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孟羲本以为马骨只起到在给种子上药衣的时候,起到只是附着剂的作用,可是,本着对先贤学问的尊重,李孟羲在看到溲种法最后一点时,最后一句提到,用马骨牛骨等粉末可以提升作物的抗旱能力。
李孟羲奇怪极了。
这到底,是不是微量元素的作用呢。
只有等以后试试了。
继续翻页,再后,区田法。
区田法大致是合理密植,自汉之后,方有地垄的概念。
一垄一垄,就是种地时,把麦子种一行一行的。
“汤有旱灾,伊尹作为区田,教民粪种,负水浇稼。”
区田法,田间有明显的水道,这样,用水浇灌庄稼之时,水就自动顺着垄从第头流到地尾。
只此一法,让浇水变得有效率的多了。
若无田埂,水浇之后,只会漫开不远,得挑着水桶,一点一点的浇。
区田法,田中有埂,一桶水,从田这头,水顺着地,可以流到田那头。
效率提升何止十倍。
“区田以粪气为美,非必须良田也。诸山陵近邑高危倾阪及丘城上,皆可为区田。”
所谓的粪气,李孟羲猜测,指的是光照,庄稼种植的密了,会遮挡光线,反而影响庄稼生长。
所以,中原地区,种植方式,经历了密植,到稀植,再到合理密植,稠密得当。
在汉时,种植方式已发展到合理密植的程度。
区田不耕旁地,庶尽地力。凡区种,不先治地,便荒地为之。
“以亩为率,令一亩之地,长十八丈,广四丈八尺;当横分十八丈作十五町;町间分十四道,以通人行,道广一尺五寸;町皆广一丈五寸,长四丈八尺。”
此处,涉及到很专业的田地分垄知识。
以一亩为标准,一亩地,长十八丈,宽四丈八尺,至于书中所写的横垄纵垄,李孟羲觉得,横竖都行。
想及前世,麦子一垄一垄的,从地这头到地那头,一垄到底。
这样,施肥浇水,也方便的很。
“尺直横凿町作沟,沟一尺,深亦一尺。积壤于沟间,相去亦一尺。尝悉以一尺地积壤,不相受,令弘作二尺地以积壤。”
在地中,横凿为沟,沟倒是无所谓,沟挖出之后,把两边的土,堆成土垄。
“种禾黍于沟间,夹沟为两行,去沟两边各二寸半,中央相去五寸,旁行相去亦五寸。”
一处田沟,种麦子两行。
此处,不一定。
如果是三辕耧车,能种三行。
合理密植,要点便在于此。
以垄和沟把作物大致区分开。不至于过密。
然后,沟和垄中,作物就种的密一点,以保证整片田地作物密度。
如此,便能疏密均匀。最大程度提高田地利用率。
至此,作物的种植方法,达到了最优。
哪怕到了后世,二十一世纪,种子播种依然是一行一行的,哪怕农业生产全用高科技的美帝,作物也是种成一行一行的。
因为,这是最有效率的生产方式了。
“一沟容四十四株。”
做不了,农业生产,没办法精确到棵。
只能大致保持一定的植株密度。
“一百合万五千七百五十株。种禾黍,令上有一寸土,不可令过一寸,亦不可令减一寸。”
何谓之不可过令一寸,如果,精耕细作,把田地修的方棱四正。
麦子一排排种的跟树林一样,自然能做到,一排排丝毫不乱。
但,农业生产,在李孟羲看来,以古代的生产条件,农业生产,大致还是粗放型的。
粗放型耕种方式粮食产量巨大,精耕细作,虽然,亩产会提高,但是,单位劳动时间,收获的粮食,比不过粗放型耕种的收获多。
在古代,过度的精耕细作,性价比太低。
“凡区种麦,令相去二寸一行。一行容五十二株。一百凡九万三千五百五十株。麦上土令厚二寸。”
“凡区种大豆,令相去一尺二寸。一行容九株。一百凡六千四百八十株。”
大豆,是指黄豆,大豆应该……大豆根系发达,而麦子根系浅,因此,这两种作物的种植方法,应该是不一样的。
麦子可以用耧车,直接用牛拉着耧车,直接一排过去。
一趟种够一耧。
而黄豆,不能用耧车种,如果像麦子那样,用耧车去种,那么,种的就太密了。
黄豆应该是,拿着锄头,隔一段距离,用锄头刨一个坑。坑里,丢个两三颗黄豆,然后,锄头顺便把坑填上。
黄豆是一个坑一个坑种的。
黄豆和麦,根系一个深,一个浅,植株长成之后的体量也不同,黄豆秧子一大片,麦子直上直下的一根。
因此,两种作物,对光照的要求也不同。
这就决定了,种植方式的不同。
“区种荏,令相去三尺。
胡麻相去一尺。
区种,天旱常溉之,一百常收百斛。”
胡麻,即是芝麻。
是张骞通西域的时候,从西域带回来的农作物。
芝麻非是粮食作物,而是经济作物。
芝麻可以榨油,榨油剩下的油饼,又是喂养牲口的绝佳饲料。
汉代植物油压榨技术不太成熟,但无妨。
李孟羲知道该怎么压榨植物油。
比较难做的是液压机。
而或许容易做的,是杠杆榨油机。
如果有一个十倍力臂的杠杆,那么,人打出一百牛的力量,就能施加给油料一千牛的力量。
力量若不够,那就再加长杠杆,总能把油榨出来的。
芝麻油,可老香了。
人间美味。
“上农夫区,方深各六寸,间相去九寸。一亩三千七百区。一日作千区。”
也不知,汉代的农学家,是如何把一亩地分出三千七百个种植区间的。
难道,真的是一个一个数的吗。
把田地,精确划分千万个种植区间,好像,只有在无土栽培这种高效率的规模化种植中,才能做到。
无土栽培的模具,上边一棵一棵菜,就像标本一样整齐。
看到此处,李孟羲确定了一件事。非是西方有逻辑思维和科学研究方式,东方一样有,汉末也一样有。
不然,无法解释古代农学家是出于何种目的和动力,把田地区分成千万个区间来研究的。
小说推荐
- 三国那些人那些事
- 陈瓷,本名陈振永,山东新泰人,松青文学会馆成员,近年沉醉于三国历史研究,着力于对历史的人性解读,注重对历史记载空白的推导还原,被称为“人性解读三国第一人 作者:所写的《三国那些人那些事》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325章
- 那些牛人,那些糗事--8一8我BT而BH的同学
- 八卦的斑斑最近不dj8jp的帖子,我只好也结扎了窥探别人隐私的欲望。前一阵看JP帖看得我手痒难耐,作为一个闲的挠墙的板油,迫不及待的想8一下我那些同学。那些很BH,很BT,很MAN,勇于无私奉献出自己的青葱岁月,跟我一起奋斗在旷课、打架、喝酒、泡妞第一线,屡败屡战,轻伤不下火线还乐此不疲的战友们。每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35章
- 那些花儿 那些青春
- 那些花儿,那些青春作者:非言非语[内容简介 一 冯桥是我哥们,一长得白白净净的奶油小生,某些书里爱矫情地说他这样的男孩有着“像海水一样蓝的忧郁眼神 朝晖是我的男朋友,一长得凄凄惨惨戚戚的男生,他这样的人物书里也不乏描写,比如说某个粗话连篇的乐队鼓手,某个常常靠自慰来解决性生活满脸长着青春痘的家伙 当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非言非语:那些花儿,那些青春
- 2005年最残酷的青春小说,一部关于成长的故事,关于过去关于现在,关于爱情关于友情,最感人的描写青春爱情和友情的小说。小说以其幽默诙谐的语言描述了一个漂亮女孩(林朝)的残酷青春,在城市之间的流离与茫然,从大学女生到都市白领的一个追逐着梦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就叫做成长,因此这是一部关于成长的小说。风趣语
- 穿越架空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5章
- 我在茶楼酒肆说书的那些年
- 说书唱戏劝人方,三条大路走中央。善恶到头终有报,人间正道是沧桑 俩眼一睁,杨书已是四九城中说书人 庙堂高。党同伐异,门阀倾轧,神州动荡,民不聊生 江湖远。妖魔乱世,邪道横行,三宗五门,血流成河 杨书不管这些,醒木一拍,先给老少爷们说上一段 唐传奇,元杂剧,明清小说 只要讲故事,杨书便能从中抽取奖励,
- 武侠小说鸭不先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百二十四章:别让灵吉菩萨久等
- 我当教主的那些年
- 这是一个主角穿越到异界意外当上魔教教主的故事 作者:今天多云所写的《我当教主的那些年》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武侠小说今天多云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二十章:太平要术
- 我被教会通缉的那些年
- 1653年十一月十一日,在那一天我变得不干净了,我开始被迫面对生活 我成为了被通缉的男人,被一群疯狂的卫道士追杀,非要把我挂在十字架上,谁能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 作者:两袖一清风所写的《我被教会通缉的那些年》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两袖一清风连载中
- 最新章:第四十八章“城镇”
- 我在国内驱鬼的那些年
- 一个老头,形同枯槁,却为何百年不死?一名孕妇,火化当日,却为何突降男婴 这个世界有鬼吗?僵尸真的存在吗?真龙出世、千年僵尸、半人半鬼、天魂合一、神之遗骸…所谓举头三尺有神明,有些事你可以不信,但是,不可不敬 我叫丁守一,我是一名茅山道士,我的经历玄幻到足以编著成一本小说 在这里,我只想告诉你,对于茅
- 都市言情赵公明完本
- 最新章:重要通知
- 我在泰国当法科那些年
- 我在泰租美,她经常让我一处水库打鱼,丰收满载。有一次打鱼,我从水库对岸看到妻子从水里爬上来 回家问妻,夜半三更为何出现在水库?妻答“从未去过,是否看错人”直到深夜,我从水库把妻子从水里钓出来了…一位白衣阿赞说过“操降之人,不尽相同。用降之术,亦无相似。唯一不变的是因果循环 作者:灵栈所写的《我在泰国
- 侦探推理灵栈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百零九章惨死收场 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