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专家学者发表评论,到最后都要经过社会的检验。那我现在认为是让社会来检验我每一个发言的时-候。
人物周刊:这次大讨论,区别于大多经济学家,社会大众、特别是网民给予了你很大的支持,怎么理解这种支持?
郎咸平:这次风潮过了,我有很深的感触。当网友写评论的时候,我很仔细看,我想看这个社会到底是什么样水平,大众对这个事情到底认识清不清楚。专家学者的批评我-是不太看的,让助理综合一下摘要。比如意识形态方面,郎咸平是不是在哗众取宠,反正都是对我个人动机的猜测,你说,这有什么好看的呢?
但是,网民的反应我非常仔细地看,坦白讲,我很感慨也很感动,我呼吸的脉络和社会大众是息息相关的。而且社会大众对我理论的了解远远在专家学者之上。甚至当别人-批评我时,网民替我回答。批评者说,郎咸平说停止产权改革我们是不赞成的,网民马上说,郎咸平从来没有说过停止产权改革。他们了解得多么透彻,而且透彻到什么地-步呢,他的回答就是我心里想说的话。经过这个讨论,我发现社会的舆论走向究竟还是取决于民意,而不是取决于所谓的专家学者。我从来没有对社会大众给予过如此高的-评价,但这次社会大众所展现出来的强劲的生命力,对社会不公正的呐喊,以及对强权压迫的反击,让我深有感触。所以,我真正了解了中国,对这个国家的未来更有信心-了。有的人说郎咸平不了解中国,他搞错了。了解中国不一定要生在中国、长在中国。
人物周刊:网友这种一面倒的支持蕴含了什么?
郎咸平:我必须绝对强调一点,我个人的魅力是非常小的。决不是因为我有什么了不起的贡献,而是社会的不满已经逐渐形成了一种爆发的热度。用经济活动中一种简单的-方法,比如说"保姆理论",就能够触动每一个人的心弦,让大家在这个问题上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做出自己的判断。贵刊这次评为我"年度人物",说真的,我心里-没有任何喜悦的感觉,我反而感到我的贡献可能被夸大了。我只是在一个适当的时机,一个正确的时候,说了一些话,一些让人比较触动的话,然后让这个社会产生很大的-反思,仅此而已。
人物周刊:整个争论从头到尾,你有没有改变过自己的观点,有没有反思过?
郎咸平:不可能有改变,不可能有反思,这是我几十年学术的积累,做出的结果,怎么会有反思呢?我将来一定会继续坚持我的理念,这不是一个想法。学术观点无所谓对-与错,不同环境之下有不同的观点,比如我的观点在美国是不适应的,那在美国就不正确了?思想的问题不是正确与否的问题,而是适不适应时代的问题。我认为我这个想-法目前是最适应中国的,至于正不正确不是我所考虑的。
人物周刊:你现在还是坚持认为,你的观点不能成为主流,那是国家的悲哀?
郎咸平:对。你觉得呢?
人物周刊:那么多学者站出来反对你,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郎咸平:坦白讲,我不太清楚。我不是局内人,媒体做过很多揣测,我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我宁愿把它当成学术讨论好一点,这也是为什么我选择不发言的原因。我觉得他-们不是在学术上反对我,是在意识形态上、从动机上反对我,不是学术讨论的范围。
人物周刊:看到这么多反对者的批评,你心里怎么想?
郎咸平:坦白讲我还是比较尊重他们的发言,这是我的心里话。我如果不尊重的话,早就泼妇骂街了。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成长环境,而且有不同的利益团体,这点我没有-资格批评。第一眼看到他们批评的时候,我有点吃惊,很突然。但马上开始虚心接受。我如果不接受的话,这么长时间我不会毫不动怒,毕竟我是个凡人。
职业经理人制度是突破,按照我的思路来做,国企的效率绝对不比民企差
人物周刊:郎教授,我们现在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你认为到底哪里错了?
郎咸平:一个政府,经济到底应该采取一种什么样的企业政治结构,要看这个国家的民族性,看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英国的产权改革,大家都没有完全搞懂。它产权结构-是不变的,绝对是国有股,在这种情况下,招聘职业经理人来做,当然行政命令是退出的,做得不好,下课,换人;做得好,上市,把这些业绩极为良好的工商企业卖给社-会大众。这就是英国偿富于民的最重要的改革理念,而不是卖给私人。而且他们把最好的国有企业拿去上市,在每一个老百姓都能获得利益的情况下上市,所以它直接把财-富从国家手中转到社会大众手中,而不像我们,转到私人资本家手中,这是不可接受的。
如果大家再稍微了解一下西欧的产权改革,应该理解我国的产权改革方向是错误的,也是不符合世界潮流的。什么是符合世界潮流呢?要把社会资产还给社会大众,而不是-个人。产权改革不得到老百姓支持是不可能成功的,中国的改革就是社会动荡的开始。
人物周刊:你"破"了这么多,那么"立"在哪里?也就是说,你对国企产权改革有何建设性思路?
郎咸平:我如果没有"立"的话,就不会谈这个问题。我认为职业经理人制度,本身就是一大突破。国企目前产权不变的情况下,行政命令退出,在二级市场找职业经理人-来做,在竞争领域和民营企业同台竞争,资源性垄断行业收归国有。这是我认为在现阶段比较有效率的方法,而且从世界历史来看,这种形态是最符合中国现状的。按照我-的思路来做,国企的效率绝对不比民企差。
最有效的事是最简单的。千万不要小看我所提出的职业经理人的重要性。今天的产业改革,是践踏国有资产,践踏产权。不要把国家产权看得一文不值,国家产权如果能被-所谓的国退民进,MBO,如此践踏的话,民企哪有信心,把企业交给职业经理人去做呢?一个不尊重产权的社会,不管是国有的,还有私人的,你的产权就会受到破坏。-我保护国有产权的最终目的也就是保护私有产权。当你不准践踏国有产权的时候,同时你也不能践踏私有产权。今天说郎咸平保护国有产权,那太小了,而是郎咸平保护所-有的产权。我不是民营企业家的敌人,而是真正地帮助他们。
...
2006-11-23
發表於 2006/12/09 11:16 PM
2006/12/09
郎咸平:韦尔奇制造了GE泡沫 20年生涯白干一场
就在前通用电气(GE)前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5月的中国之行前,香港中文大学、长江商学院教授郎咸平4月底在深圳的一次演讲中,对备受中国企业界推崇的韦尔奇进行了一次彻底否定。在郎咸平看来,韦尔奇20年的GE生涯等于白干一场,而且还制造了一大堆泡沫让他的继任者和股民受难。
不合理的并购
从1986年开始用GE的案例教学的郎咸平发现,这家公司最伟大的创杂诩是在韦尔奇之前产生的,而自从韦尔奇上任之后,“GE的好日子就一去不复返了”。
中国清朝同治年间因爱迪生的一项发明开始存在的GE公司,在1896年就被列入道琼斯指数,是美国证券交易史上的惟一一例100多年一直列入道琼斯指数的公司。稳健保守的政策使GE保持良性持续经营。“GE最初并不希望用并购的方式壮大,它一直通过研发部门的技术支持自我发展。”郎咸平说,1976年GE以几十亿美元对一家矿业公司的收购是GE100年间惟一一次收购,“但韦尔奇来了之后就不一样了,他把一切都毁掉了。”
韦尔奇的并购行动从他上任后的第三年开始。“首先他要推翻前任CEO的做法,1983年出售犹他矿业公司,股票价格立刻翻了一番。”郎咸平说,在GE历史上从未遭遇股票如此大幅升值,“利用股票升值建立韦尔奇的GE帝国的思想,从那时候开始形成。”
从1984年10亿美元并购额小试牛刀,到1985年以62.8亿美元一举收购NBC(美国广播公司),韦尔奇一路“疯狂并购”直到卸任。20年间,韦尔奇一共出售了350项业务,收购900项业务,总共花费1500亿美元,公司营业额从1981年的250亿美元,增加到1250亿美元。
“GE终于变成什么都干的企业,它已经不是我心目中的GE了。”郎咸平说。韦尔奇上台之前,GE85%的业务是制造业,14%是制造业的服务业比如售后服务之类,金融只占了1%。韦尔奇下台的当年,GE的一半已变成金融服务业,制造业只占25%,另外25%是各种类型的服务业,包括电视台等。“股价继续上升,股票市场有一种兽性的冲动无法解释,但泡沫迟早要爆破。”
郎咸平认为更糟的是,韦尔奇“不是第一就是第二”的并购策略,极大地增加了公司的风险。GE涉及的14个主要行业里面,在全世界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包括飞机引擎、广播事业、国防工业、金融服务、运输系统、医疗系统以及家电产品,都是全世界最好的。“把所有最好的东西加在一起是最好的吗?”郎咸平说,“我不需要你这么忙,帮我把它们收购起来。
小说推荐
- 2010-05-10最新都市言情小说合集76本
- 2010-05-10最新都市言情小说合集76本手机TXT小说网全力打造最方便的TXT电子书下载网站。压缩包包括的内容:今天内容好多的哦《笑携美男:女主天下爆笑穿越:绝色古男我来宠》作者轻衣蹁跹柳轻衣[完结《流离歌尽三生情》作者雪舞菱絮[完结《婚姻契约》作者sheline[完结《琥珀事务所》作者逸初折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重生76年软妹子宠夫
- 文案 上辈子,叶秋识人不清,怀孕后惨遭抛弃 不仅错失了第一次高考,还连考三次都失败 灰心之际带着儿子跳了河…只是却被一个汉子救了 可老天不公,某天,儿子突然失踪 还好有那汉子不嫌弃,陪着她寻找了几十年 不仅花费了一生积蓄,还搭上了汉子和自己的命 而罪魁祸首却是她的儿子和前夫秦国文 可没想到,她死后竟
- 都市言情言之宴完本
- 最新章:101 第一百零一章
- 生活中的经济学
- 告诉我们任何利用经济学的原理方法帮助我们生活的更美好 作者:所写的《生活中的经济学》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现代文学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8章
- 新战国时代-世界经济大变局
- 新战国时代作者:王建乔良李晓宁王湘惠新华出版社 第一部分新战国时代的来临新时代的揭幕之战(1 乔良:我们对谈的第一个话题是“新战国时代的来临。此前对这个题目咱们大家已基本有一个共识。为什么说倒萨战争是一次改变历史的战争?为什么不说此前几次战争,比如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不说这些战争改变了
- 现代文学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71章
- 魔鬼经济学
- 《魔鬼经济学》作者(美)史蒂芬·列维特史蒂芬·都伯纳译著:刘祥亚 在本书中,列维特和史蒂芬·都伯纳取材日常生活,以经济学的方式来探索日常事物背后的世界:念书给婴儿听会不会使他日后成为一个好学生?游泳池比枪支还危险?贩毒集团的结构其实和麦当劳的组织很像,而且基层员工和小弟都没赚头,钱都进了总裁和大哥的
- 现代文学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7章
- 魔鬼经济学-古典名著
- 香港著名经济学家:林行止 被行家称为不务正业的奇才、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利维德,二OO三年以三十五岁的“稚龄”获得“美国经济学协会”两年一度颁发的“克拉克纪念奖(奖章,不设奖金,四十岁以下的美国经济学家)后,接受《纽约时报杂志》特约记者杜布纳的访问;访问记长达万言(印出来整整十七页,不少涉及“私隐,
- 古典名著未知连载中
- 经济解释
- 经济解释txt下载由网友上传,作者为:张五常版本说明:本电子文档系根据《苹果日报》2000年11月01日至2002年10月23日连载的《经济解释》整理而成。除补充了目前网上流行版本普遍缺失的四个表格外,还收齐了作者在正式发行版本中增添的六篇评论。请注意,本电子文档并未全面更正在繁体转简体过程中产生的
- 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97章
- 生活中的经济学
- 生活中的经济学作者:茅于轼生活中的经济学》初版于1998年,于2007年三版,是一本广受赞誉的经济学普及读本。作者茅于轼教授曾说“我从事研究有一个信条,即不论多深奥的理论,如果透彻地理解了它,必定可以还原为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在此“信条”支持下,茅教授将在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时“对美国市场的考察”写成了
- 现代文学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8章
- 我和我的经济适用男/人海中
- 我和我的经济适用男/人海中作者:人海中别人看何小君,总觉得她的恋爱经历该是美女的风光史,没想到事实却是霉女的血。年少无知爱上的第一任男友在她为了捍卫爱情离家出走的时候当着她的面与人劈腿,第二任男友冯志豪英俊多金浪漫完美,却是与人有了婚约的,白白牺牲了她三年的青春时光,直到她幡然醒悟的时候只剩筋疲力尽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