朝会之上皇上颁下了圣旨,要进行爵位改制,听说要收回所有的封地,可有此事?”
  “你也老大不小的了,什么时候才能稳重一点!”公孙贺对儿子的表现很不满意,先训了他一句,然后挥挥手,让旁边的几个仆人先出去。
  等几个仆人都出去了,公孙贺才往下手中的茶杯,说道:“是有这么回事。”
  公孙敬声显得很焦急,问道:“那我们家的封地不是也没了?”
  “废话!皇上说了,所有的封地都要收回,为父又是百官之首,多少人的眼睛都盯着咱们家,当然要交出去!对了,我可警告你,你在外面要管住自己的嘴,少胡说八道的。”
  “爹!咱家的封地可是先皇封的,是用血汗换来的,怎么能说收就收了?难道别人就不说什么?”
  “怎么?你还怕没有封地之后会饿死?你也不看看,现在满朝文武,有几个是靠封地活的?哪一家不做点生意?一个商队跑西域一趟,赚的钱抵得上三年的收成。”
  公孙敬声还是舍不得封地,问道:“这么说,取消封地一事已经定下来了?”
  “今日在朝上倒是没有最后定下来,不过应该不会有什么变故。只是今日朝堂之上,仲元和张全的态度让人捉摸不透,按理说皇上做这个决定一定会事先与二人通气,可怎么在朝堂上他们二人都反对取消封地?”公孙贺的声音越说越轻,边说边思考着答案。
  “那还不简单,他们两个名下都有封地,尤其是张全,他名下的夷州虽说是一个县,可那一个县比一个郡还大,他们当然不想交出去。”公孙敬声脑袋转得快,马上就想到了这一层。
  公孙贺听了儿子的这番话后想了想,又摇了摇头:“没那么简单,他们两个不会为了自己的封地得罪皇上,特别是张全,绝不是一个贪财之人,这里面一定另有文章。这样,你马上去仲元那探探口风,不管怎么说他也是你的妹夫,也算一家人。”
   ------
  
                  第53章 秣马厉兵(4)
  听说让自己去找妹夫,公孙敬声满脸的不乐意:“爹,你也不看看,你这个女婿什么时候把你这个老丈人放在眼里的?他和咱们不是一条心!”
  “你懂什么!”公孙贺再次斥责了他,然后才说道:“你这妹夫是皇上身边的红人,为父又是朝中重臣,如果他表面上与咱家走得太近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你也不动脑筋想一想,虽然仲元没怎么进咱家的门,可咱家的哪一桩生意不是他分出来的?”
  “噢,原来是这样,我明白了,我马上就去找他。”公孙敬声说完就急着往外走。
  “回来!”公孙贺不放心,又把儿子叫了回来,提醒道,“这事大家心里有数就行,你别挂在嘴边上。这次去先找你妹妹,看看她知不知道这件事,千万别落下什么把柄。”
  爵位改制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长安城,原来不被人重视的贵族议会一下子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贵族议会由二十名议员组成,这其中包括了皇亲国戚,如卫青的长子卫伉,他才会说话就被封了侯,可惜后来刘彻为了打压卫家的势力,找了个由头夺了他的爵位,直到卫青死后,他才继承了长平侯的爵位;以外,还有一些是世家豪族的代表,如刘据当年的太子少傅石德,他是老丞相石庆的二儿子,他们石家现在在朝为官的有十三人,个个都有爵位,其中列侯就有三人,关内侯两人;除了这两类之外,贵族议会里都是那些赋闲在家的老将军或老臣,其中主持议会的执事就是最让张全头疼的独眼老将——李息!当初选定这些人选的时候主要是为了考虑到各方面都要能说上话,要能镇得住那些到处惹事的公子哥们。
  今日是贵族议会议事的日子,长信宫刚刚改成了议会厅,所以李息一大早就约了老友李朔一起去议会厅。李朔自从当年余吾水河之战受伤后,在家休养多年,好在他从军数十载,身体硬朗,再加上慢慢调理,总算恢复了过来,只是身体状况大不如前,再加上年事已高,所以很少问事。不过今日不同,今日是贵族议会第一次在议会厅议事,议的又是关于两百来号侯爷们新的爵位之事,自然是不会缺席的。
  两位李老将军并排骑在马上,缓缓而行,半天也没说话,李朔自从受伤后在家休养数年,脾气改了很多,话也少了,可让他奇怪的是,最喜欢吵吵嚷嚷的李息好象也转了性,一句话也没说。他们就这样慢慢地走着,最后还是李朔忍不住了,问道:“喂,你今天是怎么了?在想什么?”
  李息被他一问,回过神来,嘿嘿一笑:“没什么,我在想咱哥俩有多长时间没聚了,晚上是不是找个地方喝两杯。”
  “鬼才信!”李朔当然不相信他的话,不过他也没有再追问下去。
  事实上李息却有心事,可又不能和他讲。在前一天晚上,刘据悄悄地把李息召进了宫,明确表示,希望他能主动让出公爵之位,以便做出表率,刘据向他保证,一定让李锋两年之内从伯爵升到侯爵。李息知道刘据这也是迫不得已,象他一样的老将军不少,如果都要来争这个公爵,恐怕会打破了头,可如果他们都退一步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李息当时就在刘据面前表示自己一定会做出表率,把爵位让出来。现在,他正骑在马上考虑如何让别人也不去争这个公爵的位子。
  不知不觉,他们就到了议会厅的大门前,这里紧靠扶风府,所以刘据把改建长信宫之事交给了扶风府来完成,扶风府尹不敢怠慢,连夜抢工,而朝中各大员无不鼎力相助,谁都不会在这个时候开罪贵族议会,要钱给钱,要人给人。所以才仅仅半个月,长信宫就被改成了议会厅。
  二人下了马,把缰绳交给了守门的卫士,然后并肩站在大门前抬头仰望,由于议会厅的是由皇家宫殿改造的,其规模气势不是一般的衙门可比,朱红的大门大敞着,门外两边站了四十名守卫。两个人看了看大门内外的摆设,又看了看那些守卫的精神面貌,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才往里走。
  他们穿过前院,来到了议会大厅,虽然这里是为二十人准备的,却能容纳五六十人一起议事,大厅内摆放了四十把椅子,每两张椅子中间是一张案几,上面摆放的是茶水及水果糕点。除此以外,整个大厅没有多余的摆设,当他们两人才走进大门,就听见公孙敖对他们叫着:“唉呀!你们怎么才来啊?就等你们两了,快快快,来这坐。”
  大厅内人都差不多到齐了,就等着李息他们俩了,两个人对众人拱了拱手,打了招呼,就坐到自己的位置上了。议会大厅里的座位没有主位,大家都是坐在左右两边,资格老的往中间坐,因为李息是执事,所以坐在了左边的中间。
  “开始吧,开始吧。已经迟了,快点吧,还不知道今天能不能议完。”公孙敖已经等及了,催促着李息。
  李息呵呵笑着,从怀里拿出名册,这份名册所有的人手上都有一份,上面是大汉朝所有的列侯的名单,当然也包括在座的众人。李息先说了两句开场白:“诸位,这次蒙皇上信任,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了我们,我们可一定要竭尽所能把这差事办好,这既是为皇上尽力,也是为在座诸位脸上增光啊。”
  李息说得是场面话,自然是一片赞同之声,不过卫伉却有些担忧,说道:“这次的差事有些不好办啊,二百多人里面选三十个,三天之内就要选出结果来。可这二百多人不是朝中显贵,就是军中宿将,要不就是元勋之后,皇上又没说选谁不选谁,恐怕会得罪很多人的。”
  公孙敖在一旁插嘴道:“得罪人也没办法,不过我们一定要尽量公平,免得被人抓住把柄。”
  李息点了点头,同意公孙敖说的:“公孙将军说得对,我是这样想的,从二百多人中选三十个很不容易,不如我们先缩小一点范围。”
  “怎么缩小?”
  “老夫想这样,对于这名单中未到弱冠之年的都不予考虑,他们都是从上一辈中继承的爵位,其中没什么人立过大的战功,更谈不上有什么功绩。”
  李息的这个提议得到了不少人的同意,虽然其中也有人在考虑自己的利益,不过都没有站出来反驳他,因为大家都觉得李息的话有道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