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

第53章


 
     当第八个蒸饼还在嘴里没吞下肚时,他指着肚子说痛,但也只说了两声,便瘫倒在御案下了。他的眼睛大大地睁着,一个手指着肚子,一个手指着他的爱女安乐公主。 
     中宗死了,除了宫中少数人以外,没人知道,因为韦氏和宗楚客决定,秘不发丧。 
     然而第二天,消息就走漏出去了。 
     整个长安城像一锅文火熬的玉米粥,时不时有几个气泡从锅底下冒起来。 
     第三天早晨,人们发现一个满脸大胡子的道长在散骑常待马秦客府门上自杀身亡。一把利剑从胸口刺进去,直到剑柄,穿过背心一尺多长,深深扎在红漆大门上。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创建时间:2007-8-30  
E书吧 - 免费电子书下载网站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第二十章 决斗在三个女人间进行
      
     在唐代的皇权争斗中,女人扮演着极不寻常的角色。太平公主与韦氏皇后、安乐公主,都是出色的演员。 
     一切按计划进行。 
     京城已变成兵的世界:长安令韦播、中郎将韦锜、卫尉卿韦璇、中书舍人韦元缴,驸马都尉韦捷、韦濯……一大群韦氏将领各领自己统辖的军队,把皇宫和城里的要道要地把守得严严实实。 
     太平公主听报说中宗驾崩,立刻得出结论:谋杀。她坐上轿子马上进宫,要看个究竟。 
     “兄皇昨天还好好的,今天就驾晏了。得的什么病?吃的什么药?停尸在何处?”太平公主见到韦氏,连珠炮似地向她提问。 
     韦氏心虚,说话吞吞吐吐: 
     “我因有病在床,听说皇上在神龙殿上批阅奏章时犯了心病,御医马秦客去诊断,药方尚未开,不知怎的便驾崩了……” 
     “马上带我去看!” 
     韦氏被迫在前面引路,走到神龙殿,只见中宗躺在临时搭起的床上,微闭双目,看似安详,细看隐约有痛苦状。太平公主见了,想到手足之情,忍不住叫一声“阿哥——”便放声大哭起来。一旁的韦氏也假装干嚎了几声。 
     太平公主意识到现在不是哭的时候,立刻止住,对着中宗的尸体一语双关地说道: 
     “兄皇,你放心去吧,后事自有妹妹为你安排。” 
     说完,转身向韦氏: 
     “皇兄有遗诏吗?” 
     “没有,我已叫上官婉儿拟去了。” 
     她们匆匆来到上官婉儿那里。 
     “遗诏拟好了吗?”刚跨进门,太平公主就迫不及待地问。 
     上官婉儿回道: 
     “刚刚拟好,请皇后和镇国太平公主过目。” 
     因为是按韦氏的意见拟的,韦氏接过来粗略看看后便交给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刚看头一句便问: 
     “‘立温王重茂为皇太子。’怎么没有皇帝?国家岂能一日无君?” 
     上官婉儿善于应变,解释道:“只是临时过渡,待选定吉日,再即帝位。” 
     太平公主向下念: 
     “‘韦太后训政,相王辅政。’这个主意倒不错。那就这样定吧。快选吉日新皇上登基。” 
     说完,太平公主便出宫回府。 
     回府后太平公主首先召来崔湜,二人携手进入内室。崔湜以为需要他,便把她抱到床上,但太平公主翻身爬起来说: 
     “今天我找你不是为这个,也顾不上这个。我是向你打听一件事。” 
     “什么事?” 
     “皇上的死因。” 
     “此事只听议论纷纷,传说皇上被药杀,但无真凭实据。可巧我听到一点线索……” 
     “快快讲来。” 
     “皇上驾崩那天晚上,在神龙殿伺候皇上的两个小宫女失踪了。” 
     “啊!那这两个宫女必然知道内情,被他们杀人灭口了。” 
     “不过巧的是一个被救了,听说躲在一个庙里。” 
     “那快去把她找着。此事就交给你,找着后马上带到我这里来。这算你立下的头功。” 
     二桂在宫里当了个太监小头目,手下管几十个司更守夜的太监。他尽职尽责,天天晚上都把宫中处处巡查个遍。 
     这天晚上三更以后了,他正在御花园里巡夜,忽听一阵杂乱的脚步声由远而近。深更半夜的,他们干什么?他知道宫里的事,不该看的不看,不该问的不问。但这件事太怪,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闪在一棵大树背后,想看个究竟。 
     隐约中他看出是韦皇后身边的几个太监,其中两个肩头上还扛着物件,软耷耷的,分明是人。另一些,拿着锄头铁铣,急匆匆向花园深处走去。这种事韦氏不止做过一次了,不过他估计这与今天皇上突然驾崩有关。他决定看下去。 
     他跟了上去。那伙太监慌慌张张在挖坑,只听“快、快”的催促声和铁器碰上石子的僻啪声阵阵传过来。不久,听见两具尸首抛迸土坑的卟嗵声和铲土、盖土声。 
     又多了两个冤魂。 
     二桂心里很难过,也很气愤。但他又有什么办法呢?他退到大路上,故意把手中的梆子敲得响响的。果然,那伙人便急急忙忙散走了。 
     鬼使神差,完全是鬼使神差。平时不管闲事的二桂今天偏要去看个究竟。他走近松松软软的上堆面前,还围着它转了一圈。他为他们祈祷,为他们愤恨。当他还准备往回走时,忽听土堆里传出呻吟声。他以为听错了,仔细听,又传出两声。一定还没死。他放下梆子鼓起勇气使劲用手刨土。才盖上的土很松软,很快就刨到两个人体。原来是两个女人。他摸摸她们的鼻子,有个还有一丝气,微弱的声音就是她嘴里吐出来的;另一个已完全死去。他把活着的拖出土坑,平放在草地上,从她嘴里、鼻孔里抠出泥土,又给她扩扩胸。渐渐地,她缓了过来。他决定把她背到他的小屋里去,让她活下去。在背她之前,他把土堆还原,不留下痕迹。 
     他认识她,是神龙殿前的小宫娥敏儿,一个圆圆脸蛋、妩媚无比的小姑娘。在喂了她几口热水后,她苏醒了过来。她也认出了他。 
     “我怎么会在这儿?” 
     “我只是从土坑里把你救了出来,其他;我就不知道了。” 
     敏儿想了想,想起来了。 
     “我和捷儿在神龙殿侍候皇上,只见安乐公主给皇上端了一盒蒸饼,皇上吃了就瘫倒在御案下死了。当时我们吓得魂飞魄散,不知所措。而后,韦皇后来了,她叫我们不要说。我们什么也没敢说。晚上,我们睡了,进来几个人用口袋把我们蒙了,就昏过去了……” 
     “啊!”二桂一声惊叹。 
     “桂叔,您救我出宫吧。” 
     “你要回家?” 
     “我没有家。” 
     “先出去再说。明天我带你出去。” 
     第二天天未亮,二桂把敏儿藏在运粮运菜的空车里,混出了宫墙,送到韩合一住的破庙里。不巧又被人看见了,于是,一个老道带了个年轻女子住在庙里的桃色新闻很快传开,各种猜测也跟着出来了。因为恰恰是在皇上驾崩的第二天,两件事就被联系上了。 
     敏儿无家可归,韩合一正在发愁把她送往何处时,忽被崔湜派来的一队兵包围了破庙,他俩被捉进了太平公主府。 
     一听说是太平公主,韩合一心中一紧,算来四十多年了,怎么又碰上她了。 
     “你就是神龙殿前的宫娥敏儿吗?”太平公主问道。 
     “妈婢是。” 
     “你认识我吗?” 
     “公主殿下,我认识。” 
     “你把你那天亲眼所见如实讲来,本公主替你做主。” 
     敏儿从头到尾细讲了一遍,并在供状材料上画了押。 
     这时,太平公主才发现旁边还站着个老道士,她忘了他与这件事的关系,问道: 
     “我家又不做道场,你来干什么?”太平公主的一句俏皮话,说乐了满堂上下的人,韩合一胆大了许多,他回道: 
     “公主殿下,我来要儿子。” 
     “什么?”公主奇怪地望着他又问:“你叫什么名字?” 
     “贫道乌龟韩。” 
     太平公主愣住了,她想起了四十多年前那个憨憨厚厚的汉子。 
     “你还没死?” 
     “公主殿下,俗话说‘千年王八万年龟’,还有得活哩!” 
     “你来寻仇?” 
     “不,我是被捉来的,也是贫道的机缘,借此向殿下讨还儿子。” 
     “啊,二桂!”太平公主说:“可以,我马上就还你。” 
     说着,转过身来吩咐公主府总管家: 
     “快去宫中把太监二桂叫来。” 
     韩合一当然不敢说他早已见过,只不断向太平公主双手合十,连声感谢说: 
     “谢公主大恩大德,只是……” 
     “只是什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