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沈溍一声怒吼,众多文官这才反应过来,开始纷纷招呼武将兵卒们上前开挖。
显然兵卒们对土豆,甘薯等物并不了解,不过上峰有令,自是不敢违抗。
“这是什么,能吃的吗。”
“好像是能吃到,可是从来没见过。”
“难不成,是粮食!!!”
“怎么可能,不可能吧,也有可能。”
兵卒将领们议论纷纷,这等作物完全没见过,但是这么大的场面,很容易就能联想到一些东西。
“都给我小心点,别弄坏了,这可是海外来的粮种。这等作物,便是秋季都能种植,冬季也能收获。”
“你们几个,别吃,那等土豆,发芽的便是有毒,吃了可是会死的。”
“你个混球,那是甘薯,别吃,这些都是粮种,你们把粮种吃了可是大罪,要满门抄斩的。”
诸多文官发现,这些兵卒挖出来后,有些趁着不注意,便是偷偷掰开来吃。
吃到土豆的,自然味道极差,但是那甘薯,可是带着一股子甜味。
甜味对于现在的大明,那真就是稀罕。
“真甜啊!”
随着第一个吃甘薯的兵卒发出这个声音,立即就有一堆人偷偷开吃。
引来文官们的呵斥。
数位将领也是眼前一亮,不过听到沈溍的呵斥,还是只能呵斥手下,认真开挖。
大量的麻袋被装满,不断的堆积在一起。
“仔细点,要统计出来,不要乱堆。”
有文官分区域统算,计算亩产的量。这是重要的依据,朱安送过来的册子,上面可是记载亩产千斤。
即便是数千人,这么大的区域,显然也不是一天能够挖完的。
日落时分,大部分区域都被挖了出来。
“多少,快看,有多少,算起来了没有。”
数十人文官武将,眼睁睁的盯着正在统计的官员,有焦急的,不断催促。
“出来了出来了,三区通算,分别是一千一百斤,一千三百斤,九百九十斤。”
此话一出,顿时全场沸腾,就连那些兵卒,都扯着喉咙嗷嗷直叫,发泄心中痛快的情绪。
数名武将,更是仰天长啸,文官神色激动,身子都在哆嗦。
平安茶楼掌柜刘伯,只是面带微笑安静的看着,这等场景,他实在是太过于熟悉。
当初东家第一次把这等作物弄回来的时候,他也曾激动狂喜过。
沈溍的手都在颤抖。
从陛下提供的册子里,他知道土豆,番薯等物,都有退化的问题。
但是这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在沈溍看来,亩产千斤是件大好事,但是除此之前,他看到的是,这等番薯,土豆生长的地方。
这里可不是什么良田,而是一片荒山,开垦稻田都不能。
这些作物的种植条件,简直是太过于宽松了,而且四周人迹罕至,说明根本不需要经常照看。
稻田那就完全不一样。
古诗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简单几句,说明古代农民的种田,根本不是后世的人可以想象的。
没有后世的除草剂,化肥,机械耕种。
大明的农民,只能全手动的精耕细作。松土,除草,浇水等等,一系列下来,一天的时间就过去了,第二天重复如此。
能够亩产三百斤,那叫良田,下等田不过二百斤左右,而且这只是原粮,手动加工成大米后,更少。
并且,这还是南方,水利丰富发达。
北方就更惨了,没有精耕细作的条件,大部分亩产百斤,加工后的食粮,可能就七八十斤的样子。
这还是风调雨顺,才能有这般富足的日子,交了税收,能吃个饱饭。
随便遇到什么灾荒,比如蝗灾,旱涝等,基本上日子就没法过了。
只能成为难民,四处乞讨,饿殍遍地。
沈溍算是耕读传家,对于农事极为了解,自然明白甘薯,土豆,玉米最大的用处在哪里。
不是它的亩产有多高,而是在于种植。
只需要挖个坑,把粮种埋下去,基本上不需要什么照料,就能自己生长。
在不影响稻田的情况下,哪怕亩产跟水稻一般,亩产两三百斤,那又如何,至少,大部分的百姓,不至于饿死了。
荒地的利用,才是这些作物最大的优势。
很多农民活不下去的原因,便是在于没有自己的良田。目前来说,基本上有几亩良田,勤奋努力些,小日子都能过得下去的。
且每年或许还能有不少的富余,哪怕遇上灾荒年,也能过活。
可是还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继承。
大明土地进行过二次分配大部分地区都还可以。
只是如今也已经是洪武二十五年了,
比如明初,一户人家是被分了几亩地,但古代鼓励人口生育,基本上每年都在造娃。
随着子孙越来越多,这几亩地就不够了。
由于受限于工具,良田还真就不多。在这种情况下,这家人后代的不少子孙,便从出生开始,注定没有土地耕种。
现在的大明,这等人口危机,已经逐渐开始上演了。
所以目前来说,番薯和土豆,玉米的出现,尤为重要。
.........
大明皇宫,御书房内。
“蒋瓛,你来帮咱捏捏着肩膀,有些酸疼了。”
朱元璋扭了扭脖子,长时间的批阅奏疏,让他的颈部已经有些劳损,便对着蒋瓛说道。
蒋瓛闻言,立即上去,对准陛下颈部的穴位,开始轻轻的按捏起来。
作为贴身侍卫的蒋瓛,武力是一方面,高超的按摩手法,那也是必须要学会的。
不过作为大内高手,蒋瓛对于穴位的把控,极为熟悉。
只是稍稍几下,朱元璋就感觉到自己的肩膀舒缓了许多。
“陛下,如今天色已暗,要不要先吩咐光禄寺准备晚膳。”蒋瓛见陛下不再处理奏疏,便小声的提醒道。
当然,这或许跟他肚子也饿了有一定的关系,毕竟作为武人,饭量要大很多。
朱元璋靠在椅子上,半眯着眼睛,听到这话,便随口问道:“咱安排到大孙那边的厨子,可曾学成归来。”
“可能还需要几日功夫。”
朱元璋闻言,微微皱眉,对于光禄寺这些厨子,他算是吃腻了。
年纪大了,饭量也没以前那般大了,胃口差了,对于口味也越发讲究起来了。
“安排光禄寺那边,做些清淡些的,别总是大鱼大肉,吃得咱烦躁。”朱元璋吩咐道。
“是,陛下。”
朱元璋说完,身子微微一动,蒋瓛立即缩手,明白陛下要起身了。
看着外面的黄昏,朱元璋坐了一天了,便想着出去散散步,活动一下。
门口,司礼监掌印太监刘和随时候着。
蒋瓛便将陛下刚才的吩咐交代刘和。
正当刘和准备亲自去光禄寺的时候,朱元璋突然问道:“对了,咱孙儿允炆,最近都在干嘛呢。”
对于朱允炆,朱元璋的心里目前还些复杂的情感。
毕竟说好给他的皇位,现在又不给他了,总是会生出几分愧疚。
“禀陛下,允炆殿下此刻应当在东宫读书。”
刘和立即回道,用词也改了。
正常来说,现在宫里对朱允炆的称呼,都是太孙殿下。
自从出宫见了朱安后,刘和心中就明白。
这大明未来的皇帝,大概率是轮不到允炆殿下了。
小说推荐
- 大明:开局被弃,永乐求我称帝
- 建文四年,朱棣拖家带口举兵造反,攻进应天府时,最疼爱的太孙朱瞻基却离奇失踪 朱棣大怒,认为是建文乱臣所为,遂屠杀一万四千余建文乱臣及家眷,流放三万余靖难遗孤,以表对太孙疼惜之意 十一年后,一少年乱了朱棣心智,朱棣时常化作普通老头,与他一起打猎“老爷子,我真不是你孙子,我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没有亲人
- 穿越架空梦里寻欢1连载中
- 最新章:第654章 大结局,全篇完!
- 三国:开局被活埋,灵帝扶我登基
- 东汉建宁元年,党锢之祸兴起,宦官与士大夫厮杀于皇宫,刚刚出生的皇子刘羽不幸殒命 下葬日,皇子尸体于灵柩中离奇失踪 天子刘宏震怒,下令彻查皇子失踪一案,斩杀失责宦官、御林军数千人 十年后,洛阳郊外的一处道观里,柳羽穿越汉末十年有余 此时,他正在与一位“中年商贾”细说当年往事“刘叔啊,我那时还是个婴儿,
- 穿越架空牛奶糖糖塘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三百二十六章 终章:新皇继位,汉势中兴
- 我被你活埋
- 好朋友交了一个诡异的女友,莫名失踪之后,发来了一条求救短信…在几百米深的废弃矿井下,在30多年前的矿难事件背后,到底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作者新浪微博http/weibo.com/5695357491/profile topnav=1&wvr=6&is_all=1本书读者群:219185915作
- 科幻小说岳岱完本
- 最新章:新书《人茧》第一章试读
- 大明:开局把系统借给洪武帝
- 如果朱元璋有了一扇可以穿越各个位面的传送门 回到明末,他会看到整个明朝二百七十六年的历史,以及自己那一位位奇葩之极的子孙后代 还有正哭着向群臣借银子的崇祯皇帝 回到晚清,他将看到山河破碎,洋人耀武扬威,以及百年积弱的华夏大地 重新面对刚刚崛起的蒙古,他将对战的是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的蒙古铁骑 朱标很想
- 穿越架空爱做梦的乌贼连载中
- 最新章:新书《前方地球,神魔止步》
- 洪荒:我为杨戬,埋葬旧日诸圣!
- 一个来自地球的平凡少年,在诸天世界中,以魔祖之身行走,斩杀、埋葬了无数强敌 他是洪荒世界中的杨戬,狐妖世界中的圈外之神 作者:SSD所写的《洪荒:我为杨戬,埋葬旧日诸圣》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武侠小说SSD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百八十一章囚车
- 活埋大清朝
- 朱三太孙乃是我大清死敌!为祸之甚,尤在三藩之上—少年英主康熙皇帝说完此话,便将朱和墭之名写在了南书房的立柱之上 朱三太孙你要顶住啊!反清复明全靠你了,我等大明忠臣就在后面替你加油鼓劲—大明忠臣郑经、陈近南、大佬辉、刀疤荣正兴高采烈的在摇旗呐喊 朱三太孙你知道吗?这是你爷爷崇祯皇帝给吴三桂的遗诏,是从
- 穿越架空大罗罗连载中
- 最新章:《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狂求追读,大大们别养了,可以开干了!
- 异世称霸称帝
- 这是一部关于给与得的故事!女主播撒善心,收获了爱情,财富,权势 这是一部自立自强的故事,不管有多么弱小,只要自己不放弃,就可能变强,让自己过得开心幸福,帮助别人幸福生活 这是一部关于人生心得的故事,不必太在意身外之物,没必要太执着于爱恨情仇,最重要的是自己活得幸福快乐,让周围的人也幸福快乐 这更是一
- 玄幻小说梁咪咪完本
- 最新章:184 第184章 大结局
- 大明:我爷爷是洪武大帝!
- 梦回大明洪武十五年,成了洪武大帝朱元璋的嫡长孙,太子朱标的嫡长子,大明皇太孙朱雄英 见证了这个英雄辈出,风云激荡,慷慨悲歌的年代。更保全了许多千古名臣,李善长,徐达,蓝玉 作者:南城二爷所写的《大明:我爷爷是洪武大帝》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南城二爷连载中
- 最新章:最终章 大结局。
- 开局被贬,我靠996古代称王
- 李叶舞穿到了一本四子夺嫡的小说,成了连炮灰都算不上的炮灰。穿越前她是炙手可热的基建大师,穿越后她是帮炮灰反派解毒的挂名夫人 小说戏份只有寥寥几笔不重要,被送到封地远离京师也无所谓,唯一不能忍的是炮灰反派的封地好离谱!牛羊满山跑无人在意,富饶的土壤无人耕种,矿山成群无人开采,人人都在贫民窟里等救济 这
- 都市言情酱油玄珠连载中
- 最新章:第314章 踏平山湖州