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河山风月

558、平辽东


    又是一年冬,大梁今年降雪提前了两天,冬日天气变得格外寒冷。
    史皇帝为了御寒,只能和后宫的老婆们抓紧报团取暖,出去打了大半年的战,他早就忍不住了。
    北方的冬天会更冷,这也是为什么他要提前把主力南撤的原因。
    天气也是难以逾越的障碍,是人类无法对抗的自然力量之一,胜过百万大军。
    吐蕃王朝能崛起是因为青藏高原气候回暖,而宋元明清往缅越之地用兵,结果几乎都像是一个模板刻出来的,先都是势如破竹,然后当地军队化整为零抵抗,随后打到夏天,天气炎热,疫病横生,只能退兵。
    几个朝代众多出兵,一两次如此还只能说运气,可几百年来每次出兵都如此就不是运气了,只能说天气永远是最大的敌人。
    如果大军在上京待到冬天,十几万大军都来自南方,不知道多少人能适应那里的苦寒,是件十分危险的事,所以史皇帝急着撤兵也不是想着他的后宫,还是为了天下着想,为了十余万将士着想。
    这次回来,萧胡辇,小黄花的孩子都降生了,而由于史皇帝兢兢业业,孜孜不倦,夜以继日的努力,到冬月,赵侍剑,符太后又有了喜脉。
    月末,枢密使闾丘仲卿与太尉李处耘一起呈送犒赏三军的章程,史皇帝着重看了对主要将领的升迁安排,这些位置很重要。
    大多数史皇帝都同意了,只有少数几个他重新调整了安排。
    对于普通士兵和基层军官的赏赐,史皇帝则自己看了一遍,看立功多的,又在第二天召集全军都指挥使到枢密院官署去看,问他们还有没有疏漏。
    这些原本就是个都指挥使报上来的,史皇帝再次找他们确认一来是表示重视,二来也直接道:“都来仔细看看,朕让你们确认签字,也是留个字据。
    士兵们脑袋挂在裤腰带上打出来的功绩是你们报上来的,如果以后有瞒报漏报,或是报错的可就只好来找你们了。”史皇帝笑呵呵的说着,说完招手让各都指挥使过来看。
    随后自己去一边喝茶,看着他们查看,又补充道:“都想想,你们只是一时脑力之劳,对军士来说却是生死相搏换来的功劳,将心比心,别有什么疏漏。”
    随后又给了他们两天时间,让他们再回去想想,有错漏的赶紧报上来。
    之后两天里,果然有人重新报了一遍,之后史皇帝才勾画加玺印,让枢密院,户部司和兵部去执行。
    到了腊月,犒赏三军的事情已经大体完成,多数禁军士兵放假。
    而朝中则迎来一件大事,定难军节度使一家老小六十多人已经到京。
    史皇帝派出鸿胪寺的官员去迎接他们,暂时安置在驿馆中。
    之后于皇城中设宴招待他们,朝中很多人都没想到,原本以为会无比难对付的边境藩镇,就这么轻而易举的被史皇帝叫到了大梁。
    李光睿带领全族人来京意思很明显,是告诉天子愿意放弃军权以求富贵和安全。
    这件事震撼了很多经历过五代十国乱世的老臣,自唐中晚期开始至今近两百年的藩镇割据局面,似乎就被史皇帝这么轻而易举的化解了!
    可史皇帝心里明白,真是轻而易举吗?那是二十年南征北讨,百万人前仆后继,血流漂橹换来的天威,如果辽国不亡,李氏不会轻易服软。
    招待宴会上,史皇帝说了一些对李光睿一家安抚的话,也见到他的族兄李光俨。
    不过比起这两兄弟,史从云对李光俨年仅十岁的儿子李继迁更感兴趣,因为在后世,这个儿子可比他爹和他叔伯名气大多了。
    不过看着在他面前紧张不安的小孩,史皇帝忍不住一笑,再没往心里去了,只御赐他一套文房四宝,勉励他好好学习。
    随后下令赏赐钱财和住宅,加李光睿侍中,又在兵部给了一个差遣,给他的族兄李光俨也加了官身,留在大梁。
    至于西北那边的情况,史皇帝和枢密院以及丞相们商议之后决定,以向训为夏州防御使,领夏、绥、银、宥、盐五州诸军事,镇守西北。
    党项人也有不同,他们一部分以李氏为代表,是愿意臣服朝廷的,不过在北面还有一些党项人之前就不太服李氏的统治,对中原王朝也更加抗拒。
    所以史皇帝也找来自己的心腹老将,专门和他说了那边的局势,随后也给了他大方针,去了之后要剿抚并用,争取他们臣服,必要时出兵镇压。
    为此他专门从禁军中调了两个炮兵营给向训。
    向训领命,准备年后出发,率军前往西北。
    .......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到康定四年三月,史皇帝的第十个孩子出生,是萧绰为他诞下的一位小公主,史皇帝很高兴。
    在三月,辽东那边也有了结果,经过一年多的封锁和进攻,辽国最后的势力,东京留守耶律抹只忧惧成疾,病死在辽阳军中,守军开城投降,秦军入城,意味着辽国彻底灭亡,历时两年的灭辽战争总体落下帷幕,辽东完全被秦军掌控。
    过去的一年多里,秦军大将林仁肇和王审琦完全执行了史皇帝的战略计划,他们一面以重兵死死封锁辽西,一面不断派游骑深入袭扰辽军,水军也从海上不断突袭劫掠辽东船只,截断海远,封锁海面,时不时对着岸边军队打炮。
    随着时间的推移,辽东越来越封闭,越来越绝望。
    西面众多州县纷纷投降,而秦军则继续稳扎稳打,以绝对的兵力优势,装备优势缓缓向东推进。
    困守辽阳的辽军明白事情严重性,他们已经被封锁,根本没有退路,没有援军,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反戈一击,三番五次集结全部兵力准备与秦军决一死战。
    结果秦军拿出的战法就是深沟高垒,拒绝交战,只是不断贴近辽军,只是以优势兵力向东步步逼近辽阳,辽军好几次试图突袭都被打退。
    这种战术是王审琦和林仁肇商议后结合实际提出的,史皇帝同意了。
    这有点像历史上司马懿对付诸葛亮的战术,大军贴身,然后避战,这是有优势的一方比较好用的战术之一,因为优势在手,打可能会输,因为战争充满风险,只要不打肯定赢。
    司马懿的目的是让蜀军断粮或把他们压缩出关中,而秦军的目的则是以巨大优势向东压缩辽军残部的生存空间。
    而东面还有女直人和高丽,海面又被封锁,这样的仗辽军是越打越绝望的。
    秦军越不交战,他们越是恐惧,越是绝望,因为当下唯一的希望就是秦军与他们野战,然后在混乱的战场中求得胜机。
    可惜到最后他们也没机会,到当年八月,秦军已稳扎稳打推进到辽阳府城下,沿途州县尽数投降,不少辽军也投降了,剩余辽军数千人与辽国东京留守耶律抹只等耶律贵族困守辽阳孤城。
    随后的事情就好办了,王审琦继续率军围城,林仁肇分兵往东追击辽军残部,同时沿途收复东面诸多州县。
    最后整个辽东只有辽阳城还在坚守,秦军也没急着打,因为冬天来了,城内物资贵乏,天气苦寒,比任何刀兵都有用。
    困守孤城五个月后,耶律抹只忧惧交加病死,城中守军再也熬不住开城投降,原本围城时城里有军民八万人左右,等秦军入城时就只剩五万多了。
    很多人被饥寒杀死,甚至出现了大量人相食的局面,到现在也是实在支撑不住了。
    之后王审琦立即从周边州县调集粮食过来支援,才改善城中局面。
    这也意味着自此,辽东也回到秦国手中,秦国领土向东已抵高丽边境。
    同年四月,孟玄喆上表,北方边境于云州,武州,嬬州北等地,以古长城为依托,莲花堡为核心的边境防御线基本构筑完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