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

第57章


我只不过才亲手杀了一个人,就这么稳不住。比她,我倒底差些什么呢?对了,她悟出来了,则天皇帝身材高大,威风凛凛,站在那里像座山,当然什么也不怕。 
     她立刻换上高底鞋,穿上如则天皇帝那样的长袍。那长袍太长,出入门槛,上下阶梯,都少不了有两个小宫娥在后面牵着。她便这样在皇宫里走来走去,心情似乎平静了许多。 
     但是晚上不能不睡觉,哪怕杨均、马秦客双双相陪,左拥右抱,百般抚慰,千种痴情,万般风流,都不能使她安寝。 
     “陛下,我去亲自给您做碗鲜参汤来,喝了自然心境舒畅。”御厨杨均说罢便出门,不一会儿端上一碗热腾腾的参汤。但她只尝了两汤匙,就推到一边去了。 
     “陛下,我去给您拿安神药来,只消吃上三五粒,保准心神怡然,酣至入梦。”御医马秦客取过药来,韦氏抓一把吃了,照样睡不着。 
     最后,还是马秦客的办法生效。他让她躺下,通身上下,一一按摩穴位。渐渐地,她闭上眼,还传来轻微的鼾声。 
     可是梦中,她更不平静。她在不停地揉面,不停地搅拌那有红色药末的焰,不停地做蒸饼。在梦里,中宗临死时的表情看得更真切,他的挣扎呻吟听得更清楚…… 
     与她相反,被囚禁的太平公主却表现出分外的安详,晚上觉也好睡,准确地说,还从来没有今天这么好睡过。没有人来打搅,甚至没有人陪伴,专心一意地睡,一直睡到第二天中午才醒。 
     她计算着时间,距与李隆基商量的起事时间还有两三个时辰。 
     她守候在窗前。少时,一个武官模样的人走过。她把他喊住。 
     “喂,你过来。” 
     那武官走了过来,向她拱手行礼。 
     “你认识我吗?” 
     “声名显赫的太平公主殿下,谁不认识?” 
     “你叫什么名字?任何职务?” 
     “末将果都尉刘平。” 
     “谁叫你们把我看管起来的?” 
     “公主殿下,此事与我无关,完全是奉长安令韦播的命令行事。” 
     “你知道要囚禁我的原因吗?” 
     “不知。” 
     “好,我对你说。韦氏毒死皇上,与安乐公主、宗楚客合谋,要篡夺唐室江山,他们怕我反对,便把我囚禁于此。” 
     “原来如此,险些被他们骗了。我家世代食唐朝君禄,正寻机图报,听公主殿下一席教诲,末将愿听调遣,为唐室立功。” 
     太平公主听他说得真诚,便从头上拔下一支金簪交与他说: 
     “你快出宫门去寻找我的儿子武崇简、武崇训,将我在宫中所住方位告诉他们,好来搭救。还有相王的住所也打听清楚。这里是一支金簪,事成后以此为凭,我将重重封赏你。” 
     “末将听命。”刘平接过金簪准备退下,太平公主说: 
     “把你的佩剑留下。” 
     刘平稍有犹豫,但还是解下,双手捧给了太平公主。 
     刘平出了大院,翻身上马,混出建福门。但见队队兵马,整齐排列在承天门内外待命,他不由心中一紧;走到承天门,从城门洞往外看,密密麻麻的队伍聚集在广场上,里里外外,把皇宫包围得如铁桶一般。刘平不觉有些畏惧,原来韦皇后早有准备,兵马已调齐。太平公主虽有朝臣支持,但兵权在韦氏家族的人手中,要想逃出官去,重振唐室,谈何容易。我只不过是个低级军官,风大随风,雨大随雨,才可免性命之虑,进而得到发达;而刚才,贸然答应太平公主出官报信,也实在危险,弄不好是要掉脑袋的。他感到骑虎难下。 
     正两难间,只见从承天门进来一彪人马,为首的正是长安令韦播。想躲,已经来不及,只有硬着头皮去见礼。韦播见到他,问道: 
     “刘平,你不在宫中看管好人,跑出来干什么?” 
     “禀告大人,末将有一事寻找大人。” 
     “什么要紧事,快讲。” 
     刘平从怀中取出太平公主给他的金簪,交给韦播说: 
     “末将在内官值班,被太平公主叫住,给了这个,叫去宫外报信。特向大人报之。” 
     韦播接过来看了看,说: 
     “你速带一队人马,按太平公主所说地址搜捕她的同党。及早完成复命。”说罢,命一队人马跟刘平出宫门去了。 
     韦播拿着那支金簪,反复细看,然后插在自己的头上,策马向东宫跑去。 
     临淄王李隆基已将各方面都布置停当,约定今晚起事,放炮为号,宫墙内外,一齐动手,诛杀韦氏及其党羽。 
     是夜,月明星稀,凉风习习,长安令韦播与卫尉卿韦璇正在朱雀门门镂上饮酒,还传来四个歌妓作陪。因连日辛苦,甲不离身,难得今夜偷闲,解甲畅饮。酒至半酣,忽听远处一声炮响,韦播一惊,忙向门外守望的校尉葛福顺说: 
     “快去察看是哪里放炮,逮住他就地正法。” 
     只听葛福顺应了一声,领十余名兵士推门而入,还未等韦播。韦璇回过神来,二人皆作了刀下之鬼。葛福顺命割下两颗人头,挑到城楼上向下喊道: 
     “众御林军弟兄们听着,韦氏毒杀皇上,弑君作乱。韦氏党人,结伙成帮,乱我大唐。我等奉相王将令,已将韦播。韦璇二贼处死,悬首级于此,望诸位弟兄共同努力,诛杀韦党,效命唐室,共建勋业;如有助纣为虐,甘心附逆者,定诛九族。” 
     御林军中多数对韦氏党人深恶痛绝,今既有人领头,又奉了相王之令,便个个争先恐后参加付韦行列。葛福顺下了城楼,重新整顿兵马,聚有千余人,向承天门杀去。 
     羽林将军李仙凫,在帐中听到炮响,带上手下数百兵马攻安福门。一路杀去,所向无敌,与葛福顺的兵马恰在承天门会师。 
     李隆基所领的一支兵马,已在玄武门外,听见炮响后,宫内杀声震天,量已得手,便发动进攻。南北夹击,顿时攻下玄武门,在太极宫与李仙鬼、葛福顺会合,向韦氏的巢穴东官杀去。 
     太平公主手握佩剑,摆了几个架势,又舞了两个套路,上下翻飞,左右刺杀,尚觉得心应手。她庆幸从小学了两手,紧要时也算排上了用场。她计算着时间,这刘平也该回来了。 
     “公主殿下……”一个熟悉的声音从后墙窗外传来。 
     她踩上板凳推窗一看,是个老太监,因低着头,认不清。 
     “你是谁?” 
     那太监猛地抬头—— 
     “啊!二桂,你。”太平公主见到他分外亲切。 
     “殿下,快跟我走,迟了就跑不掉了!” 
     “什么?” 
     “韦氏已率兵杀向这里来了,快!” 
     不等回话,二桂就从窗外伸出手来。太平公主拉着他那粗壮肥硕的手,轻轻上了墙,从窗口翻了出去。 
     “随我来,去救了相王一道跑。” 
     太平公主这才肯定相王也关在宫中。她扶着二桂的手臂,翻过几道矮墙,又拐过几道门槛,到了一个院落的后门。太平公主在宫中住过多年,她记得这是当年爷爷太宗皇上常住的地方。她见二桂对守门兵士说了几句话,那兵士便开了门,恭立在门边。太平公主进门时,守门兵士还躬身行礼。 
     这个院子里关着相王。 
     相王本与世无争,几次让皇位,让太子位。被韦氏抓来以后,他成天静坐在床上练吐纳之功。一切听天由命。 
     他正练得入神,忽听门响,睁眼一看,推门进来的是太平公主。他惊喜万状,功也顾不上练了。 
     “参见相王哥哥。”太平公主的声音有些哽咽。 
     “妹妹请起。”相王扶起太平公主要她坐。 
     “二位殿下,此处非久留之地,快打点了随我走。”二桂着急地说。 
     相王是个慢性子人,拖拖拉拉好一阵才说走。可刚刚出门,就被韦氏等一行逼了回来。相王与太平公主退到房内。太平公主手握佩剑与韦氏相对,韦氏身后是一群卫士。 
     “哼,看你们往哪里跑?”韦氏手提长剑,凶狠地对相王和太平公主说。 
     相王推开身前护着他的太平公主,上前半步,向韦氏一拱手说: 
     “皇嫂,不知为何你一定要置我们兄妹于死地。你要当皇上,你当就是,不干我的事,为何要杀个不停?连亲兄妹你都不放过。你也太狠心了。你看你身后那扇门上,还贴有前朝大将军尉迟敬德的像,是当年祖父太宗皇上时留下的。玄武门之变,太宗杀了建成、元吉兄弟,晚年受他们亡魂的折磨,便命人画了尉迟敬德的像贴在门上,日夜守护。你韦氏毒杀亲夫中宗皇上,却不自知罪孽深重,幡然悔悟,反而还要残杀我兄妹,你你你,你不怕亡魂向你索命吗?” 
     相王说得义愤填膺,声泪俱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