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千羽

第87章


拿草席裹了,弃尸于潼江。
  
  那女人的尸体,在江水里面翻滚了几下,便不见了踪影。
  
  这两个人快马加鞭,回去向自己的主人复命。华洪听后,拍手称快,正好沈某还在他那儿,他便把自己的义举告诉了沈某。原以为沈某摆脱了那女魔头,又过上了正常的日子,肯定会喜不自胜,没想到,沈某听了以后,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脸色发白,神情惊恐,连话都说不利索了。华洪只当他是文官,从来没见过这阵势,安慰了几句之后,便叫人把他送回家了。
  
  说来也怪,那女人的尸体被抛入江中,本来已经消失在滚滚浊流当中。可是,第二天,有人报告说,尸体又出现在河边,横在水里,久久不去。华洪是个不信邪的,叫人拿了竹竿,把尸体拨走。亲眼看着尸体顺流而下,越漂越远,这才拍拍手,回到自己的府邸。
  原以为万事皆休,万万没有想到,一天之后,那尸首竟然又漂回来了,仍然停在原先的地方,翻滚着,打着旋儿,瞪着邪恶的眼睛,嘴角向上,好像在嘲笑他们的无能……
  
  拨走,又回来,拨走,又回来,这样反复了很多次。天气炎热,腐败的速度极快,每一次,尸体都会发生一些令人恐怖的变化,就连脸上的表情,好像都在不停地变幻。最后,连华洪那么不信邪的人,也要崩溃了。沈某更不用说了,中了失心疯一般,天天往江边跑,回来以后,失魂落魄,仿佛刚刚死了一回。嘴里不停地嘟囔着:
  
  “她向我索命来了,她死也不肯放过我!她死也不肯放过我……”
  
  华洪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好心,竟然是这样的结局。万般无奈,叫人招募水性好的渔夫,在尸体上捆上石头,沉入江底。这次,除了那女人起死回生,又身怀绝技,有在水底的逃生之能,否则,是不会再兴风作浪了。
  
  那具尸体再也没有出现,而沈某亲眼目睹了他妻子的惨状,又被她死后所发生的怪事反复惊吓,竟然一病不起,没几天,便象失了魂似的死了。
  
  他到底,也没有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死者已矣,活着的人还得过自己的日子,有人听说了沈某和他妻子的事后,大发浩叹,说这肯定是他的妻子索命来了!八成这两人是前世的冤家,恩怨没有了结,一直延续到今世。只有要了沈某的性命,这仇才算报完。在当时,这个理论,附和者甚众。
  
  那些怪事发生的原因,真的象当时人说的那样,因为这两个人是命中注定的怨偶?还是由于水文地质的原因,在河面之下,潜藏着漩涡和暗流,因此,那女人的尸体才一再回到原处,而不是什么冤魂索命。
  
  究竟是怎么回事,谁知道呢!
  (出《王氏见闻》)
  
 
作者:林素微 回复日期:2009-08-08 19:48:23    
  看来好多朋友喜欢《永爱》这一篇,我也很喜欢这个故事,酝酿了一阵情绪才动笔。不过,因为连日睡眠不足,写的时候困得要死,所以,总觉得自己要表达的东西并没有完全呈现出来,有点糟蹋了这个故事的感觉,还是有遗憾的。
 
作者:林素微 回复日期:2009-08-08 19:53:20    
  作者:tudou318 回复日期:2009-08-07 10:57:04  
    楼主mm,我在慢慢的跟,刚看到仙谪,就是张守圭那个故事
    直接被你逗乐了,你能从这个故事想到外太空,虫洞理论,然后想到道教,想到阳平治~
    最后又给人以无尽的联想:一个点账的缓缓抬起了头。
    有才!估计现实中也是一个精灵古怪又深沉海涵的女子吧
  ——————————————————————————
  呵呵,因为联想太多,所以有同志说我能忽悠呢。忽悠在北方是贬义词,不过,放在这里,我认为这是在夸我。o(∩_∩)o...哈哈
  
  
 
作者:林素微 回复日期:2009-08-08 19:55:19    
  作者:kicker87 回复日期:2009-08-07 12:24:44  
  个人认为,林大侠第四个故事《暗夜幽浮》中的飞碟应该是我国传说中的“太岁”,肉质,又名“视肉”,割其肉能自动复原。
  
  +++++++++++++++++++++++++++++++++++++++++++++
  太岁是从泥土里挖出来的,没听说还会在天上飞啊
 
    54:
    
    爱是一种执着,在佛学中,执着是得道的一种障碍。
    不过,我们都生活在凡尘。于是就有了欲念。
    当她的气质与容颜符合了我的标准,于是就有了爱。
    爱不是无缘无故的。
    归根结底----爱是出于我的欲念。
    
    欲念可以持久,可以从身到心。
    身是会变的,变老,不变老,也会有审美疲劳。这会使我的欲念减弱,甚至消失。----也即身的爱会消失。
    心也是会变的,但是变的心,是处处迎合我的,使我喜悦的,那么,心爱就会长久不变了。若是变的心不是处处迎合我,而是逆我意,使我不快乐,于是,心爱也消失了。
    
    所以,一见倾心,还要两情相悦,才会有爱的故事,单相思就没意思了。
    
    所以,本质上 爱 是我--自私意识的产物。
    如果符合心爱的条件,爱---确实可以永存。
    
    特别是曾经遇到过,并且没有得到的爱,我会一辈子不忘怀。
    刻骨铭心,海枯石烂,执着到死,我也是心甘情愿的。
    
    因为我不是佛,而是凡人。
  ——————————————————————————
  我从不认为离情绝俗就能获得宁静,贪瞋痴三毒都尝过,才算不枉此生。
 
    55:
    《王氏见闻》若所述是真,可以一“奇”字做解。
      而沈尚书一纸休书可解决的问题,因犹豫之故,最后不得善终,纯属自讨。(胆小怯懦之辈,吓也吓死了,还需要魂魄索之吗?)
  ——————————————————
  大丈夫偏要做雌伏之状,我想很多人都难以理解。不过,人心的曲折幽微,才是真正的难解。李银河有一本书叫《虐恋亚文化》,说男女之间,夫妻之间,有一种相处模式是受虐和施虐。受虐者事业上可能是强者,但是在夫妻关系上,却有可能处于被虐的地位——肉体上的,也包括精神上的。也许,沈尚书就有受虐倾向。他也想过逃走,但是,这女人一旦站在他面前,他就没有办法了。这同个性有关,也有可能,是心理上的积习造成。
  
  
  
 
作者:林素微 回复日期:2009-08-08 20:28:14    
  作者:messalla 回复日期:2009-08-08 00:57:47  
     古代男权社会 一纸休书 就可以打发那悍妇 何至于搞成这样? 故事就是故事
  ——————————————————
  我倒不认为这是故事,恰恰相反,我想它可能真的发生过。
  
  这件事有现实和心理的土壤。
  
  历史上的很多大人物,象王导、裴炎,房玄龄,都有怕妇的记载。
  
  我之所以写这个故事,是因为它同一个人的经历太像了。看到沈尚书三个字的时候,我还以为写的是另一个人,大家可能想象不到。就是沈括。写《梦溪笔谈》那个沈括。
  
  朱彧在《萍洲可谈》中记载,沈括前后有二任妻子,第二任是淮南转张刍之女。 张氏生性凶悍,喜怒无常,经常打骂沈括。据《萍洲可谈》载:张氏骄蛮凶悍,平时常虐待沈括,将胡须连皮带肉扯将下来,儿女们抱头痛哭,跪求张氏息怒;又驱逐元配之子,年年状告其父子。连儿女哭求亦无动于衷。但是张氏去世后,沈括竟郁郁寡欢,过扬子江时,一度跳水寻短,并于隔年去世(出《文海披沙摘录》)
上文原文:
  有沈尚书失其名,常为秦帅亲吏。其妻狼戾而不谨,又妒忌,沈常如在狴牢之中。后因闲退,挈其妻孥,寄于凤州,自往东川游索,意是与怨偶永绝矣。华洪镇东蜀,与沈有布衣之旧,呼为兄。既至郊迎,执手叙其契阔,待之如亲兄。遂特创一第,仆马金帛器玩,无有缺者,送姬仆十余辈,断不令归北。沈亦微诉其事,无心还家。及经年,家信至,其妻已离凤州,自至东蜀。沈闻之大惧,遂白于主人,及遣人却之。其妻致书,重设盟誓,云:“自此必改从前之性,愿以偕老。”不日而至。其初至,颇亦柔和;涉旬之后,前行复作。诸姬婢仆悉鞭棰星散,良人头面,皆拿擘破损。华洪闻之,召沈谓之曰:“欲为兄杀之,如何?”沈不可。如是旬日后又作,沈因入衙,精神沮丧。洪知之,密遣二人提剑,牵出帷房,刃于阶下,弃尸于潼江,然后报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