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风景名胜纵览

第101章


客厅壁炉周围摆着几张沙发和几把椅子,角落里有一张小牌桌,戴高乐和夫人常在这里玩纸牌。 
  餐厅里一张旧式长方餐桌,一圈高靠背坐椅。四周墙上挂着许多饰盘,有瓷的,也有钢制的。其中一些象征性的钥匙是几座大城市馈赠的,还有来自戴高乐故乡——里尔的钢塑“高卢鸡”和诞生地“公主街”的路牌。高卢鸡是法国的象征,对戴高乐来说,是言志的饰物。 
  戴高乐的书房在六面形塔楼的底层,满屋都是书架。壁炉上方摆放的一尊青铜雕像是一位奋力将《法兰西》号沉船拖出惊涛骇浪的勇士。书房里陈列着一些各国领导人赠送的纪念品,大多是经本人签名的照片。戴高乐在这间书房里读书、写作,著名的《战争回忆录》和《希望回忆录》就是在这里完成的。 
  戴高乐生于里尔,长在巴黎,长眠在科隆贝。1969 年,下台后的戴高乐回到科隆贝。他立下遗嘱:不准后代变卖科隆贝的住宅,也不准改建为博物馆;死后要葬在科隆贝村的公墓里,与早夭的爱女安娜葬在一起。1970 年11月9 日,戴高乐在科隆贝住宅的书房里,因心脏病突发而猝然逝世。他的遗体被安葬在其女安娜的墓旁。 
  两年后,在科隆贝最高的山丘上,戴高乐陵墓落成。这是数百万法国人民募捐建造的,戴高乐的棺木移葬在此。墓的基座用白色花岗岩建成,抵抗运动的象征——棕色的洛林十字架在墓地上高高耸立。墓碑上刻着:“夏尔·戴高乐(1890~1970)”。 
  在戴高乐逝世9 年后,戴高乐研究院将戴高乐在科隆贝的故居修缮整理后向公众开放。                                 
拿破仑墓   
    在波光粼粼的巴黎塞纳河南岸,有一座高大圆屋顶的古老建筑,这就是游客必到的荣军院。法国历史上著名皇帝拿破仑的灵柩就安葬在这里。 
  巴黎荣军院建于1670 年路易十四时代,是为历次战争中残废军人修建的一座疗养院。荣军院正门是高大圆顶的圣路易教堂,里面庄严肃穆,凭吊拜祭者络绎不绝。拿破仑墓就设在教堂正下方地下室里。 
  拿破仑1769 年出生,1804 年成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1815 年6 月,他在滑铁卢战役中大败,被流放到南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上,1821 年5 月5日病逝。他的遗体葬在圣赫勒拿岛“天竺葵”山谷中,英国政府禁止在墓碑上用“拿破仑·波拿巴”的名字,只许用“N.波拿巴”。皇太后一气之下,决定在墓碑上不写任何名字。以后,法国政府多次与英国交涉,要求取回拿破仑的遗骸。1840 年12 月15 日,在隆重的仪式中,拿破仑的灵柩通过凯旋门,安葬在塞纳河畔的荣军院里。这是因为他曾留下遗嘱:“我愿我的身体躺在塞纳河畔,躺在我如此热爱过的法国人民中间”。 
  拿破仑墓分上下两层。上层环边分成6 间圆阁,分别安放拿破仑的两个弟弟、一个儿子和手下4 位元帅的骨灰瓮。下层是用大理石建造的圆形墓穴,深8 米,拿破仑的棺椁就放在中央。四周墙壁上刻有12 个胜利女神的浮雕像,每个雕像代表一场光辉的战役。拿破仑的雕像穿着加冕时的冠服。拿破仑灵柩是一具大型赤紫色斑岩石棺椁,底座是青灰色的云石。石棺椁内还有6 层棺,从里至外,依次为白铁棺、桃花心木棺、两层铅棺、乌木棺、橡木棺。 
  拿破仑的遗骸放在最里面。在棺椁周围大理石上刻着拿破仑的遗嘱。 
  拿破仑的墓室经过20 余年的施工才全部建成,所用石料是从俄国运来的,光采集、运输就耗时1 年,后经切割、雕刻、打磨,历时2 年才制成外椁。整个石结构的墓室设计得庄严肃穆,曲线与直线相交,色彩低沉凝聚。 
  不断有人在拿破仑墓前献花,以表达对这位伟人的敬意。                                 
格雷万蜡像馆   
    格雷万蜡像馆位于法国巴黎第九区蒙马特大街10 号,是一座经过改建的古老建筑,还保留着洛可可式的建筑风格。19 世纪80 年代,巴黎的《高卢人》日报社社长阿瑟。梅耶决定创办一种“造型的书报”,用蜡来塑造历史上和当时的著名人士。他找到了雕塑家格雷万与之合作,1882 年1 月10 日,以格雷万的名字命名的蜡像馆正式开馆。 
  经过多年的扩充,现在的格雷万蜡像馆共有3 层,展出面积4000 平方米,有蜡像400 多个。在展览大厅入口处,一个衣着整齐、彬彬有礼的蜡人站在那里欢迎参观者。在一层大厅里,有当代法国的与世界的名人蜡像,有自戴高乐以后的历届法国总统,有著名的政治家、艺术家、电影明星、电视明星、运动员等,其中还有毛泽东和邓小平的蜡像。 
  在蜡像馆的地下室里展出了近60 个场景,再现了法国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有路易十四在凡尔赛宫举行游园会的场面,有被囚禁在圣殿中的路易十七,有躺在灵床上的莫里哀,有壮观的查理七世加冕典礼等等。 
  其中最盛大的场面是“马尔梅松的晚会”,马尔梅松是拿破仑为妻子约瑟芬在巴黎郊区修建的豪华城堡。在拿破仑和约瑟芬举办的这场晚会上,有40多个望族、重臣参加,这些人物都塑造得栩栩如生。 
  蜡像馆的蜡像不仅相貌肤色与真人一样,穿着真的服装,而且胡须、头发、眼睫毛也一根根栽上去,因此在这里与蜡像一起照像,使人难辨真假。 
  蜡像馆里的场景布置都是工作人员在查阅史料后,严格按照真实情节制作和安排的,有些器具甚至就是当年用过的历史文物。如“马尔梅松的晚会”上的吊灯、艺术品和家俱原在枫丹白露宫内,蜡像馆将它们买下来,用以制作场景。1789 年法国大革命中,被誉为“人民之友”的马拉在入浴时被人暗杀,蜡像马拉所躺的浴缸也是当年的原物。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蜡像手中所握羽毛笔是当年雨果亲自赠送给格雷万的礼品。随着时间的推移,蜡像馆中的人物也在不断更新。戴高乐将军的蜡像在这里陈列了30 年,先后更换了八、九次。 
  格雷万蜡像馆还有一个小剧场和一个圆形的幻影厅。剧场可容纳300 多人,每天循环上演几场魔术、杂技等小节目供观众欣赏。幻影厅可容纳七、八十人,厅内不设座位,观众站立观看。幻影厅四周饰有不同形状的玻璃,玻璃四周是五颜六色的彩灯,屋顶上也有一些稀奇古怪的装饰和布景,演出时靠灯光、布景和玻璃的反射制造出种种奇妙的幻影。魔术剧场和幻影厅更增加了蜡像馆的吸引力。 
  1983 年,格雷万蜡像馆在巴黎的阿尔地区新建了一个分馆,面积为1000平方米,展出20 个场景,每个场景有电子声带配合,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摩纳哥海洋博物馆   
    海洋博物馆位于摩纳哥王宫附近,建成于1910 年,是摩纳哥亲王阿尔贝一世主持修建的。他热衷于海洋科学,把一生都献给了海洋研究。是他绘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幅由24 页组成的千万分之一比例的世界海洋深度图。 
  海洋博物馆是一座白色石头建筑,矗立在濒临地中海的一座悬崖上,宏伟壮丽。整个建筑高87 米,长100 米,连同地下室共有3 层。博物馆大楼巧妙地镶嵌在巨大的岩石之间。二楼正面是一排8 米高、用整块石头雕成的白色石柱。石柱之间的檐上雕刻着曾为世界海洋学做出过卓越贡献的12 艘考察船的名字,其中有阿尔贝一世用过的“燕子号”和“艾丽莎一世号”,这两艘快艇曾搜集了大量海洋动植物标本,为筹建海洋博物馆打下了基础。 
  海洋博物馆的建筑别具一格,馆内一切展品都会使人联想起大海,所有雕塑品及装饰物都以海洋动物的形态展现在人们面前。博物馆大门上面,雕塑着神话中的人鱼公主和海神、海兽及海鱼,电灯的吊架被制成水母形状或其它海洋动物的形状。大门入口处立有阿尔贝一世站在快艇上破浪前进的塑像。 
  在海洋生物展厅里,陈列着各种鱼类和海洋生物的骨架,从巨鲸科目到最小的海洋生物无所不有。大厅正中耸立着的是抹香鲸和逆戟鲸的骨架,它们都是凶猛的鲸鱼。大厅两旁玻璃缸里,摆满浅海动物标本,如虾、蟹、海星、海参、牡蛎、海葵等。 
  海洋器具展厅里,陈列品为著名海洋科学家考察时用过的仪器、设备和各种捕鱼工具。仪器设备有深水测量仪、测温计、测量水位和潮汐用的自动记录仪以及用于研究海流的各种浮标。在展厅里还可看到世界上各个民族各式各样奇特的捕鱼工具。 
  海洋物理和海洋化学陈列厅以直观的方式展示着不同深度下水的特性、水温、水压和气体状态,还展示出地球上各大海洋的立体模型。在实用海洋展厅内,陈列着从各个海洋捕获的有经济价值的鱼类、海兽、海鸟的肉、动物油、皮及其化学制剂,以及用于农业的鱼肥、可当饲料的鱼粉等。 
  设在海洋博物馆地下室的水族馆是最引人入胜的地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