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万富豪从相亲系统开始

第0807章:三监之乱


    大约2600多年前,中华文明面临一次重大危机,当时狄戎肆虐北方,之前不仅攻破镐京灭了西周,而且还让中原诸侯时刻面临亡国之危。
    与此同时,南方“蛮夷”楚国势力庞大,又野心勃勃,时时刻刻想要北上攻占中原。
    南下的狄戎,北上的楚国,两者只在“一线之间”,华夏文明就要被狄戎与楚国打穿了,当时华夏文明真的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在这种形势之下,管仲与齐桓公挺身而出,率领诸侯尊王攘夷,虽然其中不乏为己谋利之私,但客观上的确保卫了当时的华夏文明,因此管仲被誉为“华夏文明保护者”。
    当然,除了保护者这个头衔之外,管仲治理国家、制定制度等的成就,也让他赢得“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第一相”等头衔。可以说,在古代治政成就最高的大臣中,管仲至少可以排进前三。
    那么,成就如此惊人的管仲,他到底有什么来历呢?鲜为人知的是,管仲祖上有过一段不光彩的历史。
    关于管仲的身世,历史上有两种说法,即周初管叔鲜之后,与周穆王庶子之后。
    武王克殷之后,将三弟姬鲜封在管地,于是他就被称之为管鲜,以封地名称为“氏”,这是先秦的习俗,姬鲜也就成了“姬姓管氏”,因此管叔就成了后来的管姓之祖,唐朝《元和姓纂》中就指出管仲是管叔鲜之后。
    当然,管叔是不是管姓之祖,如今已经不可考,因为周武王封姬鲜于管,说明“管地”在商朝时早已存在,那么商朝有没有封贵族于管,甲骨文中并未说明。所以,很难确认最早的管姓始于何时,但就目前文献记载来看管叔是管姓之祖。
    不过,宋代郑樵在《通志·氏族略》第一次明确指出:“齐有管夷吾(管仲),出自周穆王,至夷吾始显于齐。夷吾裔孙修,仕楚。
    齐又有管至父。汉有燕令管少,末知其自齐往与?此皆以邑为氏者。”也就是说,郑樵认为周穆王将庶子封在管地,由此得到“管氏”称呼,管仲是周穆王的后代。
    但郑樵这一段话缺乏文献证据,而他距离西周相隔2000余年,是怎么知道管仲是周穆王后代的?周穆王史料极少,史料既没有说明他有多少子女,也没有史料说周穆王封子在管地,这是一个谜,郑樵是如何知道的?
    当然,《史记》中说三监之乱中“管叔鲜作乱诛死,无后”,似乎可以为否定管仲是管叔之后、以及出自周穆王提供一些关键佐证。
    总之,管仲身世主要是这两种观点,至今争论不休。
    那么,管仲到底是谁的后代呢?本世纪初,清华简横空出世,为解决这一疑问提供了重要证据。
    武王克殷之后,随即论功行赏,册封了一批功勋、宗亲、盟友等诸侯,大约有百余个。
    周武王之所以册封诸侯,将大片的土地封给诸侯们,不是因为周武王不想做一言九鼎的帝王,而是当时生产力的约束,分封诸侯才是最适合的办法。
    从周代开始,把王城周围千里的地域称为“王畿”,《周礼·夏官·职方氏》中说:“乃辨九服之邦国,方千里曰王畿。”现代学者测算,周代一里大约如今的300米,因此千里大约就是300公里。
    也就是说,方圆300公里大约就是在当时生产力条件下能够直接且完全掌控的极致范围,而在此之外一般就只能依靠诸侯们了。可见,古人的一些决策,今天看来好似荒唐,但实际上却有着深刻的时代原因,历代开国时儒家一直嚷嚷建议新王朝实行周朝分封制,实质上是思想僵化,不懂时移世易。
    在周武王分封的诸侯中,其中一个是管国,封地大概在如今河南郑州管城区,国主是周武王的三弟姬鲜。
    先秦时期,贵人往往有姓有氏,平民有姓无氏,原因在于“氏”一般源于封地名称或源于官职,平民没有封地又无官职自然无“氏”,汉朝之后姓氏合一。
    周公旦之所以叫周公旦,原因在于武王将他先封在了“周”地;召公奭之所以叫召公奭,原因在于武王将他先封在了“召”地........齐韩赵魏等“氏”都是从封地名称中而来,先秦名人的称谓中往往包含了很多重要信息。
    因此,姬鲜被封在管地之后,就变成了姬姓管氏,时人就不能称他姬鲜了,而是应该称他管鲜,如此才能凸显他是管地之主的高贵身份。
    武王克殷之后,由于殷商残余力量还很强大,需要时刻监视防范,于是在将纣王之子武庚封在殷地,
    让其管理殷人时,安排三弟管叔、五弟蔡叔、八弟霍叔驻扎在武庚封地周围,以监视威慑殷人,史称“三监”。但周武王英年早逝,灭商之后三年就去世了,留下还在襁褓之中的周成王,由于周成王太小,于是老四周公旦就代为全权摄政。
    但管叔是周文王第三子,老大伯邑考、老二周武王先后去世之后,周成王又还在襁褓之中,按照“兄终弟及”的惯例,怎么说都应该轮到管叔代为摄政,而不是老四周公旦。再退一步说,管叔认为朝中决策团队中,至少也应该有他,不能全由周公旦决定。
    另外,或许周公旦是一片公心,是为了姬姓江山考虑,但其他人拿不准周公旦会不会篡权,而周公旦全权摄政又的确存在篡权的可能,管叔认为周公旦“恐将不利于成王”,意思是周公旦可能会篡权。
    于是,“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叛周”,到处散布流言说周公将会篡权,最终三监与武庚联合发动反周叛乱,史称“三监之乱”。
    当然,叛乱很快就被周公旦平定,所谓“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其中霍叔被贬为庶人,可能他罪行较小,没有直接参与武庚叛乱,蔡叔被流放,管叔被诛杀,管国被废,司马迁认为“管叔无后”,大概是被周公旦斩草除根了。
    但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三监”中的管叔、蔡叔、霍叔本是姬姓族人,他们与周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为何会与武庚结盟反周叛乱,对他们来说推翻周朝有何好处?
    而且,只是“疑”周公罢了,还不至于升级到反周的地步吧!从正常逻辑上说,管叔等没有理由反周,最多利用武庚来获取更大的政治利益,最终实现让周公旦下台、管叔上台摄政的目的,但绝不至于帮助武庚推翻周朝。因此,史书记载管叔与武庚一道起兵反周,着实让人难以理解。
    2008年,清华大学收到一批战国竹简,其中不少内容具有颠覆性。
    关于周初这一场叛乱,《清华简·系年》第三章记载:“周武王既克殷,乃设三监于殷。武王陟,商邑兴反,杀三监而立彔子耿(武庚)。”周武王克殷之后,设立三国监视殷人,武王去世后殷人造反,杀掉了三监立武庚为王。
    这段记载与传世史书完全不同,认为武庚杀了管叔等三监,而如果管叔参与武庚反周,为何还会被武庚杀掉?显然,清华简认为管叔三人至少没有反周。
    当然,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清华简写于战国时期,对周初历史记载未必客观,但其中对三监的描述却更符合逻辑,更为可信。
    由此不难看到,周初对三监的描述,既有客观描述,三监散布流言导致内乱,乃至与武庚有所勾结,且没能履行监视武庚的本职工作等,的确犯下了重罪,但也有抹黑之处,在本质上三监与武庚没有共同利益而不会反周,只是为了打击三监这些政敌,所以当时周朝统治者才将他们与武庚之乱划上等号。
    既然如此,周公旦会斩草除根,将管国废除,还将管叔一家全部杀了吗?其实不太可能,也违背周公旦的形象。
    首先,管叔应该没有真正反周,主要是散布“周公恐将不利于成王”的言论,有心夺取摄政位置,周公旦知道,姬姓族人也知道。
    杀管叔一人可以了,但如果将管叔一家人全杀了,岂非太过于狠辣,又岂非坐实周公旦不容族人的独裁心思?
    其次,史书记载武王克殷之后考虑如何处理殷人时,姜子牙说斩草除根全部杀了,召公奭说根据律法将该杀的全杀了,周公旦说“贵族有过,在纣一人”,只杀纣王一人,其他人各行其是。
    周公旦能对殷人宽怀大量,为何不能对管叔后代宽容?更何况,管叔是姬姓族人,周文王的第三子,他的亲三哥,对亲人如此狠辣,既会激起族人的不满,让他们有兔死狐悲之感,也有损周公旦在族中的形象。
    第三,《左传》中说“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管、蔡、鲁、卫、霍.......”其中“二叔”是指管叔、蔡叔,周公诛杀管叔之后,应该又重新分封了管国。
    《史记》中说三监之乱后“余五叔就国,无为天子吏者”,其中“五叔”是指管叔、蔡叔、成叔、曹叔、霍叔,他们没有朝中的官职,但如果管叔已被诛杀,没有后代如何就国?
    因此,管叔应该被杀了,但管叔后代没有被斩草除根,还是被朝廷封在了管地。那么,既然管叔后人还在管地,周穆王又如何封庶子于管?可见,管仲祖上是管叔,而非周穆王的某个庶子。
    其实,如果管仲是西周传奇大帝周穆王之后,估计管仲也会说一说吧,史书上也会记载一二,而因为他是不光彩的管叔之后,所以才会对祖上身世沉默不语吧。
    大约2700多年前,犬戎入侵攻破镐京,西周天子权威崩溃,华夏文明,进入诸侯兼并的春秋战国时代,管国或许在此期间灭亡。
    管国灭亡后,不少管氏后代远走他乡,其中管仲一脉来到富庶的齐国,但由于管仲非比寻常的身份,所以才能在齐国做官,并开启波澜壮阔的一生!
    诸葛亮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征讨叛乱的南中。在这场战役中,他采纳了马谡的建议,“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建议,打出了著名的七擒孟获的战例。
    在这场战役中,诸葛亮最艰难的一次战斗就是第七次生擒孟获,在这场战斗中他遇到了藤甲军。
    那么,这支藤甲军为何那么难以对付,诸葛亮在消灭他们后,为何没有再组建这样一支军队为己所用呢?
    孟获在被诸葛亮六擒之后,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只得请求外援的帮助。他请的援军是乌戈国的国主兀突骨率领的藤甲军。孟获之所以如此看重这支军队,想要依靠他们扳回颜面,打败诸葛亮,是因为这支藤甲军有着过人之处。
    这支藤甲军穿着的藤甲非同一般,制作藤甲的藤要经过特殊处理。
    这些藤生长在山涧之中,采摘后浸泡在油中,半年后取出晒干,然后再重新浸泡。
    在经过十几次后,经过处理的藤用来制作藤甲。
    这种藤甲渡江不沉,经水不湿,刀箭都不能入。此次兀突骨率领倾国三万藤甲军前来,让没有思想准备的诸葛亮措手不及。
    在双方的交战中,蜀军由于不知道藤甲军的虚实,吃了败仗。诸葛亮在得知双方交战的情况后,在盘蛇谷布下了埋伏。他命令魏延去和藤甲军作战,让他诈败引藤甲军上钩。魏延在连续打了十五次败仗,丢了七个营寨,让兀突骨和孟获放松了警惕。
    最终兀突骨和他的部下被引入了盘蛇谷。这条山谷两侧危峭石壁,并无树木,放松警惕的兀突骨认为不会有埋伏,就进入谷中。
    谁知道在这里,他的前后道路都被诸葛亮堵塞。再加上地下预先埋设了铁炮,兀突骨和他的部下都被烧死在谷中。
    经此一战,被擒的孟获终于向诸葛亮投降,说出了“南人不复反矣”的诺言。
    我们看诸葛亮与藤甲军的交锋,就可以看出藤甲军的厉害之处。诸葛亮和他的部下,在与藤甲军交战中,始终不占上风。只是因为诸葛亮在经过观察思考后,从藤甲利于水者必不利于火的特点,用火攻才消灭了藤甲军。为此,诸葛亮还流下了痛惜的眼泪,无可奈何地说,虽然自己给乌戈国带来了灭族灾难,可是不这样就无法消灭藤甲军。
    不过,在平定南中之后,诸葛亮就开始集中军力、物力北伐曹魏。他动员了所有的力量,五次北伐曹魏。
    可是在这些北伐中,我们都没有看到过藤甲军的身影。
    按理说藤甲军的威力明显,诸葛亮应该组建一支这样的军队用于北伐。那么,诸葛亮为何没有组建藤甲军呢?
    首先,藤甲的威力有限,只适合在南中作战。
    藤甲军的主要战斗力是依靠他们的藤甲,但是这种藤甲只是在南方特殊环境中的特殊产物。
    它的出现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就地取材,二是制作工艺简单,三是适应当地环境。
    当时乌戈国制作藤甲作为自己的盔甲,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缺乏制作先进的金属甲胄的原料和工艺。
    在这个方面,中原由于科技水平领先,制作的军事装备要凌驾于少数民族之上。
    汉朝的陈汤曾经说过,由于武器装备的差距,一个汉兵能够打败五个胡兵。乌戈国当时与蜀汉的科技水平差距也差不多如此。
    因此,乌戈国才会因陋就简地采取山藤作为制作甲胄的原材料。因为这种山藤来自大自然,无需进行锻造。再加上采取用油浸泡的方法,消除了干燥后发脆易折的缺点。最重要的一点,是这种藤甲适合南方的潮湿多雨的自然环境,在作战中能够最大避免火攻的困扰。
    不过,这种藤甲一旦离开了南方的作战环境,就会寸步难行。我们知道,诸葛亮在平定南中后,就要发动北伐。
    北伐的战场主要是在关陇一带,这一带气候干燥少雨,与南中的自然环境迥然不同。
    适合在南中作战的藤甲,在干燥的环境下,很难保持原有的特性。与其采取华而不实的藤甲,诸葛亮还不如用技术先进的金属甲胄来装备自己的部下。
    其次,蜀军并非不能在正面交锋中取胜。在与藤甲军的交锋中,看似诸葛亮的部下吃了亏。
    其实从实际情况来看,蜀军并没有遭受太大的损失。在第一次与藤甲军遭遇的时候,不知道藤甲特性的蜀军吃了败仗。
    战斗中蜀军只不过是因为措手不及被打退了而已,再从战斗后期蜀军回到战场观察藤甲军虚实的情况看,藤甲军并没有取得决定性的战果,双方只是打了一场小小的遭遇战。
    在诸葛亮布置埋伏的时候,他安排魏延诈败诱敌,魏延的表现是怏怏而去。
    这说明魏延并不惧怕藤甲军,他对诸葛亮的安排是有意见的。
    不过诸葛亮这样安排也有他不得已的地方,那就是诸葛亮需要的不是一场击溃战,而是一场歼灭战。
    孟获最后的依靠就是藤甲军,不消灭藤甲军,孟获就不会投降,战争也就将无限期地拖延下去。这个结果是诸葛亮不愿意看到的。诸葛亮知道了藤甲军怕火的缺陷,但是如果在正常交战中,用火攻击退了藤甲军,也对战役的结果不起多大作用。如果不采取火攻的话,蜀军虽然能够凭借武器装备的优势击败藤甲军,自己又会付出相当的代价。
    因此,诸葛亮才会煞费苦心地将藤甲军引入盘蛇谷,用火攻一举全歼。
    从这些情况我们可以看到,藤甲军的实际战斗力比不上蜀军。
    我们知道,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他的两路军队都遭到了失败。
    诸葛亮总结经验,认为主要原因是蜀军的战斗力与魏军存在差距。
    试想一下,比藤甲军战斗力强的蜀军尚且如此,诸葛亮何必多此一举组建藤甲军去北伐呢?
    第三,诸葛亮不是没有组建南中的军队。其实,诸葛亮没有组建藤甲军,并不是代表他没有组建南中的军队加入蜀军。诸葛亮在平定南中后,将南中建设为蜀汉的后方基地。他将南中出土的各种物资调入蜀中,大大增强了蜀汉的国力。在史书中记载,说南中“军资所出,国以富强”。
    诸葛亮不但利用南中的物力,来增强蜀汉的实力。他更重视南中的人力,来充实蜀军的实力。
    诸葛亮在平定南中后,征募了当地最强壮的男子编入了蜀军,并且将他们和他们的家属一万多户迁入了蜀中。
    这支由南中征募的人员组成的军队,就是蜀军中赫赫有名的“无当飞军”,而担任他们的统帅中就有著名的战将王平!
    诸葛亮在征讨南中时,遇到了藤甲军,这支军队给他造成了一定的麻烦。在平定南中后,诸葛亮并没有重建这支战斗力强,具有自己独特优点的军队,来充实加强蜀军,这是有一定原因的,这主要与藤甲的质量和特点有关。
    藤甲是适应当地多雨潮湿环境,当地百姓科技水平落后的产物,它就地取材,制作工艺简单且轻便耐用。当时如果把它放在北伐作战的关陇地区,就难以发挥作用。
    再加上诸葛亮征募南中精壮男子组成了无当飞军,自然会用先进的武器装备武装他们。这样,藤甲军就从蜀军中淘汰了,诸葛亮也自然不会去组建他们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