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

第50章


这样我们就可以算出来,秦始皇带的剑,七尺长,就可以换算成现在的长度了。度量衡的统一,是经济上必不可少的。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都是为了巩固刚刚诞生的秦帝国,这些措施总的来说是积极的,它对于中国第一个封建的,中央集权的帝国的统一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们这两集讲到了政治制度,文化政策,还有经济措施上,对全国统一做了一些工作。我们还有一些没有讲,比如军事上,在其他方面,秦始皇还采取了什么办法来巩固自己的帝国?请大家继续关注,谢谢。
      [百家讲坛讲稿]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29:万里长城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29:万里长城
      [画外音]秦朝作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肇始,在史册上留下了彪炳千秋的厚重笔墨。作为秦朝缔造者的秦始皇,废分封,设郡县,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车同轨,书同文”的大一统文明,因此留下了千古一帝的美誉。然而修建举世瞩目,绵延万里的长城,却给秦始皇带来了毁誉参半的历史评价。有人认为,秦始皇修长城,是为了抵御外敌入侵,保障百姓安居乐业,因此长城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也有人认为修长城,反映了秦始皇的暴政,一块块浸有民夫血汗的城砖,就是秦始皇蹂躏百姓的历史印记。民间传说中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就反映了人们对秦王朝暴政的痛恨。而据史书记载,这个给秦始皇后世带来巨大影响的长城,修建的起因其实就是源于一个人的一句话。事实果真如此吗?
      秦始皇作了皇帝以后,多次到全国各地巡游,他巡游的目的比较多。公元前215年,他第四次巡游回来,心里很焦急,因为他在等一个人。这一天秦始皇在大殿上等一个他非常信任的方士,叫卢生。秦始皇在等他的长生不老的药。等了很长时间,卢生来了,结果卢生没有带仙药,带的是书。这个书原话叫图录,翻译成今天的意思就是讲符谶,讲预言的书。卢生说,书里面记录了一句很重要的话,这个话秦始皇一听大吃一惊,这句话是“亡秦者胡也”,就是灭亡秦国的是胡。这个消息提供了两点,第一,秦朝要灭亡;第二,灭亡秦朝的是胡。这个胡是什么,卢生没有讲。这句话是图录上讲的,所以秦始皇非常失落,也很震惊。他仔细的想了一下,就断定,这个胡指的是胡人。在秦帝国建立以后,胡人指的就是匈奴。《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立即下令,让大将蒙恬上阵,带三十万大军,攻打匈奴。接着又让蒙恬修万里长城,可见这句话对秦始皇影响非常之大。当然现在的历史学家不完全相信秦始皇就因为一句话修建万里长城。但这个长城,据史记记载,就是卢生一句话就修了。那么有没有其他愿意呢?我觉得应当这样看,首先这句话对秦始皇肯定有很大触动。原因很简单,第一,他相信卢生,卢生带来的书上记载的话他深信不疑。秦始皇做了皇帝以后,对图谶,谶语这类的预言很相信。再一个,这句话给他的刺激很大,因为亡不但意味着个体生命的结束,还意味着一个王朝国运的终结,所以秦始皇很震惊。但是这并不是秦始皇决定攻击匈奴,修建长城的唯一原因。秦始皇派蒙恬带三十万大军攻击匈奴,修建长城,还有其他原因,就是匈奴对秦的威胁。匈奴是春秋战国以来,一直到汉朝,我们汉民族,农业民族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史记.匈奴列传》记载,这个民族“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士力能毋弓,尽为甲骑”。说匈奴人的小孩,骑在羊背上就开始学射箭,再大一点儿,就开始打猎了,成人以后,个个都是射术精奇。所以,匈奴人作为一个游牧民族,他的生存环境决定了他善于骑马射箭,对农耕民族来说威胁很大。战国时期,北方和匈奴接壤的三个国家,秦国,赵国,燕国都受到匈奴的威胁,所以三国都在和匈奴接壤的地方修建作了长城。秦始皇兼并六国的过程中间,赵国和燕国自身难保,顾不上防备匈奴了。而秦国只顾兼并六国,也顾不得防备匈奴,所以,当秦统一六国的时候,匈奴趁着中原混乱,主力南下,占了河套,阴山这些地方,对秦帝国威胁很大,这应当也是秦始皇决定攻击匈奴,修建长城的重要原因。主持修建长城的是蒙恬,《史记.蒙恬传》记载:“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险治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秦代长城,西边从甘肃临洮开始,一直到辽东。蒙恬用四年时间,修好了,速度是相当快的。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利用原来秦赵燕三国的长城,连接而成。
      [画外音]长城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楚国修建的方城是我国最早见于记载的长城。战国时期,很多诸侯国,如齐,燕,赵,魏,秦为了加强防御,划定疆界,都纷纷修筑长城。秦统一六国之后,在秦赵燕三国长城基础上修筑了万里长城。之后的汉朝,一直到明朝,历朝历代,都修建有长城。我们现在看到的,保存完好的是明朝修建的。实际上,春秋战国时期,以及后来历朝历代修建的长城长度,加起来超过十万公里。所以长城堪称是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的伟大工程奇迹。长城在冷兵器时代所具备的军事效应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耗费的物力和人力也是惊人的。
      修建长城,秦代的老百姓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当时修长城主要是三种人,罪犯,民工和军人。修建长城死了很多人,我们现在看到的,比较早的有关修建长城死人较多的记载是郦道元的《水经注》,《水经注.河水注》记载了一段话,这段话是郦道元引用别人的:“故杨泉《物理论》曰,秦始皇使蒙恬筑长城,死者相属”,“民歌月,生男甚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说秦代流传民谣,生了男孩掐死他,生了女孩用最好的食品喂养,你没看长城底下,是无数男性事故垒起来的吗?这是一首很完整的五言诗,写了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中国的农耕社会向来是重男轻女的,这首民谣反映的是重女轻男。千万别生男孩,生了男孩,就要去修建长城,一修长城,就得死在那里,与其死在那里,不如干脆不要男孩,只要女孩。
      [画外音]史料记载,秦始皇动用了近百万人力修建长城,占当时全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那个时代没有任何机械,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因此有人认为,修建长城,是秦始皇蹂躏百姓的重要证据。孟姜女哭长城就反映了当时修筑长城劳役的残酷,寄托了对秦王朝暴政的痛恨,那么这个故事是如何流传下来的呢?
      孟姜女的故事流传非常广,这个故事的原型是《左传》襄公二十三年一段原始的记载,原话与秦始皇修建长城无关。说齐国有一个大夫叫杞梁,作战战死了,杞梁的妻子碰见齐国国君,就是齐庄公,齐庄公就想在路边上祭奠杞梁。杞梁的妻子不同意,说不合礼数,如果要祭奠的话,到家里祭奠,齐庄公没有办法,就到了杞梁的家里。这就是最早孟姜女故事的原型。这里面的主人公叫杞梁妻,不叫孟姜女。另外这个故事,是齐国的一个大夫战死,和修长城没有关系。两百多年以后,出现了另外一部书,叫《礼记》,在《檀弓》篇又记载了这件事,但是发生了一个变化。《檀弓》篇中出现了一个人叫曾子,曾子记述这件事的时候,有一句很有名的评价:“其妻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他的妻子迎着他的灵柩,哭得非常哀痛。这句话看起来简单,但是有一个字叫哭,这就很重要。孟姜女这个故事的题眼,就是哭,哭倒长城骂倒秦,哭是一个关键。《礼记》出现了哭,是它的一个演变。到了汉代,孟姜女的故事又发生了演变,这时候还没有出现孟姜女,还叫杞梁妻。这时候有一个大学者,叫刘向,他和他的儿子刘歆两个人是第一次大规模整理中国图书的人。秦始皇焚书坑儒,把书都给烧了,所以汉代开国的时候,皇帝叫老百姓献书。老百姓献的书多了,堆积到宫殿,这时候,就找刘向,后来他的任务没有完成,由他的儿子刘歆父子两代负责整理这些书籍。刘向编了两本书,一部书叫《说苑》,是个历史故事集,令一部书叫《烈女传》,这两部书都提到了杞梁妻。《说苑》记载:“其妻为之而哭,城为之阤,而隅为之而崩”。说杞梁的妻子知道丈夫战死,就哭,这一哭,城崩了。《说苑》中第一次出现把城哭崩了,增加了一个新的元素。《烈女传》中间,又增加了一个情节。杞梁妻子,安葬杞梁之前,先把丈夫的尸体摆在齐国城下,然后就哭,哭了十天以后城崩了,她就把丈夫安葬了,安葬完以后,投水自尽。所以,刘向的《说苑》和《烈女传》中间增加了两个情节,哭夫崩城,和殉情自杀。但是直到这个时候,还是叫杞梁妻,不叫孟姜女。到了唐代,杞梁妻的故事又发生了变化。唐代是民间文艺非常发达的时代,像变文,话本,戏曲,民歌都出现了。有关杞梁妻的故事,最重要的有两个民间形式,我们要提一下。一个,敦煌发现的,敦煌文献中保存的一个敦煌曲子词,在敦煌曲子词中间,出现了这样几句话:“孟姜女,杞梁妻,一去燕山更不归”,就是说孟姜女和杞梁妻是一个人,所以我们现在就根据这个文献,基本可以断定孟姜女的名字最早的记载就是唐代。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