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唐传

第355章


宁走十步远,不走一步险,明白不?”
  大伙心说不走那座山,我们哪儿吃炖牛肉去!嘴上都说:“帅爷,我们明白了,一定绕道走。”
  大伙起身,赶着车辆、驮子往下走,假装绕道,绕来绕去,又绕进九道弯,到青龙山前了。敬德一看,怎么,又到这地方来了?没走昨儿那条道呀!正寻思间,山上一梆锣响,老程咬金带着一大帮小程咬金又下山了。程咬金一马当先,大斧一摆:“我说老黑呀,敬德哎,称又给送粮食来了!”
  敬德一瞧,还是径咬金,不禁哇呀呀怪叫一声,拨掉马头,带着当兵的又跑了。程咬金把众人接上山来,粮食收下,达回招待得更好了,大捅炖牛肉,多少嘟噜汾酒,还加了许多凉菜。大伙吃着喝着,程咬金说:“哥儿几个,这回我炖这肉多加着佐料呢,有不少五香豆,加上几味药材,还有点酸奈,你们尝吧,真得说另个味儿!”
  一会儿个个酒足饭饱了,程咬金说:“今儿脚钱多开点,一个牲口开三十两银子。”
  大伙都说:“寨主爷,您太好了!碰见您,我们就算念佛啦!”
  程咬金问:“还有三拨儿军粮设有?”
  “有也不会很多了,有多少是多少,我们都给您驮来。”
  大伙高高兴兴地下山回去了。
  敬德回到介休县,早有人向张士贵禀报:“这位大帅可又回来了!”
  张士贵说:“哎,八成儿粮食又丢了!”
  他把敬德接进府来,问出了什么事。敬德说:“这批粮食又让程咬金劫去了。我刚刚醒过滋味儿来,敢情赶车的、驮脚的跟山大王勾着,要不然,怎么我让他们绕道走,绕来绕去,又绕到那座山了呢!折腾了这么些日子,柏璧关已经没粮了。张先生,你还得为为难,再给凑两千石军粮。”
  张士贵说:“帅爷,不单柏壁关没粮了,这介休县也没粮了,我没地方给您找粮食去!”
  敬德把眼珠瞪圆了,举手要打张士贵。张士贵说:“哎,帅爷,您别打!我给您凑粮去,这回更费事了,您可得多等一等。”
  敬德说:“嗯,不瞪眼你出不来主意,快去!”
  张士贵退出房来,哪儿找粮食去呀?城里真没什么粮食了。他回到自己住处,把要紧的东西归置归置,上马离府,出了介休县南门,到柏壁关投奔唐军去了。也就几天工夫,张士贵赶到了柏壁关北边唐营。他向守营门的兵士说了自己姓名和来意,有人进去禀报。秦王李世民闻报,下了一个“请”字,当兵的把他领到黄罗宝帐。他进帐见过秦王李世民、英国公徐茂功、元帅秦琼,施礼已毕,这才把北边元帅敬德两次三番要粮丢粮的事说了一遍,最后叹了口气:“哎,这位胡涂大帅真是没法伺候。我闻听大唐国政事清明,万民景仰,这才前来投奔,望千岁收纳。”
  李世民说:“张先生,这事你做对了,我写一封举荐信,你带着前往长安,武德天子一定量才录用。”
  “多谢千岁!”
  李世民举荐张士贵到京师面君,暗含着也是怕他留在这儿,敬德会跟他纠缠这事,倒妨碍恩收敬德了。于是他写了举荐信,开了路引,拨了盘缠,把他打发走了。
  张士贵这一投唐,李世民、秦琼、徐茂功可就把柏壁关的实底摸到了。秦琼眼珠一转,说道:“千岁,良机不可错过,今天夜晚定更天,我要诈他们这座柏壁关。”
  李世民、徐茂功听了听秦琼的计策,都点头叫好。要知秦琼怎样诈取柏壁关,下回交代。
  第一二四回 秦叔宝诈破柏壁关 尉迟恭受困介休县
  书接上回。秦琼闻知敬德到介休县调粮未回,便生出一条计策。他将命令传下,命人马做好准备。到了夜里定更夭,三声号炮响,金鼓齐鸣,灯球火把点亮,秦琼带领兵将往柏壁关北门冲。到了护城河吊桥前,儿郎们喊话:“柏壁关守关将士,我家秦元帅跟你们有话说,你们可要注意听啊!”
  跟着秦琼高声说道:“城上人等听真,你家元帅尉迟恭列介休调粮,哪知我国人马把住了咽喉要路。我们已经将他擒住,粮食也已缴获。现在关里快断顿了,你们若知达时务,赶快献关投降,我们不杀不伤,还有重赏。如果闭关不降,我们杀上城去,鸡犬不留。你们把我的话传开,是生是死,两条路山你们挑!”
  城上当兵的一听,说:“秦元帅,我们把话往下传,一定要让军民皆知。”
  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把秦琼的话传开了。敬德调粮久久不归,城内军民人等天天缩减用粮,忍饥挨饿,早已人心浮动了。听到唐朝元帅劝降,谁不乐意开城吃饱饭哪!守北门的将士闹着嚷着:“开关哪!”
  就把城门打开了。刘文静拦阻不听,见势小妙,便化妆成个平民百姓偷偷出城溜跑了。
  秦王李世民率领鹰军进了柏壁关,出榜安民,办理善后。对降兵降将,不但重新整编,而且论功行赏。紧跟着大批粮食运进城来了,按户发粮,解救了饥荒。一切安置就绪,为了恩收尉迟恭,秦王命令留下少量人马守城,全军大队向介休县进发。
  非止一日,唐军来到介休县外,将县城围了个水泄不通。县令王怀闻报,心中暗喜。当初王怀是唐朝的县令,刘武周大军南下时,城里没有武备,就开城投降了。他给定阳王当县令是迫不得已,而今敬德又把城里粮食几乎挖光了,不献城还等什么。他打马出城参见秦王千岁,说明自己是唐朝旧臣,愿意献城赎罪。秦王让他带路,大军进了介休县城,换防安民、调粮放粮不必细表。
  秦琼向王怀打听敬德的下落,王怀说:“他一直住在管粮衙门。”
  秦琼让兵丁们包围了管粮衙门,下令不许任何人进去骚扰,有从里边出来的,他要亲自问话,问明了再放行。敬德果然住在管粮衙门里,因为没有弄到军粮,他不好回柏壁关,天天逼着县官要粮。听说唐军来包围这座衙门,他还不想走。衙门里当差的不能陪着他挨饿,左走仨,右走俩,一天都走光了。里边只剩下敬德和他手下四个亲兵,没吃的了,当兵的找敬德要主意。敬德说:“我尉迟恭至死不降唐,问我怎么办呀?一块儿挨饿!”
  当兵的没辙,饿着吧!饿了一天多,到了第三天,秦琼带人来了。手下兵丁挑来大圆笼,往大厅一放,揭开盖儿,里边又是酒,又是菜,还有蒸食。秦琼一瞧,敬德靠桌子坐着,一边俩亲兵陪着,都饿得茸拉脑袋了。就说:“兄弟,我来看你,给你送饭来啦!咱们一头磕在地下,我能让你饿着吗!”
  敬德说:“我多谢二哥了。”
  秦琼让当兵的把酒饭摆在桌上,敬德打开酒嘟噜塞子,对着嘟噜嘴咚咚咚灌了一气。四个亲兵都饿大发了,上手就抓,抢吃抢喝。秦琼说:“你们几位别抢,这一桌是我兄弟的。来呀,再单给他们来两桌。”
  有人传出话去,一会儿工夫,又给这四个亲兵在大厅一角开了两桌。秦琼让他们到那边吃喝去了。敬德吃着喝着,秦琼坐在旁边跟他聊。说来说去,就归到正题了:“兄弟,你不要冲建成、元吉,要冲唐天子一片爱将之心,冲秦王千岁知人善任,听我的,你就归降大唐国吧!”
  敬德说:“二哥,我敬德发下誓愿至死不降唐,你这些话呀,就算白说!”
  “兄弟,你不降唐,难道你还走得了吗?你就不怕挨饿吗?”
  “我这人说到哪儿办到那儿,即便饿死,决不降唐。”
  “你既然俄死也不降唐,那为什么又吃又喝呢?”
  “哎,二哥,这不是你送我的吗?”
  “兄弟你想,这不是在我家,是在唐营,我哪儿来的酒肉?这可是唐朝的酒、唐朝的肉……”
  “噢,这是唐朝的酒、唐朝的肉,二哥你瞧。”
  啪!敬德给桌子翻了,唏里哗啦,酒撤了,盘碗碎了,饭菜撤了一地。“打这儿起,这唐朝的东西你还别送啦!”
  “这个……”
  秦琼两眼都直了,连忙说:“来呀,赶紧收拾。兄弟,我走啦!”
  敬德说:“二哥,你要再来送吃的,我可要骂街啦!唐朝的酒肉我至死不吃!”
  “好,好,咱们改日见。”
  秦琼让兵丁们挑起残席,嘎吱嘎吱,几个人回去了。
  到了县衙门,秦琼见到秦王一学舌,李世民紧皱双眉,说:“二王兄,我大唐国怎么给尉迟恭得罪得这么苦啊?俄死都不降唐!这可怎么办哪?”
  秦琼心说,这都怪你那大哥、三弟不行人事,现在还不能跟你说实话。徐茂功说:“二哥,甭管怎么着,也得想个办法。”
  秦琼想了想,办法有了!“千岁,我听尉迟恭说,他父亲做过马邑县知县,死时他还小,就把他托付给了好友乔公山。咱们可以派人到马邑县孝感村把乔公山请出来,他盟伯出面劝说,他还能不降吗?”
  李世民说:“二主兄,此计甚妙,就便如此吧!”
  秦琼心里话,乔公山一到,必得把建成、元吉那些见不得人的事抖搂出来,倒要看看秦王如何处置。当下李世民提笔写了一封聘书,交给中军官王德禄,让他预备聘礼,到孝感村聘请乔公山。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